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刊揭秘被台湾军方视若珍宝的雄风-3, 源于美军“处理物资” zt

台刊揭秘雄风-3内幕:源于美军“处理物资”
2008年01月09日 09:10 中青在线


在去年10月的台军“双十节”阅兵活动中,被台湾军方视若珍宝的“雄风”-3型超音速反舰导弹首次公开亮相。作为台军最具神秘色彩的新式装备,该导弹被宣传为“境外决战”的“神兵利器”,引起了众多军事观察家的关注。2007年11月出版的台湾《全球防卫杂志》,首度披露了“雄风”-3的技战术性能与研制内幕。

源于美“处理物资”

尽管台湾近年来格外强调“自主国防”,但其“自行研制”的导弹一般都有国外的参照型号,如“雄风”-1改进自以色列的“迦伯列”反舰导弹,“雄风”-2则和美国“鱼叉”反舰导弹存在关联。“雄风”-3在阅兵式上现身后,其外型也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全球防卫杂志》证实,它的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小型冲压试验弹”(ALVRJ)。

据了解,ALVRJ原本是美国海军为验证冲压发动机技术而实施的科研项目,1974年开始进行发射试验。这种导弹通常由飞机挂载,最大速度约2倍音速,射程可达160公里,整体性能比较出色。不过,由于美军此后将兴趣转移到亚音速的“战斧”巡航导弹上面,ALVRJ在竞标中屡战屡败,因无法取得订单而被打入冷宫。

另一方面,出于提升自制武器威力的考虑,台湾从1980年也涉足超音速导弹领域,并由“中山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科院”)牵头,陆续开工建设了大型风洞等配套设施。但因为始终无法在至关重要的导弹发动机领域取得突破,“中科院”在无奈之下转向外国求助。考虑到身陷困境的ALVRJ项目刚好符合需要,美台双方一拍即合,遂于1984年以“处理多余物资”的名义秘密实施了技术转让。


在双十阅兵式上亮相的“雄风-III”导弹

开发过程一波三折

美国的支援使台湾的导弹研发能力跃进了10年左右。尽管如此,台军超音速导弹的开发过程仍然一波三折。文章透露,“中科院”最初打算将引进技术用于开发“天弓”地对空导弹,数年之后才发现对方提供的样品原来是作为反舰导弹设计,根本不能对付空中目标,先期投入的数百亿新台币(新台币与人民币比例约为4比1)就此打了水漂。这次失败还引发了“中科院”下属电子所和火箭导弹所的“内讧”,后经“参谋总长”郝柏村居中调停,总算平息了风波。

1990年,超音速导弹的试制任务转由新成立的“擎天计划室”负责,该部门后来又和设计反舰武器的“雄风作业室”合并,“雄风”-3的开发计划至此走上正轨。在这一时期,“中科院”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方面,首先解决了助推系统和弹体的整合问题,又以ALVRJ为蓝本开发出“擎天”载具,并在此后数年中完成了4次试飞,验证了制导和航路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可行性。

奇怪的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雄风”-3却再度从外界的视线中消失,在七八年间音讯全无。直到2004年,台湾当局才放出其首次试射成功的消息。在这之后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倒是顺风顺水,随着该弹的“真身”在去年“双十节”上曝光,20年来被台军寄予厚望的“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终告“修成正果”。


在双十阅兵式上亮相的“雄风-III”导弹

高速攻击有失有得

《全球防卫杂志》结合已知线索,在文章最后对“雄风”-3可能达到的水平做了简单分析。

从阅兵式现场拍摄的照片观察,“雄风”-3的尺寸比ALVRJ更大,但二者的外形相似,最大的差别是弹体侧面加装了两支固体火箭助推器,给人以较为臃肿的印象。文章认为,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主要是因为“雄风”-3采用舰艇或地面发射方式,在起飞阶段需要更大推力来克服重力影响。据称,科研人员早先曾将助推器“串联”在主发动机后方,后来基于方便运输的考虑才改为目前的式样。

与原型相比,“雄风”-3为补偿增加的重量而携带了更多燃料,在发动机性能不变的前提下,至少能以两倍音速持续飞行100公里以上。得益于更高的巡航速度,“雄风”-3在实战中可以显著压缩防御方的反应时间,强大的动能也有利于弹头威力的提升。但超音速飞行所带来的副作用,也使得该弹存在红外特征明显,容易被拦截和摧毁;导弹射程受限以及难以实施二次攻击等不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