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钺论史】《抗战篇》-徐州会战;也算是对本坛“抗战中的西北军”的一点异声

XXX 徐州会战
看到这里,你就看清了到1937年底时,中日战争分华北,华东两个战场。日军的两个战略集团在陆地上没有联通。面对这个局面日军在华的军事指挥官,就觉得应该打通两部分的陆上联系。而中国统帅部则是要保持日军两大集团的分割装态。这样一来两下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徐州这个地方。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的大战很多都是在徐州打的。我们通常说的“逐鹿中原”,实际上仗更多是在徐州打的而不是郑州(虽然它在地理上更中原一些)古时的南北大动脉就是京杭大运河,徐州正在运河边上。现代的南北大动脉之一——津浦铁路,和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就在徐州交会。所以徐州就成了沟通南北陆上交通的关键节点。
日军要拿下徐州沟通南北两个战略集团的陆上联系。国军要守住徐州割断日军的南北联系。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1937年10月16日,国军大本营重建第五战区,作战区域从鲁南到苏北,至到东海。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官,韩复榘为副司令官下辖:
第3集团军(原西北军,韩复榘的基本部队,)司令 韩复榘, 下辖:
第12军,军长孙桐萱
第55军, 军长 曹福林
第22集团军(川军,从山西战场调来) 司令 孙震,下辖:
第41军,军长 孙震 (兼)
第45军, 军长 陈鼎勋
第24集团军,司令 韩德勤 , 下辖:
第57军,军长 缪澄流(原东北军,是个软骨头)
第89军(原西北军), 军长韩德勤(兼)
第11集团军,(桂军)司令 李品仙 ,下辖:
第31军, 军长 刘士毅
第3军团(西北军), 司令 庞炳勋, 下辖:
第40军, 军长 庞炳勋 (兼)
直辖一个第39师, 师长 马法五
第51军(原东北军,由战区直辖) 司令 于学忠
第27 集团军(川军) , 司令 杨森 , 下辖:
第20军, 军长杨森 (兼)
第3舰队,海军陆战队(500人),及各地区地方武装。
后期加入第5战区序列的还有:
张自忠的第59团军(西北军)。
廖磊的第21集团军(桂军)。
汤恩伯的第20军团(中央军)。
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西北军)。
徐源泉的第26集团军(鄂军)。
看看这些部队,特别是第5战区成立的初期,那有个想样的部队?靠他们打日本人真是让人没信心。这些部队产生于不同的系统,装备又差,尤其是缺少大炮和重机枪,部队多不满员(吃空额军费),思想混乱。相互之间,在军阀混战时还有些恩恩怨怨。在前些年的军阀混战中,都是爱打滑头战的,有奶便是娘。庞炳勋就在背后捅过张自忠刀。事情发生在军阀中原打战时,庞炳勋本属冯玉祥的西北阵营,可是被蒋介石收买了,接受蒋介石的指令,调转枪口打张自忠,张自忠豪无防备,自然吃了败仗,张自忠从此跟庞炳勋结了仇。对于这一群乱糟糟的关系的部队,能让他们听指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李宗仁还和他们大部分人不认识。李宗仁只能以真诚,公平来对待各部,以民族抗战的大义来激励众将。这一招还比较管用。
李宗仁上任伊始就去济南会见了韩复榘这个副司令长官,李后来对人谈起对韩复榘的印象时说:“韩氏虽识字不多,言谈也很粗俗,但是
却生的眉清目秀,皮肤白皙,骤看之下,俨然是一位白面书生。”李宗仁和韩复榘谈了一个晚上。
这之后的1937年11月日军由沧州进攻鲁北,韩复榘在德州,惠民,齐东一线与敌交战还算积极。韩本人在济阳城关被日军围困,韩在卫队的拼死护卫下得以生还。
韩复榘对抗战态度的转折是看到抗战的消耗得不到补充,保存实力的想法又占了上风,这时蒋介石的一个命令成了他撤底转向消极的催化剂。原来经他的请求,李宗仁从南京要来了一个重炮旅,驻扎在泰安。不知何因蒋介石一纸命令又把这个旅给调走了,而且还没跟韩打召呼。韩很脑火,认为是蒋介石有意让他用步枪去与日军拼消耗,从而消灭他的部队。因此大骂蒋介石不仁义。
当津浦路北段战事吃紧时,李宗仁曾要求韩复榘“第3集团军要以沂蒙山区为后方,如济南失守,就到沂蒙山打游击,以使日军不敢急剧南进。”从战略的角度讲,这个方针无疑是正确的。但这是,韩复榘哪有心为抗战大业考虑!只想保存实力,他反驳道:“浦口已失,南路日军眼看要打蚌埠,北路日军若打过济南,南北夹攻,我们一就成了‘包子馅’了吗?”随不听李的命令。当日军从济阳和青城间强渡黄河时,自动放弃济南,坐着铁甲车先退泰安。李宗仁得到消息,急电韩复榘,让他坚守泰安。韩回电说:“南京不守,何守泰安。”韩复榘指挥第3集团军一退几百里一直退到济宁。韩复榘更将自己的家眷,辎重撤到了河南的漯河。当韩复榘辎重火车途径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部来电责问:“豫西非第3集团军后方,为何运往该地?”韩答:“开封,郑州亦非五战区后方,为什么将弹药,给养存放该地?”李宗仁虽然很生气,但是也没办法。将韩的两封复电交给了蒋介石。
到了1938年1月中旬,日军南北夹击第5战区的国军的企图已经很明显。蒋介石决定在开封第一,第五战区师长以上军官军事会议。韩复榘一开始对是否参加这个会议有所犹豫。但在众人劝说下还是去了。1月17日蒋介石在会上逮捕韩复榘,1月24日将韩枪决于武汉。改任孙桐萱为第3集团军总司令。与此同时,蒋介石以军委会命义一口气枪毙了41个作战不力的旅长以上军官。同时发布对战殁将军郝梦龄等人的嘉奖令。可谓是赏罚分明。这为接下来的徐州会战严肃了军纪,才使得将领们人人奋进。后来白崇禧曾感慨道:“韩既正法,纲纪树立,各战区官兵为之振奋,全国與论一致支持,韩之原部在孙桐萱指挥下亦奋勇与敌作战。在此之前,黄河以北作战部队轻于进退,军委会命令,各部队阳奉阴违,经此整肃,无不尊行。”
在华的日军南北两个统帅部都曾向大本营要求对徐州作战,以打通两部的陆上联系,但是日军大本营都回电拒绝,认为不宜扩大战局。但是“华北方面军”和“上海派遣军”都在擅自行动。华北第2军已下达向大运河进攻的命令。“上海派遣军”已派出第13师由滁县攻击蚌埠的命令。
讲到此,我们看到整个中日战争,都是在日军违抗国家命令甚至大本营(日军参谋部)的命令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走下来的。就像是主人手中牵着的狼狗,出了屋狗就急着往前跑,主人被带着不等不走快几步。
无论是“九一八”,还“七七事变”,日本都没有全国动员准备打仗的行动,当时的兵力并不大。甚至日军内部,陆军和海军之间也矛盾重重,互不卖帐。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在中国之所以能攻城掠地,是因为日军真的是以一当十,除了开始时武器装备精良之外,是作战的精神面貌与国军不同。日军侵华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击垮了中国军队里的腐朽部分,使得国军被迫在大战中充实整顿自身,在国际军援下,使部队从装备到战术技术上转变成完全现代化的军队。日军的入侵也使国民党内纷乱的部政治版块挤压成一块,提高了蒋介石的政治地位。所以反共人士也不要老说,抗战给共产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对国民党的团结,和军队的现代化也同样是个机会。
这时守在蚌埠、凤阳、明光一线及这一带淮河沿岸的是第31军刘士毅部。进攻的13师团配备有大量的技术兵种,像战车,大炮,机枪,工兵,架桥,高炮,铁道,汽车,航空兵等等,其兵力相当于一个师团。所以日军的火力猛,手段多。这也是日军这一时期兵力组成的特点。不像是中国军队,说一个旅就是一个旅,说是一个师就是一个师,很
少配属技术兵种。
国军第31军具有广西军队的特点,士兵打仗精,顽强。其班、排、连长的年龄稍大,都是老兵,作战比较有经验。日军比较畏惧广西军。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也认为广西兵比较难打,基本上消灭广西军一个团,解放军自己也要损失一个团。但是遗憾的是,广西部队缺少炮兵,总是被日军轰的抬不起头。31军与日军激战三天,撤出明光,日军及续进攻,打到2月2号,日军进战蚌埠。31军留一部在日军正面阻挡,主力撤至西侧,准备侧击日军北进的部队,使日军不敢放胆北进。这时李宗仁为厚集兵力阻敌进攻,调张自忠的59军,于学忠的51军到此地加强淮河一线防务。
51军先到,防守怀远,小蚌埠,之涡河一线。2月8号,日军在飞机掩护下猛攻小蚌埠,守军113师在师长周先烈指挥下,从8号到9号晚两军在小蚌埠拉锯。最后113师在伤亡严重的情况下,向后撤退。日军终于占领小蚌埠。114师亦与日军渡淮部队发生激烈战斗,伤亡2000官兵退守沫河口。11号于学中调整布署,将部队向淝水附近的何集、新马桥之线转移。
张自忠的59军于2月13号到达固镇。李宗仁让59军接替51军防线,调51撤至西寺坡一带休整。这时第21集团军(李宗仁的子弟兵)到达战区,李令第7军由合肥向明光,定远。同时令第31军向上窑,凤阳侧击日军的攻淮部队。张自忠从正面实施反击,张部15日收复小蚌埠。日军顶不住两个方向的攻击,全部撤回淮南。李宗仁在淮河打的不错,将士也称用命。淮南战事告一段落,两军隔淮对峙。
在淮南大战的同时,蒋介石为配合淮南作战,曾指示李宗仁:“济宁以北采取攻势”。根据这一指示,第5战区命令:
(1)第3集团军以主力向济宁攻击,以一部由开河镇附近,迂回攻击汶上。
(2) 第22集团军(川军)主力向邹县,一部迂回曲阜、邹县间攻击,另一部控置于临城、韩庄间。
(3)第3军团(庞炳勋)在临沂附近,配合该方面地方部队,各以一部夺取蒙阴、泗水后,向泰安、大汶口间及南驿、曲阜之敌威胁。对日照、莒县、沂水被方要点,派一部与海军陆战队联合扼守。
从2月六日起,国军分别向济宁,邹县,蒙阴发起猛攻。虽然国军尽了力,但是不但没有攻的动日军自己反道伤亡不小,还丢失了一些阵地。而日军都是以少胜多。像第3集团军攻击的目标济宁,汶上,等处,济宁守敌是日军第10师团第39联队主力(即,不是一个完整联队,)约1500人,其中只有400人守在城里,其余住南关城外。守汶上的是第39联队的一个大队,约500人。而负责攻击这两地的是第3集团军的两个军。从13日打到17日国军损兵折将,没拿下城池不说,反倒被撵出去很远。攻击济宁的部队曾经一度攻进去9个连,面对的是400日军,日军驻城外的部队封锁了突破口,结果这9个连全部战死。难道日军个个都是金刚不坏身?这种情况不但以前我们就论过,随后的台儿庄之战更是明显。
受命攻邹县的第22集团军在掂量了自己的实力后,根本就没敢照命令打。只是令部队在邹县和曲阜间袭扰。
第3军团也只是构筑工事,向蒙阴、沂水、诸城方向警戒。而派去增援莒县的部队,到达莒县时,莒县已失,游击司令刘震东阵亡。
在我们即将审视历史上名声遐尔的“台儿庄大捷”前先看一下大势,以使我们能居高临下的看清台儿庄战局。
此时淮河沿线的战斗处在对峙中。3月中旬,日军“华中派遣军”(“上海派遣军”已改称)令第101师团的两个半联队由南通进攻苏北,兵锋直达阜宁。由于兵力不足,沿途占领的大城镇,像如皋,东台,盐城只留一个大队驻守。根据日军守军不足的情况,国民党在苏北的保安旅,频频出击,袭击日军的运输线,炸桥断路,并且围攻各据点。使敌不堪搔扰,疲于奔命。不得已停止向北的进攻。转而执行警戒徐州东南的任务。这样徐州南面的威胁解除。
徐州北面,以第10 师团第33旅团主力加上配属的炮兵第1旅团主
力及战车、装甲车、工兵、通讯、汽车、医护等分队组成濑谷支队。沿津浦路南下攻击第3集团军,并已占邹县。而从石家庄调来的第5师团已占领胶济铁路,并沿胶济铁路攻占青岛。在青岛以第21旅团为主力加配属的技术兵种组成约4000多人的板本支队,向西南攻占诸城,沂水,莒县,眼看到临沂。日军两路作战的目标是占领台儿庄。从津浦路上的临城车站有一条支线向东到枣庄,再折向南到台儿庄,叫作临枣支线,枣庄产煤,通过临枣支线可以将煤炭运抵台儿庄,而台儿庄是大运河上的一个大码头,煤在这里可以装运出海。请注意,此时日军大本营还没有制订攻占徐州的计划。还属于中国派遣军的擅自行动。
为应对日军来自北面的进攻,第5战区已调庞炳勋的第40军进守临沂。调第22集团军进守滕县一带。李宗仁又与这两支部队有一段培养感情的佳话。
庞炳勋这时已六十多岁,是个老军阀,打惯了滑头仗。此次带的40军实际只有5个团,四个在编团,一个补充团。编成一个师,师长是马法五(此人在解放战争中还有一段戏)。外加特务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炮兵营等,全军共一万三千多人。由于缺少重武器,实力说实话不怎么强。
李宗仁以前也不认识他。在徐州会面后,李宗仁很客气,称庞久历戎行,论资历是老大哥。又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虽然时势逼人,我们都是被迫在这漩涡中打转,但是仔细回想那种生活太没意思了。黑白不分,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是死得其所。你我都是五十以上的人了,死了也值了,这样不愧作一军人,以终其生。”想信这是李宗仁的肺腑之言。因为这段时期,国民党军内打过内战的将领都常把类似的话挂在嘴上,看来大家都有同感。
庞也为李的诚实,平易所感动。他表态说:“李长官德威两重,我们当部属的,能在李长官领导之下,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李长官请放心,我这次决不保存实力,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李宗仁问他部队有什么困难,这个说到庞的伤心处。他诉苦说:中央有令要我把补充团归并,可我的团都是足额的,并不进去,只有遣散,现在正是用兵之际,各部队都在扩充,独要把我的部队遣散,太不公平了吧。李宗仁当即说:可能是上面不知道你的情况,我替你向上要求,撤销这个归并令。庞感激地说那太谢谢李长官了。
说起来这又是老式部队的陋习。军官发财就是靠吃空额军响。否则军官要置房子,置地,养小妾到哪儿弄钱去?这样打起仗来往往就名不实至。说是一个团往往只有两个营。而且是团团有空额,营营有空额,营团军官也都吃空额。但这时李宗仁已顾不了那么多了,先要稳定军心要紧。
李宗仁接着问他还缺什么?庞说:最缺的是子弹,枪支有不少也太陈旧了。
李宗仁表示这些困难他都会在他职权范围内从优解决。后来果真,不但军委会撤销了给庞炳勋的归并一个团的命令,而且还给庞发放了不少枪支弹药。这几件事让庞炳勋对李宗仁感激涕零。所以愿意为李用命。
属于川军体系的第22集团军,我们前文已经讲过,他们在娘子关跟日军打过一仗,也存在装备落后的问题。而且出川作战经费不足,阎老西又特抠门,不肯痛痛痛快快地发放军需物资给川军。数九寒天了,川军还穿着单衣。当娘子关败退之际,路上发现一处阎锡山的军备仓库,里面存放着冬衣,被服,枪支,弹药。想着如果不拿也是留给日本人了。就没经阎锡山同意,开仓自取。被阎西山知道后大骂他们是土匪。要求蒋介石把他们调走。军委会打电话给在郑州的第一战区司令官程潜,问他是否接受川军到他的防区,程潜对川军的行径已有所闻,程潜不满地说:“阎老西都不要,你们要送给我?我不要这种烂部队!”
当军令部次长把程潜的话告诉蒋介石时,蒋介石正为接连的失败烦恼。愤怒地说:“既然谁都不肯要他们,把他们调回去,让他们回四川去称王称帝好了!”白崇禧在一旁插话说:第5战区正在要兵,让我先打电话问问李长官再说。电话打给李宗仁,白崇禧讲了事情的原委,李当即表示:别人不要我要,诸葛亮扎草人做疑兵还吓退几万敌兵,我想,这几万川军总比草人管用把。请你转告委员长,尽快把他们调给我。就这样第22集团军被调到第五战区。
22集团军司令邓锡侯,副司令孙震以前也都不认识李宗仁。一见面,两人感激地说:“一,二战区都不肯要我们,天下之大,几无我川军容身之地,李长官肯要我们到第5战区,真是恩高德厚。李长官有什么吩咐,我们绝对服从。”
李宗仁说:“过去的事不必提了。诸位和我都在中国内战中打了20余年,回想起来也太没意义。现在总算时机到了,让我们各省的军人,停止内战,大家共同杀敌报国。我们都是内战炮火中余生者,幸而未死,今后如能死在救国的战争里,也是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都把以往种种譬如昨日死,从今以后,大家一致和敌人拼命。”
李宗仁接着问他们有什么困难,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枪械太坏,子弹太少。恐怕对作战有很大影响。”李宗仁马上当着他们的面给军委会发电报,要求拨给22集团军500支新枪。另又将第五战区军库里的几十门迫击炮和大批弹药发给他们。两人很受感动,一心想打好一仗,一来为川军恢复名誉,二来以报李长官知遇之恩。
张自忠与李宗仁之间也有类似的一段恩情。前文我们说道,张自忠被蒋介石扣押,社会與论一片喊杀之声。张自忠在南京的日子很不好过,想表抗日之心苦无机会。而这时张自忠原来的29军第38师已被扩编为第59军,军官们一片呼声要张自忠回来当军长。在这种情况下。李宗仁找张自忠先谈了话,人为张自忠可用,遂向蒋介石建言:不如让张自忠还当这个军长,将功恕罪,同时可按军心。蒋还是给李面子的,随即写了张字条,让张自忠当了59军军长,划归第一战区序列。在此之前,原西北军的东家冯玉祥,及西北军高级将领像宋哲元等人多给张自忠讲过情,在蒋介石那儿不起作用。所以张自忠对李宗仁的感激之情自不待言。张自忠离京时特意来跟李宗仁告别。激情地说道:“如非李长官一言九鼎,我张某纵不被枪毙,也当长陷缧绁之中,为民族罪人。今蒙长官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当以热血生命以报国家,以报知遇。” 从此张自忠对李宗仁有感恩的心情。
这几只部队经李宗仁这样一按抚、鼓励。也都知奋进。还真能打上几个狠仗
3月9号日军板本支队(六个步兵大队,两个野炮大队)。进抵沂河东岸。庞炳勋的40军司令部带一个旅驻临沂城内,令马法五任前敌总指挥,在沂河沿线布开阵势。激烈的战斗在沂河东岸的葛沟展开。日军相对于40军这样的杂牌军有较大的火力优势。但人数上守军占多数。从9号到13号,40军前线不队在庞炳勋的严令下,坚守不退,与敌反复冲杀,挡住了敌人的进攻,也付出重大伤亡,甚感兵力不够,庞炳勋一面向战区司令部报告形势危急“本日已将军属特务营、学生队等均加入阵线,现军,师部。即一连之预备队亦无。再,所有轻重火器被敌炮及自行损坏者已逾半,现正激战中。”一面说:“然为国家,为主义而奋斗,全体官兵抗战精神始终贯注,死而无憾,益自北伐十余年以来革命素志如愿以偿。”
一个乙种装备的杂牌军能顶住日军四,五千人的猛烈进攻,已属不易(注,坂本支队的重武器远不及濑谷支队,否则庞炳勋也难抗的住)。但是形势又不允许临沂弃守。失了临沂,台儿庄就将面临两路日军夹击的境地。而这也正是日军的战略企图。蒋,李都下令说临沂不能丢。其实,这时攻临沂的日军与庞军交火地点离临沂城还有七到十里地,在沂河以东,属于临沂的外围,并没有直接攻城。但是炮火已打进城里。庞炳勋现在最盼望的是有援军来。能分担一些压力。李宗仁当时手上只有张自忠的59军可调。前文我们已讲到庞炳勋与张自忠在内战时期的恩怨。张曾对战区副司令徐祖贻讲:在任何战场都可以拼死一战,唯独不愿与庞炳勋在同一战场作战。可是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战场的形势只能是他去增援庞炳勋。由于这个原因,李宗仁特意把张自忠叫到战区司令部,对张说:“你和庞炳勋有宿怨,我甚为了解,颇不欲强人之难。不过以前是打内战,不论谁是谁非,皆为不名誉的私怨私仇。庞炳勋现在前方浴血抗战,乃属雪国耻,报国仇。我希望你能以国家为重,受点委屈,捐弃前嫌。我今命你即率所部,赴临沂增援。你务必要决对服从庞军团长的指挥。切勿迟疑,致误戎机。”张自忠回答道:“我绝对服从命令,请长官放心。”为协调指挥,李宗仁还是让战区副司令徐祖贻随张自忠的59军一同前往临沂。庞炳勋听说战区让张自忠增援他,他的心里就像是15个捅打水七上八下的。
没想到张自忠行动积极,12号就到达临沂,这时日军已有少量部队攻到了沂河西岸。徐,张,庞等人,见面后当即开会讨论作战布署,庞建议张自忠住进城里,协助守城,张自忠建议他的军队从日军侧面绕到日军背后,对日军实施包围,然后40军从正面出击争取歼灭该敌。徐祖贻代表战区司令部赞同张的方案。59军13号夜渡过沂河,绕敌背后向敌发起攻击,同时40军发起反击。日军与中国军队激战三日,终因两面受击,无法摆脱被动,被迫撤回莒县,前锋部分兵力守汤头。此一回合国军小胜。
这时庞,张二人对歼敌数的虚报使李宗仁产生误判,李综合这些天的报告认为,板垣师团伤五千,亡三千,伤亡惨重,暂时失去大规模进攻的能力。遂下令张自忠留下一个旅归庞炳勋指挥,59军主力增援滕县。谁知张自忠刚离开,日军就开始进攻,庞炳勋一面拼命抵挡一面向上面呼救。蒋也发指示说:59军不必赴泗水,滕县,以整个军协力庞炳勋击灭临沂方面死灰复燃之敌。59军又折回临沂,谁知加上59军也难以抵挡日军攻势。庞,张二人纷纷报说自己伤亡惨重,减员巨大。庞甚至说他的部队只剩下2000余人。张说自己的部队伤亡一万余人。实际情况如何,对余自己伤亡虚报这一块我们留待一会儿讲,台儿庄战役时一个小细节最能说明问题。
对日军伤亡的虚报,已经不能自圆其说。日军进攻临沂的部队并非是整个第5师团,只是第21 旅团为主组成的坂本支队。第21 旅团就是攻打平型关的那个旅团,现在的旅团长是坂本顺。日军常因特殊任务组织一个队伍。如混成旅团,即是由一个完整旅团加以些技术兵种组成。我们前文已多次提到。支队一般比混成旅团为小,比如现在讲到的濑谷支队,坂本支队。由于他的步兵主体不是一个完整旅团,所以取名叫支队。比如坂本支队开始时是三个大队(像当于“营”)和两个野炮大队组成。濑谷支队也是如此,他是由两个联队(但都个欠一个大队)加其他兵种组成。
这也可从庞炳勋的报告中证实,庞炳勋在3月25号的报告中说:“敌自攻击以来陆续增加,现至4000余人,炮火昼夜不停。”徐祖贻的报告也说到敌人:“约不下四五千人”。怎么可能毙伤敌人数比敌参战人数还多?所以出现李宗仁的误判。实际日军伤亡人数不是很大。从日军可以从容抽出兵力绕道去增援台儿庄这点就可以看到。
回过头我们还讲当前战局。战斗打到3月29号,日军已有部分人马突破59 军两个旅的接合部渡过沂河。与此同时,徐祖贻向李宗仁要的新的援兵,57军一个旅,汤恩伯第20军团一个骑兵团到达临沂前线。日军的攻势被扼制。这时日军突然决定,临沂攻势暂时停止,只留下两个大队与国军队峙,坂本率四个大队加两个野炮大队绕道向台儿庄进发,意图配合濑谷支队夹击台儿庄。而国军在临沂地区的部队发现敌有北退之意,曾发起反攻,竟攻不动。这么多国军竟然对日军的两个大队无可奈何。两军对峙间或有小规模战斗。临沂战区暂时稳定。
坂本支队绕道去增援滕县,徐,庞,张竟坐视无为,守临沂的目的是干什么的?是为了战略上阻断东西两股日军的联系。日军不攻临沂,你就可以让他自由行动了?这里来由表现出国军主动性差的毛病。为此蒋介石斥责张自忠道:“临沂之敌得自由转用于向城、蓝陵镇方向,实该军之耻。”
我们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我在前面大段引用了李宗仁回忆录的原话,以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但也可能带进来一些误导,李宗仁的回忆录水份很大。不知是否因为是别人代笔的原因。毕竟“说”和“写”有很大的不同,说出来很容易,有时甚至可以很随意,但写就不同,当你写下,一件事,一句话,你可能会审视这段文字,考虑妥不妥,是不是再查证查证。而“说”就往往疏于这方面的工作。
滕县正在发生什么?北敌第10师团部队既占泰安,宁阳,济宁,大文口,曲阜,邹县。3月初给33旅团长濑谷启配备大量炮,坦,工,车等技术兵种,组成濑谷支队准备南下临城,经临枣支线攻占台儿庄。
前文已讲到在这一地区的是国军(川军)第22集团军。原总司令邓锡侯此时已回四川,接替刚刚去世的刘湘的四川省主席的职务。孙震由副司令进掌总司令一职。由于川军不但装备简陋,而且有吸毒的传统。战斗力可想而知。但是川军将领的积极性还是好的。抗战一起刘湘就发表了积极抗战的态度。话还要从七七事变谈起。
七七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8月初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各省军事当局都派首要负责人参加,中共也派出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毛泽东虽未出席但是也托代表团带去了他的“战策”《对国防问题的意见》,提出了发动全民抗战的关点。
8月7号的会议上,四川省主席刘湘发言说:“要攘外才能安内。日本人的军事力量虽然比较我国为优,但必须利用交通线,始能发展其长。离开交通线,其军队调动难,给养补充更不易。我等只要采取正规战。游击两种战术,在交通线两侧与前后,与敌周旋,即作持久战, 。。
。。。由中日战争发展到国际战争,是可能的。抗战最后胜利必属我国。”又激情地表示说:“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状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回川后又发表《告川康军民书》。书中说:“四川为国人期望之复兴民族根据与战时后方重地,山川之险要,人口之众多,物产之丰富,地下无尽矿藏之足为战争资源,亦为世界所公认。故在此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7000万人民所应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川军组成两个集团军。出川前,邓锡侯在“出川抗战誓师大会”上激昂地讲说:“我们四川人是具有爱国传统精神的。黄花岗烈士有四川人;辛亥革命有四川人;护国之役也有四川人。当前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我们身为军人受四川人民20余年的供养,当然要拼命争取历史的光荣,籍以酬报四川人民。川军出川以后,如战而胜,当然很光荣地归来;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再加上前文已讲过的被人看扁等原因,全军上下正憋着一股劲儿。要争这个军人的荣誉。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的川军此时正在日军进攻的路上。司令部设在临城,部队前锋据守在津浦路的两下店。主力布署在界河,沙河一线。滕是座空城,只有三个师的师部(其中127师师部封城前离开)两三个连的警卫部队,战役企图是阻敌以滕县以北。
激战于3月14日先在两下店打开,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的火力支援下,冲向中国守军,守军纵有高昂的斗志也奈何不了日军的铁甲部队,虽然以栖牲换取了敌人的一些损失,但是挡不住敌人的进攻步伐,到下午敌人就已越过了两下店,进至界河,普阳山,龙山一线。15日日军继续攻击,黄昏时突破这一防线进抵滕县城下。这一下,孙震慌了手脚,赶紧令122师师长王铭章,组织部队坚守滕县。王铭章从沙河调了两个营回来,也只有11个不同隶属的连队,王铭章指令在城内的团长张宣武为城防司令,指挥城内所有部队。
王铭章看城内兵少,又无大炮,以探寻的口气问孙震可否作机动防守。孙已接蒋命令:滕县要固守不能丢。李宗仁也电令说:“滕县为津浦路北段要点,关系全局,应竭死守。”所以这时,孙即答王道:“蒋委员长来电要我们死守滕县,等待汤恩伯军团前来解围。汤部的先头部队昨已到临城,其后续部队正在陆续赶到,我当催王仲廉军赶紧北上。你应确保滕县不失,以待援军。你的指挥部应立刻移到城内,以便亲自指挥守城事宜。如兵力不够,可以把城外所有的41军部队通通调进城内,一定要固守待援。我们川军将士这一次人人要抱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誓与敌人拼到底,一雪我们以前的耻辱,也不辜负李长官对我们的一片厚爱。”王铭章听了这话,已知任务死硬,没有缓和余地,滕县就是坟场。王再请求孙总司令派点部队来,孙震说,要兵我没有,可以给些补给,过后不久从临城开来一列车的粮食和弹药,有大量的手榴弹。这些手榴弹给守城起了很大作用,城上士兵每人屁股下面都坐一箱手榴弹。这边王铭章遂一面让人去外面尽量找到部队叫其回防,一面下令封死南北两门,留东西门为通道,除百姓外所有人不许出城,违令者就地正法。这时城内兵力加上保安团有3000余人。
日军的部署,以一部继续攻北沙河,以第10联队主力配属部分大炮,坦克攻城。以第63联队主力配一部分大炮,装甲车绕到滕县的南面的南沙河一带打增援滕县的援军。
16号晨8时日军开始炮轰滕县,炸开一段城墙,日军步兵开始爬城。这边厢守军的手榴弹如雨而下,炸的日军也是哇哇叫。双方就这样你攻我守打了一天。援军已到城南,为日军所阻。日军的打援部队不但挡住了援军,还把援军打跑了,一直打到临城,把个孙总司令,汤总司令都从临城撵了出来。说起来汤恩伯的第20军团装备也不差,虽说南口有较大损失,但是已在河南整补了一段时间,不但补充了装备,还扩编成五个师。被当作第五战区的中坚力量来使用的。
援军眼看是指望不上了,好在北沙河被日军攻破后,有一部分守军由滕县西门退进滕县,失人员的损失有所补充。17号,日军又攻了一天,守军伤亡殆尽。17号晚日军已部分占领滕县,王铭章已失去对部队的控制,王铭章带着122师的师部一干人潜出县城,出城已后被已登城的日军发现,几挺机枪向他们一行人扫射,王铭章及他身边的几个干部中弹身亡。王铭章的遗体后被士兵偷偷运回了国军的防区。国民政府给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毛泽东,蒋介石等领导人写了挽联。1984年国家民政局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四川家乡人为他重修了坟墓,还修了一座他骑了匹高大马的雕像。他可以说是死的其所了。
正当津浦路上的战斗进行之际,蒋介石看到运河北边的大战已经形成,为加强兵力,力争在这一地区取得歼敌一部的战果以鼓舞士气,振奋民心,确保徐州,遂将原属第一战区的汤恩伯的第20 军团,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调给第五战区。此时汤军一部已到临城,受命解滕县之围。第2集团军乘火车经许昌,武汉转徐州,先头部队池峰城的31师3月19日已抵达徐州。李宗仁让他们接手运河北岸及台儿庄的防守任务。并指示说:你师到车辐山后,先接替台儿庄沿运河的防线,尔后向峄县之敌攻击前进。敌如出而迎战,你师应全力堵击,迨汤恩伯军团进击敌侧背,全力压迫敌于微山湖畔聚而歼之;敌如固守待援,你师应尽力牵制,监视敌人,掩护关麟徵军北上与王仲廉军协力包围攻击,歼灭枣庄之敌,再回师合击峄县之敌,将战线退进至兖州以北。为了协同方便,你师即暂归汤军团长指挥。”汤恩伯也在台儿庄向池峰城交代说:“你们与敌接触后一日之内军团即可回援,你师如能在台儿庄坚持三日即算完成任务。”
李宗仁留下汤军团的重炮营归战区司令部指接掌握,将汤军团的主力隐藏在抱犊崮山区待机,准备当日军进攻台儿庄之际侧击日军,将日军逼向微山湖畔歼之。计划、决心均好。
日军于3月22日下达作战命令如下:“(1)第63联队第1大队(欠一个中队),但任韩庄地区的守备。(2)第63联队第2大队,配属野炮一个大队,明日(23日)从峄县出发,进占并确保台儿庄附近运河一线地区。(3)步兵第10联队,明日从临城出发,向临沂反向前进,策应第5师团之坂本支队作战。(4)濑谷支队主力集结于峄县附近。”注意,命令里说的进攻台儿庄的兵力,只有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野炮大队,被称为“台儿庄派遣队”。
3月23号,蒋介石亲临徐州视察,并留下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次长林蔚,军令部主管作战的一厅厅长刘裴(记住这个名字,此人以后还有故事)加强第5战区的指挥。并调配炮兵,将有10门75毫米炮的野炮营,有德制150毫米榴弹炮2两门的野战重炮连,铁甲车一个中队,以及杜聿明第200师的战车防御炮连调给第5战区。李宗仁将他们都配属到台儿庄方面。这时的台儿庄守军无论从人数,还是重火力方面都大大的优于日军,而却还有空军参战,空军的出动架次并不比日军少多少。按说照这样的火力,兵力,面对区区两个大队(两个营)的日军,根本用不着躲在城墙里防守,而应围上去一顿炮弹,再加一个冲锋就把敌军消灭了。可是战局却不是这样。
3月24号,孙连仲带第2集团军其他部队也赶到徐州,第2集团军是个小集团军,编成如下:
第30军, 军长 田镇南 下辖:
第30师, 师长 张金照
第31师, 师长 池峰城
第42军, 军长 冯安帮 下辖:
第27师师长黄樵松,
独立第44旅,旅长 吴鹏举
第2集团军已参加了华北作战,从河北打到山西,缺少的兵员,损毁的武器都未得到补充。孙连仲曾向蒋介石提出补充,蒋未积极回应。而同样情况下的汤恩伯军团,不但补充了武器兵员而且扩大为五个师,两下一对照,削弱杂牌军的用心立见。所以这也是杂牌军在解放战争时经常发生战场起义的原因。这且搁下不表。
孙连仲到达后31师重归第2集团军指挥,孙将30师,27师也布置在台儿庄周边地区。再说第31师师长池峰城,按照战区和汤恩伯的指示派出兵力向北去“勾引”峄县之敌。日军的“台儿庄派遣队”也正奉命向台儿庄而来,双方在獐山撞个正着,“台儿庄派遣队”两个大队的兵力,先歼灭了31师的搜所队,又消灭了31师的尖兵连,再打垮了31师的前卫营,直抵台儿庄城下。你没觉得听其来,国军就像是泥捏的吗,毕竟手里拿的不是烧火棍!!!按正常人的思维,打战必有死伤,“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日军就七,八百来人,一路打来,那还有攻城的能力,可事实是,不但有,而且还挺厉害。唯一的解释是日军没有什么伤亡。估计国军是一见到日本人就跑,一 打就散。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国军。
日军24日开始攻城,一度突入城里,被31师反击出来。攻城日军向濑谷旅团长求援,由于日军据情报已知汤军在他们侧面的抱犊崮地区准备围歼他们于微山湖东岸,所里主力不敢轻动,只派出两个中队(想当于两个连)配属两门重(一个重炮中队)炮前去支援。“台儿庄派遣队”得到援兵后又发动一次攻击,还是只突进去一部,主力被封锁在城外还是进不去。
26日派遣队向支队司令部报告说:
“(1)敌兵力为3个师(庄内1,庄东1,庄西及包围我大队1)
(2) 大队等待增援,27日开始攻击。
(3) 战死约20名,战伤112命,突入庄内生死不明者15名。“
濑谷再派出一个打队附若干炮兵前去增援。这时攻台儿庄的日军虽然步兵只有两个半大队的兵力,说起来不是很多,但是炮,坦,重机枪等技术兵种已 超过步兵,所以火力还很强的。27号,28号敌继续猛攻,守军31师正面抵挡,庄外的27师,30师部队从两翼夹击以牵制日军的进攻。日军一拳对三拳打的也很吃力。日军第2军司令部急令第5师团不要在临沂纠缠,速派坂本支队绕道赶赴台儿庄增援。这就是我们在前文说到的,坂本支队放弃攻临沂绕道南下的由来。同时电令第10师团濑谷支队将主力加于台儿庄,濑谷启咬牙有从第10 联队抽调一个大队增援台儿庄。
进攻的日军不但配备有大炮,坦克光是重机枪就有两个大队,所以机枪火凶猛。守军有些招架不住。第186团团长王冠五打电报给池峰城说:日军离他的团部只剩只有六,七米了,要求向后移动,池峰城边咳嗽边让他坚持。副师长看到师长说话艰难,抢过电话对王团长吼道:王冠五你给我听着。阵地必须死守,一步也不许后退,这是命令!没有兵力你给我顶上去,就是台儿庄变成一片火海,我们也要守在这儿。必要时不但我要冲上去,师长也要冲上去。这是民族战争,谁流血栖牲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什么价钱好讲的。”
进攻台儿庄的“台儿庄派遣队”得知两路援兵已在路上。精神为之一振,31号开始,在30辆坦克的前导下,鼓起勇气又冲进庄里。由于日军机枪,大炮的火力凶猛,给守军以很大杀伤。台儿庄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盖的,不管谁占了房子都是以个天然堡垒。激战到4月3号,整个鲁南战区双方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几个包围和被包围的圈子,战斗到了最紧张的时候。庄内的31师只剩下1400余人,池峰城眼看就要全军战死,不得已给孙连仲打电话请求:“总司令,敌人攻势过于猛烈,我师伤亡已达十之七,八。我请求你允许我们转移到运河南岸,继续阻击敌人。”孙答:要请示李长官。
孙连仲的电话打给李宗仁,报告了前线的困难和伤亡,请求说:“可否请长官答应我们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2集团军留点种子,这也算是长官对我军官兵的大恩大德。”
李宗仁考虑双方都到了最关键的最后五分钟时刻,必须顶住。否则所有努力将功亏一篑。李宗仁口气坚决地说:“敌我已在台儿庄血战十余日,胜负之数决定于谁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援军明天可中午就可以到达,我本人也将于明晨亲到台儿庄督战。你务必要坚守到明天拂晓。希望你转告贵集团军全体官兵,就说这是我的命令,如违抗军法从事。”孙知道见没有活动的余地,说道:好吧,坚持到全集团军打光为止,决不后退。
李宗仁不但不让他们后撤还要求他反击,说的孙连仲一楞,反击那来的兵力?孙连仲不知李宗仁何以说这种话。李宗仁告诉他说:我出10万大洋,你组织落在火线之下的散兵,担架兵,火夫,等人组成敢死队,从敌破城处进城,从后面夹击城内的日军,将他们打出去或歼灭。原来李宗仁熟悉战场情况,由于国军打仗没有发动老百姓协助,所以伤员都是士兵自己抬,把伤员抬到后方后,这些兵大部分都没回去,也没人组织。所以李宗仁才有此论。孙连仲果然照办,组织了几百人的敢死队,趁黑夜冲进城去,在城内部队配合下将敌人消灭了一部分,残敌被打出城去。
孙打电话给池峰城转告李宗仁的命令,并说:士兵打光了你填进去,你填进之后,我填进去,就是不能后退,否则军法从事。并且扣押作战不力的旅长侯象麟,送交军法处,就地枪毙一个营长,以震慑军心。
鲁南战事牵动着蒋介石的心,连程潜都被蒋介石派到第5战区督战,程潜一抵徐州即打电报给孙连仲和汤恩伯说:“本长官特来徐州督战。台儿庄之敌限自鲁起至齐止(6日至8日),3日内务捕捉歼灭。树立首功者奖洋10万元,否则师长以上予以重惩。”
蒋介石太需要一次胜仗了。4月5号,蒋打电报给汤恩伯:“台儿庄附近会战,我以10师之众对师半之敌,历时旬余,未获战果,刻该军团据敌侧背,态势尤为有利,攻击竟不奏效,其将何以自解?应急严督所部于六,七两日,奋勉图功,歼灭此敌,母负厚望。”
李宗仁也致电汤恩伯说:“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汤恩伯在多封严令的催促之下。赶紧严督各部务歼眼前之敌,并告池峰城说:“明日(6日)决将台儿庄之敌击溃,与贵部会合。如不成功,甘当军令。”
增援台儿庄的坂本支队沿途被汤军团的三个师阻击,步履艰难好不容易到达台儿庄附近,由于被汤军围裹也靠不上去,只是和第10联队取得联系,未能直接在进攻台儿庄战斗中发挥作用。
4月6日汤军团对濑谷支队的包围圈已形成,濑谷支队各部都陷于激战,濑谷知道进攻台儿庄的任务无法完成,而且有被各个被歼灭的危险。遂下令攻击台儿庄的部队后撤,同时增援台儿庄的第10联队,坂本支队也向北缩,使部队抱成一个团,不至因兵力分散而被歼灭。日军丢弃大部重装备及大批军需物资,全队撤向峄县。4月8日,濑谷支队退至峄县一带,一部兵力占据獐山,白山西。坂本支队退致枣庄以南的郭里集一带,靠上濑谷支队。日军像刺猬似的收了起来。整个台儿庄之战结束。这下可了不得了,这是自日军入侵中国以来,第一次没有达到战役目的。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国内與论铺天盖地的欢呼。号称是前所未有的歼敌万余人的大胜利。这就是妇孺皆知的“台儿庄大捷”。
不管與论怎么夸张地宣扬,蒋介石的心里明清楚,就在么一小股日军在他几十万大军的包裹下,并没有被歼灭,而是像泥鳅钻进一大块豆腐里,虽晚然一时找不到出路,但是豆腐也挤不死泥鳅。蒋介石急想打个完美的胜仗,看到国军对峄县及周围的敌阵地攻了七天都不能攻下敌人阵地,很不以为然,去电责备李宗仁,白崇禧等。李,白回电讲了些具体困难,欲拿下敌固守的阵地却是心急不得。蒋也只能按抚一番,表示理解。战事暂时疏缓下来。
评述:
台儿庄之捷就像前面的平型关之捷一样,宣传中的水分都很大。如果中国军队真这么厉害,抗战也不会打八年了。
实际上无论是“台儿庄大捷”还是后来的,所谓“万家岭大捷”,“昆仑关大捷”都不过是失败中的小胜,而且还不是全胜。比如刚过去的“台儿庄之战”日军败在轻敌,区区一万多人,就敢横行鲁南,明知中国军队大军云集全不放在眼里。日军坂本支队不过4000余人,即使后来增加了一些兵力也不过5000人。而当他们舍攻临沂绕道去增援台儿庄时,减去伤亡之数,带上路的只不过3000人左右。就敢穿过山区,无视汤军团的存在,而汤军团前后出动两个军,派三个师接敌仍不能完全阻敌,更不要说是歼灭了。
濑谷支队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9000人。沿途占领了邹县,滕县,临城,枣庄,峄县,攻击台儿庄的兵力,往大了算也就是四个半营。而国军与之对阵的是三个师。整个鲁南战役(我且这么来称呼,因为战事含,东到青岛,北到济南,西到济宁,南到台儿庄.)就是两个师团,而国军部队不下25个师,还不算独立旅,和其他小部队及地方部队。敌占济南,青岛之后出动进攻台儿庄的两个支队加在一起不超过15000人。而国军参战的部队有20万之众。最后还不能歼敌。敌只有战斗损耗,并无被歼的部队。实际歼敌数不超过3000人(指死亡)。
抗战其间,常有200日军就敢撵着国军一个师跑的景象。日军占领区的伪政府军队,绝大部分都是国民党军成建制地投降过去的。人数之众世所罕见。这就是我多次提到的,国军缺乏的是军魂和士气。武器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
往往有国民党一边的人士不服气,好说正面战场如何如何。正面战场到底如何呢?无论是在抗战初期敌人进攻阶段,还是抗战中其的相持阶段,以及后期的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大反攻阶段。敌人都是攻所必得。而国军都是一溃千里,还使出古代战争的手段,掘黄河,烧长沙,涂炭百姓。如果不是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兵锋南向,真不知国民政府还能守住哪里,也许就要退到国外去做流亡政府。而中国就只剩共产党与日军抗衡了。
研读历史的人,看这段历史真让人泄气,为中国军队 耻辱。如果不是有后来的志愿军打出的战绩,不是有后来的中印边境战争,中越边境战争,中越海战。真是做中国人的勇气都没有了。解放军真是伟大的军队!!!
国军后期趾高气扬的远征军,一开始也没打胜,一直到了1945年日军已经穷途末路(比强弩之末还不如)的时候,才在美国帮助下打了几个胜仗。
还要找什么国军打不过共军的理由,看看解放军的战绩,就什么理由都不用找了。廖耀湘的两句话就很说明问题。他被俘关进狱中还不服,当听说中国要出兵朝鲜打美军时,他说:“跟美国人打,非哗啦不可。”三次战役后,志愿军打过了三八线,他又说了:“解放军还真有一套。”现在有些人好说,打内战如何如何,好像多不光彩似的。我就不这么看。不打内战怎么会有个说法?怎么决定路线和政策?历史的演变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战争推动的。不打内战怎么会锻炼出一支刚铁的军队?
我们还会到历史当时中去。日军并没有给蒋介石,李宗仁留下太多的高兴时间。4月14号日军第5师团就已经拿下临沂。这个作为“台儿庄大捷”一部分的城市,陷落了。
看到鲁南的战斗打成一锅粥,日军大本营也“闲”不住了。大本营把“华北派遣军”参谋长和“华中派遣军”参谋长叫到了东京大本营协商徐州作战的方案。4月7号日军大本营正式下达第84号“大陆令”,其中心内容是要求南北配合,击破徐州地区之中国军队。
命令要求“华北方面军”派出四个师团南下作战,“华中方面军”派出两个师团北上作战,另外“华北方面军”负责派兵在兰封(即兰考)一带截断陇海路,将徐州地区的国军围歼在徐州地区。
根据大本营的这一方案,“华北方面军”将第2军编成四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再加大量炮兵,坦克兵的超大军团,负责南下攻打徐州的任务。日军后又调关东军两个混成旅团南下加入到第2军的作战行列。
这时第5战区也新曾加了不少部队,连远在云南的滇军也在卢汉的率领下抵达徐州地区。日军月4月23号开始作战行动,津浦路以西的日军部队很快冲破国军的拦阻,达到陇海铁路,并炸毁了陇海铁路;南线的日军经蚌埠北上也达到徐州以西地区;沿津浦路南下的部队虽遇到顽强阻击几天后也突破国军阵地,达成任务目标。这样到5月5号,日军对国军包围的大势态已经形成。面对这种局面,最高当局以知战事不可为,遂下令部队向西南转进。个部队开始找缝隙冲出包围圈。5月17日徐州陷落。徐州会战结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