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奉献,如涓涓小溪和平静的湖水,水花与涟漪是温婉的语言。情感原本是低调的内在的,外化的语言与行为很难表现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调门高了容易跑,嗓门大了容易吵,我选择沉默,其他的留给艺术和艺术家去表现吧。
号称艺术家的韩美林居然象个街边卖艺的一般鼓噪,王蒙王昆这两位曾经占着中国文化艺术两大山头的山大王简直是满嘴糟糠,铁姨还跟当年的红小兵似的,唯有张抗抗说了几句能代表知识分子的话。
需要张扬的肯定不是真情实感,最深的爱也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人性的光辉照亮我看见人性黑暗的身影,他们总是在一块儿,常常玩着此消彼长的游戏。
只有理性是可以言说的,其他不着调的泛滥,只能往人们心里添堵。
再一次发现中国记者的素质原来这么低下,个体水平与媒体级别呈成反比例关系递减,到中央电视台那就是极其低下,摆拍造假,在新闻报道中对灾民提出完全没有信息含量的,非新闻所必需的,针对灾民隐私及情感的不人道问题。
在南方网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画面:
一位老人挥舞着砍刀,逼退身着迷彩服的阻拦者,硬生生把婴儿塞进直升机机舱
邓名伟的爷爷,希望孙儿有一个完整、美好的未来。5月15日中午,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顶着旋翼的强风,爬向直升机。他怀抱里,是出生只有20天的小孩。由于母亲没有奶水,小生命全靠矿泉水为继,医生开了张条子:“尽快送走”。然而直升机飞走了,老人绝望得以头抢地,旁观者无不动容。散落在停机坪周围的其他病人家属也躁动起来。这里空旷无依,太阳暴晒,“一旦落雨,病人咋办?”一个抚摸着丈夫伤腿的女人说。又一架直升机降落时,人们远远看到,一位老人挥舞着砍刀,逼退身着迷彩服的阻拦者,硬生生把婴儿塞进机舱。管理者没有为难这个叫嚣着“和你们拼命”的老头儿。几分钟后,这家人背起竹篓上路,去往直升机降落的地方。
我非常诧异于记者的视觉,他在文章中表现出对老者,旁观者以及管理者的理解,但他难道没有发现问题吗?或者是他没有勇气提出问题?一个仅出生的20天的婴儿和他的母亲难道不应该登上第一驾救援的直升机吗?难道还能有谁比他们更有优先权吗?什么逻辑什么秩序,需要老人用砍刀逼退身着迷彩服的阻拦者呢?
我不想妄加评论说救援工作无序,但显然灾民们没有被告知救援应该有的原则和秩序,救援人员也没有遵照该有的原则和秩序才会导致老人挥舞砍刀,这样的画面确实与迅速快捷的救援工作很不和谐,很遗憾,但既然发生了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