
1)水调歌头·西施浣纱
越地苎萝女,涉水浣溪纱。
沉鱼肌骨绰约,一笑折蒹葭。
空念郎君千日,两地幽忽情愫,依旧隔天涯。
白首旧约在,所忆若耶家。
出越宫,入吴国,叹伤嗟。
齐腰黛发,嗔怨如瀑亦无遮。
我欲摇舟飘荡,争渡兰溪秀水,竟泪落梨花。
绿水缘何绕?唱我浣溪沙!

2)虞美人·昭君出塞
羌笛塞外燕支暮,
敕勒萧萧处。
琵琶清调是离愁,
大雁平沙秋月照寒楼。
新愁旧怨谁无奈?
终把单于爱。
休说富贵伴宁胡,
子丧夫亡香断却还无。

3)水调歌头·貂蝉拜月
今古涨潮汐,思绪落沧桑。
红消香断,缘何清梦忆红昌?
楚楚伊人窈窕,皓皓貂蝉璀璨,无处话无常。
好女惜名节,不去羡鸳鸯。
谋董卓,诛吕布,报云长。
我辰安在?新时香枕旧时裳。
孤影凄然拜月,蕙质兰心泥陷,归去莫彷徨。
青鸟宿何处?妾去自当戕。

4)解佩令·贵妃醉酒
珠帘玉坠,凌波秋水。
态烟娥,凝香沉翠。
诧紫嫣红,妾欲唱、桃花妖媚。
浅回眸,不胜酒醉。
寒霜瑟鼓,悲情待诉。
忆流年,罗衾私语。
此恨绵绵,宓枕人、薄情相负。
缢白绫,我魂荡去。
-------------------------------------------
四美都与历史有关,都或多或少的改变了历史,都是悲剧人物。当然也只有悲剧才能有深远的美。四美以西施为首,不过西施年代太久,多载于民间传说,并无 多少历史可查(如果有不少,那算我胡说。我的历史极差,从来就不喜欢),人们知道的也只是苎萝村的一个乡村女子,常常和姐妹在若耶溪边浣纱,巧遇越国上大 夫范蠡,一见钟情,生死不渝。至于范大夫怎么舍得将西施送给吴王,那就很难分析了。按照现在的观点,范大夫是该死(呵呵)。不过西施虽然命运凄惨,但是也 据说得到了善始善终。一位16岁少女,锐身赴难,周旋于吴越两国宫廷内外,谁说不是惊天地泣鬼神?
昭君名王嫱,汉室宫女,通晓韵律,犹擅琵琶。应该是忍辱负重以大局为重的代表。在众多宫女中不能出头(因为宫廷画师故意将昭君画成普通容貌),自愿北 嫁匈奴单于呼韩邪。呼韩邪年龄大昭君太多,很难相信昭君当时能够爱上呼韩邪,至少很难相信她会一见钟情。要说追求荣华富贵,呆在中原怎么也比苦寒的漠北强 吧,何况汉皇当时肠子都悔青了,其实没有必要去匈奴。时汉室强盛,岂是内战不休的匈奴可以相提并论的,何况汉室有大恩于呼韩邪。匈奴国力微弱,内战不休, 还常常攻打汉室和西域,可见那里生活之苦寒。昭君虽然位尊极受爱戴,被尊为宁胡阏氏,但是呼韩邪随后死去,爱子后来也死于非命,又有什么幸福可言?不过她 德才贤淑,怎么说两国之间数十年无战事,昭君功不可没。昭君之美源于她的爱情的凄美。文中的燕支是燕支山,敕勒指敕勒川,都是昭君出塞时到过的地方。
四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貂蝉,不为别的,因为她神秘,能够在枪林弹雨中保护自己,而且有血有肉,爱憎分明,为酬报桃园兄弟而不惜扑剑身亡。很小的时候听 母亲讲貂蝉的故事,说哪怕关公的宝刀也杀不死她,而必须在明月下先对着她的影子砍掉她的头发,真是匪夷所思。后来看三国演义,因为太难,人物太多,人名地 名下面到处画有横线,看得眼睛发直,不了了之,所以更是觉得貂蝉既美丽又神秘莫测,所作所为都匪夷所思,因而也最喜欢她。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 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
其实说起来,杨玉环的才情美丽应该不在上面三人之下,甚至说要以她为最。日本现在都公认杨贵妃为中国第一美人。唐玄宗为音乐大家,能让他痴迷半辈子, 害得他国破家亡的女子岂是泛泛之辈?何况那时杨玉环还是他的儿媳妇,以一国之主之尊贵,强抢儿子的媳妇,岂非笑话?由此足见杨玉环之才情。终于乐极生悲, 导致安史之乱,玄宗也众叛亲离,看着杨玉环被部属活活逼得以白绫自缢梨树身亡,哀哀怨怨凄凄惨惨度过余生,真个那“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国 破家亡当然可气可叹,白居易老爷爷还是很同情这对短命鸳鸯的。对于杨玉环的美,由李白写成清平调三阕为证: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向汉家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