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公司:中国军工2025年前无法追上美国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兰德公司:中国军工2025年前无法追上美国


  编者按:本文是美国兰德公司政治学研究员罗杰·克里夫在美中经济与安全问题审议委员会上所作的证词。编译此文,旨在向广大读者介绍美国主流战略研究机构对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主要观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并非代表本刊同意或证实文中观点与数据。

  中国国防工业的历史沿革

  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国防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同时中国还照搬苏联的经验模式,将国防工业置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除了第六机械工业部在1982年被改组为一家国有企业——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之外,这种结构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虽然之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但是国防工业,尤其是涉及民用的国防工业则继续保持部委管理的地位没有动摇。直到1993年,这种政企不分的状况才得以改善,大多数政府直接管理的国防工业部门也随之被重组为若干个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其名称和功能分别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和制造战斗机等航空飞行器;中国航天总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和制造导弹与太空系统;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和制造地面武器系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生产民用和军用原子能系统。而政府直接控制的国防工业领域仅限于两大部分一处于国防科工委与人民解放军双重领导之下的中国核武器科研机构,以及由电子工业部管理的中国国防电子科研机构。为进一步改善国防工业的运行状况,1999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总公司、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以及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各自分解为两家独立的公司。2002年,中国国防电子研发机构也被改组为一家国有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国防工业主要由11家国有集团公司,另外加上核武器科研机构构成。

  在改组军工企业的同时,中国还在上世纪90年代末对国防工业体制进行了改革。第一项改革是重组国防科工委。老国防科工委始建于1982年.具有军民两种特性.它不但参与军事装备的采购决策,而且直接管理军工企业。1998年3月,中国政府取消了老国防科工委,代之以采用相同名称但由国务院控制的机构。新国防科工委的任务包括协调军方与军工企业的采购谈判、军方通过国防科工委协调各军工企业的项目竞标、确保企业严格履行合同等等。此外,新国防科工委还负责管理若干所与国防相关的大学、学院及西南工程物理研究院(该院主要研究核武器)。另一项改革是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总装备部于1998年4月创建,主要职能是监督和管理人民解放军的武器系统采购,并对武器装备实施全寿命管理。通过取消国防科工委的采购功能并设置总装备部.可以看出中国将武器装备的制造方与采购方区分开来,这种调整使采购系统结构进一步合理化.目标在于减少利益冲突和*。通过给予军方采购武器的权力,迫使军工企业对军方的需求保持较之以往更加灵敏的响应,至少在名义上,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当然,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实际上同属于更高层次的政府机构,因此总装备部并非是一个完全独立自治的主体。这一弊病必然会削弱中国国防工业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的动力。

  除了重组企业与革新体制之外.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中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激发军工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办法。例如通过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亏损企业,分流或者下岗了一批军企职工,从而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当前。11家大型国防工业企业集团实际掌控着中国几乎所有的军工企业及其下属子公司,许多这样的子公司都必须要自谋生路.自负盈亏。

  中国国防工业实力的提升无疑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科技能力、经济实力以及掌握先进技术的科学家、工程师及管理人员队伍。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导致在中国出现越来越多具有现代化制造工艺、先进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技术的公司(这其中既有外资企业也有中国人自己开办的企业)。尽管这些公司所采用的技术并不一定与国防相关,但它们构成了中国整体经济环境的一部分,而中国国防工业根植于这种环境.并从中获取了先进的制造技术与管理经验。与之类似.随着中国的各类大学及技术学院更倾向于采取西方式的教学和科研手段。它们也培养出越来越多受过良好训练、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科学家、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同时由于国防工业企业的薪水与工作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也越来越能吸引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具备较高技能的社会雇员.以及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中国人。

  近年来中国国防工业最为显著的—个变化是政府的大笔投入。众所周知.中国的国防预算在近十年来增长很快。相比之下.国防预算中关于采购的经费增长幅度则还要大些。根据中国官方提供的数据.2000至2003年间国防预算平均每年以超过16%的速度增长,而武器装备采购经费增长幅度更是超过了18%。

  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成就 很难一一列举推动中国国防工业发展的诸多积极因素,但它们之问的相互作用的确在实质上提升了中国国防工业的质量水平。尽管中国当前尚不具备挑战军事强国的技术优势,但他现在已经能够制造一些堪比美国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例如,98型坦克在性能指标上与西方国家所装备的主战坦克相差无几;两种在建的新型驱逐舰可能已经具备类似美国“宙斯盾”的防空能力;在建的两种新型柴电潜艇也十分先进,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新一代攻击核潜艇,预计这种新型潜艇与美军现役的“洛杉矶”级潜艇性能相当;此外中国海军装备的C--802反舰导弹与美国现役的早期“捕鲸叉”导弹性能十分接近。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尤其迅猛。在俄罗斯的帮助下,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生产Su-27型战斗机,这种飞机具有与美国的F_15相匹敌的性能。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轻型战斗机——J—10的各项战技指标均达到了最初的设计水平,性能堪比F-16。PL-9红外自引导空空导弹与美国2004年年底列装的AIM-9M“响尾蛇”性能类似。新型主动雷达引导导弹——PL一12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种导弹与美国AIM一120“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M—RAAM)”水平相当。另据可靠消息,中国正在开发一种早期预警与控制飞机,其性能更是与美国“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AWACS)”难分伯仲。

  其他一些在研的武器项目还包括:一种类似俄罗斯SA一10以及美国早期“爱国者”的地对空导弹系统、与美国“战斧”系统性能相似的新型巡航导弹,以及一种高速反辐射导弹。

  也许中国最著名的武器装备还是其极具威慑力的短程常规弹道导弹。中国短程常规弹道导弹的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一,导弹的战术性能也比较先进。这些导弹采用固体装药并配备公路机动发射架,具有反应迅速、机动性强、命中精度较高(最新型号的命中精度低于50米)等特点,很难对其锁定并实施有效攻击。

  尽管近年来中国国防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很快,但仍然不清楚中国技术革新对此贡献有多大。众所周知.中国国防工业缺乏创新能力,上述所有武器系统都由他国首先研制,其中一些武器早在中国开始制造前十多年就已生产。中国从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获得了许多技术上的帮助,甚至还进口了许多用于制造这些武器的整套设备。以短程弹道导弹为例.尽管中国的保有量世界第一,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没有能力生产部署此类武器(美、俄没有生产部署此类武器的原因之一是1987年签署的
  此外,尽管不断引进他国武器装备,但中国国防工业并非仅仅满足于简单引进,而是尽量对其进行消化吸收。中国确实从俄罗斯和以色列获取了重大技术援助,但是很多技术改造都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中国的弹道导弹计划几乎从未得到国外的直接援助。最近,有消息披露中国正在研制用于攻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弹道导弹,如果此举成功的话,将证明中国拥有独特的、空前的军事实力。

  中国国防工业的创新能力只有当他逐步缩小与世界军事强国之间的差距时才会真正显现。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越是接近世界军事强国,他从国外所能获得的技术援助就越是有限。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或公司不愿意与中国分享最尖端的科技,是因为担心这样做会抵消自身的军事优势.削弱竞争能力。

  中国国防工业前景展望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国防工业进步很快.但前进的道路依然坎坷。例如。中国至没有专用武装直升机;不具备有效反潜作战能力;短期内不太可能拥有隐型飞机;没有美、俄、以色列等国早已拥有的外红引导超高速空空导弹;缺乏美国空军所装备的高精度空对地攻击弹药等等。对于中国而言.若想在东亚地区挑战美国的军事优势,还需要解决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正如上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尽管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要远比自己搞开发节省资源.但由于中国已开始接近最为顶尖的科技,因此未来缩小技术差距的道路将会越走越昂贵。在另外一份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中,我们估计在2025年之前,中国所能利用的国防资源将无法与美国当前所拥有的国防资源相提并论。

  此外.中国的国防工业一直被一些结构性问题所困绕,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必将制约其有效性和创新能力。在所有这些结构性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尤其突出。第一,军工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竞争。正如我们在美国某些垄断行业中所发现的那样:较之竞争的环境,缺乏竞争的压力将减缓创新的步伐。第二,几乎所有的军工企业都属于国家所有。私有企业会因为资本投入而承受极大的创新压力,然而国有企业则不然。与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军工企业虽亏损严重但却不会受到惩罚。亏损军工企业不允许破产,由国家提供补贴或银行贷款以弥补收支差额。这种缺乏财务约束的行为不仅使军工企业失去了减亏动力,也难以使其形成创新动机。

  我们认为,只有当中国采取切实步骤允许武器开发商展开全面的竞争,才有可能逐步缩小与世界军事强国之间的技术差距。我们还认为,只要美国有关部门继续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的国防工业就难以挑战美国的军事技术优势地位。

  中国国防工业所取得的成就十分显著.其潜在的战略意义十分巨大。尽管上文刚刚指出,只要美国有关部门不断制造出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国防工业就难以获得挑战美国军事优势的机会。但是倘若美国军方不能有效提升其技术水平,十年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有可能装备更加先进的武器系统,并在东亚地区挑战美国的军事优势地位。虽然在2025年之前中国所能利用的国防资源无法与美国同日而语.但是如果中国集中精力发展东亚地区的区域性作战实力,并且放弃投资开发远程投送力量.例如航空母舰、重型轰炸机、战略运输机以及两栖攻击舰艇等,那么到2020年即便中国无法装备目前美军所普遍装备的现代化武器,但至少也将具备一定规模。同时中国拥有独特地缘优势——地处于东亚,而美国若想抵达该地区则需绕半个地球。未来美国能否保持当前这种对华军事优势,将取决于美国能否开发出更加先进的军事装备以替代美军现役武器系统.这些新型军事装备也应该在性能上远胜于中国下一代主战武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