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慈信牧师:将你的心归我--从登山宝训看北美华人的生活方式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将你的心归我﹕

从登山宝训看北美华人基督徒的生活方式

 

 

有数不清的华人信徒,是在留学期间找到生命的主、或再度委身给基督的。在北美求学的这段日子,不啻从某一文化(也许是亚洲文化、也许是美洲的华人群居文化)进入北美校园五花八门的沙拉冷盘文化。这些莘莘学子因为在高等学府的学习生活,心态上自然较能接受新的思想,因此也较愿尝试别的文化。也许是某某基督徒友人带他们到当地的中文查经班,他们在其中得到了所谓信心的证据;或在退修会经历了转捩点、决志信主或得到复兴;多多少少学了些查经班的优、缺点;也在这团契中找到了避风港,不致因世俗人文思想的狂流和未信友人对福音的讥嘲而动摇。在念书的这几年,也接触了教会(多半是当地的华人教会),然而教会却非理想中的教会、甚至可说未能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只知灌输中国式的价值观,教会活动又往往在他们够忙的生活中另加压力。

 

好了,终于熬到毕业了。找工作、找新公寓、也许找辆新车,他们安定下来了。怎样的一种安定呢?身为信耶稣的专业人士,往往不能按圣经来剖析自己的生活方式及专业。习惯了学生式中文查经班的作风,进入现实世界时,往往无所适从、灵性也受了影响。较有心的,就成为当地华人教会的中坚分子,忙于各种事奉。在这些过渡期,不知怎的,原先那股愿意接纳新思想、新文化的态度、愿意顺服在神话语中的心情,渐渐消失了。变得世故起来……至少,我们体会出这世界远比想像的复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成语提醒了我们:外面这真实的世界真是险恶啊!

 

在这样的世界上,要作耶稣基督的门徒,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活出门徒的样式实在很难,因为外面身上扛了许多的包袱。但是,答案实在并不复杂,只要我们用崭新的眼光来看耶稣对他门徒的要求。在登山宝训,主耶稣、荣耀的王告诉门徒如何活出国度的生活。从这段信息,我们要取出几个原则,来用在华人,已就业的基督徒身上。

 

 

登山宝训的结构:将你的心归我

 

登山宝训是同时说给门徒(紧紧跟随耶稣、与主生活在一起的人)和隔著一段距离来听耶稣讲道的众人听的(太五1~2)。换句话说,主耶稣有意教导热心事主,和教会里的挂名基督徒如何过基督化的生活。

 

我们把登山宝训的大纲整理如下:

 

1.相关人物:耶稣、门徒和众人(五1~2)。

 

2.开宗明义:我们的心是怎样的(五3~10)?

 

3.门徒所领受的呼召:成为盐和光、在世上受逼迫(五11~16)。

 

4.门徒的生活准则:神的律法(五17~48)。

 

5.门徒与神同行:施舍、祷告和禁食(六1~18)。

 

6.门徒的生活方式:先后次序、计划和供应(六19~34)。

 

7.门徒面临的挑战:基督化生活是有价值的、少有人愿投入的、且常见假冒之辈;但是,神却听我们的祈求(七1~23)。

 

8.回到第一件事:我们的心是否顺服(七24~27)?

 

9.结果:权柄引来稀奇(七28~29)。

 

从这大纲可以看出,最要紧的是心。耶稣一开始就说,知道自己灵里贫穷的人,是最有福的人,因为天上国度的子民,都是知道自己灵里不足的人(五3)。知道自己灵里贫乏的人,接著会为自己的罪而悔痛(五4)、在温柔谦卑里降服于神(五5),并在神的公义正直下饥渴慕 义(五6)。因此,耶稣对门徒最大的

要求,就是他们的心。

 

            当圣经讲到心时,不是指某方面,虽然灵是和魂,体相对的,或有别的,彼此之间却不能分割。耶稣要我们完完全全臣服在他面前,我们若想跟随他,就得全人到他面前来。

 

            华裔基督徒专业人士,得好好自我省察。我有没有失去对神单纯信靠、顺服的心呢?我的生命中是否已塞满了工作、经济计划和物质,因此不再体察到我自己在灵性上有多贫乏?凡是够聪明的人,都会听到天父伸手招呼: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

 

 

我的心如何?(四福的实际应用)

 

            让我们扼要地看看登山宝训的最前面四节,也就是八福的前四福,并应用在华人基督徒的专业生活中。

 

            一、虚心的人有福 了。

 

            天国的子民(也就是说,服在耶稣权下,像门徒一样跟随他的人)心里明白,在灵性方面,他们是一无所有的。我们没有任何东西拿得出来。在神面前,我们一无是处,生命中一无良善。我们在灵性上是赤贫的。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虽已明白我们的可怜光景,却仍需静下来倾听。我们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去听圣经和圣灵要对我们说的话。我们得敞开我们的心,才能回到基督的身上。也许可以安排一整天的周末静修,安静在神面前默想。回想你这一生经历的每一阶段,看看神怎样领你到基督面前,怎样在每个阶段丰厚地祝福你。读读诗篇,为神的圣洁和恩惠而赞美他。为神在你生命中所成就的感谢他。想想你的现况:耶稣是否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掌有主权?这些自省应能驱使我们在神面前承认:我是穷得可怜,一无所有。

 

            我们当中另有一些人,得费力老实看清我们自己在灵性上的需要。我们不妨找个基督徒、彼此分享自己目前的灵性状况,并互相帮补。然后,用更新过的心,在神所赐的各种途径中力求灵性的增长:神的话语、祷告、敬拜、团契、圣餐。按周、按月一起分享心得,务必肯定我们在神面前是完全诚实的。

 

            我们只有诚实,才能看清自己在灵性上的缺乏。我们得敏感倾听神要跟我们说的话。我们得承认,不管我们看起来怎样,我们需要主耶稣。

 

 

            二、哀恸的人有福了

 

            人生不易。我们在工作场所、家里、教会里,都会遇见困难。公司里,我们称之为争权夺利。教会里,牧师和执事之间不能彼此了解,我们说是意见不合。家里,夫妻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因为他们合不来。美国土生华人和海外出生的华人之间,则是文化差异

 

            当然,这些形容词都有助于我们明白个中道理。但用心分析一切政治上、人际关系上和文化上的问题时,我们不得不正视另一因素: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罪。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有些出在作风不同,但更多问题却是出于罪。我们若不肯到神面前,为我们的忤逆、硬心和自以为是而哀恸!我们 就不得重享在基督里的有

能力、有喜乐的生活。

 

            我们活在一个极庸俗的世界。带罪的念头不断进入我们脑海。即使在教会里,我们也往往忙著各种事工和组织各种委员会,顾不到悔改。主耶稣应许了,只要我们到他那里,就可得到活水。圣经告诉我们有一种悔改方式是妥当的,另外也有一种不妥当的悔改方式(林后七10)。妥当的悔改是:(1)承认我们是背叛了神,我们表现得好像可以自己掌管生命的终局。(2)为我们所犯的罪忧愁、伤心,并且恨恶这些罪。(3)转离我们的罪,并决心从此活在顺服中。(4)相信耶稣已在十字架上为这一个个的罪付了赎价。然后,我们去向新的一天、新的人际关系及新的作息表,每天都可以是全新的一天。我们不需带著旧日的包袱。事业上的压力(那些的重量)已经足够我们天天去背负了(一天自有一天的难处-太六34)!

 

            三、温柔的人有福了

 

            我们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生活,在高度竞争的环境里工作。身为中国人,我们被师长拿礼、义、廉、耻来教养。我们应该不夸耀自己的成就,对人礼让三分。但在北美,你若要出人头地,好像得捧捧自己似的。年轻时、在美国出生的中国 人,在这方面就没什么问题。他们在课堂侃侃而谈、毕了业能找到最好的工作、在事业上不断前进、表现出众。对这些,圣经是怎么说的?基督徒是不是一定得柔和谦卑、以致遭人排挤?

 

            有些学者认为这里的温柔,是和旧约的穷困有关的。神以恩慈、柔和的态度来对待他的子民。而这些穷苦的人,只能投靠神,因此他们被形容为温柔谦卑的人。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在这世上一无所有,我们就会转向神-而神应许这样的人、必得永远的基业。

 

            我们为何在工作上力求表现?为何求取事业、金钱上的种种目标?在我们求好、求全的过程里,我们常不常想到我们自己在心灵上的需要?常不常想到我们周遭的人的需要?我们是不是只求达到目的、而忘记了别人的需要?我们有多愿意成为别人随时的帮助,而暂且把自己的需要放在一边?温柔谦卑的人有福了:那些知道神掌管一切、且知道神要赐产业给那些在神面前谦卑的人有福了。我们如何作个柔和卑微的人呢?主耶稣是最好的榜样。

 

 

            四、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

 

            如果我们真知道我们灵里贫乏,我们就会渴望得饱足。肚子饿的人知道他们需要食物,因此他们去找吃的。口渴的人会跑到有水的地方去。我们在神面前的渴求,也是类似这样。

 

            我们可以用管理学的讲法来看。在工作时,我们讲究目标、先后次序和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这些。我们为我们的经济、事业成就、产业(车子、房子等)和我们的家庭(孩子的大学教育、学中文、钢琴、运动和芭蕾舞等等)设定目标。我们为自己与神的同行、为我们的心、定下了什么目标呢?

 

            对于许多奔逐事业的人来说,个人灵修(安静时间)似乎没啥道理。也许,我们都已经是硕士、博士了,祷告和读经好像是在属灵的幼稚园里作的事。这些基本的基督徒生活要则,我们却自认已有资格豁免。

 

            不管牧师、长执们如何提醒我们灵修的重要,若我们没有看见我们自己的需要,是绝不会真去作到的。只有饿了,才会吃;渴了,才会喝。神有时会容许困境(一件伤心事、一个悲剧、一场权利斗争、一个死结)临到我们,让我们再回到他身边。幸好,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神都没有任凭我们到难以收拾的地步。神常用一篇讲道、一本书、一个朋友来提醒我们:人生还有更基本的需要-我们需要回到神面前、敬拜他、降服于他并学习像他。

 

            此乃事关人生目标、先后次序及计划的。

 

 

结论

 

            你今年几岁?你能不能想像到你三十九岁时会如何?诗人告诉我们,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或八十(诗九十10)。当你三十九岁时(其实不需要等到三十九岁),人生已过半。人生过了一半时,我们会过什么样的生活?那时我们的心会是怎样的?诗人的祷求是: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日子,好叫我们得著智慧的心(诗九十12)。

 

            基督化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种个人的、隐秘的、关在壁橱里的主耶稣和我的关系。我们必须藉著祷告、金钱奉献、和具体的爱心、纯洁的行动,来活出属基督的生命来。这样的生活,和先后次序的安排、收支计划的拟定,都脱不了关系。但是,这些必须是从心里发出的:一颗灵里贫穷、饥渴至极、一颗奔向耶稣基督的心。听,他在呼召: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七3738)。

 

 

(林慈信著,邬锡芬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