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人周游列国弟子三千,单单登堂入室的弟子,《史记》、《孔子家语》记载的就有七十多。如此这般,游学传道,增广见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孔老二考察的结论是什么?“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史家没有说孔子考察过的这几千弟子若干贤人里有女士*,所以,尽管有现代证据表明女人未必不好色,但为保险起见,我们暂且说,孔子说的好色,仅限男人。
孔子这样一棍子横扫天下男人,比成龙早了几千年;孔老二连颜回这样贤良好学的弟子也不放过。我们知道孔子是非常欣赏颜回的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回死,白发人送黑发人,孔子恸哭。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甚至没有说他孔圣人自己是个例外 – 要知道,“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的孔老二,自视颇高。他历聘诸侯不能任,托词于兰,叹“兰当为王者得,今乃与众草为伍。”
关于男人的好色,孔子还找出理论根据,说好色如吃饭,是先天的秉性,食色性也。好色就好色吧!好色既然是男儿本色,就是贤良圣人,也未必能持得住,戒得了;男人好色,女人们也未必真的就恼了。女子没有人怜惜,香色没有人来“好”(四声,下同),生来何谓?花放枝头无人羡,她们可真的要郁闷了。这不,前些天听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屁孩儿抱怨:“I’m frustrated. I have a crush on him, but he likes Nancy, and she likes him too!”
少年“维特”的烦恼说明了,异性间的好恶不算什么象牙塔里的高深学问,不过是小儿们就有的话题,我们不妨用小儿科的语言来说。《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因为是生来如此,天性使然,冷静客观公正地说,男人好色本身无所谓对错,也没有影响颜回孔丘们做贤人圣人。男人大致人人爱色,因为“性相近”;但如何爱,如何“好”,各色人等却有风格不同,品位迥异,因而“习相远”。
生我之门死我之户,升天之梯入地之路,无处可逃无药可救,男人哭吧爱吧不是罪,好色是男人的宿命!既然是宿命,也就是一种使命。男人不下地狱,谁下?既然好色是男人根子里的毒、骨子里的病,就好像女人生来爱香水,奢望根治也没戏。不如因陋就简,因势利导,把这秉性美化装饰一番,以求天下太平皆大欢喜。
虽然不过都是“那点子事情”,虽然有好色的李敖大鸣大放,说研究人性,最好的场所是动物园,但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好象也是一好色之徒的语录)。爱得有品,色得有趣,岂不更好,更有味道?
好色归好色,只不过男人们要提醒自己,拿色说事/是,愚已娱人,哗众取宠可以;借人性之名,滥性逐污,又大肆渲扬,败了大家的兴致,倒了大家的胃口,犯了众怒,哗众取辱,那就大可不必了。
*注: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 公冶长, 大量容人,忍人所不能忍。孔子说:“长可妻也”,把他招了婿。所以这“可妻”之人也是一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