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1968年的5月风暴:40年周年纪念(序+提纲)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星期二晚上看到法国2台一介绍法国1968年5月风暴的报道,热血沸腾,浮想联翩。以前上个世纪西方60年代对我来说的代表词有; 越战,摇滚(Beatles,Pink Floyds等), 性解放,玛丽莲.梦露。再狠狠想一下,会想到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被刺杀案。

     对于法国60年代的情况,政治方面我从电视上隐隐约约的知道戴高乐那时被迫下台,法国托派流行:当时托派是很光荣的事情,但现在已今非昔比。每每有左派政坛人物被暴曾经是托派,他们总陷入尴尬的境界,因为这个史实已经不被舆论当作是光荣的事情。是托派就是左派极端分子-舆论这样认为的。左派的某些要人年轻时可能是托派(共产党),现在很多已经加入左派的温和的社会党派。

     从音乐方面我很喜欢当时法国歌坛特立独行的怪杰Gamsbourg。60年代,他的一首由法国那时的性感明星Brigitte Bardol唱响,但因为里边有歌手的类似陶醉的呻吟声曾被责有伤风化被禁止(歌曲名字是Je t'aime moi non plus)。这首歌据说在日本也被禁。70年代末,他用Raggae风格翻唱了法国的国歌《马赛曲》也被禁演。

    但那天晚上看了这个介绍68年5月风暴的报道,才知道当时学生运动和全国罢工的规模竟如此之大,虽然短暂,但差不多称的上是一次革命。看当时政府在初期如何对待这些运动的和运动后期的一些暴力事件,不禁悲哀的想:只要是群体性的行为,总会有陷入暴力事件的危险。因为不管是政府方面还是群众方面,只要有一方里面有些过于热血/愤青的人,冲突就会产生,就会有人伤亡。伤亡后大家更愤青了,如此就陷入一个"恨"的怪圈。说起"恨"的怪圈就联想到以色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他们历史的血恨不是每一方都能忘却的。但孰对孰错?其实每一方都有错,都用过暴力。需要双方政坛领导人有一定的宽容和慈悲的力量来影响群众,可能还会有所改变。双方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则可慢慢成矣。但总是有极端分子捣乱,对他们要以暴制暴?我没有答案。这个世界太缺少甘地和马丁.路德.金。

     -人可怜可悲乎?文明了几千年,总走不出自己的动物本能。

     再说法国68年的5月风暴,它从政治上来说没有改变法国左派和右派的两元局面,但是从文化,艺术和社会学的角度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方面对中国目前也有现代的意义,因此很想写一下和大家一起探讨研究以下。就网上找到的不少中文和法语的材料和第二天买的不同专业杂志的报道,想总结一下,不一定很全面,但若可以引起大家对这段历史从社会学和文化层面的关注和思考,拙就很心喜了。

     下面是提纲.- 有时觉的好笑,自己写这样的文章像在大学写论文一样,正反论证加论据.....

     1- 1968年法国5月风暴的国际背景:

        -美国,-日本,-古巴,-波兰,-布拉格之春,-意大利,-西班牙, -中国

     2- 法国的60年代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战后的一代 - 传统保守的社会 -性解放的呼喊 -教育体制 -女权运动,要求合 法流产,要求避孕丸合法化 -音乐,摇滚,- 现代媒体的作用......

     3- 五月风暴的起始和终结

     4- 五月风暴花絮

         -Slogan -图片 - 风云人物:萨特等 - 画报

     5- 五月风暴的影响:

     -政治:要和平,不要战争

     -社会:性解放,女权运动,

     -文化艺术:摇滚,(列侬的REVOLUTION),和平.....

     6-对中国的现代意义

........再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