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医学的人文品格 ---- 张廷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医院了。然而,当今医院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却是如此稀少,尤其是我们这些不享有特权的普通人,在与医院打交道中,相信或多或少都有过无奈和冷漠的感受,甚至有过惨痛和沮丧的经历,人们之所以恐惧在医院里受到非人道的待遇,已甚于对疾病本身的恐惧。


  在困惑、无奈乃至愤慨中,我读到72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崔念基教授的访谈录,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真有久旱逢甘霖之感!这篇报道让我见识了一位真正杰出的医生,不仅具有学术和医疗上的造诣,更富有博大的爱心、丰厚的人文素养。在当今利益驱动的社会里,人们热切地呼唤着良知和爱心的回归,呼唤着医学人文品格的重建。

  报道记述了崔念基在肿瘤医院工作20年来,不仅收了红包然后全退(当面拒绝怕引起病人不安,等出院时全数退回),而且经常拿数千甚至上万元资助贫困病人的感人事迹。当记者问他:“么时候开资助病人的?崔淡然地答道:“我都不记得了。他再三解释说,给钱是万不得已的事,良知告诉他,绝不能见死不救。在崔念基眼里,帮助病人不一定是用钱,包括各种方式,如帮助病人该怎么花钱就更重要。说,在治疗方面,选择哪种方法,得跟病人好好商量,要根据病人经济状况、年纪、病情、愈后等综合考虑。读到这些对话,我分明听到一位纯粹的医者用行动昭示的真理: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医德,是医者的人文品格。崔念基正是用自己一生一世的行动和思考,在践行自己心中认准的真理。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因曼曾指出,科学这把钥匙可开启天堂的大门,也可开启地狱的大门,究竟打开哪扇门,有赖人文的指导。同样,医学要能真正造福人类,前提是要拥有像崔念基这样具备医学人文品格素养的人。

  随着医学手段的进步,崔念基所在的放射科,想必已拥有愈来愈多先进复杂的治疗仪器,其价值和作用不言而喻。但技术的双刃剑有时会让人们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些复杂的仪器,有如横亘在病人和医生之间的鸿沟,使之距离越拉越大,久而久之病人仿佛不再是一个真实的人,而只是一个号码,一个抽象的疾病标本,一个从教科书上学来的知识的对象。

    天天操纵这些复杂仪器的崔念基,不仅没有陷入纯技术的泥沼
中,反以睿智的人文视野,敏锐地觉察到技术再发达仍然特别需要人性的温暖。他深知,女人分娩、老人临终、病人求医,尤其是肿瘤患者,都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时刻,最需要医生抚慰生命的爱心和诚意。他告诉记者:“病人来了,他对自己的病很恐惧忧心,你要像对家里人一样,分析了解他病在哪里,怎么治疗,清除他的顾虑,树立他的信心。难想见,像崔念基这样一位人性丰满的医生,一位有着强烈灵魂感觉的人,自然会对人性的高贵和神秘心怀敬意,绝不会把病人看作仅是疾病的载体,更不会陷入纯技术的狂热之中。因此当记者问人世间什么最重要时,他简洁鲜明地回答:“是生命,亲情。

  医德和人道精神本来是一个医生所必备的品质,其重要性甚至超乎医术之上。但在当今功利化的社会里,人道和医德越来越被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所挤压和取代。爱心变得稀缺,医德成了多余。人们自然对崔念基的善举有所质疑。但他的另一段对话,足以令人心悦诚服肃然起敬了。一个已退休返聘的老者,名利地位对其而言已无足轻重,唯有爱心可以安顿他的良知,崔念基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从小经历的苦难让他懂得感恩、惜福,更理解那些缺钱病人的苦况。他说:“们家里人都是这样,没有把钱看得很重要。穷惯了。我们今天能这样,已经很幸福。他告诉记者:“我知道病和穷多么折磨人!我12岁时就要去勤工俭学……考上大学时,连去广州上学的路费都没有。老师给了我12块钱。我永远忘不了。读到这里,我禁不住潸然泪下,也许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验,由此更使我明了,爱心和医德不是孤立之物,崔念基的慷慨解囊和爱心奉献,正蕴含了他对苦难、吃粉笔灰人生的体悟,爱心和善良自幼如基因渗入了血液,构筑了他原初的生命底色。

  诚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具有崔念基这样的人文素养。这没必要,也不现实。但以拯救生命为使命的医学职业道德,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理应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的职业,我们还是期望通过教育,通过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通过自律和独善其身,使像崔念基这样具备医学人文品格、有良知教养的医务工作者多起来、再多起来,而少一些、再少一些穿白大褂的蒙昧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