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如何看毛泽东时代 zt
如何看毛泽东时代 zt
2007-12-25 04:19:19
如何看毛泽东时代 鼎盛防务论坛 » 天下杂谈 » 2007-12-23 黎阳 2007.12.21. 一.准战争年代 二.用民族利益衡量一切 三.冷战时期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四.毛泽东时代的序幕——中国避免了第二个、第三个“外蒙古” 五.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斗争方式——“一边倒” 六.历史性分水岭——抗美援朝 七.咬定青山不放松——中苏分裂 八.最伟大的阳谋——中苏论战+援越抗美 九.高手过招 十.阳谋的副产品——猴与猪 十一.今天来自昨天 十二.驳对毛泽东的三大诽谤 十三.一场空前的民族危机 十四.毛泽东的旗帜永远飘扬 附录一.数学:关于“亩产万斤”评价一下思闻和天父的材料 附录二.毛泽东、刘少奇大跃进前后言论对比录 附录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 一.准战争年代 所谓“毛泽东时代”,是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毛泽东逝世的1976年这27年 。 这27年是个“准战争年代”——从头至尾不是打仗就是准备打仗。主要包括: (一).不流血的大战—— 1.冷战(1945—1990)——贯穿整个毛泽东时代(1949——1976)。 2.反封锁、禁运、颠覆、包围的“超限战”——贯穿整个毛泽东时代(1949—— 1976)。 (二).流血的小战(局部战争)—— 1. 反台湾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沿海的封锁破坏(1949—),其高峰时段为1949—1955, 比较著名的有:——舟山群岛之战(1949.8—1950.5):打掉台湾国民党军队 封锁长江口、上海、江浙沿海的基地——万山群岛之战(1950.5—1950.8): 打掉台湾国民党军队封锁珠江口、广州、广东沿海的基地——上海保卫战(1950) :制止台湾国民党空军轰炸上? ——海南岛之战(1950):制止海南岛变成第二个台湾,奠定中国收复南海诸岛 基础。——东山岛之战(1953):反击台湾国民党军队进攻东山岛 ——东海海战(1954):争夺东海制海权 ——一江山岛之战(1955):占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打掉台湾国民党军队在浙 江沿海的最后一个基地——大陆沿海地区制空权争夺战(1949—) ——炮击金门(1958) ——挫败台湾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反攻大陆的图谋(1962) ——反台湾国民党军队特工登陆骚扰(1962—1963) ——“八.六”海战与崇武以东海战(1965) 2.抗美援朝(1950—1953) 3.国内剿匪(1949—1962) 4.西藏平叛(1959) 5.中印边界保卫战(1959,1962) 6.中缅边界堪界作战(1960) 7.援越抗美(1960—1975) 8.中苏边界冲突(1969) 9.西沙之战(1974) 10.对美国和台湾国民党空军的反侦察、反袭扰作战(1949—1972) 整个毛泽东时代就是在这样“流血的大战不打、不流血的大战不断、流血的小战 (局部战争)接二连三、一切按最坏的情况做准备”的准战争气氛、准战争环境 中过来的。评论毛泽东时代,就不能脱离“准战争年代”这个历史实际。 二.用民族利益衡量一切 评价历史,看的是结果。评价历史人物,看的是对民族利益的贡献。只有坚持“ 民族利益超越意识形态、超越个人恩怨,超越个人好恶,超越个人私利”的原则 ,才能做到如实公正客观,达到全民族的最大共识。否则一切评论只不过是少数 人谋求私利的鼓噪喧嚣和广告表演而已。 评价毛泽东时代,关键是看毛泽东时代开始时中国是什么状况,毛泽东逝世时中 国又是什么状况。评价毛泽东,关键是看毛泽东时代开始时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根 本利益是什么,毛泽东逝世时这些根本利益实现得如何。 毛泽东时代发生了那么多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战争,发生过那么多那么天翻地覆的 变革,所有这一切是对是错,是功是过,同样只能用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为标准来衡量才能弄清。 三.冷战时期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整个毛泽东时代都处在“冷战”期间。要评论毛泽东时代决不能脱离“冷战”这 个大前提,一切都必须从“冷战”这个基本现实出发。 “冷战”导致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现实迫使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作出自己的 判断和选择,二者必择其一。《大国的兴衰》作者保罗•肯尼迪说:“一个 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在 斯大林和齐•麦卡锡时代,那种走中间道路的想法是很不明智的。” 中国尤其如此。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1945年的虚弱状况使中国对冷战既无法逃避 又无法免受其害。 冷战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始,中国就已经成了冷战的牺牲品。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 ,中国的主权被美国作为交易的筹码让给了苏联。而苏联坚持要得到这些权益( 确保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占有旅大基地和中长铁路)归根到底是出于冷战的 需要。1945年冷战开始时的中国,是百年积弱又饱受八年战火蹂躏的中国,是满 目疮痍、遍体鳞伤、国弱民贫的中国,是对美苏两强中的任何一个均毫无抵抗能 力、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其宰割的中国。作为弱者,夹在美苏冷战夹缝 中的中国无论怎样都要倒霉:你向美国“一边倒”,苏联要收拾你。你向苏联“ 一边倒”,美国要收拾你。你谁也不向,两家一块收拾你:一家扯住你的一部分 使劲往自己那边拽,直到把你扯成两半,一家分一半,分裂中国——我得不到的 ,你也休想得到,至少得不到个全的(设想一下两只狼撕抢一只羊的情景)。显 然,这对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最大的威胁。冷战期间中华民族最根本最头号的 民族利益就是避免这种命运。这就必须彻底改变中国民族利益遭受美苏冷战主宰 的命运,不当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但只要冷战还没有结束,只要中国还不够强大,中国就无法抵御美苏的主宰,就 无法避免成为冷战牺牲品的命运。这就发生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 :中国不强大,就不能摆脱当冷战牺牲品的命运;不摆脱当冷战牺牲品的命运, 中国就不能强大。 由此可见,衡量冷战期间一切中国领导人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解 开了这个死结,是否粉碎了美苏为自己的冷战需要而牺牲中国民族利益的一切举 措,是否让中国从美苏两大阵营的左右夹击中突出了重围。一句话,是否使中国 摆脱了冷战。做到了这条的就是捍卫了中华民族最根本民族利益的英雄,就应该 肯定。否则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就应该否定。其他一切都是废话。 四.毛泽东时代的序幕——中国避免了第二个、第三个“外蒙古” 蒋介石选择了向美国“一边倒”。在他看来只要傍上美国,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美国强,美国富,美国反共。世界上没人敢惹美国。傍上美国金票大大的,实 惠多多的,有美国撑腰苏联就不敢乱说乱动,自己就可以放手消灭共产党,就不 用担心东北、西北出问题。 实际呢? 据《蒋经国自述》,斯大林当面明确告诉蒋经国苏联为什么一定要把外蒙古从中 国分裂出去:“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 切断,俄国就完了。”“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占领外蒙古来打俄国;但是,不 能说就没有第三个力量出来这样做。” 蒋经国问这“第三个力量”是不是美国,斯大林回答说:“当然!” 斯大林更特别警告蒋经国:“不能让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只要美国有一个兵 到中国来,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 斯大林的这番话充分说明苏联的战略图谋和夹在美苏两大国之间的中国在冷战中 的处境。 中国与苏联有世界上最漫长的边境线。苏联面对中国的部分正是苏联最地广人稀 、力量最薄弱、最无险可守的“柔软的腹部”。如果有“军事强国”从这个方向 进攻苏联,就可能把苏联横着切开,“大卸八块”。斯大林对蒋经国说的“西伯 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并非杞人忧天。“军事强国”即便不进攻,只 要沿着中苏边界驻军与苏联对峙,就足以产生足够的威慑,让苏联日夜精神紧张 ,防不胜防,不知道要部署多少兵力才敢放心。苏联向来把来自这个战略方向的 军事威胁视为心腹之患,从不敢掉以轻心。1941年夏秋苏联在苏德战场那么吃紧 ,明斯克战役损兵41万,斯摩棱斯克战役损兵76万,基辅战役损兵70万,维亚兹马战役损兵66万,一线部队几乎打光了,预备队供不上了,莫斯科都快门户洞开了,苏联仍然不敢动用西伯利亚的驻军。直到获得佐尔格的确切情报、得知日本 将“南进”而不“北进”、不会威胁西伯利亚时,斯大林才敢把西伯利亚驻军西 调,在“最后一分钟”赶到前线守住了莫斯科。要知道,苏联早在1939年的哈勒 欣河战役中就已经把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已经知道日军的综合 战斗力比苏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对苏联的威胁跟德军没法比。即便如此,苏联 对这个战略方向仍不敢掉以轻心,仍千方百计保持重兵。可见确保中苏边界的安 全在苏联的战略思想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既然苏联视这个方向为战略要害, 视这个方向上的军事威胁为心腹之患,那么苏联为对付这种威胁自然会不惜一切 ,决不会有任何顾忌,受任何束缚。 蒋介石显然没听出斯大林的弦外之音:如果中国向美国“一边倒”,苏联就要把 中国的东北、西北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外蒙古”——“不能让美国有一个兵到 中国来。只要美国有一个兵到中国来,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 其实仔细推敲一下斯大林的话的内在逻辑就不难看出苏联的战略意图:“西伯利 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如果要靠“缓冲国”这种办法来确保西伯利 亚铁路不被切断,光一个外蒙古够用吗?从中国的东北、西北不照样可以“切断 西伯利亚铁路”吗?既然确保西伯利亚铁路不被切断对苏联那么重要,那对苏联 而言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把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外蒙古”— —对此苏联毫无顾忌:战略利益的考量永远超越意识形态,超越个人恩怨,超越 个人好恶,超越个人利益。 苏联的这种战略意图自沙俄时代就已经形成了。1902年10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在 他主持召开的御前会议上说:满洲将来必须并入俄国,至少要成为完全依附俄国 的属国。这就是史称“黄俄罗斯计划”的核心内容。由此又产生了“中国边界不 过在长城”之类论调。虽然日俄战争妨碍了沙俄实现这个战略,但从沙俄到苏联 都一直没有放弃把中国的东北、正北和西北这“三北”都变成“缓冲国”的战略 设想——所以有了外蒙古独立,所以有了苏联在抗日战争期间对“满洲国”的承 认,以换取日本对外蒙古的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反法西斯大国里只有苏联 承认了“满洲国”)。新疆也曾差一点“独立”出去。也就是说,正当中国为民 族生存跟日本浴血奋战的时候,苏联几乎实现了把中国的“三北”全部从中国分 裂出去的战略意图。所有这一切都出于苏联极端重视确保西伯利亚安全、防范来 自中国方面的任何可能的军事威胁这一战略总目标的需要。雅尔塔协议使苏联有 权在中国的旅大驻军,控制了连通中苏边界和旅顺的铁路。凭这两条,加上苏联 二战后巨大的国际政治威望,苏联有能力在东北培植亲苏分裂势力,制造第二个 “外蒙古独立”。1945年苏联在新疆的影响势力同样不可小视,要制造第三个“ 外蒙古独立”也并非不可能。 如果苏联真这么干,以中国1945年的国力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那么向美国“一 边倒”能阻止得了吗? 白日做梦。当日本制造“满洲国”的时候,美国向日本宣战了吗?美国能在雅尔 塔会议上把中国的外蒙古当筹码送给苏联,同意苏军占领旅大,本身就说明美国 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当回事,更不用说为此牺牲自己的士兵跟苏联开战了 。 不管中国如何向美国“一边倒“,美国的战略重点始终是欧洲,中国总是排在后 面。二次大战中只要欧洲战场一吃紧,美国总是把给中国的物资扣下转运欧洲方 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正赶上“柏林危机”,美国全力以赴保欧洲方向,对蒋 介石的支持力度与此根本没法比。 不管中国如何向美国“一边倒”,美国顶多保你的政权而不保你的主权,更不会 为了保你的主权而牺牲自己。——美国从来只在中国内战的问题上跟蒋介石站在 一起。但碰上中国主权问题时,比如外蒙古,“满州国”、麦克马洪线,钓鱼岛 ,西沙南沙等等,美国何曾为蒋介石“两肋插刀”过? “冷战”其实就是美苏两家又要打仗又怕死,自己不上阵,雇别人去卖命。也就 是说,让别人为自己的利益送死,而非相反。指望美国保卫你的主权,就等于要 求美国为别人的主权而牺牲自己——这是美国打“冷战”的本意吗?这不是本末 倒置吗? 更广义一点讲,国家关系再好不过如此。即便结盟,那也只管政权不管主权。除 非蓄意挑起战争,否则决不会因为“友好国家”的主权如边界领土纠纷之类而卷 入战争。 比如,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不管跟印度关系有多好,肯为克什米尔这样的主权 和领土争端为印度向巴基斯坦宣战吗?中国能为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为巴基斯坦向 印度宣战吗? 苏联把中国向美国“一边倒”视为“致命的威胁”,对此将毫不犹豫地利用自己 的地理优势、政治影响和压倒的军事实力建立第二个、第三个“外蒙古”以应对 ,决不在乎因此而肢解中国。美国把中国向苏联“一边倒”视为“严重的威胁” 但不是“致命的威胁”,对此宁愿封锁围堵禁运而不愿直接对华用兵。历史已经 证明,美国对中国的分裂并不在意,只要自己能分得一杯羹。也就是说,处在1945年美苏冷战夹缝中的中国向苏联“一边倒”固然没好果子吃,向美国“一边倒”则只能落得个国家被肢解的下场。这就是当年的现实。 而蒋介石的帐却不这样算。他觉得自己跟苏联做成的那笔交易已经解决了一切: “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等三 个条件下,允许外蒙古独立”。——用外蒙古换得东北和新疆,再加上苏联保证 不援助中共——这就去掉了“蒋委员长”最大的心病:美国已经宣布不跟中国共 产党合作,只跟他合作。现在连苏联这个世界头号共产党也同意跟他合作而不支 持中共,那中国境内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妨碍他消灭中共了。他的政权就坐稳了。 牺牲主权保政权,这笔买卖划得来——只是为了显得不那么丢人,在宋子文、王 世杰1945年8月14日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走了个“公民投票”的过场: “鉴于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同意,将在日本战败后举行公 民投票以确定外蒙的独立。”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当局一手操办了“公民投票”。国民党政府派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不折不扣“叫人卖了,还帮着数票子”)。 “公民投票”结果:外蒙古独立。 1946年1月5日,中国的国民党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显然,蒋介石做这笔交易时最优先的考量不是民族利益,而是意识形态——反共 ,是个人私利,是个人好恶,是个人恩怨,是有形的、眼前的好处——不折不扣 “浙江奸商”兼股票交易所“上海小开”的投机本色:聪明不英明,精明不高明 ,见小利忘大义,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知算小帐,不知算大帐。 蒋介石只顾打自己的如意算盘,却把历史的教训、苏联的战略意图和斯大林的弦 外之音等等一股脑扔到了九霄云外。人家早有言在先:“只要美国有一个兵到中 国来,东北问题就很难解决了。”——你既然坚持向美国“一边倒”,还能指望 苏联信守承诺?何况条约规定的是苏联“不援助中共”,并没有规定苏联有义务 帮蒋介石“取缔中共”、“禁止中共进入东北”,更没有规定苏联不得另起炉灶 、就地取材培当地亲苏势力。蒋介石在国内一贯翻云覆雨,纵横摆阖,把别人都 玩弄于股掌之上,而跟超级大国打起交道来却如此无能。说他“外战外行、内战 内行”真是一点不假。看来他的聪明劲只用在“保政权”上,不用在“保主权” 上。 今天的中国人很难想象1945年冷战刚开始时中国的处境是何等险恶危急:蒋介石 向美国“一边倒”,立刻将古老孱弱的中国置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冷战的“交叉 火力”之下:美国将不费吹灰之力在中国取得最能威慑苏联要害的战略要地,苏 联将不惜一切凶狠反击,利用苏联二次世界大战后如日中天的威望,利用苏联在 东北驻军的优势,培植、支持亲苏势力,把中国东北变成第二个“外蒙古”;在 新疆如法炮制,制造出第三个“外蒙古”;美苏为避免直接军事冲突,将再来一 次“雅尔塔协议”,划分出各自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让中国变成第二个朝鲜 、第二个德国。中国的“三北”(东北、正北、西北)俱失,民族利益将遭到毁 灭性伤害,从此被分割肢解,绑在美苏冷战的战车上永世不得翻身……更有甚者 ,千里长堤一旦决了口,崩溃就难避免了;外来势力操纵下的国土分裂一旦开了 头,尔后的进展就殊难预料了。在那种情况下,谁敢担保中国不会被分裂分裂再 分裂,变成又一个奥匈帝国,又一个阿拉伯世界,又一个南斯拉夫,又一次“春 秋战国”,又一次“五胡十六国”?谁敢说届时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会比今日贝鲁 特、伊拉克、阿富汗的老百姓的日子更好过? 中国之所以避免了这种不堪设想的命运,原因只有一个:毛泽东。是毛泽东领导 的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的历史关键时刻眼明手快地抓住了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 扭转了历史进程。 不仅蒋介石和美国的如意算盘里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位置,苏联也一样。遵义会 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等“百分之百”听从苏联 指挥的“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瞎指挥。此后苏联与中共的关系便冷淡而微 妙。1944年6月,斯大林在与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的谈话中公开说中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而是“人造黄油”式的共产党(意即“代用品”、“冒牌货”)。抗日 战争时苏联给中国的一切援助都只给蒋介石,不给中共。苏联在与蒋介石签定的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明确承诺不支援中共,同意将中国东北交国民党人接收 。这一切事先跟中共连个招呼都不打,倒是打电报要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甚至还 提出要中共学法国共产党,交出武装去做官。 如果当时中共一切乖乖听苏联的,那中国的命运可想而知:毛泽东被缠在重庆没 完没了地扯皮,整个中共的中心都放在等待与国民党讨价还价的结果上而无所作 为。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从容不迫调兵遣将对付中共。苏联趁美蒋与中共斗得不 可开交之际从容不迫在东北扶植“百分之百”听命于苏联的亲苏势力。(前苏联 将军、1945—1946年奉天[沈阳]警备司令А•И•科夫通-斯坦克维奇将军在回忆录中说:“1946年3月9日,我们接到撤出奉天的命令,要把所有权力在3月11日前移交给中国人。这个命令使我们有些感到意外。要知道,在3月5日,抵达奉天的Р•Я•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与我的谈话中,叫我好好安排一下,因为我将在奉天长期驻守。而3月9日,我们就突然接到紧急撤离奉天的命令,警备司令部全体人员撤往哈尔滨。”——注意这句话:“我将在奉天长期驻守”——可见苏军原来的确打算要在东北长期呆下去。)如果当真如此,那等美蒋把中共收拾得差不多了,苏联在东北制造第二个“外蒙古”的条件也成熟得差不多了:苏联并没有违约支援中共,只是乘美蒋忙着对付中共的时候做了一点“群众工作”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国家的政权不都有类似的经历吗? 然而美蒋苏三家的如意算盘全被毛泽东打了个稀烂。毛泽东来了个“针锋相对” :“打的只管打,谈的只管谈”,“人民的武装,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 ,不能交出去”。不管苏联态度如何,毛泽东自有主张:争分夺秒,见缝插针, 大举进军东北,战略上抢到了先机——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8月11日朱德即下令进军东北;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8月30日第一支中共武装即抵达东北,抓住了苏联最高层对中共如此迅速进入东北毫无思想准备、来不及下达明确指示而导致苏军中下层官兵自行其是的机会,于8月31日占领山海关,9月5日进驻沈阳——这一下就使美蒋苏三方把中共排除在东北之外“就地解决”的战略计划完全破产,各方马上全乱了套,各种猜忌、矛盾立刻激化,形势顿时改观:蒋 介石认定苏联违约支持中共抢占东北,于是不顾一切请美军直接出动。美军也什 么都顾不得了,于中共军队进驻沈阳后不到两周的1945年9月13日在青岛登陆,紧接着于9月30日在天津登陆,10月1日在秦皇岛登陆。美军同时大规模为国民党军队运送军队,亲自出马打通、抢修通往东北的交通线。美国大兵步步紧逼,美苏间“苏军不入关,美国不登陆”的默契随之破灭。苏联立刻直接感受到了蒋介石 向美国“一边倒”带来的威胁,迫不及待急于反击。但“远水不解近渴”,于是 苏联不得不放弃原先“利用中共拖住美蒋、在东北‘就地取材’培植亲苏势力、 把东北变成第二个外蒙古”的念头,对“不请自来”的中共从排斥转为默认—— 苏联最高层对中共的态度在美军登陆前后大不相同,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毛泽东一箭双雕:明抗美蒋,暗拒苏联——利用美苏矛盾,逼苏联不得不改弦更 张,这就不动声色堵死了苏联在东北培植“第二个外蒙古”力量的机会。毛泽东 就这样未雨绸缪,连打带消,不知不觉间便一举消除了严重威胁中华民族民族利 益的这一大隐患。 苏联对中共之所以不得不改弦更张,是因为美军突然登陆。美军之所以突然登陆 ,是因为蒋介石为争夺东北迫不及待。蒋介石之所以迫不及待,是因为毛泽东的 军队抢先进了东北。毛泽东的军队之所以能抢先进入东北,是因为毛泽东的军队 与东北近在咫尺,而蒋介石的部队全远在西南。毛泽东的军队之所以与东北近在 咫尺,是因为毛泽东领导中共坚持敌后抗战,在华北、山东、内蒙建立了敌后抗 日根据地。中共能建立并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因为中共的作战目标是长期抗 战,是消耗敌人,打的是人民战争,没有外援也能坚持下去。蒋介石的军队之所 以全远在西南,一是蒋介石的部队在敌后呆不下去,二是因为蒋介石的作战目标 是打通对外交通线第一。打通对外交通线,是为了取得美援——说到底作战目标 是捞钱第一。结果:进入东北时中共军队近水楼台,蒋介石军队望尘莫及,不得 不求美国直接插手,引起美苏间的一连串连锁反应,让毛泽东抓住了历史的机遇 。 毛泽东之所以能抓住这历史机遇,除了手急眼快、当机立断之外更多的是靠了无 数先前做的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建党、建军、人民战争、持久战、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敌后抗日根据地……一切默默耕耘在此时此地都得到了回报。许多 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互不相干的东西,实际却是环环相扣、因果关系严密的统一 体。——毛泽东能抓住这历史机遇看似偶然,实际包含着必然。没有基础,抓不 住机遇。要抓机遇,先打好基础。 今天为台湾而焦虑的中国人能想象到1945年的中国差一点就丢掉东北和新疆吗? 能想象得出失去了外蒙古之外还要失去东北、新疆、国土被美苏两强分别驻军占 领、甚至走向四分五裂的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吗?对没有发生的事虽然难有切肤之 痛,但只要知道这种情况差一点就发生这个事实本身就够令人震惊的了。而这一 切之所以没有发生,全亏了毛泽东在刻不容缓的千钧一发之际当机立断巧妙利用 了美蒋苏的矛盾扭转了乾坤,又历经三年的血战才使中国避免了这一命运。国民 党总是一口咬定自己失败是因为毛泽东的中共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这纯粹是失败 者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拙劣借口。苏联瞒着毛泽东跟蒋介石做了交易 ,一点风声都不漏,明摆着要给毛泽东一个措手不及。而后又是逼毛泽东赴重庆 谈判又是让毛泽东交出武装,说苏联支持蒋介石还差不多。对苏联来说这场战争 最理想的结果不是中共统一中国,而是国共划江而治,再来一次“南北朝”—— 这样既能防止美军出现在中苏边境又能防止将来中国强大起来威胁苏联。如果中 共真是靠苏联支持才能打赢,那苏联只要在中共打到长江边时切断对中共的供应 就行了。实际呢?苏联只能“劝说”,听不听全在中共。这足以证明苏联控制不 了中共,毛泽东保持了完全的独立自主。把解放战争说成“国共内战”不正确。 这实际是一场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人抗击美苏两强肢解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毛 泽东领导中国人抵抗把中国当冷战牺牲品的第一仗。 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并不仅仅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而是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 的根本民族利益。毛泽东时代先声夺人,还没开始就已经先消除了一场不亚于“ 九.一八事变”的民族危机,为捍卫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 。 五.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斗争方式——“一边倒” 在毛泽东时代开始的1949年,中国是什么状况? ——百年积弱的农业古国,军阀混战、八年抗战蹂躏之余又经历了一场明为国共 内战、实为抗击美苏冷战肢解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实实在在已经国穷民贫、遍 体鳞伤、满目疮痍。 ——西北、西南、东南战事正酣。国内尚有大量土匪、残敌在大肆破坏捣乱。 ——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80%。农业靠天吃饭,靠人力畜力,靠铁锨木犁,靠一 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而不稳定,天公稍不作美就闹灾,全国年年都有 地区不是旱就是涝。 ——工业残破不全,不成体系,重工业不值一提。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工业、交通 、通讯等方面实际处于原始状态。一切关键都得靠进口:设备靠进口,原材料靠 进口,石油靠进口,武器靠进口,汽车飞机靠进口,橡胶靠进口,医药靠进口… …连造罐头的马口铁都得靠进口。 ——仅有的黄金外汇全被蒋介石运走了。能创汇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农副产品、土 特产、原料矿产。有限的欧美海外市场大都掌握在当时亲蒋亲台的人的手里。“ 来料加工”、“劳务输出”等创汇方式更无从谈起。文盲占总人口77%、被赫鲁晓夫形容为“一堆肉”的中国,要资本没资本,要技术没技术,要外汇没外汇,要 海外市场没海外市场,有的只是国民党留下的天文数字般的通货膨胀——老百姓 上街买菜得用麻袋装钞票。 ——西方国家和蒋介石对中国大陆的封锁禁运已经开始。《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 法》规定:“那些有助于增强共产党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潜力而有损于美国国家安 全的出口都予以拒绝”。1949年11月22日,“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 “巴黎统筹委员会”)成立。新中国刚一成立便遭到美国的“对华贸易管制”,禁止向中国输送包括军火、钢铁、车船在内的战略物资。 1949年的中国,地面是共产党的,天空和海洋是国民党的。国民党空军随时随地 肆意轰炸大陆城市,北京上海也不例外——1949年5月4日国民党空军轰炸了北京。上海自1949年5月27日解放到1950年2月,先后遭到国民党空军2 6次空袭。刚进北京时毛泽东为什么不住中南海而住香山?——防空。开国大典 为什么定在下午三时而不是后来惯例的上午十时?——防空。 1949年6月23日,国民党海军永字号炮舰在天津口外炮击英属埃及货轮,由此开始实施持续长达六年的对大陆港口的全面封锁。从1949年到1955年,先后有十六个国家的二百多艘商船遭到国民党海军海盗式的拦截。(谁“闭关锁国”?谁“封 闭半封闭”?谁“拒绝对外开放”?) 1949年的中国尽管已经极度虚弱,但仍然不得不在美苏冷战的夹缝中立即作出明 确选择:向美国“一边倒”,向苏联“一边倒”,还是不偏不向? 1949年的中国尚未解决前面所述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中国不强大 ,就不能摆脱当冷战牺牲品的命运;不摆脱当冷战牺牲品的命运,中国就不能强 大。因此,1949年夹在冷战夹缝中的中国无论怎样都免不了要付代价:向美国“ 一边倒”,苏联要收拾你。向苏联“一边倒”,美国要收拾你。谁也不向,两家 一块收拾你。 毛泽东的选择是:向苏联“一边倒”。理由很简单:这是当时条件下唯一行得通 的最符合中华民族最大民族利益的选择。 向美国“一边倒”绝对行不通:这是当第二个蒋介石,而且结果绝不会比蒋介石 更好:苏联为了确保中国方向的战略安全是不惜一切的,包括意识形态关系。斯 大林已经怀疑中国是又一个“南斯拉夫”——也就是说,只要中国向美国“一边 倒”,苏联马上就会撕破脸皮,象对待南斯拉夫那样公开把中共当敌人对待。而 美国即便有援助,也决不会比援蒋更积极——想想美国对共产党的态度和蒋介石 在美国庞大的“院外援华集团”游说力量就够了。实际当时美国与其说试探着和 中共拉关系,不如说是故作姿态企图加深苏联的猜疑:美国国务院一面指示美国 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试探跟中共当局接触,一面不批准他前往北京,什么实际行动 都不干,最后一走了之。就这么个姿态就让某些人喋喋不休说美国并非想跟中共 对立,全是毛泽东的“一边倒”断送了机会,害了中国等等等等。这些人不希望 中共长脑子长记性长心眼,毛泽东却对美国人的本性一清二楚:几年前刚刚跟蒋 介石合作上演过一边“调解”一边运兵杀共产党的双簧,直到当时也一刻没有停 止过援蒋反共的实际行动。现在故作姿态,无非是缓兵计加离间计,另外也是摸 底:看中共是否有“共产党员时刻听从美国召唤”的味道,被人家杀着头还愿意 赔笑脸、三鞠躬、“一边倒”。如果中共想当宋江,急着受招安忙着跟美国眉来 眼去,结果必定是苏联翻脸,美国先坐山观虎斗,然后出来收拾残局,跟苏联再 做一次交易,合伙肢解中国——如前所述,1949年的中国是那样虚弱,那样内外 交困,抵挡得了两个超级大国的两面夹攻吗?即便抵挡得了,代价呢? “不偏不倚”同样行不通。夹在两强当中的弱者“两面不得罪”的结果只能是“ 两面不讨好”,照样要受到美苏两家的夹击。 而在1949年的具体情况下向苏联“一边倒”则不同。对苏联而言,中国向美国“ 一边倒”是“致命的威胁”;对美国而言,中国向苏联“一边倒”是“严重的威 胁”而不是“致命的威胁”。威胁的程度不同,反击的力度也不同。苏联的冷战 需要是中苏边境方向不受美军威胁。中国的民族利益是把两个超级大国最终都赶 出去。在“把美军赶走”这一点上,苏联的冷战需要跟中国的民族利益不矛盾。 只要新中国没有向苏联出让主权,只要没有新的苏军进入中国,那来自苏联方向 对中国民族利益的威胁就不比以前更大。1949年的冷战形势是美国包围苏联,苏 联处于守势,对中国向自己“一边倒”喜出望外,不愿也来不及做危及这个大局 的伤害中国的事。这就使中国解除了最大的后顾之忧,要面对的只是来自美国的 经济封锁。这对中国民族利益的损害比被两个超级大国肢解那样的命运无疑小得 多。“两害相衡取其轻”,对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而言,毛泽东的“一边 倒”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苏联对中国的态度、对中共的态度从来都是国家利益第一,从来不受意识形态的 束缚。毛泽东对苏联的态度实际也一样:讲意识形态,但更讲民族利益,否则不 会坚持独立自主。尽管苏联在毛泽东打天下的过程中捣了不少乱,尽管苏联与中 国有那么多的历史恩怨,但毛泽东坚持了一个原则:民族利益超越意识形态,超 越个人好恶,超越个人利益,超越个人恩怨,决不感情用事。 毛泽东的“一边倒”并不是无原则地一切都赖在苏联身上,使中国离不开苏联, 而是坚持独立自主靠自己。不象蒋介石,向美国“一边倒”就让美军在中国如入 无人之境,让美国军舰长驱直入中国长江内河。面对美蒋的海空封锁,毛泽东几 乎从零开始,现建空军,现建海军,现学现用,现用现打,非不得已不求于人—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上海保卫战:1950年2月,蒋军飞机炸毁上海发电厂,上海市电力供应下降97%,整个城市陷于瘫痪。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才同意请苏联暂时出兵相助,但为期仅仅几个月——1950年2月6日蒋军大轰炸。3月20日苏联巴基斯基空军中将率防空集团驱逐机团到达上海担任守卫。6月19日中国空军第四混成旅到达上海。8月1日华东军区空军正式成立。9月3日,陆军出身的华东军区空军司令聂凤智向陈毅报告,他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便学会了全部空战指挥 课程,开始接手苏军指挥防务,苏军开始撤退回国。10月17日,中国空军接 收了苏军飞机装备。10月19日,空4旅正式担负起了上海的防空作战任务— —全过程一共7个月。 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会空战指挥并投入实战——这就是毛泽东领导的军队在1950年 的速度。中国的海防空防就是这样从无到有争分夺秒建立起来的。美蒋对中国大 陆的封锁就是被这样的军队一步一步打破的。 ——1949年8月至1950年5月:舟山群岛战役。解放军陆军用原始的木帆船跨海作战,端掉了台湾国民党军队封锁上海、长江口、浙江及东海的基地。 ——1950年5月至8月:万山群岛战役。解放军海军第一次参战。端掉了台湾国民党军队封锁广州、珠江口、广东沿海的基地。 ——1950年4月至5月:海南岛战役。韩先楚指挥解放军陆军利用原始的木帆船跨海作战,一举占领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使中国避免了第二个台湾,获得了收复 南海诸岛的基地。 1950年至1953年,中国被迫将主要兵力用于抗美援朝。战争一结束,中国立即挥 兵东南,重新开始因抗美援朝而推迟的打破美蒋封锁的战争。 ——1954年:解放军与台湾国民党军队争夺东海制空权、制海权,击沉“太平号 ”。1955年1月18日:攻占一江山岛。2月:收复大陈岛,打掉了台湾国民党军队在浙江沿海的最后一个基地。至此,台湾国民党军队对中国大陆的海空封锁基本 被粉碎。 与此同时,面对金门的福建省的战备从基础开始有条不紊全面展开——鹰厦铁路 1953年开始勘探设计,1954年全线施工,1957年底竣工,1958年1月通车,1958年夏解放军大举入闽,7月与台湾国民党军队激烈空战争夺制空权,8月23日大规模炮击金门。 美蒋对中国大陆的海空军事封锁就是这样被毛泽东指挥的军队靠自己的力量一步 一个脚印地逐步粉碎的。封锁中国的包围圈就是这样被毛泽东领导中国人靠自己 的力量、不仰仗别人、经过数年的血腥战斗一寸一寸地扫除的。(这些历史事实 足以证明一切污蔑毛泽东“闭关锁国”、“封闭半封闭”、“拒绝对外开放”的 人全是恬不知耻的大骗子。) 毛泽东领导中国边打仗边建设。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还如火如荼就已经开始裁 军。1952年中国财政预算中军费比例从1951年的50%下降到33%——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经济建设开支超过军费开支的局面。(国民党的“黄金十年 ”中军费开支一直占国家预算的80%,但基本用于“剿共”而不是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对外则“绝对不抵抗”。) 1953年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顺利完成。两年之后,1959年中苏关系 破裂,“一边倒”从此结束——中国向苏联“一边倒”共10年(1949—1959)。 在这10年中,中国真正用于和平建设时间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加两年(1953—1959)。也就是说,毛泽东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一个五年计划加两年的建设,便使中国彻底摆脱了1945年冷战刚开始时面对超级大国的摆布肢解毫无反抗能力的悲惨处境,改变了中国1949年不得不夹在两大超级大国当中“两害相衡取其轻”的无奈地位,硬是在一个农业古国中从无到有建立起了足以抗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面夹击的起码实力,使中国从此能够不再受制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开始走上摆脱冷战主宰的坦途。(这样的成果,这样的效率,靠“市场经济”加“民营企业家”能做到否?) 毛泽东的“一边倒”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斗争方式。其结果不是削弱了中国 的独立性,而是加强了中国的独立性;不是危害了中国的民族利益,而是维护了 中国的民族利益。 六.历史性分水岭——抗美援朝 中国人里关于抗美援朝争论最多的大致有三:1.该不该。2.赢没赢。3.值不值 。 对这些争论只有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冷战时期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什么?——摆脱美苏冷战的夹击。 抗美援朝的结果是什么?“赶走一个,送走一个”:美军被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 八线。苏军于1955年5月撤出了旅大。——赶走了美军,苏军也就没有了继续留驻中国的理由:中国证明了自己有能力保卫自己。中国被雅尔塔协议剥夺掉的这项 主权从此被中国又拿了回来。这是对中国抗美援朝的回报,是中国抗美援朝的一 个间接的胜利果实,也是一个根本的标志:把中国东北变成第二个“外蒙古”的 隐患从此彻底消除。这样的结果对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摆脱美苏冷战的夹击 ——是更有利,还是更不利? 有人说因为中国抗美援朝,所以美军才干预台湾。中国是帮了朝鲜,丢了台湾。 这样说的人是瞪着眼说瞎话。朝鲜内战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美国于两天之后的1950年6月27日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开干预中国内部事务。中国于4个月后的1950年10月19日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美国干预台湾在前,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在后。这一切不是什么机密。这样说的人与其说是无知,不如说是无赖。 有人说中国抗美援朝是多余,因为美军没有越过鸭绿江进攻中国的计划。 不知道这样说的人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或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什么 样的铁哥们,对人家的心思如此有把握。对这样的说法,最好的答复是萨苏先生 在《尊严,不是无代价的——评抗美援朝》中的一段话: “在日本,阅读了大量关于甲午战争的史料——出乎意料的是,战争爆发之前, 日军不但没有打到山海关的思想准备,甚至没有打过鸭绿江的作战计划!对中国 这样一个大国,虽然知道它的软弱,几百年前丰臣秀吉在大明的炮声中忧病而死 留下的恐惧,依然使日本迈不开侵略的步伐。” “是谁让日本军队杀进了中国?” “日本人的记载有些荒唐——因为在平壤缴获了叶志超丢弃的大量装备,日军士 气大振。清军陆军的行营炮和连发枪比日军的装备还要先进,却一触即溃,令日 军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是遵令在鸭绿江停了下来,并没有敢 轻易渡江。” “这时,对岸却来了一支清军骑兵——这就是所谓的‘八旗铁骑’了。日军只有 三十人的先锋部队隔江开枪射击,并且就地准备掘壕防守。不料清军几百人的马 队立即蜂拥而逃,丢盔弃甲!于是日军小队长就自作主张渡江追击……后续的日 军随即跟上。” “违抗命令如何?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确切地说,这些违抗命令的日本兵只是 发现了一个事实。” “从那一刻,中国的尊严,在日本人的心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朝鲜战争之前,这种事几乎每年都在发生的。而朝鲜战争之后,再没有一个国 家认真地准备‘征服中国’。即便对于中国的那个政府不满,想要推翻它,也要 想出种种制衡的办法来,从政治上,经济上,从各个方面想办法。” “要是能用战争解决问题,不是比这些复杂而麻烦的方法简单得多?” “正因为无法征服,我们才有了和这些曾被称作‘列强’的国家坐在一张桌子旁 平等说话的机会。” “而我们这些普通中国人因为这种尊严得到的,就是几十年来不再有战争来破坏 我们的家园。” 1950年统帅“联合国军”的麦克阿瑟就是个坚信“胜利者不受责难”、谁也不尿 的主:不准越过三.八线?老子偏过。不准使用美军占领中朝边境地区?老子偏 用。不准把朝鲜战争跟蒋介石扯上?老子偏访问台湾。怕引起中国干涉?有什么 了不起?中国人不过一群厨子裁缝,只会洗衣做饭,哪敢打仗?如果他们敢跟美 国军队较量,那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对这样的将领而言,“没有 越过鸭绿江进攻中国的计划”有什么关系?随时制定就是了。如果中国还象“李 中堂”时代那样当缩头乌龟、一哄而散,谁能担保当年甲午战争的历史不会重演 ? 如果麦克阿瑟把“鸭绿江不是不可逾越的边界”的威胁付诸实施,当真过江入侵 中国,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苏军有权出兵。最坏的结果:又一次“ 日俄战争”——外国军队在中国的土地上大打出手。不论谁胜谁负,战争的破坏 都落在中国人头上。 即便美军不过鸭绿江,只是与中国军队沿江对峙,那又如何?中国必须随时随地 防备美军打过来,必须在中朝边境处处设防,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 北的工厂必须内迁,整个中国的经济建设都要被打乱。更关键的是:苏联便有理 由长期保持在旅大的驻军。这就使中国被牢牢绑死在美苏冷战的棋盘上愈陷愈深 ,离摆脱冷战这个根本目标越来越远。 抗美援朝最大最深远的影响: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第一次得出结论:“不要进攻 中国大陆”、“不要在陆地上跟中国较量”。 列强如果1840年就有这个结论,就不会有鸦片战争了。如果甲午战争前就有这个 结论,就不会有马关条约了。如果1900年就有这个结论,就不会有八国联军了。 如果七.七事变前就有这个结论,就不会有八年抗战,尤其不会有“南京大屠杀 ”了。可见这个结论何等宝贝。 然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列强得出的却是另一个结论:“中国不堪一击, 不打白不打”。 俾斯麦说:“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 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中国不堪一击、不打白不打”这个结论是列强“用铁和血”得出来的,不是“ 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决定出来的。 于是有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有了中国一系列的失败屈辱,有了满清七十多年内 签定的一千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差不多平均每年14个,每月摊上一个 还多。 百年来不知多少中国人试图靠“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而不靠“铁和血”来改变 这个结论。无论是举人进士出身、八股文倍儿溜的曾国藩、李鸿章,还是留过洋 的“蒋委员长”,身边都不乏能言善辩之士,“说空话”、打笔墨官司个个不外 行。结果呢?“妙笔生花”和“三寸不烂之舌”改变了列强的“中国不堪一击、 不打白不打”的结论了吗?仅以1931年到1937年这6年为例: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国民党政府“绝 对不抵抗”,请西方列强“调停”:“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怒含 愤,暂持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列强调停建议:中日两国都从中国东北撤出武装力量,中国东北由西方列强各国 共管。《国联》通过了“多数派决议”,“不承认”日本占领东北。结果:日本 退出《国联》,日本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多数派决议”一文不值。 ——1932年1月28日,日军发动“1.28事变”,进攻上海。5月5日国民党政府签 《上海停战协定》,划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地区 驻军。 ——1933年5月31日国民党政府签《塘沽协定》,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长城线以南由中国方面警察机关 担任之上述警察机关,不可利用刺激日军感情的武力团体”。 ——1935年7月国民党政府签《何梅协定》,中国河北省主权大部丧失。 ——1935年6月27日国民党政府签《秦土协定》,中国丧失了在察哈尔省的大部分 主权。 …… 指望“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的结果,是用“漂亮的书法”在一个又一个丧权辱 国的协定上签字画押。——“铁和血”得出来的结论,只有“铁和血”才能改变 。 中国人不是没有试过用“铁和血”来改变——八年抗战中国人付出的“铁和血” 还少吗?但是那些“铁和血” 硬不过列强的“铁和血”:当美军介入朝鲜、干预 台湾、兵临鸭绿江时,满脑子仍然是列强1840年以来“铁和血”的老结论:“中 国不堪一击,不打白不打”。 抗美援朝的“铁和血”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列强的“铁和血”的结论——从此 不再是“中国不堪一击、不打白不打”,而是“不要进攻中国大陆”、“不要在 陆地上跟中国较量”——中国人百年奋斗、八年抗战、牺牲几千万人、不知付出 多少“铁和血”都没能做到的,毛泽东领导的抗美援朝用“铁和血”一举做到了 ——就凭这一条,能说中国抗美援朝失败了吗? 还不止于此呢。 既然推翻列强“中国不堪一击、不打白不打”的结论“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 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这就意味着非打一仗不可。如果在 中国领土上打这一仗,即便中国赢了,那中国本土也要饱受战争破坏。而抗美援 朝却使中国既用“铁和血”推翻了旧结论,又使中国本土免遭战争破坏——就凭 这一条,能说中国抗美援朝亏了吗? 中国大陆在抗美援朝之前战乱不断,从来没消停过。但自抗美援朝之后,中国大 陆就再也没遭受过任何大规模战争。对于中国,1949年是分水岭:1949年之前的 中国是战乱的中国,1949年以后的中国是和平的中国。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既是“ 准战争时代”的中国,又是免遭战祸的中国。扭转乾坤之举是抗美援朝。抗美援 朝是当代世界认识中国的历史性分水岭。 俞可平说“1949年后”的中国没有了“以人为本”、否定了“人道主义”、“人 们的正常情理和心态受到严重的扭曲”——言外之意:1949年以前的中国是“以 人为本”的中国,充满“人道主义”的中国,人们的“正常情理和心态不受到严 重的扭曲”的中国——比起充满战争的“1949年前”,没有战争的“1949年后” 居然是没有“以人为本”,可见俞可平不承认让中国人民免遭战争苦难是最大的 “以人为本”,最大的“人道主义”,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的“正常情理和心 态”。——也就是说,俞可平口中“以人为本”的那个“人”指的不是普通老百 姓,而是象他那样的“精英”。充满杀戮、死亡和破坏的战争不算破坏“以人为 本”,“精英”感受不自在才算,可见“精英”的幸福感比让中国老百姓免遭战 争苦难更重要——这条日本鬼子就能满足:当中国普通老百姓惨遭屠杀抢掠时, 给日本鬼子当走狗的们不是过的很滋润吗?虽然在“太君”面前是条狗,但 在“不是人”的老百姓面前却是“高等华人”,能充分享受“以人为本”、免受 战争苦难的“人道主义”。可见俞可平的“以人为本”中的那个“人”只包括战 争中能免受死亡苦难威胁的“高等精英”而不包括普通老百姓。用老百姓的俗话 说,这小子就俩字——欠揍:如果这厮领教过日本鬼子的皮鞭耳光拳打脚踢的滋 味,领教过南京大屠杀的滋味,领教过战火纷飞朝不保夕忍饥挨饿的滋味,那他 就知道让中国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算不算真正的“以人为本”了,就知道他一脸 不屑的“1949年后”对中国人民意味着什么了。 有人说中国抗美援朝是上了苏联的当,为苏联当替死鬼,连武器都得自己掏钱, 可见中国当了冤大头。 如前所述,中国抗美援朝是因为它符合中国的民族利益。既然符合中国的民族利 益,那中国就是在为自己而战而不是在为别人而战,就不存在上当受骗当替死鬼 的问题。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利益在抗美援朝这一点上一致,苏联提供的武器不少 是要钱的,但白给的也不是没有。比如1951年志愿军攻占汉城后苏联就一次无偿 赠送了米格-15歼击机372架。不过如果苏联一切都白给,那反而未必是好事:国 与国的关系如同人与人的关系,宁可欠债,不可欠情。欠债算得清,欠情算不清 。一旦有变,欠债可还,欠情难缠。比如两人恋爱,一方为另一方牺牲了一切: 前途、机会、专业、工作、财产、亲情……却被对方占足了便宜后一脚踢开,那 将会如何?搞不好能出人命。中苏分裂后苏联人对中国虽然恼火,却并不恨之入 骨,因为当初中国并没有亏待苏联,只欠债,不欠情。赫鲁晓夫撕合同撤专家把 事都干绝了又有点懊悔,很有点恋恋不舍当初能从中国得到的好处。结果:对美 国联手干掉中国核力量的建议犹豫了一阵子。就这么一犹豫的功夫,中国的原子 弹爆炸成功了。相反的例子是越南:跟中国打交道时一切白捞,占尽了便宜,很 有点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看我多能耐。越南不理会“宁可欠债、不可欠情”那一 套,当为傍苏联过河拆桥跟中国翻了脸时,中国人从上到下立刻个个恨得咬牙切 齿,同仇敌忾根本不用动员,说打就打毫不留情。两相比较,到底谁更吃亏? 最精于算计的当属“蒋委员长”:抗日战争时吃定了美国的底牌是不能让中国垮 掉,只要国民党没有投降日本,不管打不打、打得有多烂美国照样得给钱给援助 。这竹杠不敲白不敲。于是一天到晚向美国叫苦要援助。但东西一到手就全留着 对付共产党,不对日本动真格的。不管美国如何催促,“委员长”总是“以不变 应万变”——要东西来劲,打仗不来劲:给我援助可以,要我跟日军拼命不干。 小算盘是反正美国早晚能打败日本,自己可以稳搭“顺风船”,犯不着拼命,不 如趁机发一笔,留着将来消灭共产党用——不愧“浙江奸商”兼“上海小开”, 算盘精,“拎得清”。 (据罗斯福的儿子艾利沃特回忆,“罗斯福终于明白了: ‘中国军队一心只放在监视共产军上,根本无心和日军作战。’”)1944年日军 到处吃败仗,唯独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之役大获全胜,打得“国军”一溃千里, 望风而逃。美军驻华代表史迪威将军急了,要蒋介石赶紧调兵挽救战局。蒋介石 说无兵可调。史迪威说你的胡宗南有四十万大军正闲着呢。蒋介石说那是对付共 产党的,不能动。史迪威说既然你没兵那何不让我用美国武器装备共产党的八路 军,由我带出去打日本。蒋介石勃然大怒,立即以“不撤换史迪威中美两国即无 法合作”为最后通牒逼罗斯福调走了史迪威——表面上看“蒋委员长”大获全胜 :赶走了对共产党有好感的史迪威将军,自己继续过“仗不打,美援白拿”的好 日子,光占便宜不吃亏,让美国当冤大头。结果呢?美国立马放弃了陆地上靠中 国军队打败日军的打算,转身求助于苏联。苏联正中下怀:求我可以,得有甜头 ——中国的主权。美国满口答应(这才是最狠的报复)。于是有了雅尔塔协议, 有了苏联出兵东北。最后的结局:小算盘最精、最“拎得清”的“蒋委员长”被 赶出了大陆,到台湾小岛上斤斤计较“拎得清”去了——只知算小帐,只知贪小 便宜,见小利忘大义,总想白捞油水,有此下场奇怪吗? 整天拿抗美援朝“亏不亏”、“合算不合算”说事的人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找借口妖魔化毛泽东而已:现在中国“公款吃喝”每年有多少?贪官弄到国 外的赃款每年有多少?“国有资产流失”每年有多少?中国的买办让外国老板从 中国人身上榨取的血汗每年有多少?怎么从来也不见他们着急?怎么从来也不见 他们象对抗美援朝那样斤斤计较、“拎得清”? 有人专拿中国抗美援朝的伤亡说事。首先,战争的目标是胜利。看胜利与否不是 看代价大小,而是看是否实现了战争的战略目标。实现了就是胜利,否则就是失 败。——能说苏联卫国战争中的牺牲比德国大,所以苏联是战败国而德国是战胜 国吗?能说中国抗日战争的牺牲比日本大,所以中国是战败国而日本是战胜国吗 ?其次,根据中国的统计,武器装备绝对劣势的志愿军抗美援朝的伤亡总数并不 比“联合国军”的伤亡总数高。某些人论及中方的伤亡数字不用中国的统计而用 美军的估计,这本身就是偏见的表现。而对比伤亡数字时,故意用美国一家的伤 亡总数来对比志愿军的伤亡总数,这实际在耍流氓:跟志愿交手的有十六个国家 (包括南朝鲜)的军队,这十六家的伤亡数字加在一起与中国一家的伤亡数字相 比才能说明问题。中国出兵时北朝鲜的军队基本打光了,那些伤亡数字不能算在 中国头上。隐瞒所有这些事实,用美军一家的伤亡数字和美军估计的中朝双方的 伤亡数字做对比,这难道不是玩弄数字游戏搞诈骗? 有人说抗美援朝招致美国对中国长达二十多年的封锁禁运,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 困难和损失,可见抗美援朝没好处。 前面已经说过,只要中国还没有摆脱冷战,那就不可避免要吃冷战的亏。美国干 预台湾是因为冷战。封锁中国也是因为冷战。这就是冷战给中国带来的伤害,是 中国向苏联“一边倒”的代价。问题的性质是这样的向苏联“一边倒”的代价与 中国的东北、西北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外蒙古”、整个国土被美苏肢解那样的 向美国“一边倒”的代价孰轻孰重;是“两害相衡取其轻”的问题,而不是在“ 有害”与“无害”之间作选择的问题。 美国的封锁禁运是一柄双刃剑,能伤人也能伤己。本来美国的算盘是封锁禁运能 使毛泽东的政权即便不垮也发展不起来。但美国没想到毛泽东的中共是在被封锁 被围剿的根据地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自力更生惯了,封锁禁运别人受不了,中国 不但顶得住,而且摸索出经验来了,发展的路子步伐谁也干预不了。随着中国实 力的不断增长,美国越来越坐不住了: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禁止向古巴运进“进攻性武器 ”(导弹、轰炸机)。当时美国海军对驶往古巴的中国轮船概不搜查——不是尊 重,而是一种无言的轻蔑:谅你中国船上没有“进攻性武器”。但仅仅过了两年 ,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1964年)。又过了两年,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年)。再过了一年,中国氢弹试验成功(1967年)——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仅仅5年,美国就再也没法对中国保持“谅你也没有进攻性武器”那种悠然的心情了。 相反,美国不得不扒耳挠腮发愁:如果中国向“不友好国家、势力、地区”提供 “进攻性武器”如导弹甚至核武器,那可怎么办?(实际上,利比亚总统卡扎菲 确实曾提出愿意花大价钱向中国买原子弹,但周恩来总理彬彬有礼地拒绝了:原 子弹是不供出售的。)要求中国同意不出口“进攻性武器”?处于敌对状态的中 国会听你的?向中国施加压力?已经封锁禁运了二十年,能施的压力全施完了, 再没什么可施的了。向中国开战?又不是没较量过。除非核大战,否则还能怎么 样?设法让中国改变政策?美国与中国敌对二十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几乎是零 ,吃里扒外替美国效劳的“基金会学者”一个都没有,能指望谁说得上话?被封 锁被隔绝的中国成了“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不受任何条约规定的制约。不管 是美国还是联合国,不管是国际组织还是“民权团体”,中国可以概不买帐。谁 也休想对中国内部事务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美国越来越痛感对中国的封锁禁运 对美国利益的损害简直不亚于对中国利益的损害,越来越急着改变这种状况。尼 克松说美国决不能让“几亿中国人生活在愤怒的孤立之中”,潜台词是:一个愤 怒而孤立的中国更能给美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还不如赶紧解除封锁禁运,恢 复美国对中国社会、对中国“精英”的影响力。所以到后来美国解除对中国封锁 禁运的心情其实比中国人自己更迫切,而且更彻底:以后再也不这么干了。典型 的例子是1989年,老布什坚决拒绝对中国重新施行严厉的封锁禁运。表面上说“ 不愿意孤立中国人民”,实际是历史的教训领教够了:对中国搞封锁禁运不但无 效,而且到头来“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如果封锁禁运管用,美国才不会在 乎是否“孤立人民”呢。比如对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那就封锁到底,毫不手软 。) 抗美援朝导致的封锁禁运是坏事不假。但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把这种坏事变成了 好事,反而使美国从此以后再也没胃口对中国用这招了。一劳永逸——1989年中 国就沾了毛泽东的光——这难道不是坏事变成了好事吗?这难道不是有利于中国 的民族利益吗? 七.咬定青山不放松——中苏分裂 中苏分裂表面上是因为意识形态,实际真正的原因是民族利益——民族利益超越 意识形态、超越个人恩怨,超越个人好恶,超越个人私利。 五十年代初,中国的民族利益与苏联的冷战需要基本不冲突,加上有共同的意识 形态,所以两国关系很热火。 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变美国的战略从“遏制”为“大规模报复”,一切跟核战争 挂钩:放弃过去认为在有限战争中不应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决定只要军方认为军 事上需要就可以使用核武器,包括使用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让“潜在的敌 人由于确信美国将以它愿意的方式——首先是核手段——还击侵略而受到威慑, 因而不敢轻举妄动”。 面对美国以核优势为后盾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苏联决定 “缓和冷战”。1954年1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宣布“大规模报复战略”。两年之后,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便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过渡”总路线。这实际是要求已经当政的共产党不要得罪美国,没当政的共产党别再走暴力革命的道路。潜台词:既然“一颗小小的火星就可以引起核大战”,那象抗美援朝那样的麻 烦今后不能沾,免得惹火烧身,为了你的国家统一把我苏联拖进核战争。 这样一来,中国收复台湾、维护领土完整和统一的民族利益就跟苏联的冷战需要 矛盾了:要统一台湾就必须反掉美国的干涉。经过麦卡锡主义肆虐、顽固坚持冷 战理论、敌视中国的美国坚决拒绝跟中国做任何妥协,甚至根本不承认中国政府 ,只承认在台湾的蒋介石当局代表全中国。最典型的事例就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 上杜勒斯拒绝与周总理握手——敌视到这个份上,怎么“缓和”?即使中国放弃 统一台湾美国都不会答应,更不用说中国坚持收复台湾了。毛泽东面临的问题是 :是为苏联的冷战需要而牺牲中国的民族利益,放弃收复台湾的努力,还是为中 国的民族利抵制苏联的冷战需要?毛泽东“咬定青山不放松”——咬定中国的民 族利益绝不松口。这才是中苏决裂的根本原因。 1958年苏联提出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与中国建立联合舰队,被毛泽东一口回绝 。毛泽东为什么发那么大脾气,反应那么激烈?因为这两个建议将严重危害中国 的民族利益。 成立联合舰队、平分指挥权不仅意味着中国军权旁落,破坏毛泽东“坚持党对军 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而且等于要封锁中国海岸线:当时中国海军力量 很小。要成立联合舰队,中国的军舰都得填进去。苏联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随便扫扫库底子就行了,自己另外仍然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舰队。联合舰队表面 是指挥权一家一半,实际上是让苏联拥有了对中国海军的否决权——只要不符合 苏联的冷战需要,那联合舰队就甭想动。中国不管是收复台湾、护航护渔还是收 复西沙南沙之类,都得事先经过苏联批准。这样一来,没有苏联的同意,中国的 海军等于说没就没了——没了海军,中国的海岸线岂不等于被封锁了?理论上中 国对联合舰队同样有否决权,实际那个否决权对中国没什么意思:当时中国没什 么远洋权益,当务之急是沿海近海。中国近海的事跟苏联的冷战没多大关系,苏 联却要管;远洋的事跟中国没多大关系,中国怎么否决?根据什么理由否决?实 际的结果是苏联说了算,让中国当冤大头。而且即便中国行使了否决权苏联也不 在乎:苏联除了联合舰队还有得是军舰可用,你联合舰队出不出动对苏联无关紧 要。 建立长波电台的名堂就更大了。长波电台是为潜艇作战服务的。而在中国成立长 波电台只能是为远洋作战服务——苏联本土的长波电台已经足够苏联潜艇近海作 战用的。当时中国有多少远洋权益?这长波电台实际是为苏联海军远洋活动服务 。而苏联海军到远洋活动只可能是跟美国较量,百分之百属于苏联冷战的需要, 对中国的民族利益没什么好处。当时中苏是同盟国。理论上,一方遭到攻击时另 一方有义务参战。但如果一方主动攻击别人呢?另一方就没有参战义务。在陆地 上谁遭受攻击一目了然,在海上,尤其在远洋,军舰与军舰之间谁攻击了谁哪那 么容易查清楚?这样一来,如果苏联与美国发生了海上冲突,不管是谁攻击谁, 只要苏联宣称自己是遭到攻击的一方,那中国就得站在苏联一方参战,自己一点 作不了主。当时美国坚持的是“大规模报复战略”,又把中国苏联看成铁板一块 ,有了抗美援朝结的“梁子”,恨中国胜过恨苏联。而当时中国的防卫力量又远 不如苏联,万一美国跟苏联冲突,十之八九“老太太买柿子——专拣软的捏”, 首先冲着中国来。如果苏联想暗中使坏借刀杀人,通过制造个海上冲突借美国的 力量重创中国也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表面上是个长波电台,实际是一张卖身契 ,要中国把和、战的选择权拱手交给苏联。 苏联关于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建议的真正效果是把中国牢牢绑在苏联的冷战战 车上,休想摆脱苏联阵营。这跟中国的民族利益完全对立,毛泽东为此大动肝火 一点没有错。 苏共二十大的路线、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建议标致着中苏关系已经走到了转折 点:苏联的冷战需要跟中国的民族利益已经不能再兼容了。尽管如此,毛泽东还 是竭力挽救两国关系,试图劝说苏联不要因美国的战略讹诈而改变总路线。赫鲁 晓夫说美国现在碰不得,一碰就要打核大战,为小冲突把自己全赔上不值得。毛 泽东说美国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是吓唬人的,实用性很有 限。它只立足于正面冲突、全面大打。但碰上小打小闹,特别是不牵涉到美国人 的局部冲突就不知所措了——你能因为南越一支共产党的游击队伏击了亲美的政 府军就往那里扔原子弹吗?不跟美国正面冲突不等于碰都不敢碰,顶多不正面突 破就是了,侧面迂回仍然行得通。 毛泽东如此主张并非头脑发热。美国提出“大规模报复”战略后,毛泽东专门针 对其搞了两次火力侦察:一江山岛之战和炮击金门。回顾一下这两次战役的大概 经过,不难看出毛泽东胆识惊人,独具匠心。 ——1954年12月1日,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美国帮助台湾当局协防台 湾和澎湖列岛;美国有“依共同协议之决定在台湾、澎湖及其附近为其防卫所需 要而部署美国陆海空军之权利。”48天后,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发起一江山岛战役,迅速攻占该岛。艾森豪威尔马上于1月24日向美国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宣称“如果台湾和澎湖列岛落入不友好者的手里”,那就会“在西太平洋的岛屿锁链 中造成一个缺口”,“中共对大陈群岛的炮击是共产党征服台湾的序幕,美国必 须对此采取行动”。美国国会众参两院迅速于1月25日和1月28日分别通过“授权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即《福摩萨决议案》。美军随即先后 出动6个航空母舰群、400余架飞机全面封锁浙东海域,掌握了大陈岛──台湾─ ─冲绳三角地带的制空权,控制了台湾对大陈岛屿的运输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 议命令战略空军指挥部“以紧急情况为基础”,开始为大规模使用核武器攻击中 国大陆选定目标。毛泽东针锋相对,于1月28日接见芬兰大使时说:“我们有两条 :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 “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两天后(1月30日)解放军空军猛烈轰炸大陈岛。当天(1月30日),美国命令第7舰队准备帮助国民党部队从大陈撤退, 并通过苏联向中国转达这一信息,希望在美军帮助国民党军撤退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要采取行动。中国政府接到苏联转达的这一信息后指示解放军对从大陈撤 退的的美、蒋军不要攻击。2月5日,美国命令第7舰队和其他部队帮助国民党军队从大陈岛撤退。2月25日,解放军占领大陈列岛中最后一个岛屿。浙东沿海全部岛屿均被解放,大陈岛至金门数百公里海岸和近海海域全部被解放军控制,国民党军在大陆沿海所控制的岛屿仅剩下了金门和马祖。自1949年以来国民党对大陆的海空封锁基本被粉碎。(毛泽东冒着核威胁的风险发动一江山岛之战,就是为了 打破对大陆的封锁。说毛泽东“闭关锁国”、“封闭半封闭”的人要脸不要?) ——1958年8月23日,毛泽东下令炮击金门。数日后宣布暂停炮击,允许国民党军舰向金门运送补给,条件是美国军舰不得护航,否则立即开炮。美国无视这一禁 令,公然为国民党军舰护航。毛泽东立即下令开炮,命令只打国民党军舰,不打 美国军舰。但如果美舰开火,则允许还击。炮声一响,美舰立即抛下被护航的国 民党军舰而去,一炮未放。 这两次战役说明了什么? 1.美台的“共同防御条约”不适用于大陆沿海岛屿。美国只对台湾本岛感兴趣。 2.美国的原则是让蒋介石替美国卖命,不是让美国替蒋介石卖命,更谈不上“舍 己救人”。3.美国人的决心并没有表面上讲得那么吓人,并不是稍微一碰就当真 要“大规模报复”打核大战。美国的战略实际是消极防守的战略,不是主动寻衅 找岔子找机会跟中国打核战争的积极作战的攻势战略。美国虽然嘴上很硬,但并 不打算主动发起对华战争。4.美国的那个“大规模报复战略”太绝对,碰上小规 模局部冲突这样的“擦边球” 的复杂情况就不知所措:打又不是,不打又不是, 左右为难。这样的战略完全对付不了毛泽东最拿手的游击战。5.“正面攻不动, 侧面迂回”。中国没有力量硬打台湾,但可以在其他地方挑战美国利益,让美国 没好日子过,最后逼美国有求于中国。6.美台的“共同防御条约”既不准大陆进 攻台湾,也不准台湾“反攻大陆”。其客观效果是让台湾与大陆彻底隔离,最后 势必导致台独。美国压蒋介石放弃金门,把所有兵力全收缩到台湾,让大陆台湾 老死不相往来。这证明美国在图谋制造“台湾独立”。而蒋介石坚持保留金门这 最后的“反攻大陆”的基地,证明美蒋之间的战略目标并不一致。7.蒋介石坚持 “反攻大陆”就意味着坚持承认台湾属于中国,就意味着反台独。如果大陆收复 金门,蒋介石就更难以在美国人面前坚持“反攻大陆”的主张。当短期内没有力 量收复台湾时,可以利用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主张来遏制台独,办法就是炮击 金门,保持适当的紧张局势,给蒋介石以“中国内战尚未结束,不能示弱”的借 口顶住美国人要他从金门撤退的压力。金门炮战最后演变成“双日不打单日打” ,实际是毛泽东、蒋介石在制止台独这个民族大义面前共同放弃了党派私利,联 手上演的一出对付美国人制造台独阴谋的悲喜剧,从不同的立场、用不同的方式 遵循了“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高于个人恩怨、高于个人好恶、高于个人私利 ”的共同原则。8.美国虽然口口声声“美国利益”,但对“美国利益”的要害所 在并不清楚。美军登陆黎巴嫩后,中国大陆向金门一开炮,美国就赶紧把航空母 舰从中东调往台湾海峡。等弄清楚大陆并不准备攻占金门,又赶紧把航空母舰开 回去。哪里吃紧往哪里跑,证明美国的战略虽然是“守势战略”,但对哪里是要 害、哪里是重点心中无数,所以全球到处伸手。这样的对手容易被调动。 毛泽东通过这两次战略侦察基本摸清了美国的老底和真实意图,心中有了底,跟 赫鲁晓夫争论起来底气十足。但赫鲁晓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知道按自己的冷战 需要来衡量一切:我这里正跟美国人讲缓和,你那里炮击金制造紧张空气;我正 要访问美国谈和平,你那里跟印度发生了边界冲突。全世界都把中苏看成是一气 的,你这一打等于让我在美国人面前显成了个一边谈和平一边动手打仗的骗子, 美国人对我的缓和呼吁不买帐全是你给闹的。你再坚持就要搅黄我的和平共处的 总路线。所以你中国无论如何不能打,台湾丢了就丢了,印度要边界领土你让给 他就是。总之我的冷战需要高于你的民族利益。 要坚持中国的民族利益,就不能不对苏联的冷战需要说“不”。既说了“不”, 那就意味着从“一边倒”走向“谁也不向”。当毛泽东坚决拒绝为苏联的冷战需 要牺牲中国的民族利益时,赫鲁晓夫明白了:中国不再“一边倒”了。一直以为 中国除了把自己绑在苏联冷战战车上别无出路的赫鲁晓夫之惊讶恼怒可想而知, 立刻开始惩戒中国,再也顾不上意识形态、国家关系了。这就是中苏关系破裂的 真正原因。 如前所述,处于美苏冷战夹缝的大格局下,中国“向这边‘一边倒’,那边要收 拾你;向那边‘一边倒’,这边要收拾你;谁也不向,则两边一起收拾你——除 非中国自己足够强”。1949年的中国极端虚弱,根本经受不起“谁也不向、两家 一起收拾你”的局面。然而过了十年,仅仅十年,毛泽东已经带领中国建立起了 足以抵御两大超级大国两面夹攻的必要实力,可以向“谁也不向”、“挣脱冷战 夹击”的总目标进军了。 八.最伟大的阳谋——中苏论战 + 援越抗美 1959年中苏分裂。中国结束了向苏联“一边倒”,从此对美苏“谁也不向”。如 前所述,只要中国不够强大,中国在冷战中就始终处于夹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 夹缝中受欺负的地位:“向美国‘一边倒’,苏联要收拾你。向苏联‘一边倒’ ,美国要收拾你。谁也不向,两家一起收拾你”。中国在中苏分裂之后遭到美苏 两面夹攻一点也不奇怪:“谁也不向,两家一起收拾你”。 在一般人看来,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毫无希望:外有强敌,内乏粮草,压力空前巨 大,处境极端艰难,“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国既没有力量对抗苏联,更没有力 量对抗美国,又没有办法劝说美苏改弦易辙改变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别忘了俾 斯麦的名言:“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 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在如此绝望的情况下,中国除了屈服投降还有别的出 路吗? 历史结果是:13年后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从敌对 走向缓和,从联苏反华走向联华制苏。中国的“谁也不向,两家一起收拾你”的 处境被彻底扭转,从被前后夹击走向左右逢源。对中国的封锁禁运包围孤立从此 土崩瓦解。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走向“三国演义”,整个冷战局势彻底改观了。 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怎么来的?是天上突然自己掉了个大馅饼,让中国白拣了 个大便宜吗?是美国突然良心发现,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从此跟中国讲友好亲善 了吗?是中国运气太好,啥也没干世道就突然之间变好了吗? 如果当真如此,那这个世界就是个童话世界。然而童话不是现实。现实中的这一 切变化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白来的,而是一场惊心动魄空前绝后大较量的结果 。 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因为美国改变了对华战略。美国为什么改变对华战略?因为 第一,美国终于认识到真正威胁美国利益的不是中国;第二,美国有求于毛泽东 ——帮助美国“体面地撤出越南”。美国为什么会改变对中国的认识,为什么会 有求于毛泽东?因为美国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美国为什么会陷入越南战争的 泥潭?因为当时美国认为越南事关美国的核心利益。为什么当时美国认为越南事 关美国的核心利益?第一,中苏论战。第二,援越抗美——中苏论战使美国认为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援越抗美使美国认为越南是中国破坏美国 利益的突破口。结论:美国必需在越南跟毛泽东较量。在越南取胜就等于打败了 毛泽东,就保住了美国的核心利益。 今天的美国政要精英们一说到越南战争,几乎全部心照不宣地避免提及毛泽东。 而整天绞尽脑汁标新立异的中国历史学者“精英”们虽然连“一个章子怡顶一万 个孔夫子”这样的匪疑所思的命题都能挖空心思想得出来,但在美国陷入越南战 争的泥潭和毛泽东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却对美国人非常“体贴入微”、“为尊者讳 ”,绝不在这个方向上做任何研究和发掘。中外“学者”们在此空前一致,千方 百计抹杀美国在越南战争的失败与毛泽东的关系——否认了美国在越南战争的失 败是毛泽东的杰作,自然也就否认了美国改变对华战略、尼克松访华是毛泽东的 胜利这一历史事实。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普通人以为整个中美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战略环境根本性改善等等全是美国单方面的恩赐,与毛泽东没什么关系。历 史就这样伪造出来了。 判断历史,真正有价值的是当时的事实,而不是“事后诸葛亮”们的信口开河。 判断美国当年卷入越南战争的真正目的,看看当年美国政要的们为美国卷入越南 战争辩护时的各种讲话、宣言、文件、决定等等白纸黑字的事实就够了。好在这 些资料基本都已解密,花不了太大功夫就能查出来。 且看如下事实: ——1959年,中苏分裂。越共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统一越南。 ——1960年,“中苏论战”爆发。 ——1960年,中国出版发行《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外电纷纷报道评论。10月17日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表题为《毛想使美国成为一只“纸老虎”》的文章 ,称:“毛泽东夺取世界的计划在要赤色中国人民学习的一本新书中作了概括的 说明。” ——1960年11月19日,毛泽东公开接见并宴请古巴游击战英雄格瓦拉。顿时,“ 激进的赤色中国试图用游击战征服世界”的“中国威胁论”风靡一时。 ——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中国政府立即予以承认。 ——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将“大规模报复战略”改为“灵活反应战略 ”,要求部下研究毛泽东著作,尤其是游击战的理论。肯尼迪亲自阅读毛泽东有 关游击战争的著作,以求能找出破解以弱胜强人民战争的策略和方法。他常对他 的妻子杰奎琳说,毛泽东把军人与人民的关系比作鱼儿与水的关系,多么巧妙。 杰奎琳听后哈哈大笑。(1965年1月,毛泽东会见《西行漫记》作者斯诺时说:“ 美国总统肯尼迪为了对付亚非拉的新兴力量,提出了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有消 息说,他也看我写的军事文章,这可能是真的。”同年7月26日,程思远陪同归国的李宗仁见毛泽东时,也告诉毛泽东,肯尼迪生前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一部《毛 泽东选集》,看来是要人们研究中国。) ——肯尼迪任命号称“冷战斗士”的腊斯克为国务卿。腊斯克经常把毛泽东、胡 志明比作希特勒,把越南比作1947年的希腊,把和平抗议者比作对纳粹德国的绥 靖分子。 ——1961年1月28日,肯尼迪刚就职一个星期就向其高级顾问们表示他对越南问题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不久,美国国务院通知驻西贡使馆:白宫已把在南越的“ 反叛乱”确定为美国对外政策最优先的事务之一。4月29日,肯尼迪批准在南越建立一个作战发展与试验中心,用以发展反越共的新技术。5月,美国派遣特种部队和军事顾问到南越,同时向南越提供财政支持帮助西贡政权推行“战略村”计划 。“特种战争”爆发。 ——1961年9月9日,肯尼迪在对NBC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切特•亨特 利和戴维•布林克利说:“中国的领土是如此之大,就像一个巨大的庞然之 物一样,屹立在边境之外,如果南越倒向他们,那将比较会为他们在马来亚开展 游击战争提供有利的地理条件,而且,也会给人们造成深刻的印象,即东南亚的 发展趋势将掌握在中国和共产党人的手中。” ——美国驻苏大使汤普森给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声称:“中国人正在提倡以更好 战更咄咄逼人的政策反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我们肯定不应站到中国人一边 ,同苏联人相比,他们倡导一种至少在短期内对我们更危险的政策”。 ——1961年11月下旬,一个由中央情报局、国务院情报处、陆海空参谋长、所有 美国情报委员会成员组成的国家情报特别评估委员会,对中国的外交意图做了仔 细的剖析,认为:“一旦形势适宜,北京就会以常规政治战争形式,支持当地的 游击战争和恐怖行动,或充当后盾和幕后操纵者。” ——1961年11月3日,美国国务院智囊班子——政策规划委员会主任罗斯托(Rostow, Walt W.)和泰勒给肯尼迪的报告中认为:“南越的失陷将导致共产主义的极度扩 张,使东南亚和马来群岛的其他国家处于共产主义的控制之下,其战略影响特别 是在亚洲的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如果美国军事力量没有实质性的介入,阻止南 越失陷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1962年1月2日,罗斯托宣布,中苏分裂显然是“史无前例的事件”,美国应该支持共产阵营中铁托那样的右倾分子,而不支持中国那样的“左倾分子”。 ——1962年2月,“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在西贡成立,直接统一指挥南越吴庭艳军队和美国“特种部队”作战。 ——1962年3月26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共产主义问题研究所所长布热金斯基在《新共和》周刊上发表文章《和平交战的政策——我们如何能从共产主义的不团结 中得到好处》,建议美国政府: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对美国的极端敌视”,所以 应该“把友好和敌视区别对待的政策应用于中国”,“至少在现阶段继续排斥中 国”。 ——美国中央情报局1963年1月14日的备忘录中指出,“因为北京的尚武和强烈反西方的路线,一个单独在中国领导下的亚洲共产集团对美国的远东安全利益有严 重影响。” ——1963年10月5日,前美国驻苏联大使凯南在《星期六晚邮报》发表文章《我们能同莫斯科交易吗?》称:“中国人的立场是不顾死活的,不负责任的,对谁都 是危险的(包括中国自己在内)。苏联的立场却表明它开始认识到共产党和非共 产党国家在具体的有限的一些方面可以有共同利益。” ——1963年12月13日,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希尔斯曼在旧金山联邦俱乐部发表演说《美国对共产党中国的政策》,宣布:“中国是一个‘敌视西方、威胁邻 国的激烈的敌对力量’,美国在远东面临的‘最大麻烦’的问题就是中国”;“ 苏联在核时代的现实面前似乎认识到某些利益——特别是生死存亡的利益——是 全人类一致的。但是,北平(即北京)却仍然坚持正统形式的共产主义,这种共 产主义强调暴力革命,即使将使世界文明遭到毁灭的危险也在所不惜。它不承认 什么超越意识形态的界线的共同利益。”“美国对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要中国不 对‘自由世界和邻国进行颠覆或发动侵略’,这需要在中国周围建立一个包围圈 来‘遏制’中国”。 ——1964年3月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的备忘录宣称:“就美国的安全利益而言,阻止南越的丧失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1964年3月26日,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声称:“中国共产党人的利益是十分明显的。每当苏联发出警训式的调子时,他们就会公开谴责莫斯科,指责他们 已背叛了革命的事业。他们将美国视为一只纸老虎,并坚持认为,在自由世界的 核防务和常规防务面前,通过缓慢而卓有成效的运动,越南就可以进行其‘解放 和统一’的革命斗争。因此,北京似乎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时机, 运用越南作为试验品来展现自己的新战略。北京认为,越南的胜利将为中国的论 点提供有力的佐证,为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服务。” ——1964年8月,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国家评估委员的报告结论如下:“南越和老挝落入共产党人之手中,将会极为严重地削弱美国在远东的地位。造成这一结果的 特殊原因是,长期以来,美国已经引人注目地公开承担了义务,要阻止共产党人 强占这两个国家。失败于此,将对美国的威望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并且,在遏 制共产主义在其它地区的扩散方面,美国意志的可信度和能力也将受到严重的贬 低。我们的敌人将会为此受到鼓励,而在其它国家中,以更大的规模向共产党人 靠拢的倾向,将会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除了北越会因为实现了国内目标而感受到直接的欢欣鼓舞外,中国的共产党人 也会受惠无穷。这不仅使他们早已引人注目的自信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助长,而且 ,也使他们作为共产主义世界领袖的威望得到了提高。北京的理论认为,未发达 国家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美国是一只虚张声势的纸老虎,地区性的暴动和起义 不会导致国际间的大战,可以毫无风险地走向最终的胜利。他们早已将南越视为 这些理论的试验场,并大造舆论。相比于苏联比较谨慎的姿态而言,南越和老挝 的最后结果,将更为显著地支持了北京咄咄逼人的进攻性战略立常就某种程度而 言,这种结果对世界各地不发达国家出现更为积极的革命运动,将无疑会起到推 波助澜的作用。” ——1964年12月,约翰逊指定的政策研究小组特别报告称:“如果我们不采取足 以在军事上击败北越甚至共产党中国的军事行动,则我们不能保证非共产党的南 越能继续存在下去。” ——1965年2月,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致总统的备忘录说:“共产党中 国声明,南越的冲突是他们认为正在向全球蔓延的‘解放战争’”。“我坚信, 如果允许共产党北越统治东南亚,必将给美国和自由世界带来灾难性后果。”“ 我还认为,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回击河内和越共的侵略”,甚至不惜“冒大规 模扩大战争的风险”。“以谈判为掩护把东南亚拱手让给共产党北越是完全不能 接受的。”“我不认为我们可以从那里退出,因为我们有条约,因为我们已经发 表了许多言论。我认为抽身而退会使我们在全世界大失脸面,一想到世人的舆论 我就不寒而栗。” ——1965年2月,美国开始大规模地轰炸越南北方。3月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南方岘港登陆。美军在越人数短短数月之后已达22万。(1966年达38万。1967年达42万。1968年达52万。)“特种战争”变为“局部战争”。 ——1965年5月13日,约翰逊说:“共产党中国希望战争继续下去,不管盟友支付什么代价”。约翰逊讲话后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报 告说,“南越是东南亚反共斗争的基石,是中共理论的决定性考验的对象。” ——1965年8月,约翰逊在同高级幕僚们讨论是否增派10万美国战斗部队、从而接过地面战争的主要责任时说,若不如此,世界各国会说美国是纸老虎,其威望将 受到无可挽救的打击,“最严重的打击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无法打败一小批游 击队”。威廉•邦迪在1967年5月说,越南战争在“亚洲人”的眼里是一块 试金石,美国的失败或软弱将使他们丧魂落魄。 ——美国前驻南越大使亨利•洛奇在一篇题为《我们在越南能够获胜》的文 章中指出:“在越南的斗争,是战后反共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北越胜利, 中国的做法就会被证明是正确的,苏联也会被迫采取更好战的立场,盟国将不再 相信美国的保证,国内也将要退出世界而实行固守‘美国堡垒’的战略。美国只 要坚持下去,是能够胜利的。” ——美国参议员盖耳•麦吉在国会辩论越南问题时发言说,“南越如丢失, 柬、泰、马、印(尼)、菲也将丢失;美国“已投下过多的资金,不能前功尽弃 ”。“现在指挥中心正在转移到北京,它的手法是‘最讨厌、最肮脏、最难得出 定局的游击战’,因此,“必须在东亚划一条坚定的界线并坚守之”。 ——《纽约时报》军事编辑汉斯•鲍德温说:“哪怕是中共以最大的力量打 击我们,我们也能在南越和老挝打赢一场朝鲜式的战争”。 ——1965年11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给美国总统的备忘录说:“中国是威胁到我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一个主要国家,其组织整个亚洲反 对我们的可能性虽然较小,但威胁性极大”“……长期以来,有三条防线在竭力 遏制中国(另外有苏联在北方和西北方“遏制”中国):一、日本—朝鲜防线; 二、印度—巴基斯坦防线;三、东南亚防线。”“对遏制中国之事,美国仍需继 续给予关注,投入金钱,有时还需牺牲美国人的生命。” ——麦克纳马拉在回忆录《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中承认: “艾森豪威尔政府全盘继承了杜鲁门政府的观点,即共产主义在印度支那的胜利 将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一九五四年四月,艾森豪威尔总统发表了他著名的预 见,如果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人手中,其它东南亚国家也会‘紧随其后’,就像 ‘多米诺骨牌’一样。” “我们——当然包括我——只能相当肤浅地理解中国的动机,错误地认为,那些 好斗的言词中包含着建立地区性霸权的意图。同样,对于胡志明领导的运动,我 们也完全忽视其民族主义的色彩,而将其首先视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其次才把他 当作一位越南的民族主义者。” “中国和北越的激烈言词使我们认为:他们将追求一个地区性的霸权。” “共产党中国声明,南越的冲突是他们认为正在向全球蔓延的‘解放战争’”。 “撤离也意味着,美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威望一落千丈,而共产党人对其它东南业 国家的压力,则大大加强了。最后,撤离还将意味着,全世界与西方为敌的势力 将倍受鼓舞,他们也会效仿越南的做法,尝试进行暴动的滋味。” “没有人愿意讨论退出越南。我们认为那将使我们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蔓延的 堤坝出现巨大的裂口,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我全文引述这些段落是因为现在回头来看,它们集中体现了当时我们头脑中一 种完全不正确的想法:‘中国威胁’我国的安全。” “迪安•腊斯克、沃尔特•罗斯托和世界上许多地缘政治学家至今仍 回答说值得。他们断言:如果没有美国对越南的干涉,共产党霸权——苏联和中 国——将会在东南亚进一步扩张,包括控制印尼、泰国,甚至可能还有印度。” ——1965年4月18日前美国国务院顾问汉斯•摩根索在《纽约时报》发表文 章《在越南我们是在欺骗自己》说,美国试图在外围对中国实行军事遏制、结果 必然导致中美战争,那时美国的核力量和海空优势都不会起决定作用,势必要派 几百万地面部队到亚洲去。这将是美国最大的悲剧。美国必须适应中国在亚洲的 政治和文化优势;在越南达成一个保全面子的协议;同苏联暗中合作来扶植一个 “铁托式”的北越或全越政府。 ——1967年总统顾问阿贝•福塔斯声称,从南越撤军“这是给中国共产党人 在世界上扩大影响的一剂补药,是我们在亚洲多米诺骨牌前的全面撤退。” ——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华尔特•李普曼著文说:“根据所谓多米诺骨牌的 理论,如果美国在同中国共产主义对抗的时候显示出自己是一只纸老虎,而不采 取军事行动,美国就会丧失亚洲各国人民对它的尊敬和支持。自从2月以来的3个 月中,我们越来越大力地运用这个理论。结果是什么呢?同预期恰恰相反:今天 美国不仅是孤立的,而且遭到亚洲每个主要国家越来越大的反对。”“亚洲人民 中间的所有这种日益增长的反美情绪的根源是什么呢?这个根源就是:他们认为 我们在越南进行的战争是一个富有的、强大的、白种人的西方国家对一个软弱而 贫穷的亚洲国家进行的战争,是西方白种人对亚洲非白种人进行的战争。”“我 们可以随意大谈我们如何为越南人的自由而战斗。但是,对亚洲各国人民来说, 这显然主要是一场美国人对一个亚洲国家人民进行的战争。” …… 所有这些事实确凿无疑地证明美国当初卷入越南战争确实就是冲着毛泽东来的, 就是要和毛泽东“单挑”。也就是说,美国之所以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完完全 全是因为毛泽东——“中苏论战”使美国认定中国是比苏联更危险的敌人,“援 越抗美”使美国认定中国的的确确正在通过“人民战争”挖美国的墙角。二者合 起来就使美国精英认定:美国的最高国家利益在越南的丛林中。结果:美国倾举 国之力“奋不顾身”地冲进了越南战争的泥潭。 美国几十万大军陷在东南亚的沼泽水网山川丛林中尽情地、无止无休地耀武扬威 却又无法自拔。苏联则趁机大举扩张。60年代末,苏联军事力量已经与美国不相 上下,在全球到处挖美国墙脚。1967年,苏军进驻中东。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 。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咄咄逼人的“有限主权论”、“国际专政论”、“社会主义 大家庭论”和“国际主义义务论”。美国精英们此时此刻突然如梦方醒,恍然大 悟:坏了,上当了,上了毛泽东的大当了。原来美国真正的要害利益不是在东南 亚的烂泥潭里,而是在中东和欧洲;真正威胁美国利益的不是“好战”的中国, 而是美国以为“可以有共同利益”的苏联。美国敢情被毛泽东诱进了越南战争的 沼泽地白挨揍,如同老牛掉进井里——有力没处使,进不得退不得,眼睁睁看着 苏联坐大而无可奈何。如果还不顾一切继续在越南硬抗到底,就等于自我了断, 把世界霸权拱手让给苏联。不管是谁当美国总统,借他八个胆他也不敢走到这一 步。 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宣布美国从越南撤军,使战争“越南化”,通过谈判取得“ 体面的撤退”——不再说“打赢”而说“体面的撤退”,这实际已经是认栽了: 如果能打赢还用得着谈判吗?还有什么样的撤退能比凯旋而归更“体面”呢?所 谓“体面的撤退”真正含义是:不管你南越是死是活,反正我美国得走人了。我 走后你南越有本事就靠自己活下去,没本事就听天由命。我真正关心的是别一垮 一大片,弄得我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只要美国脱身后只垮掉一个南越,那就谢 天谢地,就算“体面的撤退”了。而要实现这“体面的撤退”,就只得求毛泽东 :得绕人处且绕人,千万别我前脚走你后脚乘胜追击,来个横扫东南亚。“解铃 还需系铃人”,我美国当初因为你毛泽东才掉进了越南战争的泥潭,现在只好求 你毛泽东高抬贵手,让我“体面”地从这泥潭里爬出来,好全力以赴去跟苏联争 个高低。 美国既然有求于毛泽东,那就不得不满足毛泽东开出的价码。最终结果: 一.美国得出结论:不要在军事上大规模卷入亚洲大陆。 二.美国重新检讨对华政策。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放弃“以冷战为纲”的对华 政策和理论思维方式。总统亲自出马改善对华关系。承认中国大陆的政权(从想 方设法推翻的准战争状态到不承认,从不承认到最终承认)。原则上停止了直接 颠覆、骚扰中国的行为,停止了对流亡的西藏叛乱分子的援助。 三.美国承认“一个中国”。承认台湾属于中国。同意废除与台湾签定的《美台 共同防御条约》(1980年1月1日正式废除),停止了海军在台湾海峡的巡逻,美军撤离台湾。 四.美国解除了对中国长达二十多年的全面经济封锁禁运和外交孤立政策。 五.美国承认中国的政治大国地位。支持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席位和常任理事国地 位。 六.美国采取联合华制苏的战略——这意味着美国不仅实际承认了中国大陆的政 权,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而且更进一步,承认中国已从“前苏联阵营的一员 ”上升为世界力量中的“一极”,即世界政治力量的格局开始从“美苏两极世界 ”演变为“美、中、苏”三极的“新三国演义”(如果仅仅把中国看成世界上一 个普通的大国,何须如此大费周折?) 所有这一切都在毛泽东和尼克松、周恩来与基辛格的会谈、《上海公报》和而后 的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和证实。这一切都是战胜国才能得到的东西— —这才是毛泽东进行中苏论战和援越抗美要达到的真正的战略目标,才是毛泽东 自建国以来一直孜孜以求的东西:使中国从美苏两大阵营的两面夹击中突出重围 ,彻底摆脱美苏冷战的支配,变“谁也不向、两家一块收拾你”为“谁也不向、 两家一块巴结你”,使中国的战略处境从“前后夹攻”转为“左右逢源”。也就 是说,根本改善中国的战略处境,捍卫中国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今天要问越南战争的失败者是谁,几乎众口一词会说是美国——美国自己都不否 认美国输掉了越南战争。但如果要问越南战争的胜利者是谁,那答案就各式各样 了。有说是北越的,有说是苏联的,就是少有说是中国的——如今中国的官方“ 精英”对“越南战争胜利者”这顶桂冠似乎毫无兴趣,那当然怪不得别人要贪天 之功为己有。然而历史自有其逻辑。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是冲着毛泽东去的,毛泽 东又从头奉陪到尾。美国失败了,越南战争的真正胜利者舍毛泽东其谁耶? 这个胜利是毛泽东误打误撞凭侥幸得来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美国这个世界头 号超级大国也太徒有其名了,居然稀里糊涂就破了自己号称“建国二百年从无败 仗”的历史记录,轻而易举就把有史以来头一个“战胜美国”的胜利桂冠拱手送 给了毛泽东。世界上哪有这种美事?!这一切都是毛泽东精心策划巧妙运筹的结 果,是毛泽东跟美国斗智斗勇斗力、反复较量的结果。 如前所述,冷战期间中国最根本的民族利益是摆脱冷战,打破美苏对中国的围攻 。要打破美苏对中国的围攻,关键在于美国——中苏是为了美国而闹翻的:对美 国对中国民族利益的侵犯,毛泽东主张坚持斗争,苏联主张中国做牺牲以适应苏 联的冷战需要——中苏分裂使毛泽东可以不必再顾忌苏联,完全按照自己的判断 对付美国:要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围攻,就必须使美国放弃对中国的敌视。要使美 国放弃对中国的敌视,就必须记住俾斯麦的名言:“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 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也就是说,必须让 美国吃个史无前例的大败仗,使美国自己得出结论:跟中国敌对没有好处,不得 不有求于中国。 然而要让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号称“建国二百年从未打过败仗”的美国吃个史无 前例的大败仗谈何容易?当年的德国办不到。身为超级大国的苏联办不到。处于 美苏两强的前后夹攻、处于三年经济困难中的中国哪有这个力量办到?怪不得国 内外当时几乎所有的“精英”都认为毛泽东是“发疯”。(中国今天的“精英” 们不还在如此喋喋不休地鹦鹉学舌吗?)所有这些“精英”都是“智叟”级人物 ,有知识,懂逻辑,会算计,但算来算去怎么算也算不出毛泽东有任何胜利的希 望——当然这也不算多丢脸:从井岗山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所有给毛泽东“算命”的“精英”“智叟”们哪次没得出过同样结论?所以 他们这一次算不出毛泽东能以弱胜强、扭转乾坤也不算太低能。 他们算不到的是:以弱胜强恰恰是游击战出身的毛泽东的拿手好戏——我弱,那 就不跟你正面较量,而是设法把你引到你的强项发挥不出来的地方,使你整体虽 强,但局部为弱;我整体虽弱,但局部为强。只要在局部造成如此强弱逆转之势 ,那胜败就由不得你了。如此持之以恒打持久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面就必将 改观——“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看透强弱的辩证关系,调动敌 人为我所乘——这正是毛泽东过人之处。 毛泽东经过五十年代与美国的三次大较量(抗美援朝、解放一江山岛、炮击金门 ),对美国已经摸了底:美国虽强,但不是没有致命弱点: 第一,骄傲狂妄,自我迷信——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上帝的宠儿”,经济力 量第一,军事力量第一,科学技术第一,文化优势、心理优势,世界上没有美国 办不到的事。难怪肯尼迪就职演说会如此牛气冲天:“我们将付出任何代价,忍 受任何重负,应付任何艰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任何”、“ 任何”、“任何”,没有“任何”限定词。 古人云:“骄兵必败”。美国国力再强也不是无限的。认识不到这一点而盲目妄 自尊大,这正是当时美国的致命伤,为日后的失败奠定了基础。 第二,意识形态挂帅,“以冷战为纲”——美国当年把全世界简单分成非黑即白 的两大类,不反共就是共产党,不承认民族主义,不承认民族独立,一切都是“ 共产主义全球扩张的阴谋”。中国内战是“共产主义扩张”,朝鲜战争是“共产 主义扩张”,古巴革命是“共产党主义扩张”,越南战争也是“共产主义扩张主 义”。 麦克纳马拉说:“我们对敌友分析上的失误,反映出我们完全忽视了该地 区的历史、文化、人民的政治信仰及其领导人的个性特征与习惯。”“对于胡志 明领导的运动,我们也完全忽视其民族主义的色彩,而将其首先视为一名共产主 义者,其次才把他当作一位越南的民族主义者。”美国这样简单粗暴地对待第三 世界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运动,结果只能走到与人民战争为敌的地步。 意识形态挂帅的另一个后果是麦卡锡主义阴魂不散:当年为“谁丢掉了中国”不 知整了多少人。从此谁不主张强硬、建议妥协谁就有“同情共产主义”的嫌疑。 麦克纳马拉在国会流露出对扩大轰炸效果的怀疑,马上就挨了当头一棒:“部长 先生,我对您的话感到异常失望。我认为它会令共产主义者们感到欣慰。这是对 共产主义退让的言论,这是一种失败的言论。”结果:美国政府官员明知越南战 争打错了、打不赢也没人敢反对,惟恐被戴上“谁丢掉了越南”的大帽子。 第三,唯武器论——只要武器先进、训练有素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看不到也不肯 相信人民战争中人心的向背才是最关键的,持久战才是最无法招架的。因为自持 武器天下第一,所以敢毫不犹豫大包大揽往越南战争泥潭里跳。 第四,包袱沉重,输不起——“历史上从未打过败仗”这一历史记录谁也不敢破 。“白种人优越、不能输给东南亚‘蚂蚁之国’的乡巴佬”的自负谁也不肯破。 既然是“自由世界领袖”,那就必须有威信:有“威”别人才怕,有“信”别人 才跟。打了败仗就没了“威”,半途溜号就没了“信”。 约翰逊说:“如果我撒 手不管这场战争,听任共产党人接管南越,那么我就会被看成是一个懦夫,我的 国家就会被看成是一个绥靖者,我们和我们的国家都将发现,我们在整个世界上 将不可能再为任何人做成任何事情。”1965年3月下旬,麦克瑙在为麦克纳马拉起草的一份备忘录中直言不讳地分析说,美国在越南的目的70%是为了避免丢脸的失败,20%是使南越及其邻近地区“不落于中国人之手”,10%是让南越人民享有“较好、较自由的生活方式”。 麦克纳马拉说:“我不认为我们可以从那里退出,因为我们有条约,因为我们已经发表了许多言论。我认为抽身而退会使我们在全世界大失脸面,一想到世人的舆论我就不寒而栗。”——如同黑社会老大,无“ 威”无“信”今后在道上可还怎么混?所以“面子”比天大,一旦卷入就无论如 何不能容许失败,代价再大也得硬着头皮顶住撑下去。 第五,战略重点意识薄弱——在美国眼里,全世界到处都是“美国利益”。结果 :美国在全世界到处设防,哪里有动静就手忙脚乱调兵去救火。面面俱到必然顾 此失彼——到处都是重点结果就是没了重点。毛泽东通过1958年炮击金门已经发 现了这点:美军登陆黎巴嫩,中国大陆向金门一开炮,美国就赶紧把航空母舰从 中东调往台湾海峡。等弄清楚大陆并不准备攻占金门,又赶紧把航空母舰开回去 。哪里吃紧往哪里跑,证明美国对哪里是要害、哪里是重点心中并无成算。这样 的对手容易被调动——否则美国怎么会把越南的沼泽地当成美国的核心利益? 毛泽东不但善于知彼,更善于知己:对付美国,最有效的办法是人民战争,最有 利的地方是越南的丛林——作为游击战的大行家,毛泽东非常清楚什么样的地方 最不利于现代化武器威力的发挥(苏联就不管这一套,跑到中东的沙漠去跟美国 和以色列比试现代化武器,结果人所共知)。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统一战争是民族 解放战争,地地道道的人民战争。只要得到中国的大力援助就能够战胜最强大的 敌人。中国援越抗美,选择在越南跟美国较量是“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俱全 ,决不会失败。不怕美国不来,只怕美国不肯上钩。 结果是美国非常合作地上了钩,乖乖地跳进了越南战争的泥潭。1965年中国国庆 时一位西方记者如此评价当时的中国:“政府廉洁有效。外交咄咄逼人。正带着 满意的心情地看着美国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美国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跳进了越南战争的泥潭?阳谋。毛泽东的阳谋——“中 苏论战”+“援越抗美”。 “中苏论战”是虚招,“援越抗美”是实招。毛泽东一虚一实双管齐下,虚虚实 实,真真假假,虚实结合,出神入画,在全世界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出空前精彩的 谋略大战,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玩弄于股掌之上,把美国这个头号超级大国的 “战略思维”拿翻在地,使其自己闯进越南战争的泥潭里动弹不得,最后不得不 向毛泽东认栽求和。 网络小说《新警察故事》里有几段关于“阳谋”极为精彩的描述,不引用在此实 在可惜了: ——“所谓阴谋就是设陷阱,就是无中生有。其中高下就看你设置的陷阱高不高 明了。不过再高明的陷阱都是阴谋中的致命伤。只要让人看穿,这个阴谋就一文 不值。所以说是阴谋就有破绽。而阳谋就不同了,阳谋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面前的 计谋。它没有隐私,没有秘密。它几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没有破绽。实施 者只要把握住方向就行了。可以说它是借势而动,推动一切必然的发展而达到自 己的目的。就像洪水决堤,谁都知道会死人,可是挡在它前面的还是非死不可, 走都走不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毛主席当年和蒋介石争江山,明知道毛泽东打土 豪、分田地是争取民心的阳谋,可蒋介石却干看着没有办法。因为他当时照做的 话只有死得更快。结果一败涂地,直接逃到台湾去了。” ——“真正最无懈可击的计谋总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你明明第一次中了计,如 果再来一次的话你还是不得不往里钻的计谋。” ——“阳谋最可怕之处并不是它本身有多么复杂的策划,而是它不可猜测的方向 。甚至由于它把握了世事的脉搏,所以它的去势是不可逆转的。这就是我前面说 的明知道是计,即使再来一次的话,你还是不得不往里钻。” ——“阳谋就是随势而动。没势他都会去造势,来达到他的目的。”“阳谋才是 真正无懈可击的计谋”。 ——“阳谋,策划的滴水不漏。你根本摸不清他的底细,可以说不到事情的结局 ,你不知道他的目标在哪里。唉,有时候我真希望这中间有什么遮遮掩掩、改头 换面的勾当,一个人活到我这个岁数最不怕的就是别人跟我耍阴谋。因为只要有 和客观存在相违背的行为,就会有漏洞,可惜,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阳光下进行的 ,光明正大。”“这就是阳谋的可怕之处了。不管是不是陷阱,你都得往里头钻 。因为你不知道他的目的。正因为不知道,才会越害怕。” 对照这些来回顾回顾毛泽东当年的种种举措,就不难理解毛泽东的“阳谋”的高 明和厉害。 在外行人看来,毛泽东搞中苏论战纯粹是浪费口舌,徒劳无益:能说服谁呢?说 服美国还是说服苏联?凭你一面之词能让人家改变对华政策吗?(又是俾斯麦的 名言:“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 铁和血来解决。”)即便能说服若干在野的共产党人,那对改善中国的战略处境 又能有多大作用?毛泽东早在《反对党八股》里就批评过“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的宣传,提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 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 看,不要人听。”既然中苏论战的长篇大论既不准备说服美国又不准备说服苏联 ,那又是写给谁看的呢?所以也难怪中国“精英”们现在还一口咬定毛泽东的中 苏论战是“头脑发热”、“左倾冒险”、“思想僵化”、“晚年错误”等等等等 。 实际呢? 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搞游击战的人多的是,美国并没有那么在意。古巴的卡斯特 罗在美国的鼻子底下靠游击战打得了天下,成立了共产党政权,美国虽然也对古 巴又是封锁禁运又是雇佣军入侵,但力度和决心比打越南战争差远了。为什么美 国单单对越南的游击战那么耿耿于怀呢?中苏论战。不是中苏论战,美国不至于 把这个问题提到战略利益的高度来对待。 对美国而言,中国1960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最刺激的是什么?“帝 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民战争”、“持久战”。为什么?因为 这两条直接刺疼了美国最敏感的神经:一旦被当成了“纸老虎”,谁也不买帐, 这个霸主还当得下去吗?美军只学过如何打现代化战争,对苏联那样的堂堂之阵 胸有成竹:“大规模报复战略”。但美军还真没学过如何对付人民战争,从军事 理论起就是一片空白,把人民战争视为“最讨厌、最肮脏、最难得出定局的游击 战”。(美国驻越军队总司令威斯特摩兰后来回忆说,他在越南的游击战面前实 在是束手无策。每天晚上,他不得不看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美国 军方编印的毛泽东的英文小册子《论游击战》。)中国又出“毛选”又援越,顿 时使美国感到从理论到实践都被打中了要害:“大规模报复战略”对付不了“人 民战争”,普通正规军不知道如何对付“游击战”。这一下子就使美国感到自己 原以为固若金汤的“遏制共产主义”的大系统原来居然漏洞百出,对苏联信心十 足的东西在毛泽东面前竟然一点底也没有。“理论上讲”,毛泽东可以通过“人 民战争”一块一块蚕食美国的地盘而美国却无能为力。这还不是对美国核心利益 的最大威胁?这还了得?结果:肯尼迪带头学“毛选”,苦心研究如何对付“人 民战争”;立即调整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改为“灵活反应战略”,特地 增加“特种战争”这一项以专门对付“游击战”;公开接受毛泽东的挑战,把位 于中国“前沿”、深受中国游击战影响的南越作为“特种战争”的试验场;针对 毛泽东“军民关系是鱼水关系”的论述,在南越实施“战略村”计划以切断军民 的“鱼水关系”;充分发挥美国的技术优势,在南越采用“直升飞机战术”以对 付丛林游击战……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国出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和宣布承 认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之后短短几个月的1961年,可见毛泽东这两招当真戳到 了美国的痛处,确实把美国弄毛了——毛泽东的一本书、一个宣言就闹得美国鸡 飞狗跳,又是调整战略、又是增添“特种战争”、又是把整个南越变成“特种战 争试验场”、又是“战略村计划”、又是“直升飞机战术”……这么多、这么大 的动静,换了别人能有此“殊荣”否? (俗话说,“说话有劲不在上粪多少,文章有劲不在牛皮多少”。如今中国的那 个嘲讽毛泽东“只游过江、没留过洋”的“作家将军”、“具有革新精神的解放 军高级将领”、充满“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前瞻性”、具有“地缘战略的眼光和独 特的战争视角”的“新锐军事理论家”搞出的“现代化军事战略”及种种“特色 理论”可曾让美国正眼看一下?可曾让美国也如此大动干戈?) 现在可以看出毛泽东的“阳谋”的厉害了:我一点也没有撒谎,一切都放在明处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民战争威力无穷”。“支持民族 解放运动,援越抗美”。这一切都光明正大,一点阴谋也没有,的的确确实心实 意地支持越南统一,确实没打算在越南取得任何见不得人的好处。如果你美国不 管,那越南的民族解放战争就必然取胜,自然就证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 是纸老虎”、“人民战争威力无穷”。那中国就赢得了中苏论战,顺便打掉了世 界对美国的迷信和美国的霸主地位。如果你美国管,那正中下怀:正怕你不肯往 越南战争的泥潭里跳呢。——如果没有中苏论战,没有毛泽东的这一整套人民战 争的理论,没有中国公开的援越抗美,美国未必把越南战争看成涉及美国核心利 益的头等大事,未必会不顾一切竭尽全力卷入越南战争。有了“中苏论战”加“ 援越抗美”,一切都改观了——所以说“中苏论战”加“援越抗美”是一个虚实 结合的阳谋。这就是所谓“阳谋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面前的计谋。它没有隐私,没 有秘密。它几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没有破绽。实施者只要把握住方向就行 了。可以说它是借势而动,推动一切必然的发展而达到自己的目的。”“阳谋才 是真正无懈可击的计谋”。“不管是不是陷阱,你都得往里头钻。”“你明明第 一次中了计,如果再来一次的话你还是不得不往里钻”。 如果美国没有前边所述的那些致命弱点,毛泽东的阳谋未必奏效。(但那样的美 国还会那样轻率地干预中国台湾、使自己处于与中国的敌对状态吗?)然而历史 就是历史。面对毛泽东的阳谋,美国的一切致命弱点的致命效果充分发挥得淋漓 尽致: 1.“骄傲狂妄,自我迷信”——美国天下第一,所向无敌,岂能怕你搞什么阳谋 ?“我们将付出任何代价,忍受任何重负,应付任何艰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对 任何敌人”——你毛泽东敢在越南跟我公开叫板,我立马公开就地接招,索性就 把越南当成“特种战争”的试验场,跟你当众较量——痛痛快快一下就跳进了越 南战争的泥潭。 2.“意识形态挂帅,‘以冷战为纲’”——“南越是东南亚反共斗争的基石,是 中共理论的决定性考验的对象。”“越南的胜利将为中国的论点提供有力的佐证 ,为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服务”。“在越南的斗争,是战后反共斗 争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北越胜利,中国的做法就会被证明是正确的,苏联也会 被迫采取更好战的立场,盟国将不再相信美国的保证,国内也将要退出世界而实 行固守‘美国堡垒’的战略。” 3.“唯武器论”——你靠百姓,我靠“精英”,用“直升飞机战术”对付你的游 击战,用“特种部队”对付你的游击队,我武器精良,训练有素,不可能赢不了 你的土枪土炮乡巴佬……于是眼都不眨就跳进了泥潭。 4.“包袱沉重,输不起”——“撤离也意味着,美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威望一落千 丈,而共产党人对其它东南业国家的压力,则大大加强了。最后,撤离还将意味 着,全世界与西方为敌的势力将倍受鼓舞,他们也会效仿越南的做法,尝试进行 暴动的滋味。”“没有人愿意讨论退出越南。我们认为那将使我们遏制共产主义 在东南亚蔓延的堤坝出现巨大的裂口,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南越如丢失, 柬、泰、马、印(尼)、菲也将丢失;美国已投下过多的资金,不能前功尽弃” 5.“战略重点意识薄弱”—— “就美国的安全利益而言,阻止南越的丧失是头 等重要的大事。”“共产主义在印度支那的胜利将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如果 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人手中,其它东南亚国家也会‘紧随其后’,就像‘多米诺 骨牌’一样。”“一个单独在中国领导下的亚洲共产集团对美国的远东安全利益 有严重影响。” …… 所有这一切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美国非常自觉地配合了毛泽东的阳谋,积极主动 闯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从此在里边越陷越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美国“精英”为顺利实现毛泽东的阳谋、使美国在越南 失败而做出的“特殊贡献”。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荟萃了一大批名牌大学毕业、学术学历资格优异的“学者型 官员”、“出类拔萃之辈”(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甚至被称为“哈 佛俱乐部”。这些人用中国今天的时髦话来说就是“精英”。而这些当年的美国 战争“精英”跟今天的中国改革“精英”还真颇为相似,值得不惜篇幅对照描述 一番。 1.都是凭“聪明绝顶”当“精英”。 中国的“精英”张维迎号称“神童”,美国的“精英”麦克纳马拉也号称“神童 ”。夸耀中国“精英”“绝顶聪明”的故事满天飞,如津津有味地描述张维迎“ 获得伦敦经济学院Lionel Robbins纪念奖学金”(还特别注明:面向全英大学的 最高奖学金,每次仅授一名)、“获得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特等奖( 又特别注明:仅一名)”;夸耀美国“精英”“ 绝顶聪明”的故事也满天飞。如 《出类拔萃之辈》里津津有味地描述某“精英”中学时代的得意之笔:被老师课 堂点名朗读自己的作文,于是毫不迟疑拿起本子就念,结构严谨,文笔流畅。老 师正津津有味,突然发现其他同学挤眉弄眼,表情古怪,赶忙追问。同学答曰: 他作文本上什么也没写,是对着一张白纸现编呢——出口成章,何等聪明。总之 都靠“绝顶聪明”捞世界:“你们个人聪明的脑袋与无数颗同样聪明、充满好奇 的脑袋相连接,形成了一个智慧之网。” 2.都是只管理论不管实践,只管“逻辑推理”、“想当然”而不管实际后果。 中国“精英”:“我是一个由逻辑驱动的人,好证理论道”。“如果没有了逻辑 ,这还是社会吗?”“学术观点通行的表述方式是‘如果…,那么…’,讲的是 事物的因果关系。比如说,‘如果我们不削减政府的权力,现象就不可避免 。’” 美国“精英”:整个越南战争都是这种“逻辑驱动”、“证理论道”、“如果… …那么”之类“事物的因果关系”等“想当然”的“逻辑推断”“推导”出来的 —— “如果印度支那落入共产党人手中,其它东南亚国家也会‘紧随其后’,就像‘ 多米诺骨牌’一样。”“如果美国不坚决有力地在东南亚同共产主义战斗,并且 取得成功,菲律宾、冲绳和台湾等海岛基地就没有安全可言,太平洋就将成为“ 红色海洋”,美国就不得不退守西海岸。”“如果我们不采取足以在军事上击败 北越甚至共产党中国的军事行动,则我们不能保证非共产党的南越能继续存在下 去。”“如果允许共产党北越统治东南亚,必将给美国和自由世界带来灾难性后 果。”“如果美国在同中国共产主义对抗的时候显示出自己是一只纸老虎,而不 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就会丧失亚洲各国人民对它的尊敬和支持”……(如果、如 果、如果) 战略上如此,战术上亦如此:“美国的司令官们也像许多人那样,喜欢沉溺于一 厢情愿的思维之中。”“根据合理的推测……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获胜”。“美 军政治和军事领导人都想当然地认为,美军和南越军队能够迫使越共和北越正规 军在战场上进行常规战争。这样,美军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加上空中轰炸切 断来自北越的供应和增援,定会迫使他们寻求和解。如果越共和北越军队像某些 人认为的那样不打常规战争,而是采用游击战术,我们认为美军和南越军队在安 民计划的强有力支持下,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游击作战。”“事实证明这些假定都 是错的。”“我们骄傲自大,因为我们是美国人,我们是陆军士兵或海军陆战队 ,我们能赢。但事实证明那是错误观念”……(“一厢情愿的思维”、“合理的 推测”、“想当然”) 具体的过程更充满了这种“逻辑推理”“想当然”——既然毛泽东说游击战的成 败关键是“军民鱼水关系”,那“合乎逻辑”的推论就是“反叛乱”的关键是将 游击队从普通村民中分开,断掉这“鱼水关系”。要把“鱼”与“水”分开,“ 合乎逻辑”的办法就是建立“战略村”,把全体南越农民都迁入“战略村”,这 不就断了“鱼水关系”了?一连串“合乎逻辑”的结果:对全体南越农民搞“强 迫搬迁”:毁了你的家园,抄了你的家产,销了你的“农村户口”,统统“进城 ”,搬到“战略村”去。这是“改革代价”——不,“建设自由民主新越南”的 “代价”。胆敢反抗格杀勿论:“合乎逻辑”的罪名是“反对改革”——不,反 对“自由民主新世界”。——这一系列“合乎逻辑”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火上浇油”,“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激起了越南人民更激烈的反抗,“特种 战争”彻底破产。 3.都是顽固不化,死硬到底 中国“精英”:改革出问题是因为改革措施不彻底,必须深化改革。 美国“精英”:战争没取胜是因为战争升级不到位,必须加速升级。 中国“精英”:“那些批评骂我的人,他的道德连我一个脚后跟都没有!” 美国“精英”:“谁说撤军只配坐着撒尿!”(即娘们) 中国“精英”:“倒退没有出路”。 美国“精英”:“我不认为我们可以从那里退出,因为我们有条约,因为我们已 经发表了许多言论。我认为抽身而退会使我们在全世界大失脸面,一想到世人的 舆论我就不寒而栗。”“美国已投下过多的资金,不能前功尽弃” 中国“精英”:“不争论”。 美国“精英”:“没分歧”。(记得1965年面对国内一片抗议,约翰逊告诉记者 :美国社会对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没有分歧,只对具体作法有不同见解。《人民日 报》就此发表了方成的一幅漫画,还配了一首打油诗,开头几句是:“下有天, 上有地,月亮落东日出西。示威抗议遍全国,美国国内没分歧。任何国家任何人 ,谁都不准有怀疑!君不见腊斯克发脾气,向舆论表示感激。白宫官员忙着向指 责道谢,高兴得有点歇斯底里……”) 4.最后都顶风臭十里 讽刺美国“精英”的书《出类拔萃之辈》 (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直译 为“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用中国现在的时髦话说就是“精英”)在美国大受 欢迎,几十年畅销不衰。麦克纳马拉在回忆录一开头也承认:“这些人——‘最 优秀和最聪明的人’(后来我们发现这种称谓具有讽刺和贬低之意)”。可见“ 精英”、“学者型官员”、“聪明绝顶”、“哈佛俱乐部” 这些东西在美国早臭 了。“精英”这个词在中国现在同样臭不可闻,也算“国际接轨”——见识了中 国“精英”的德行,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出类拔萃之辈》在美国如此受欢迎了。 看来“‘精英’不是好东西”还真是个规律,不分国家文化背景,“放之四海而 皆准”,“英雄所见略同”——不,人民所见略同。 有人说毛泽东一边“中苏论战”一边“援越抗美”是同时向“两强开战”,是“ 冒险”、“孤注一掷”、“冒核战争风险”,实际呢? 恰恰相反。正是“中苏论战”+“援越抗美”才使中国不但有惊无险,而且稳操胜 卷。 毛泽东通过五十年代跟美国的屡次较量已经发现,美国对中苏的战略不管是“遏 制”也好,“大规模报复”也好,“灵活反应”也好,连同整个“冷战”在内, 基本思路就是个“守势战略”:既要打仗又怕死,能不直接上阵就决不上阵。只 要自身不受到攻击就不主动进攻。“中苏论战”开始时,美国认为这是两个共产 党巨人在争论用哪种方法搞共产主义,对中苏的分裂高兴还来不及,生怕一不小 心做出使这两家和好的举动。当时赫鲁晓夫虽然跟中国闹翻了,但还不敢公开走 得太远。美国惟恐如果直接攻击中国会反而逼得中苏和好,再加上抗美援朝的教 训记忆犹新,美国不想冒这个险,只敢在南越舞刀弄枪搞“特种战争”。而中苏 论战的核心是中国指责苏联背叛马克思主义,对美国搞投降。这种指责本身就使 苏联清楚中国没打算和美国联手对付自己。如果放着越南不管却跟美国伙在一起 收拾中国,就没法证明自己是“正统马列主义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 ”,所以既下不了决心也没有借口立即进攻中国。 “中苏论战”+“援越抗美”其实是一箭双雕,一下子同时戳到了美苏两家的痛处 :美国苏联都是在自己阵营里当老大的主,最怕的是镇不住台。美国惟恐被看成 “纸老虎”而众叛亲离,决心不让南越垮掉,马上跳进了越南战争的泥潭,从此 越陷越深。“特种战争”一输美国登时急眼了,不顾一切扩大战争轰炸北越。这 下苏联也坐不住了:袖手旁观、任凭美国肆意欺负“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北 越,那“龙头老大”的面子何在?威信何在?那还不众叛亲离?还保得住“社会 主义阵营领袖”的地位?于是不得不援助越南对抗美国。而且为了证明自己才是 正牌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不但援越,而且专给中国当时给不了的先进武器如 导弹、飞机等等。——抗美援朝时中国的先进武器都得自己花钱向苏联买,买回 来自己学着使用,然后再自己费尽心血送上前线去拼命。现在倒好,毛泽东一个 “中苏论战”就让苏联一个子不要还卯着劲地白给,给的还净是当时中国给不了 的好玩艺,还不劳中国人冒险,由老毛子亲自出马送货上门把着手教越南人使用 ,或者直接派人操作——这等于无偿帮着中国实现“让美国吃个史无前例的大败 仗,使美国自己得出结论:跟中国敌对没有好处,不得不有求于中国”的战略总 目标。这下中国可省大发了:有人心甘情愿倒贴着白帮忙还不用领情——我不谢 你,你也不觉得是在帮我,连“聒噪”两字都省了,代价不过是“中苏论战”的 一通笔墨官司——世界上还有比毛泽东的这招阳谋更巧妙更合算的买卖吗?苏联 这一上劲,美国更不敢无限制扩大战争了:要扩大,是扩大到中国还是扩大到苏 联?结果:战争一直老老实实局限在越南,使越南战争变成了一场符合毛泽东理 想的时间、理想的地点、理想的方式的理想的人民战争,没有扩大到中国。毛泽 东巧妙地利用了美苏矛盾,限制了战争扩大,争取了时间,使中国得以加速备战 、加快“两弹一星”、开展三线建设,使自己的安全有了切实的保障。 毛泽东的阳谋——“中苏论战”+“援越抗美”对美国来说如同斗牛士的红幡,就 那么三幌两幌便引得美国如同红了眼的蛮牛,一头撞进了毛泽东为它选好的战场 ;对苏联来说则如同赶牛鞭子,就那么轻轻一扬便鞭策得苏联格外卖力,为毛泽 东实现根本的战略目标——使中国摆脱美苏冷战支配——而使劲拉犁。 中国抗美援朝是被动出战,一切不由己,时间、地点、作战方式全是被动的。援 越抗美则是中国主动出击,一切自己作主,完全按中国的胃口选择时间、地点、 作战方式。抗美援朝时中国被逼上了第一线,直接承担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援越 抗美时中国除了高炮部队、工程部队外基本处于二线,伤亡比抗美援朝小得多, 而战果却大得多:在越南给美国办了个“思想改造学习班”,专门改造美国社会 的“冷战思维”、狂妄自大和反华意识:只要你坚持“以冷战为纲”,坚持目空 一切不认输、死要面子活受罪,坚持敌视中国,坚持“中国威胁论“,那你就必 然心甘情愿乖乖呆在越南尽情用脑袋撞墙,直到你“思想改造”成功、放弃那些 立场为止。而苏联也非常配合,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全球到处挖美国墙脚,用实实 在在的行动从反面教训美国:到底谁才是美国利益的真正威胁。美国硬着头皮死 死撑了几年,最后实实在在撑不住了,终于大彻大悟,彻底认栽,决心改弦更张 ,从越南战争脱身。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苏联领导人试图联和美国一同袭击中国。这反而帮了中国 一个大忙:打掉了美国对根本改变对华战略的最后一点顾虑,促使美国下定决心 ,改变对华战略。美国尼克松政府此时已经明白对美国根本利益的真正挑战来自 苏联,已经决心从越南战争脱身,已经明白美国在越南真正的对手是中国——没 有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后勤、人员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和“不准美军 越过北纬十七度线”的警告,贫穷落后的北越根本撑不下去,十个武元甲也抵挡 不了美国的五十多万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的进攻和空中的狂轰滥炸。美国要从 越南“体面地撤退”,就不能不求助于毛泽东,就不得不改善对华关系,就不能 不走联华制苏的路子。但美国又担心中苏会重归于好,让美国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苏在珍宝岛武装冲突,苏联试探与美国联合袭击中国,这等于向美国证实:中 苏同盟关系不会再恢复,中国不会再向苏联“一边倒”。美中苏的关系不再是两 极而是三极。三角政治的规律立刻开始发挥作用:美中苏三家中,中国最弱。正 因为如此,美苏两家最关心的都不是中国目前会威胁自己,而是不要把中国推向 对方,或被对方一口吃掉,尤其不能陷入跟中国的长期冲突消耗自己的实力,让 对方坐收渔翁之利的情况。所以苏联一定要拉上美国一起对中国下手而不肯自己 单干。美国则立即打消了最后一丝顾虑,马上通知苏联:美国认为中国的安全涉 及美国的国家利益,警告苏联不要对中国下手,并开始认真设法改善对华关系— —这意味着毛泽东的阳谋成功了:中国被美苏两强任意支配的战略处境已经改变 ,三角政治的规律已经起作用,毛泽东追求的“打破美苏两面夹攻”的战略目标 已经成功在望。 尼克松访华意味着毛泽东的阳谋大获全胜:美国彻底改变对华政策,从敌视走向 缓和。这也意味着整个美国社会对华认识都被毛泽东彻底改造了:在毛泽东的“ 越南战争思想改造学习班”学习及格,准予毕业。郑必坚跑到美国苦苦哀求美国 人“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胸襟、换一个角度”,“研究一下中国共产党与已经解 体的苏联的共产党之间的区别”。其实哪用得着他脱裤子放屁?毛泽东几十年前 早就做到了——尼克松访华本身就证明美国对中国和苏联的“根本区别”一清二 楚,否则何必那么积极跑到没有外交关系、相互敌对几十年的中国来?正因为毛 泽东把整个美国社会的对华认识都彻底改造了,所以尼克松访华消息一宣布,美 国社会一片叫好:“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专门通过一项联合决议,要求规定197 2年2月21日为支持尼克松访华的纪念日。美国新闻处的电报称,尼克松访华 受到‘美国人民压倒多数的支持。两党所有的政治领袖实际上都和尼克松总统一 样,具有同中国重新建立联系的愿望。’”——如果美国社会对华的主流意识没 扭转过来,象郑必坚那样只知道围着少数几个美国“精英”打转,即使能改变个 把官员的对华态度又有什么用?当年美国驻延安观察组的人如谢伟思等向美国国 务院如实反映了中共实情,结果还不是都被清洗了?同样让美国人认识到中国和 苏联的区别,毛泽东用的是“越南战争思想改造学习班”。结果:美国总统亲自 访华——到一个没有外交关系、敌对隔绝了二十二年的国家来谈和平,并同意了 中国政府的要求:有史以来破天慌头一次,在中国领空上美国总统不乘坐美国总 统专机而乘坐中国飞机。不仅如此,尼克松访华是单方面访问,没有回访——也 就是说,不对等。(按中国的老习惯,对此是什么个说法?——“来朝求和”。 )而郑必坚呢?七老八十了还梳妆打扮送上门去发公嗲、卖老骚、吊洋膀子、撒 媚娇:“面对这样的中国共产党,美国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结果呢?“热脸 贴上个冷屁股”——人家答曰:“中国有人认为,强调经济增长和增强民族主义 可维持共产党的一党统治。这是危险的,也是错误的。”——相比之下,谁伟大 ?谁令人作呕? 毛泽东的阳谋——“中苏论战”+“援越抗美”是有史以来最精彩绝伦的谋略杰作 。美国号称战无不胜,打遍天下无敌手,偏偏两次在亚洲跟毛泽东交手,两次都 栽了大跟头,而且一次比一次惨:朝鲜战争开了个先例:“第一次没有取得胜利 ”。但美国好歹保住了南朝鲜半壁江山,还可以勉强用“没有失败”来自慰。而 越南战争则连这样聊以自慰的借口都没捞到,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失败了。朝鲜 战争还可以推说中国有苏联为后盾,越南战争则连这样的借口也找不到,完全是 毛泽东的杰作。越南战争使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尝到了战败的滋味:经济衰退、 沮丧迷茫、信心危机、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一切战败国的特征几乎 都占全了。美国建国两百年,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尤其令美国精英们憋气 的是: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毛泽东干的,偏偏还没法报复。鲁迅说:“譬如一个 人,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心平气和,被别人打了,就非常气忿。”——如果承认 美国这场史无前例的惨败是因为上了毛泽东的大当,那就属于“被别人打了,就 非常气忿”,必定群情激愤,坚决要求追究责任。那样一来谁也承担不起这战败 侮国之责。况且毛泽东的阳谋的特点就是毫无隐瞒,一切都放在明处,是你自己 心甘情愿往陷阱里跳,能怪得了谁?所以美国只好说是“历届政府的错误”导致 美国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你错我错大家都错,一推六二五,“老虎吃天—— 没处下嘴”,最后不了了之——这就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心平气和”——美 国连败于毛泽东都不敢承认,那还有什么理由报复中国?如果中国跟美国打堂堂 之阵,打不过不说,牺牲无算不说,即便打赢了,也得防备美国会卷土重来变本 加厉地报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不就是个例子?二次大战后德国被 分割占领,目的不就是防备复仇主义东山再起?这条中国能学吗?而毛泽东的阳 谋却让美国吃了亏还有苦说不出,根本不存在报复的问题。整惨了你,还用不着 担心你报复,不但一点后遗症没有,还让你从此不得不心甘情愿地跟我套近乎— —世界上还有比这干得更漂亮的活吗? 还不止于此呢。毛泽东的阳谋让美国史无前例地吃了个大败仗。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打赢了一场“隐形世界大战”,而且自己还几乎没怎么流血。美国压 倒一切、举世无双的优势居然毫无用武之地,战死五万,伤残无数,耗费无数,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一败涂地,而且输得莫名其妙:打赢了每一仗,却输掉了整 个战争。而中国付出的代价呢?援越200个亿,算上战略徉动——援助阿尔巴尼亚 200个亿,总共耗费400个亿。援越部队有伤亡,但比抗美援朝伤亡小得多。就中 国的国力而言,这一切代价的确不小。但用400个亿加这些伤亡打败了世界头号超 级大国、彻底改善中国的战略地位,打破了美苏的围堵,使中国从此成为世界大 国,成为“三角政治”的“世界一极”,扫清了阻挠中国大崛起的最后的外在障 碍。这样一算帐,中国赢了还是亏了?跟这个大帐相比,后来越南跟中国闹翻对 中国虽然不是好事,但二者哪个更值?(为什么有人一提援越抗美就只看得见中 越闹翻这个战争后果而看不见中美接近、中国变成“世界一极”这个战争后果呢 ?)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牺牲两千万、物质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才当上“世界一极 ”。德国打了两次世界大战,牺牲无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没当成“世界一 极”。日本更是“偷鸡不着赊了米”,没捞着“世界一极”还吃了两颗原子弹。 中国以弱胜强赢了一场“隐形世界大战”,成了“世界一极”,伤亡代价不但少 于上述任何一个国家,而且还既无外债又无内债,以至于中国老百姓都不知道自 己是生活在“隐形世界大战”中——这水平世界上还有第二家吗?尽管德国日本 经济实力比中国强得多,但仍算不上“世界一极”,因为它们属于美国阵营。而 中国当时虽然实力弱得多,却硬成了“世界一极”,凭的就是政治上跟美苏谁也 不尿,自成一家。想想1945年的中国是什么个地位,想想1949年的中国是个什么 地位,再看看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又是个什么地位,谁能否认毛泽东彻底改善了中 国战略地位?看看建国后毛泽东经手的几场对外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边界自卫 反击战、援越抗美、中苏边界冲突、西沙海战——每打一仗,中国的国际地位就 稳步上升一级,一次都不例外。中国就这么从“任人宰割”一步一步上升为“世 界一极”。而其他一些国家呢?两伊打了那么多年,中东打了那么多年,不知付 出多少代价,打出了什么名堂没有?“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比就能 看出毛泽东的阳谋有多了不起,毛泽东有多了不起。 毛泽东的阳谋的胜利不仅仅是有形的,并不仅仅是根本改善了中国战略地位,更 深远的意义是让西方精英对中华文明从此刮目相看,由轻蔑转为敬畏;使中国人 对中华文明的信心倍增,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文明的“软实力”和凝聚力。 这种改变在尼克松访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尼克松来华途中路过关岛时,透过 媒体表示,他期望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谈话从哲学的角度来进行,而不 是只集中讨论眼前的问题。”“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读了主席的诗词和讲话 。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尼克松不是学哲学的。身为美国 总统,越南战争就够他焦头烂额的了,加上欧洲、中东……全世界不知有多少麻 烦让他手忙脚乱,每日每时不知道有多少事等着他急办。在这种情况下,他却要 花整整一周,不远万里跑到没有外交关系、互相隔绝、相互敌对了二十多年的中 国来,特意提到毛泽东的诗词,而且还专门想跟毛泽东谈哲学——怎么那么闲情 逸志?难道尼克松真那么悠闲?开玩笑。谁不知道美国人最讲究实际,哪肯为不 着边际的事浪费这么多时间?何况还是美国总统? 真正的含义是:第一,美国明白在越南战争的真正对手是中国——如果对手是北 越,美国与北越正在巴黎会谈。如果对手是苏联,那尼克松直接访问苏联就是了 。无论是两种情况的哪一种,尼克松都没必要绕个大圈子跑到没有外交关系的中 国来。第二,尼克松和基辛格真正明白了毛泽东的阳谋的厉害:美国跟中国主要 不是在较量实力,而是在较量谋略。而与谋略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兵力兵器导弹飞 机,而是哲学、文化、文明体系等精神因素。 基辛格也许是当时美国为数不多的能不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的人。 比如,1970年毛泽东发表了《5.20》声明,谴责美国入侵柬甫寨。“读过毛泽东 的声明后,尼克松愁眉不展,满腹心事,以为刚见缝隙的中美关系的大门,又将 重重封闭,自己为此所作的努力,将要付之流水。他心烦意乱,立即让基辛格研 究毛泽东的声明,基辛格很快便送来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实质上,……那是一 篇非常空洞的声明。……它没有提出什么威胁,没有承担什么义务,对你没有进 行人身攻击,在有争议的双边问题上避免表态。从策略上看,毛的声明是要达到 这么几个目的:利用你在柬埔寨的行动大肆宣传。以毛的个人威信加强中国人对 西哈努克的支持。’” 同样的东西在肯尼迪政府的“出类拔萃之辈”们眼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美国的 极端敌视”、“中国人正在提倡以更好战更咄咄逼人的政策反对西方,特别是美 国”、“中国和北越的激烈言词使我们认为:他们将追求一个地区性的霸权”, 而基辛格却能看出这许多别人看不出的东西,坚持改善中美关系的既定方针,可 见他确实领悟了毛泽东的阳谋。明白这一点,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毛泽东会见尼克 松时的这一段谈话了: 毛泽东用手指着基辛格说道,“‘只争朝夕’。我觉得,总的说来,我这种人说 话像放空炮。比如这样的话:‘全世界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 国反动派,建立社会主义。’” “像我这种人”,尼克松说,“还有匪帮,都在打倒之列吗?” 毛泽东微笑着说:“你,作为个人,也许不在被打倒之列。”接着,他指向基辛 格说:“他这个人也不属于被打倒之列。如果你们都被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 了。” 表面上看,这是在开玩笑。而我理解的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双方都清楚,阳谋是 虚实结合。虚的部分可以是“放空炮”,也可以是当真的。你不跟中国作对,那 虚的就始终是虚的,就成了“放空炮”。但你如果跟中国作对,那虚的随时可以 变成实的,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如援越抗美。毛泽东实际当面告诉尼克松、基辛 格:既然你们改变对华关系了,那我那虚的部分就是“放空炮”了。——这正是 尼克松、基辛格最想知道的底,也正是他们对毛泽东最感到神秘的地方:如此虚 虚实实、真真假假、变化莫测、出神入画的谋略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西方的哲学 体系里找不到答案,古老的东方哲学体系如孔孟之道里似乎也没见识过。在这样 的谋略面前,美国最自傲的、对付苏联行之有效的种种战略理论体系似乎简直不 堪一击,轻而易举便被毛泽东玩得团团乱转找不到北,输都不知道怎么输的—— 象美军在南越,打赢了每一仗,却输掉了战争。这些在美国历史上从来找不到先 例,在欧洲战场从来没见识过,在军事科学理论上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东西, 碰到毛泽东却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这才是令美国人最迷茫的地方。要论物质实力 ,美国对中国实在没什么可担心的,也并不太放在心上,以至于跟毛泽东周恩来 谈不谈都无所谓。正因如此,尼克松才对跟毛泽东谈哲学有那么大兴趣——这样 的谋略课世界上没第二家,没第二次机会,也永远不会有不走样的教科书和学习 辅导材料——无论从回忆录上看还是从记录片上看,尼克松、基辛格在毛泽东面 前简直带了点学生般的表情。难怪基辛格会感慨:“我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人像 他具有如此高度集中的不加掩饰的意志力。”“他身上发出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到 的压倒一切的魄力。毛泽东的确能让人体会到力量、权力和意志的共鸣。”—— 如果仅仅为了取悦于人以利谈判,有必要事后这样说吗?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美国最高级谋略家对毛泽东的谋略五体投地,钦佩之至。这 背后的含义呢?现代史上第一次,代表西方文明的最高级精英在代表东方文明的 最高级精英面前服软认输:我服了你。对你的谋略我甘拜下风。对能产生这种谋 略的古老的中华文明我不由自主肃然起敬。美国军人说:“美国不怕中国军队现 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过去一般人总是从战略战术、战斗意志等纯 军事方面来理解。实际这句话的含义已经超越了纯军事范围:越南战争之后,毛 泽东的阳谋才是令美国军队最敬畏的,这是任何最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也算不出 来的,永远不知道如何应付的。毛泽东的阳谋使中国人终于能够扬眉吐气地宣告 :中华文明不仅不比西方文明差,而且有自己独到的优势,能令最傲慢的“西方 文明优越论者”俯首称臣。不信?看看毛泽东的阳谋。看看越南战争。 重复一遍一开始的话:“衡量冷战期间一切中国领导人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就 是看其是否解开了这个死结,是否粉碎了美苏为自己的冷战需要而牺牲中国民族 利益的一切举措,是否让中国从美苏两大阵营的左右夹击中突出了重围。一句话 ,是否使中国摆脱了冷战。做到了这条的就是捍卫了中华民族最根本民族利益的 英雄”。尼克松访华标志着毛泽东终于实现了1949年以来孜孜以求的“使中国摆 脱美苏冷战的两面夹击”的战略目标。就凭这一条,就可以说毛泽东是中华民族 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不要以为民族英雄是只会吃苦牺牲、视死如 归的“拼命三郎”。不要以为中国只有失败的民族英雄。中国不仅不乏成功的民 族英雄,而且有“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的智勇 双全的高级成功的民族英雄。毛泽东的阳谋不动声色便将实力远远超过中国的超 级大国玩弄于股掌之上、让中国人不知不觉间便打赢了一场“隐形世界大战”、 让中国以最小的代价在战略上彻底翻身、一举去除对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最大的威 胁、使中华文明在“全球化”的世界大放异彩,空前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自信心和自尊心。毛泽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而且是古往今来独一无 二的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九.高手过招 只有理解了毛泽东的阳谋,才能够理解并欣赏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顶级谋略高 手直接交锋过招的精彩之处。 片段一:“维护中国的独立及其生存能力” 1972年1月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亚历山大•黑格准将率先遣组 来到北京,为尼克松的中国之行作技术安排。黑格此行带来了尼克松和基辛格的 重要口信:由于苏联企图继续包围中国,美国对中国的生存能力表示怀疑,准备 力图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以维护中国的独立及其生存能力。希望通过这次访 问,加强尼克松总统的世界领袖的形象。 毛泽东得知黑格口信后说:“包围中国!要他们来救我,那怎么了得!顶回去! 无非尼克松不来。不来就不来嘛!22年不来了,再等22年。尼克松不来,土克松 、砖克松也会来。” 毛泽东批准的中方答复说:“我们认为,任何国家决不能靠外力维护其独立和生 存,否则只能成为别人的保护国或殖民地。……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 切妄图孤立、包围、遏制、颠覆中国的阴谋都只能以可耻的失败告终。”“美方 口信表示,期望通过访问,加强尼克松总统作为世界领袖的形象。对此我们难以 理解。一个人的形象取决于他自己的行动,而不是任何其他国家。我们从不认为 有什么自封的世界领袖。” 当中方把答复稿念给黑格后,黑格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说:“我是个军人,可 能我没有正确地转达尼克松总统的意思。” 评论:这一段实在精彩。表面看,美国人真是一片“好心”:“对中国的生存能 力表示怀疑,准备力图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以维护中国的独立及其生存能力 ”。代价呢?条件不高,一个子不要,只希望来点“面子工程”:“ 通过这次访 问,加强尼克松总统的世界领袖的形象”。——给尼克松一点“世界领袖形象” 就能解除中国的后顾之忧,不用再为“生存能力”、为苏联的大兵压境犯愁。这 买卖太合算了。换上认实惠、“拎得清”、“逮住耗子就是好猫”的主早喜出望 外一口答应了。然而实际呢?这等于承认美国是“世界领袖”,宣布中国是美国 的“保护国”,等于中国“改换门庭”,从苏联阵营跳槽到美国阵营了——从向 苏联“一边倒”改为向美国“一边倒”。这样一来,“向美国一边倒,苏联要收 拾你”的规律立刻就会起作用:苏联将马上感到最敏感的“柔软腹部”遭到了来 自中美的直接军事威胁,必定采取激烈的反措施。那时中国能指望美国什么?起 码眼前亏吃定了。更进一步说,中国建国以来费了那么大心血,为的是什么?是 从美苏冷战夹攻中突围出来,两方谁也不依附,自成一家。只要中方在这个问题 上一松口,立刻前功尽弃,平等关系变成了不平等的保护国关系,三角政治的格 局就算吹了,利用美苏矛盾确保中国安全的整个战略目标就算吹了,胜利者一下 子变成了失败者——一言之差,天壤之别。美方实际想摸一下毛泽东的底:你争 的究竟是“世界一极”还是眼前利益?同意跟我和解是因为要自成一家还是因为 惧怕苏联?如果是因为受不了苏联的威胁而不顾一切,那给你点甜头就行了,在 台湾问题和其他问题就可以强硬一些了。而这么重大的话题尼克松不出面,基辛 格不出面,却让一介武夫黑格出面,显然为了留有余地便于下台阶,一旦被拒绝 可以往底下推:“我是个军人,可能我没有正确地转达尼克松总统的意思。”如 果是尼克松基辛格出面,那被中国一口拒绝就太难堪,搞不好会危及整个访华计 划。可见这是美方一个精心准备的圈套。结果被毛泽东一眼识破,马上做出最强 硬反应:宁可你尼克松访华取消,我也绝不答应。——什么叫高手,这就是高手 :要害问题心中有数,明察秋毫,绝不含糊,寸步不让,根本不为眼前小便宜所 动。美方的圈套水平高,毛泽东的眼力决心更高。尼克松人没到就先亲自领教了 毛泽东的厉害,不但再也不提这个话题,而且小心翼翼多了。这次过招的结果: 尼克松摸到了毛泽东的底,也向毛泽东漏了自己的底:出了这个插曲之后尼克松 仍坚持按计划访华,可见决心之大,可见美国有求于中国之迫切。这等于反过来 告诉中国:不用担心美国死不让步。这就为后来的联合公报奠定了基础。 片段二:起草《联合公报》 基辛格:按国际惯例,强调含糊其辞的共同点,用陈词滥调掩盖着分歧。 毛泽东:各说各的,明确写出双方的分歧,同时写出双方的共同点。 基辛格:“在美国总统历史性的访问结束之时,列举双方这么多的不同观点,这 岂不等于告诉全世界,中美双方在吵架么?!这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是 难以接受的。” 周恩来:“你们的初稿是伪装观点一致,我们认为公报必须摆明双方根本性的分 歧。众所周知,中美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国际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20多 年的隔阂不可能消失于一旦,如果在此情况下双方签署那种既不说真话、也不打 算遵守的陈词滥调式的文件,那是不可取的。” 基辛格:“我们不回避双方的分歧,签公报又有什么意义?” 周恩来:“用漂亮的外交辞令掩盖分歧的典型公报,往往是‘放空炮’,是祸根 。公开地摆明分歧,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也是通向未来的第一步。” 结果: 基辛格:“也许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可以解决我们的难题,这就是中方草案 的奇妙之处。”洛德:“周恩来太厉害了!让我们否定了自己的方案,接受了他 们的方案,而且高高兴兴,心悦诚服……” 评论:如果按照美方的方案搞出个“强调含糊其辞的共同点、用陈词滥调掩盖分 歧”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公报来,那对于中国来说尼克松算是白来了:就算中 国浑身是嘴,也没法让全世界相信中美之间是平等关系、中国与美国没有结盟、 美国不是中国的保护国、中国没有与美国搞秘密交易、没有出卖别人的利益。美 国可以对中美关系做随心所欲的解释放风,在中苏之间来回拨弄。毛泽东的使中 国独立于美苏两强之外的战略总目标仍然实现不了。而按中国的办法搞联合公报 ,则用最明确无误的方式宣告中美之间关系改善但不是同盟关系。防止了美国利 用措辞模糊的公报在中苏之间搬嘴弄舌,防止了苏联误判中美结成军事同盟而挺 而走险,防止了第三世界国家误解中国。总之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猜测怀疑挑拨 离间的机会,不让毛泽东利用美苏矛盾确保中国安全的“三角政治”战略目标受 到任何可能的干扰。这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片段三:正面交锋(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毛泽东:“我认为,一般地说来,像我这样的人放了许多空炮,比如,全世界人 民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建立社会主义。”毛泽东还 说:“你(指尼克松,作者注)可能就个人来说,不在打倒之列。可能他(指基 辛格,作者注)也不在内。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 基辛格的理解:毛泽东说自己“放空炮”,实际上是在暗示,不要认真看待中国 到处墙上写着的喊了几十年的口号,“中国领导人在和我们打交道时已经超越了 意识形态。他们实际上是同我们订了一个无形的互不侵犯条约,从而解除了一个 方面的敌情。” 评论:前面已经说过,阳谋是虚实结合,可以是“放空炮”,也可以是当真干。 既然美国的对华战略从敌视变为和解,那原来实的就成了虚的,变成了“放空炮 ”。让毛泽东转实为虚的代价:美国人认同“订了一个无形的互不侵犯条约,从 而解除了一个方面的敌情。”——阳谋厉害不厉害? 尼克松:“……究竟怎样好,是要日本处于中立和不能自卫的状态,还是在一个 时期内让日本同美国具有某些关系,这都是属于哲学范围的问题。……总理指出 ,他感到美国在伸手,苏联在伸手,那么问题是,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危险,是来 自美国的侵略,还是来自苏联的侵略?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是我们要讨论这 个问题。” 毛泽东:“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 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你们想撤 一部分兵回国,我们的兵也不出国。”“我们也不威胁日本和南朝鲜”。 毛泽东 坚持美国只有同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中美才可能建立国家间的外交关系 。在涉及中国主权的原则问题上,毛泽东寸步不让,毫不妥协。 基辛格的理解:毛泽东虽然没有公开承诺,但却有着明显的暗示,而正是这个暗 示,“消除了美国两届政府的噩梦,害怕中国会武装干涉印度支那。”他说,对 毛泽东这句话的前半段,“通过排除法,显然说明苏联是毛泽东在安全方面主要 担心的对象。”在保证中国不会到国外进行军事干涉以及谈到日本和南朝鲜时, 毛泽东是在告诉我们,北京不会对美国的主要利益提出挑战。 评论:尼克松费了那么大劲访华、改变对华战略,为的就是毛泽东的这句话:“ 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你们想撤一部分兵回国,我们的兵也 不出国。”——你美国可以“体面地撤出”越南了。中国不会出兵横扫东南亚。 不会站在苏联一边跟你美国交战。也不会对美国的主要利益提出挑战。——美国 耗费几千亿、几十万大军、无数人力物力在越南拼死拼活了好几年都得不到的东 西,毛泽东一句话就解决了。代价:中国成为“世界一极”。台湾问题。撤消封 锁禁运。联合制苏…… 毛泽东得到了中国需要的一切。作出的让步是什么呢?严格讲,O——没有牺牲中 国的主权。没有在台湾问题上做任何妥协。没有出卖越南或其他任何国家的利益 。答应美国人的都是中国本来也要干的,比如不向苏联“一边倒”、反对苏联的 霸权主义、 “不称霸”、不出兵侵略别人、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不输出革命( 但并不是说不保留支援民族解放运动的权利)。美国从毛泽东那里得到的实际只 是一种保证——阳谋中化实着为虚着的保证。 谁说毛泽东不懂经济?世界上还有谁能做出这种比毛泽东的阳谋更厉害更精明的 买卖? 回顾这最精彩的一幕,回顾这一幕的前前后后和来龙去脉,令人不禁感慨:毛泽 东不是神,只是比神还神。 十.阳谋的副产品——猴与猪 毛泽东的阳谋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猴一猪。 美国在越南战争吃了大亏之后得了“越南战争恐怖症”,听到“人民战争”、“ 游击战”这几个字就心惊肉跳,避之不及。1975年北越大举进攻,南越土崩瓦解 ,拼命向美国呼救求援。美国答曰:越南战争对美国来说已经结束了。美国再也 不会管越南的事了。越南遂统一。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朗国王巴列维 向美国求救。美国吭都不吭一声,听任美国的这个“铁杆盟国”轰然垮台。美国 驻伊朗的外交官被绑了票,美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一时期美国在全球处于 守势。苏联却从越南战争尝到了甜头壮了胆,全球到处插手:中东、阿富汗、安 格拉、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也门、格林纳达、葡萄牙、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支持越南占领柬甫寨、挑衅泰国、苏联海军进驻越南金兰湾……(说来也好笑 ,中苏闹翻本来是因为苏联要和,中国要斗,现在却来了个大颠倒:苏联跟美国 斗上了瘾,逼美国与中国加速缓和)苏联的咄咄逼人把美国逼急了,顾不上再拖 延观望,终于兑现了向毛泽东的承诺,对台湾撤军、废约、断交,与中国正式建 交——正式形成了中美苏三角关系,宣告毛泽东的阳谋终于大功告成。(如果当 时毛泽东健在,“与台湾关系法”能出笼吗?毛泽东的阳谋把两个超级大国耍得 象猴,“与台湾关系法”则把某些中国人耍得象猴:你抗议美国向台湾卖武器, 人家说这是国会通过的法律,行政部门管不了,你找国会去。你当真去找国会, 人家说这是民意,我没办法。你游说民意,人家马上大做文章,又是“干涉内政 ”又是“政治献金”……团团转了半天只能干瞪眼,比被耍的猴还狼狈。中美关 系如同一桌盛宴,毛泽东又备料又下橱忙活了半天,正要端上桌不幸去世了。有 幸坐享其成的只需把这桌现成的饭菜往嘴里一送就成——就连这点能耐都蹩脚, 又是掉筷子又是流哈拉子的,楞是把毛泽东辛辛苦苦做成的极品佳肴弄变了味— —没办法,伟人就是伟人,小人就是小人。) 苏联垮台关键原因之一是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是因为错误 地总结了越南战争,以为自己才是越南战争的胜利者:什么毛泽东的阳谋、人民 战争、游击战,全是瞎吹。起决定作用的是我的先进武器和“社会主义”旗号。 只要在“社会主义”旗号下出兵,不论到哪里都无往而不胜。前苏联领导人在毛 泽东的阳谋面前脑筋如猪——一点不开窍。结果:大举入侵阿富汗,闯进了另一 个人民战争的泥潭。(越南领导人脑子同样进了水,自以为越南战争胜利是自己 的本事,在毛泽东的阳谋面前同样如猪,所以大举入侵柬甫寨、跟中国闹翻。) 列宁说:“战败的军队善于学习。”美国输了越南战争,却知道了毛泽东的阳谋 的厉害,知道了向毛泽东学阳谋。难怪美国的谋略水平从此大有长进,一反越南 战争以前呆板僵硬的守势防御那种消极战略,开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搞战略了。 美国也学着象毛泽东的阳谋那样搞虚实结合,放弃了过去非黑即白的以“反共” 为唯一标准的敌我划分法,代之以虚虚实实的“人权”“民主”战略:你听我的 ,我对你“人权”、“民主”的要求就是虚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切好说好 商量;你不听我的,我对你“人权”、“民主”的要求就是实的,横挑鼻子竖挑 眼,鸡蛋里边挑骨头,发动“颜色革命”。俄国熊不知死活地闯进阿富汗,美国 大概连做梦都能笑出声来:老天有眼,可轮到你来尝尝人民战争的滋味了。于是 照葫芦画瓢模仿毛泽东的援越抗美,来了个援阿抗苏,把当年自己在越南吃足了 的苦头照样送给了苏联。虽然这其实只是毛泽东的阳谋的“盗版”,苏联也照样 吃不消,在阿富汗抗了十年之后终于也象当年的美国一样撑不下去,不顾一切夺 路而逃。然而为时已晚,经济实力不如美国的苏联已经承受不起,从此一蹶不振 了。 美国很善于举一反三:既然越南战争中本国决策层的“精英”能给国家带来这么 大的祸害,那为什么不把这变成一种克敌制胜的武器,想方设法让敌对国家的决 策层也来上一堆这样的“精英”?于是:“基金会学者”、“休克疗法”、“颜 色革命”……结果:最现代化的导弹核武器、成千上万亿美元、“遏制战略”、 “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军备竞赛”等等倾举国之力费尽九 牛二虎之力得不到的东西,花几个小钱雇几个“精英”鼓噪一通“民主”“自由 ”就办到了:苏联解体。冷战告终。中国从此彻底摆脱了冷战的威胁。 美国学毛泽东的阳谋开了窍,搞垮了苏联,赢得了冷战,乍一看似乎是“青出于 兰”,实际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阳谋变成了阴谋。如前所述:“所谓阴 谋就是设陷阱,就是无中生有。其中高下就看你设置的陷阱高不高明了。不过再 高明的陷阱都是阴谋中的致命伤。只要让人看穿,这个阴谋就一文不值。所以说 是阴谋就有破绽。而阳谋就不同了,阳谋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面前的计谋。它没有 隐私,没有秘密。它几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没有破绽。实施者只要把握住 方向就行了。可以说它是借势而动,推动一切必然的发展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美国搞垮苏联用的净是阴着、损着:收买、误导、欺骗……这一切越不过这一条 :“再高明的陷阱都是阴谋中的致命伤。只要让人看穿,这个阴谋就一文不值” 。幸亏当时苏联有一帮“基金会学者”与美国里应外合,楞是没让猪脑子的苏联 领导人看穿,使美国计谋得逞。但是阴谋毕竟是阴谋。俄国人并非都是猪脑子。 虽然当时上了当,事后仍然明白过来是被耍了。俄国人尽管嘴上不讲,但心里有 数,这股子仇恨就别提了。美国对此当然心知肚明,一清二楚。冷战都结束了, 苏联都解体了,俄罗斯已经算“民主国家”了,美国为什么仍然不依不饶接二连 三下狠手,又是“颜色革命”又是“车臣独立”地不放过俄罗斯?就是怕俄国人 有机会东山再起来报这一箭之仇。万一有那么一天,谁知道俄国熊的报复会有多 狠?——这就是阳谋和阴谋的根本区别:搞阳谋成功了没有后遗症,不存在对方 报复的问题。搞阴谋即便成功了也得时时提心吊胆,堤防对方报仇雪恨。(中国 的改革“精英”虽然“骗出一个制度来”,但从此不得不时时担心受害者的报复 。所以他们也同样必须“一不做,二不休,不把中国彻底搞垮就不能安心,就如 同美国不把俄罗斯彻底搞垮就不能安心一样。)美国学阳谋学来学去只学了个皮 毛,所以说美国在毛泽东的阳谋面前如猴——会模仿,但掌握不了精髓。 冷战怎么结束的?苏联崩溃了。苏联怎么崩溃的?中了美国的计谋。美国哪来的 计谋?模仿毛泽东的阳谋。如果没有毛泽东的阳谋呢?继续如同越南战争之前那 样,靠“遏制”、“大规模报复战略”之类蛮牛功夫硬顶。结论:结束冷战,毛 泽东的阳谋功不可没。中国彻底摆脱冷战,多亏了毛泽东的阳谋。 十一.今天来自昨天 1.不温故则不知新 毛泽东已经逝世了。冷战已经结束了。一切似乎都那么遥远了。现在还提毛泽东 时代干吗? 因为今天来自昨天。中国今天的一切都从毛泽东时代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 正确认识毛泽东时代,就不能正确认识今天的一切,就一切皆错,就要出大乱子 。 比如: ——改革开放谁的功劳最大?毛泽东。道理很简单:改革开放的前提是和平。如 果处于“战争状态”或“准战争状态”,就不是开放不开放的问题,而是“开门 楫盗”或“开城投降”的问题——列宁格勒被德军团团围困时能“开放”吗?你 一“开放“,德军马上冲进来按希特勒的命令把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抹掉”。只 要战争没结束,你“开放”个试试?同样,当美国根本不承认中国政府、公开宣 布要颠覆这个国家时,你能“开放”吗?就算你“开放”,人家还“封锁禁运” 呢。——记得1962年《人民日报》登了条新闻:美国禁止加拿大从中国进口的酱 油对虾过境。《人民日报》为此还配了首打油诗:“酱油对虾过境,美国政府不 准。奇闻轰动加拿大,讽刺外加责问。若问对虾罪状,实在清楚得很:头脑一煮 便赤化,可见思想不稳。至于酱油其人,更是红得发紫。出场便能闹革命,由此 可定罪名。铁幕高悬白宫,将军草木皆兵。如此封锁禁运,世界史上笑柄。”— —封锁禁运得如此严厉,还想“开放”?如果不是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二十多载,使美国认识到对中国封锁禁运只能事与愿违,如果不是毛泽 东用阳谋、出奇计逼美国有求于毛泽东而不得不解除禁运,如果不是毛泽东使中 国彻底摆脱了冷战、赢得了和平的大环境,困在美苏两霸的夹缝中动弹不得的中 国怎么“开放”?“开放”个屁! 历史的回声中,只有克劳塞维茨的声音最清晰:“你想和平吗?那么你就准备战 争吧!”毛泽东的“准战争时代”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环境。这个和平环境批准了 今天的“改革开放”。可见中国今天的一切积极成就实际都不过是毛泽东挣来的 “和平红利”,是毛泽东的阳谋的“胜利果实”。不承认这个,就叫“贪天之功 为己有”。就叫“杀良冒功”。 ——“制止台独”,得谢谢毛泽东用阳谋破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如果没有毛 泽东迫使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同意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与台 湾断交,那么今天的台湾会是个什么状况?陈水扁会如何?还会不会有中国的“ 反分裂法”? ——“招商引资”,得谢谢毛泽东前后花十三年之久彻底清剿了国内千年未绝的 匪患:如果中国还是遍地土匪横行,谁肯来投资? ——“出口创汇”、“国际接轨”、“全球化”,得谢谢毛泽东的普及教育:中 国如果还象1949年以前那样77%的人是文盲,你能按国际标准迅速地、大规模地、 保质保量地生产出口产品吗? ——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关系突飞猛进,得谢谢毛泽东的非洲政策:没有毛泽东时 代打下的基础,今天中国人能说“五星红旗就是我的保镖”吗?——毛泽东在中 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上从来高瞻远瞩,没有走过废棋,更没有走过臭棋。 …… 2.驳谬论种种 ——“毛泽东时代生活苦。如今生活好。” 毛泽东时代是“准战争年代”。如今是和平年代。用和平年代的生活水平嘲笑战 争年代本身就是一种卑鄙。没有毛泽东的战争胜利,那有今天的一切?何况今天 中国许多“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未必比毛泽东时代的普通老百姓强到哪里去。 ——“毛泽东时代什么东西都买不到。如今什么东西都买得到”。“毛泽东时代 买什么都凭票。如今什么都不凭票了。” 第一,战争年代凭票供应再正常不过。 第二,正因为有毛泽东时代的“凭票供应”,才会有今天的“不凭票供应”。这 是毛泽东时代“凭票供应”换来的“胜利果实”。 举例:中国目前每年粮食总产量约4.69亿吨,总消费4.9亿吨,缺口2100万吨靠 进口。如果中国仍处于被封锁禁运的状态,那这2100万吨就进口不成。那现在也 照样得“凭票供应”。今天的“不凭票”是因为能进口。能进口是因为毛泽东的 阳谋胜利迫使美国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禁运。毛泽东的阳谋能取胜是因为毛泽东 时代的中国人民跟随毛泽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默默承受了“凭票供应”之 类的苦难。毛泽东时代的“凭票供应”换来的是真正的独立自主:谁也休想用封 锁禁运来左右中国的内外政策。中国人根本用不着看外国人的脸色行事。中国想 发展什么武器,想搞什么工程,想上什么项目,想惩罚哪些内奸,不管哪个国家 都无可奈何,最后的结论是封锁禁运得不偿失。结论:不能再对中国搞全面的封 锁禁运。——毛泽东时代的“凭票供应”换来了今天的“不凭票供应”,不折不 扣的“前人吃苦,后人享福”。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都是英雄。今天的人有什 么资格用“凭票供应”之类来嘲笑他们当年的奉献呢? 毛泽东时代根本不指望任何大规模外援。那时虽凭票供应,但供需平衡是真的, 不含任何水份。现在呢?靠外债,靠内债,靠投资,靠卖资源,靠卖环境,靠卖 苦力,靠卖血汗……用这一切跟毛泽东时代的“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计划平 衡相比,谁有资格嘲笑谁? 第三,今天的“不凭票供应”未必靠得住。比如石油,一旦发生战乱,一旦被封 锁,一旦国外供货短缺,马上就会供不应求,马上就会“凭票供应”。那时还有 资格以汽车之类奢侈品为例来炫耀现在的生活比毛泽东时代强吗? (这种假设可不是杞人忧天。如果中国内部矛盾危机激化而又无法解决,那保不 定就有人需要用战争来转移视线了。台湾的陈水扁似乎也巴不得打起来,以便解 脱困境。“你有情我有意”,说不定就撞到一起了——如果能一举收复台湾,一 切内部矛盾都能得到缓解:没说的,统一了国家的就是民族英雄。民心民望一下 就上去了。其他一切也都好办了。但如果不能迅速解决问题,那就得点有长期战 争的思想准备了。——总不能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国家统一大计吧?那时还能嘲 笑“毛泽东时代一切凭票”吗?) 用“毛泽东时代生活苦。如今生活好”、“毛泽东时代什么东西都买不到。如今 什么东西都买得到”之类指责毛泽东,这叫“打井的有罪,吃水的有功”—— “ 打井的有罪”:光付出没水吃。“吃水的有功”:不付出就有水吃——这是什么 逻辑?又好比修青藏铁路,前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切都就绪了,偏偏只剩 下最后几公里铺轨的时候去世了。最后的铺轨、剪彩、通车等荣誉全由别人完成 。你能说这条铁路跟前人没关系,全是最后剪彩的人的功劳吗? ——“毛泽东时代把富人都打倒了,结果就变成穷人国了”。“清算富人的结果 是大家一块儿受穷,社会上再也没有富人了”。 这是无耻的诈骗。 “富裕”之“富”与“富人”之“富”根本不是一回事。一个社会可能人人都“ 富裕”,但不可能人人都是“富人”。 “富裕”含有“收入能够满足合理的生活需要”的意思。度量的标准是自己的收 入与自己的需要相比满足程度如何,与奢侈和攀比无关,是一种客观而理性的度 量。一个人是否算“富裕”与其他人是否算“富裕”无关,因此能够做到整个社 会人人都“富裕”,即“小康社会”或“富裕社会”。 “富人”不仅含有“收入远远超过合理的生活需要”的意思,而且含有“收入远 远超过其他人”的意思,度量的标准是奢侈和攀比:不穷奢极欲不能算“富人” 。收入不让别人望尘莫及不能算“富人”。因此“富人”的标准是个无底洞,永 无止境。凭这一条就可以知道,一个社会能当上“富人”的永远只能是极少数。 说“穷人都能变成富人”是弥天大谎。 靠工资吃饭能做到“富裕”,但做不成“富人”(那些能自己给自己开工资的特 殊“老总”不算)——要让打工族凭工资收入变成“富人”、达到奢侈和别人望 尘莫及的水平,这工资该给多少?怎么核算?如果对人人都这么发工资,恐怕早 破产了。——可见“富人”决不能单靠工资吃饭。单靠工资吃饭的决当不了“富 人”。 “富人”基本都是“老板”,至少能自己给自己开工资。“富人”都是自己给人 开工资(包括给自己开工资),而不是由人给自己开工资。所以“富人”手下无 “富人”:让你们都达到“奢侈”,钱给光了恐怕都不够。那我呢?也就是说, “富人”的手下只能是“打工族”,每个富人必然对应着一群“富不了的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当了“富人”,至少有一群人就决当不了“富人”。凭这一 点就可以说,要走“富人”之“富”的“先富带后富”没门。 亚当.斯密说:“哪里有巨大的财富,哪里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巨富的人 ,同时至少有500个穷人,少数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数人的贫困为前提。” ——对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的这一论断,“主流经济学家”们决不肯 引用,更不会放进“大国崛起”。他们大肆吹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赞扬 那只“看不见的手”,因为他们是专门用这“看不见的手”“捞世界”的“三只 手”。——所谓“学术道德”、“学者的良知”不过如此。 公有制都是靠工资吃饭。既然靠工资吃饭可以实现“富裕”,那就是说,靠公有 制为主、私有制为辅便能够做到人人“富裕”。这就是说,“富裕”之“富”与 公有制不矛盾。也就是说,以公有制为主、“节制资本”可以做到整个社会人人 “富裕”。这种“富裕”之“富”是没有穷人、没有“富人”、大家都“富裕” 的“富裕社会”(或曰“小康”)。 既然靠工资吃饭当不成“富人”,那么要走“富人”之“富”就只能靠私有制, 而且是大规模、无限制的私有制——规模小了不行,受到制约了不行,个体户、 小业主、小老板那样小打小闹的顶多达到“富裕”,当不成“富人”。只有达到 “富得流油”、“富可傲人”、“穷奢极欲”的水平才有资格当“富人”。“富 人”之“富”只能允许少数人当“富人”——“富人”与“穷人”是对立统一: 没“穷人”何谓“富人”?有“富人”就必有“穷人”。每造就一个“富人”就 必然剥夺一群穷人“富裕”的机会。假如现在农民收入一万元就算富裕,那么每 多一个亿万富翁就意味着剥夺了一万个农民富裕的机会。也就是说,“富人”之 “富”必然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一旦走上“富人”之“富”的路子,阶级分化、 社会分化、矛盾激化等等客观规律就必然发挥作用。这一切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 志为转移的,也是任何花言巧语都掩饰不了的。 “富裕”之“富”与“富人”之“富”,一个容得公有制,一个容不得公有制, 截然相反,水火不容:有“富裕”之“富”就没有“富人”之“富”,有“富人 ”之“富”就没有“富裕”之“富”。中国一旦走上“富人”之“富”就休想做 到“全民富裕”。想靠“富人”之“富”实现“全民富裕”是“缘木求鱼”。把 “致富”之“富”解释成“富人”之“富”是弥天大谎,是极其阴险卑鄙的理论 诈骗。 茅于轼主张“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可能变富。 如果打倒了富人,这个国家就没有富人了,就变成穷人国了!”、“张维迎是非 常同情穷人的”——真正同情穷人是使天下无穷人,即:认同既无“穷人”又无 “富人”的“共同富裕”之“富”。只要认同“富人”之“富”,那就是认同制 造穷人。茅于轼故意把人们引导到该如何对待“富人”与该如何对待“穷人”这 一话题上。只要争论起该如何对待“富人”和“穷人”,那就已经中招了:因为 这个话题的逻辑前提是认可“致富”之“富”乃“富人”之“富”。就这一下便 足以使人不知不觉把既无“穷人”又无“富人”的“共同富裕”排除在外,忘掉 这条规律:有“富人”就不能有“共同富裕”,有“共同富裕”就不能有“富人 ”。 那么西方国家为什么能既有“富人”又能大体上实现“富裕社会”呢? 因为一直有象中国这样的SB在“舍己为人”地给“补贴”——乖乖迎合人家制定 的“游戏规则”去“全球化”、“国际接轨”:中国每创造100元财富,人家就拿 去99元,(足够人家补贴出个“富裕社会”了)。中国剩下的这一元,九毛九归 “富人”,留给“打工族”一分钱养家糊口。口口声声“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中 国“主流经济学家”们既不碰那99元,也不碰那九毛九,而是专打这最后的一分 钱的打主意,整天琢磨如何再扣掉几厘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告诉“ 打工族”:只有把你们的“一分钱掰两半”,“贡献”给“富人”一半,你们将 来才能当上“富人”,这叫“先富带后富”。 为什么人家能从中国拿走那99元?因为这是人家的“规矩”——比方说,你造裤 子质量再好也只能卖10元。同样的东西人家贴上自己的商标牌号就能卖200元。人 家什么也不花费,就凭这牌号赚死你。因为这是人家说了算的“全球化”,只认 人家的牌子。挣钱得按人家的规矩办,花钱也得按人家的规矩办,甚至不花钱也 得按人家的规矩办:辛辛苦苦挣了点钱,然后呢?还得听人家的:买美国国债? 存美国银行?买美国股票?人民币升值?房地产投机?一大堆规矩,一大堆陷阱 ,叫你没钱头疼,攒了点钱照样头疼。虽然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却左右为难,花 也不是不花也不是,动不动就赔上千亿——挣钱、花钱、存钱、玩钱的规矩全是 人家定的,主动权全在人家手里,不管你怎么跳都跳不出人家的手掌心。人家管 着规矩,有票子占你的便宜,没票子还占你的便宜。你欠他的时候你吃亏,他欠 你的时候还是你吃亏。他可以打白条、印票子、金融风暴、贬值赖帐随心所欲, 哪种情况都吃不着亏,而你哪种情况都占不着便宜——明白西方国家是怎么实现 又有“富人”又有“富裕社会”的了吧?中国有人给这种“全球化”的“补贴” 吗?就凭那可怜的半文钱,能实现“富裕社会”吗? 让一个社会“人人富裕”行得通也坐做得到。让一个社会人人“富人”则行不通 也做不到:逻辑混乱不说,社会承受不起。地球承受不起。西方国家有“全球化 ”的“补贴”,才能既有“富人”又有“富裕社会”。中国在“全球化”中只有 “补贴”别人的份,没人来“补贴”中国,所以中国没办法实现既有“富人”之 “富”又有“富裕社会”。有“富人”之“富”就没有“共同富裕”之“富”。 有“共同富裕”之“富”就没有“富人”之“富”。只有把“致富”之“富”解 释成“富裕”之“富”才能坚持公有制为主,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富裕,才能 避免走向社会分化、矛盾对抗。把“致富”之“富”解释成“富人”之“富”则 必然摧毁公有制,必然实现无制约的私有制,必然造就大批穷人,必然造就贫富 对立,必然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必然分裂社会,必然引发越来越激烈的阶级 斗争,最后必然形成对抗性矛盾。 只要不是贪官,从理论上讲不管官多大也只能靠工资吃饭。一个社会如果推崇“ 富人”之“富”,那只靠“死工资”吃饭的就会被视为“次等”,当官的也不例 外。作为离不开“威信”二字的官员,手里有权而又低人一头,这能让人心理平 衡吗?在这种大环境下能保持心理平衡、无动于衷的能有多少?而“富人”既成 了社会的主流,你能指望他们当真尊重只靠工资吃饭的人吗?不管是部长省长还 是司令政委,在“富人”眼里都不过是挣工资的“打工族”、自己做不了自己的 主的一类。“富人”尽管为了需要可以花高价向官员行贿购买权力,但心里明白 :这跟花钱买娼妓没什么两样。也就是说,在一个推崇“富人”之“富”的社会 里,单纯靠工资吃饭的官员是被瞧不起的:社会主流——“富人”从心里瞧不起 他们,只是利用他们。他们要保持心理平衡就只有三种选择:1.坚持操守,无动 于衷。2.也当“富人”——既当官又当“富人”。既然只靠工资吃饭就当不成“ 富人”,那就只有利用权力贪赃枉法。3.我当不成“富人”也不会给你好气受, 有机会就利用手里的权力给你点颜色,叫你不敢小瞧我。——不管怎么“制约权 力”,你也没办法制约这“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这种“心病”在 “共同富裕”的社会中就不存在:大家志同道合,地位相当,平等相处,没什么 想不开的。所以推崇“富人”之“富”的社会想让权力机构清廉有效、平等尊重 “富人”与其他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杜绝贪污受贿和滥用职权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 把“致富”之“富”解释成“富人”之“富”说穿了是为了自己当“富人”,为 自己一家子巧取豪夺找根据。一个说:“以私有化为纲”。一个说:“资本家代 表‘先进生产力’”。一个说,要学会“科学”地压榨,不要“杀鸡取卵”、“ 竭泽而渔”、一锤子买卖,而要“细水长流”、“可持续剥削”、世世代代不断 线。“三结合”到一起,就凑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绝对排斥毛泽东思想 的“私有化特色理论体系”。 整个毛泽东时代都处于“准战争年代”,在没有取得“隐形世界大战”的胜利、 冲破冷战的包围、为中国创造出和平环境之前,无法把“富裕”提上日程,所以 老百姓的日子相对而言确实较苦。但那是战争年代的那种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必 须的苦,是战争的代价,也是战争胜利的需要——如果战争年代的中国出现了“ 富人”,那才岂有此理呢——但毛泽东时代坚持走的路是“共同富裕”——“富 裕”之“富”。只要在冷战结束和平来临后按照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就必然是人人 “富裕”——没有“富人”,但也没有穷人,更不是“穷人国”。——茅于轼说 “打倒了富人就只剩下穷人”,这是玩弄文字概念游戏故意骗人。只有“富人” 之“富”才会有穷富对立,非此即彼,非“富”即“穷”。“共同富裕”之“富 ”就不存在“不富即穷”。 ——“你们想倒退回到毛泽东时代” 毛泽东时代分两部分:已经经历了的和尚未来得及经历的。前一部分是“准战争 年代”,后一部分是“共同富裕年代”。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必要准备。所谓 “倒退回到毛泽东时代”只能是指已经发生了的那部分,即“准战争年代”。平 白无故让和平年代的人过战争年代的生活,当然谁也不会愿意。但人们的主观愿 望是一回事,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则是另一回事。如果将来某一天中国被迫处于 战争状态,那就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愿意也是那样,不愿意也是那样。 在那种情况下,是愿意象毛泽东时代那样人人平等、齐心协力、为一个共同的目 标而努力奋斗,还是愿意象国民党时代那样“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贪污横行 、物价飞涨、多数人饥寒交迫、流血拼命而少数人作威作福大发战争财、国难财 、人命财?让你吃苦流血拼命以便让别人躲在一边享福敛财,你愿意不愿意?那 时还会说“你们想倒退回到毛泽东时代”之类的讽刺话吗? 既然口口声声“你们想倒退回到毛泽东时代”,那就是说不愿意回到“毛泽东时 代”已经发生过的那部分了。也就是说,不愿意中国处于战争年代或准战争年代 了。但坚持“富人”之“富”已经使中国社会贫富剧烈分化,社会矛盾持续激化 ,正走向全面对抗。各种利益集团无视国家利益,肆无忌惮内外勾结祸国殃民。 “政令不出中南海”,各路诸侯自行其是,对中央阳奉阴违。“人权高于主权” 意识大行其道。民族凝聚力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如果一意孤行,沿这这条路 一直走到黑,那社会撕裂、国家分裂、爆发内战是免不了的。那时就只能靠毛泽 东的一套来收拾残局了。这不反而实现了“回到毛泽东时代”了?主观上拼命想 避免的东西客观效果上却是在为其变成现实而创造条件——这就叫“适得其反” ,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只有按毛泽东的主张,坚持公有制为主、私有制为辅,认同“富裕”之“富”而 不认同“富人”之“富”,那才能避免中国社会的崩溃,自然也就不存在“倒退 回到毛泽东时代”的问题。——不是“倒退回到毛泽东时代”,而是“前进走向 毛泽东时代”——走向当年的“毛泽东时代”尚未来得及实现的那部分:“共同 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