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年自然灾害,我奇怪为什么有人总是回忆饿死的都是青壮年
在几乎所有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亲历”回忆中,大量的都是什么“全村青壮年先后死去”之类的故事。我推测原因很简单,如果说饿死的都以小孩为主,那么,因为饥荒,本身出生率就低,以出生率来证明当时的罪恶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说老弱人饿死,那么,老百姓能够理解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只有把饿死的人说成是青壮年才能触目惊心。于是,在各种所谓的四川、安徽、河南人“亲身经历”里,充斥其中的是“整村青壮年一个个地倒下,几乎死光”的悲惨场面。还有“出去乞讨不允许”的黑暗内幕云云。
那好,现在我相信,在那几年饿死的是青壮年为主,也就是说,是以生育期人口为主。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如果那个阶段有生育能力的人大量死亡,就算比例比全国“饿死4000万”高一倍——12%的死亡率吧,会有什么后果呢?很显然,此后数年全国有生育能力的人口明显下降,出生率应该出现比1957年前明显下降才是。
事实呢? 我在《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里看到,几乎所有省区出生率的最高记录都是在1962-1964年创造的,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受灾最严重的安徽、四川等省那几年的出生率惊人地高,四川1963年出生率达到5.01%,安徽1962、1963年连续突破5%,达到5.33%和5.07%,河南1962年达到4.508%,对比之下,江西算是受灾轻的省,由于解放初人口密度低,一直没有控制人口,就这个生育人口基本没有被破坏的省,最高出生率1963年3.96%。受灾轻的陕西等省情况也类似。
这就奇怪了,象安徽、四川等省,可是被认为是青壮年死亡20%以上的地区,却在1962-1964年出现超过5%的出生率,这可能吗? 更加搞笑的是,在生育人口大量死亡的四川、安徽等省,1962年以后长期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例如安徽省1961年人口户籍人口2988 万,而1998年达到6016万。四川省,1976年人口6963万,比1961年的4667万增长接近50%,而全国只从65859万增长到93717万,40%多一点。
这只说明,那几年大量流民已经不在户籍掌握中,所以出现人口下降,此后这些人逐步恢复户籍,才导致四川、安徽等地人口骤然高速增长。 为了给一些人士理解一下生育人口破坏严重是什么概念,我介绍一下另一个例子—— http://117.127.58.234/jingdian/jd2.htm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吉安人口数为3737007人,到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人口数为1902899人。 现在吉安市人口也才480万,也就是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所谓“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的政策,江西吉安市青壮年人口几乎被国民党杀光,导致此后吉安市人口增长长期低于全省全国水平。
当然,民主人士介绍历史时很懂得发觉人们不知道的隐秘的,面对右派和地主家庭没有饿死例子的事实,一个常见的理由是——那几年饿死的都是农民,而城市居民有粮食定量,所以饿不死。
恰好我在《四川统计年鉴》找到数据:
年份 城镇人口 农村人口、
1957 568 4520.8
1962 535.9 4152.4
看到了吧,城镇和农村人口下降比例几乎相同,1957年可是还没有大跃进,还没有大量从农村突击招工。因此,以后民主人士介绍大跃进,尤其引用什么廖伯康的资料时,就应该向我们解释:为什么四川省当时城镇大量饿死人而廖某却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