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宋宜昌:巴尔干厮杀为哪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科索沃—马其顿—波黑是欧洲最荒凉的山区,地域封闭,交通不便,资源贫乏,民族混杂,且有“欧洲火药桶”之恶名。然而北约在6年的时间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此用兵,究竟是为了什么?

  科索沃问题的实质是欧元区扩展其南翼。在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北约后,欧元区巩固了北翼和中路的推进。在南翼,除西非中非法郎区外,欧元在北非遭遇到一系列阻力:阿尔及利亚的动乱、利比亚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埃及靠向美英的政治军事体系。在中亚,奉行亲美政策的土耳其在黑海海峡也不会轻易放行。思来想去,只有走阿尔巴尼亚—科索沃—保加利亚—黑海一途。

  巴尔干是意大利传统上的势力范围,二战时墨索里尼就曾渡过海峡入侵阿尔巴尼亚。二战后,由于阿与南奉行社会主义政策,使意大利痛失半个世纪的商机。阿国易帜后,意大利渡海东进,沿着当年墨索里尼未曾实现的梦幻之路进入巴尔干。当年用枪炮办不到的扩张,现在在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大旗下,只靠银子和印钞机就全趟平了。

    进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德国资本,不过是重返奥匈帝国即哈布斯堡德语王朝的旧地,其胃口绝不会以亚德里亚海东岸的一片崎岖山地为满足。它们将越过科索沃和南斯拉夫走廊,在风雨飘摇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站稳脚跟,把黑海西岸和多瑙河三角洲变成货真价实的欧元区,然后跨过黑海和高加索,到里海和中亚与美国及俄罗斯争霸,这才是欧洲政治、经济、金融的大战略。

   欧元启动前后,美国突然意识到,联合的欧洲大陆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形成了巨大威胁。

  从军事角度看,北约设在欧洲的基地站网对美国利害攸关。美国控制中东,只能依赖欧洲海空基地。海湾战争时,美国空军主要依靠在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空军基地提供后勤维修和补给。美国海军第6舰队尤其依靠南欧各军港: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是美海军南欧和地中海作战指挥中心;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是航母母港……这些海空军基地经半个世纪的营建,设备齐全先进,短时间无法替代。一旦美欧闹翻,海空军基地全部撤出欧洲或受限制,迫使美国使用摩洛哥、埃及、以色列等地的港口与机场,那么美在中东和海湾的战略威慑与实际战力将大打折扣。一想起欧洲要另起炉灶,不禁令美国军方寒气透背。因此,美国多数议员坚持通过显示武力来防止欧洲另立门户。

  驻波黑的北约部队大部分为美国人。对科索沃和马其顿威慑的空中打击兵力,美军亦占70%。在长达8年的巴尔干内战中,意大利吸纳了美国驻军军费的大头,吃得脑满肠肥,尽管有“缆车事件”的不祥之兆,但并不愿同美闹僵,反而更愿意利用美军事力量为它火中取栗。法德两国也哄着美军抡圆大棒,借美国之力为欧洲打开巴尔干通道。

  美国一直对被排除欧盟之外的土耳其偏爱有加。尽管土处于穆斯林世界,远不如欧洲安全,但美国仍大量援土,并在对伊拉克打击时频频使用这里的空军基地以为其创收。最近美国又以废铁价送给埃及32亿美元的军火,以笼络埃及为其今后出力。美与土、埃表面合作,其实是暗中牵制欧洲。

  欧洲诸国的雄心是打开巴尔干走廊,在黑海东岸的高加索立脚,利用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前出到里海。一旦欧元前出到里海海岸,并与足以敌波斯湾的里海石油天然气(约1000-1500亿吨的储量)挂钩,那内涵就大了!它可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进入俄罗斯内陆腹心地带;又可沿咸海、阿姆河、锡尔河进入中亚联通中亚五国;朔阿姆河、锡尔河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富汗,距中国新疆只有一步之遥;利用土哈大铁路又沟通了俄罗斯西伯利亚高科技和重工业城市。这种海河陆的水陆联运,距离比法国经苏伊士运河到中国广州的14870千米航线缩短8000千米,意义深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