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5):玩沙
作者: 谢盛友
1992年,儿子3岁,那时我和太太都是大学硕士班的学生,下午我们上课去了,我先回来,妻子还有两个小时的课。我回家了很长时间,还没有看见儿子的影子。两个小时过后妻子回来了,我问儿子的妈妈,是否送于骅到别的朋友家里玩去了。
“没有!”妻子回答得很干脆。
再过半个小时儿子还没有回来,我心里真的着急了。
在我们这代留学移民中,肯定不止我们家造就过“钥匙小孩”, 即父母不在家时子女出去时把钥匙挂在脖子上。我们没有时间,我儿子从小就是一个“钥匙小孩”,于他我没有愧疚。心里自我安慰:可以从小就锻炼他的自理能力。不过,我希望看到儿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他,我不但伤心,更多的是担心。
况且那年班贝克发生Tobia男孩被拐骗的事件,轰动整个德国。担心开始发酵,变成痛心。我和妻子该打的电话都打了,该问的人都问了,该找的地方都找了,就是没有看到儿子的影子。我们只有一条路,去报警。警察接纳了案子,说再过6个小时若还没有看到儿子,案子就进入广播电台,发布寻人启事。
还不到6个小时,儿子回来了。
满脸的沙子,衣服鞋子全是泥巴。管不了这么多啦,满脸泥巴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儿子,先紧紧地拥抱再说:“乖乖,你刚才,不,你整个时间在哪里?爸爸妈妈害怕了。”
“我在自然公园另外的一个角落,又发现了一个更好玩的地方,我在那里玩沙,建造水坝,那里也有水。明天带你去看我的水坝,那是我的山峡水坝。”
儿子的山峡水坝我当天就去看了,他说,他整整花费6个小时的功夫。那次有惊无险后,我跟儿子约法三章:父亲一定要知道儿子在哪里;父亲一定要知道儿子是平安的;父亲一定要知道儿子什么时候回家。
有惊无险后,儿子从小开始直至现在(儿子19岁了)严格遵守我们父子的约法三章。比如,他出门之前,肯定事先电话报告,若电话找不到我,他一定给我在家里留张纸条。妻子经常嘲笑我:“你不像严父,更像儿子的婆婆妈妈。”
那天,作家们到布拉格开会,我一到旅馆,就给家里打电话:“老妈(我叫我妻子老妈),你好吗?儿子好吗,儿子在哪里?......”
旁边的赵(淑侠)大姐听见了,赵(淑侠)大姐嘲笑我:“小谢,你真的不像严父,更像儿子的妈妈。”
写于2008年6月24日,德国班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