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片断(2)
作者:谢盛友
与张申华结婚后不久,她带我一起去看赵老师。赵老师夫妇是文革前上海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到四川的绵阳工作,由于工作太苦,而且经常吃饭不饱,饥饿,后来赵老师他们擅自回上海,没有户口,当然没有正当的工作。他们在益民食品四厂打零工,有时当了代课老师。这些人被称为“八路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正式户口,没有正式编制;他们的工资特别少,每天八角人民币;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恢复高考时,赵老师辅导申华英语,使得申华能从一个下乡知青考上大学。后来几乎每次过年,我们都去看赵老师他们。不看也罢,看了更不忍心。赵老师他们居住的房子,我无法形容有多大,一张床,进去时还得侧着身体走进去。我和申华每次都没有进去坐,就站在门口跟赵老师他们说说话。
没有户口,占用了父母几个平方米的房子,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很难长久没有矛盾,况且,赵老师他们还有一个儿子,比我小十岁左右。
有一年过春节,我们去看望赵老师,看到了新变化,墙上挂着一台小小的彩电。我们照样站在门口跟赵老师他们说说话。
到德国来后,申华回沪探亲,肯定去看赵老师他们,直至2002年,他们还是居住在那几个平方米的住房。2002年,他们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给他们购买了房子,才搬入新居。我无论走南闯北,脑海里经常留存赵老师几个平方米的住房。每次乘坐轮船,看到船舱就触景生情,联想到赵老师的房子,其实,船舱比赵老师的房子还要大。
每次阅读梁晓声的小说,我也会想到赵老师。我写我农村的民办教师时,脑海里也想到赵老师。赵老师似乎是那代很多人,尤其是很多上海人的缩影。
2002年,申华给赵老师送去我的《微言德国》和《老板心得》,他爱不释手,今年申华再次看望赵老师,他说:“小谢的书写得很好,我已经阅读了很多很多遍了,知道你们在德国生活很好。生活只要自己感觉好就行,我过去感觉好,现在感觉更好!”
“生活只要自己感觉好就行。”赵老师说得真好。
写于2008年7月5日,德国班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