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烏之戰,看烏克蘭為誰做了嫁衣裳

美烏白宮談崩之後,甚囂塵上的一種觀點是,美國喪失道德底線出賣了烏克蘭,武力才是硬道理,如果烏克蘭當初不放棄核武器,就不會有今天,等等。其實,光有武力的強並不是國強,只有軟硬皆不弱才有可能應對侵略的能力。光是武力的強大,照樣挨揍的例子太多了。

 
法國強不強 ? 1940年5月德軍僅用六周的時間便徵服法國,其間還捎帶收拾了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按照這個進度,烏克蘭堅持三年多了,仍未亡國,應該算是比法國強多了。
 
越南,自擊潰有美軍幫助的南越政權之後,因其強大的軍隊和長期作戰經驗,被公認為亞洲甚至世界軍事強國。然而1979年2月,東大重兵跨過邊境,照樣入侵了其國土,直接催毀多座邊境重鎮,還是免不了挨揍的命運。
 
伊拉克,海灣阿拉伯強國,曾經連年與伊朗開戰,又揮師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號稱科威特自古以來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多麼熟習的語言。被伊拉克佔領的科威特成了伊拉克第十九個行省。薩達姆表弟,阿里·哈桑·馬吉德擔任省長。伊拉克,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1991年1月,一場沙漠風暴行動,打得伊拉克找不到北。1991年3月美軍撤離,僅僅100天,這個第三軍事強國就被揍得鼻青臉腫。
 
烏克蘭,世界軍事強國。1991年蘇聯解體時,烏克蘭是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沒有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領導同意,蘇聯還解不了體。烏克蘭獨立時,擁有約1,700枚核彈,以及176枚導彈和33架戰略轟炸機,皆可攜帶核武器遠程投放。同時,他們還具備設計和生產這些武器的能力。因為相信軟實力,再加維護此規模的核武庫,烏國經濟負擔難以承受,緒於1994年,同意銷毀這些武器,並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烏克蘭、俄羅斯、美國、英國簽署《布達佩斯備忘錄》,承諾尊重烏克蘭的獨立和主權以及現有邊界。重申它們有義務不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可是2014年,俄羅斯發兵進入烏克蘭南方的克里米亞半島,隨即立法並吞克里米亞入俄。
 
烏克蘭不愧是從蘇聯獨立出來的,它深知與俄羅斯所簽署的任何文件幾斤幾兩,與其簽更多這種擦屁股紙,不如來點實恵的。那就是加入北約,因為北約第五條的法定約束力,抱團取暖遠遠勝過勞什子的備忘錄。澤倫斯基尋求加入北約,無疑是烏克蘭的正確選擇。然而年輕的烏克蘭總統還是嫩了點,達到目的方式完全沒有章法,沒有想辦法騙過普京在他不經意的眼皮子下辦妥這事兒,反而高調硬扛北極熊,兒還沒下,草都踩死一壩,打草驚蛇,讓普京動了殺機。
 
反觀芬蘭,歷史的教訓讓他們聰明許多。他們與俄羅斯的關系,與烏克蘭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比烏克蘭更小媳婦。當年蘇聯就因蘇芬邊界離他們的重要城市聖彼得堡太近,俄國人覺得不安全為由,這種無理竟然是入侵芬蘭的理由。國力的懸殊,蘇芬戰爭的天平自然偏向俄羅斯,割地賠款了事,才避免亡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芬蘭人覺得報仇的機會來了,只要是與老毛子幹就行,芬蘭與德國結盟,一度曾奪回論喪的領土。然而因為站錯了隊,軸心國及其附傭被擊敗,芬蘭領土得而復失。更有甚者,蘇聯清算芬蘭就從侮辱芬蘭人開始,審判了芬蘭的國家領導人,導致後來的芬蘭領導人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制定親俄政策,國策處處避免刺激俄國人,甚至連美國人為重建歐洲撥款的馬歇爾計划都不敢拿,一味迎合俄國人。
 
這次的俄烏戰爭,聰明的芬蘭人終於抓住了機會,趁俄羅斯人面臨全球制裁、戰事又吃緊,無暇它顧,趕緊把約芬的婚事辦了。俄羅斯還完全來不及應付的同時,芬蘭輕而易舉地加入了北約。相當於為芬蘭的國防買了保險,北約也順便納了垂涎已久的瑞典,俄羅斯做夢也沒想到,為了制止北約東擴,以此作為對烏開戰的理由,打得烏鮮鮮的特別軍事行動還沒來得及結束,北約已經東擴更近聖彼得堡了。
 
只是可憐烏克蘭了,為它人做了嫁衣裳。
 
 
華西車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西岸-影' 的评论 : 大國論調已經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所證明,奧斯曼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不謂不大,最後解體,世界多了很多小國家,依附大國並非靈丹妙藥。
yji1206 发表评论于
愚蠢之见.你的屁股坐位决定了你的脑袋.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5-03-04 06:13:32 加入北约意味着责任,而这是小国的大忌,因为责任意味被人当枪使...
小土豆_0130 发表评论于
现在一说到俄罗斯就跟恶魔联系在一起。其实俄罗斯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这跟俄乌战争无关,也跟普京无关。就如同中共和中国不同一样。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加入北约意味着责任,而这是小国的大忌,因为责任意味被人当枪使。
毕竟你没有北约行为的决定权。
而历史上群殴打不过单打独斗并不是罕见的现象,历史上整个欧洲打不过拿破仑,韩战17个国家打不过中国,二战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打不过俄国,那么如今北约打不过俄国也就不奇怪。
类似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是最愚蠢的事情。芬兰严重依赖对俄国的贸易,如今把自己变成了前线国家,自己的国防不得不服从北约的控制,无法阻止北约利用芬兰刺激俄国。
谁受到损失最大?历史经验表明,小国必须是游走于大国之间,被所有大国需求或者不需求,绝不能依附某个大国。
斯特凡大公在欧洲强权围绕下保住罗马尼亚,泰国在殖民主义时代没有成为殖民地,用的都是这个方式。争取与自己的大国邻居搞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环。
毕竟这个邻居大国不可能指望你成为攻击远方大国的棋子,你也就避免了这种命运。
回头再看瑞典和芬兰的选择就是非常愚蠢了。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莫斯科到基辅,好像直线距离只有一千多公里。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华西老乡写的好。前几年去芬兰赫尔辛基,在大街上看见很多歌舞团表演。好几个都在唱俄国的歌曲,当时还挺奇怪,他们和俄国不是离心离德吗?看了老乡的文章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