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已经陷入危机是确定无疑的,而美元危机到底有多深?恐怕是见仁见智,一时之间难有定论。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对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判。
好的经济学家不是好的经济顾问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当事人的说法。最近,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林顿首席经济顾问,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出版了《喧嚣的九十年代》一书,对美国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作了系统性回顾,指出美国九十年代经济不是什么奇迹,而是经济泡沫。这也是斯蒂格利茨本人对当前美国所面临问题的忏悔。虽然笔者没有看到这本书,但仅从目录来看作者仍有很多未尽言之处。笔者试言之。
斯氏迟到的忏悔也说明了"好的经济学家往往不是好的经济顾问",他们善于总结过去,却不善于预见未来。曾经有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表示过:经济学家无法预测未来。但有人能预测未来,譬如索罗斯、谢国忠等人。严格地说这些人不是经济学家,而是经济观察家、战略家。因为他们离市场很近,所以能觉察到财富的流动、形成,以及毁灭的过程,如果他们一错再错,只能毁灭自我。
美国经济问题症结之一:财富的盛衰循环
1980年的伊朗革命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从每桶10美元跳升到40美元,给发达国家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发达国家通过联合升息来抑制通货膨胀,1980-1982美国短期利率达到14%,当时对应的SP500指数市盈率为7 倍。经过八十年代的拉美危机,美国实现了对拉美国家经济的控制,获益巨大。1991年海湾战争导致了石油美元向美国长达十年的持续流入,支撑起股市的长期繁荣,在2000年股市最繁荣的时期,SP500市盈率一度达到50倍。在1982-2000的18年里,SP500还权上涨了24倍,其中业绩上涨了4 倍,年平均复合增长率8%,但市盈率上涨了6倍。市盈率的大幅度上涨在当时被认为是合理的,主要是源于对美国高科技的信心。
而事实呢?在本国居民持续的财富积累(二战以来的六十年)、石油美元流入、外国银行储备资产流入的强大资金供给下;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民用化的背景下;在跨国公司源源不断的赢利预期下;在不断创造的他国金融危机的利益输送下;美国经济、股市、美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事实上,1921-1996全球资本市场真实年收益率,最高为美国4.32%,其次是瑞士4.29%,英国2.35%,而日本为-0.81%,但日本 1949-1996资本市场真实年收益率为5.52%。很显然,美国、瑞士是没有受到二战的影响,而日本是战败国。同时,也说明了1921年日本已经很强大,其中应该是"中日马关"条约的3亿两白银的原因。
美国经济问题症结之二:技术扩散快于技术创新
很多学者谈到后发优势.。技术创新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成果的不确定性;二是代价太高;三是市场的不确定性。美国是原创技术最多的国家,但并不是获益最大的国家。相反地,日本是全球技术扩散的最大赢家。
美国经济问题症结之三:服务业的不稳定性
服务业的确可以最大程度吸纳就业,但服务中可以贸易部分的比例很小,即使可以贸易,也会带来技术扩散问题。在美国所推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美国服务业占GDP达到80%,其中金融业占GDP20%。面对国内源源不断对原油、制成品方面的需求,美国可以用来换汇的产品太少。譬如军事技术,美国限制对我国出口。结果是美国不是表现为对于我国的贸易逆差,就是对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总之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当前,美国每年6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短期根本无法消除。相反地,日本却能维持每年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美国经济陷入了两难处境:美元强势,则美国经济高增长,导致高需求性贸易逆差扩大,美元强势难以维持;美元弱势,则美国经济衰退,导致低供给性贸易逆差扩大,美元仍然弱势。
美国经济问题症结之四:金融是天使,也是魔鬼
大量的美国公司转到金融服务领域,美国常青藤公司通用电气,其最大的业务与赢利就是金融业,实际上不过是另外一个安然而已(笔者认为,系统性风险爆发之下,几乎没有金融机构可以幸免)。为什么美国在九十年代可以维持经济的强势呢?笔者的观点是,美国面对的是拉美、东南亚这样的小国,美国可以动用政治、军事、金融等手段,搞垮这些国家,通过金融大获其利。
但现在美国面对的是具有民族自主权的中国崛起,美国没有能力左右中国的事务,那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套就行不通,于是就演变为树倒猴狲散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都将我国调整为战略竞争关系的原因。
美国经济问题症结之五:谁在调控
2000 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但美联储选择了软着陆。2001年以来13次连续降息让美国股市维持在较高的点位。其实质是代表了金融大亨们的利益,希望能够诱骗外国投资者继续将资金流入美国。因此,与其说是格林斯潘在调控还不如说是利益集团在调控。让我们重温一下华尔街的名言:"谁当总统无关紧要,只要阿伦当美联储主席就行"。我们只能说阴谋总有一天不会得逞。
美国的危机本质上是"央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危机,也就是"精英文化"的危机。社会精英们不顾民众的利益、国家的长远利益,把自己的利益强加于他人,既表现在国际社会关系中,也表现在内部事务中。"央格鲁――撒克逊"文化导致了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的集权,以及以权谋私,譬如,最近美纽交所前董事长兼总经理以权谋私问题的暴露就是集权的必然结果。相反地,欧洲文化在各利益群体相互制衡中实现了社会和谐。
美国经济问题症结之六:全球化赢了,也输了
美国推行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比较完整的理论可以说是1990年的"华盛顿共识"。美国在最初推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大获其利,而现在又倒下在全球一体化的门前。唉!世事如此难料。
相反地,我国三代领导人成功把握了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并加入了WTO,使我国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我国赢来了最好的战略机遇。我国目前处于中、美、欧、日四大战略据点的最高点,美、欧、日无论哪家,只要与我国联合就会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当前,美国放不下架子,而日本总是怀着某种恶意,只有欧洲的文化最接近我国传统儒家文化。
美元要跌到哪里?
美元要跌到哪里,主要取决于其他国家,而不取决于美国。即使美元再大幅度下跌,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也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因为,在技术扩散的今天,美国制造业不可能具有竞争优势。产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并从中获利是唯一的手段。在这种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获得了大部分利润,以及很低的进口价格,但失去了制造业的劳动力收入。笔者认为失大于得,这也是我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所以,美国只有通过金融自由化来获得更多利益,这也是我国现在没有轻易让步的原因。于是,美国只有寻求军事手段一途了,通过对全球原材料资源的争夺,培植新的低成本区域,以及控制全球原材料来继续寻求美国辉煌是美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社会对于美元下跌态度来看,欧洲、加拿大、英国等都可以容忍美元贬值,日本也开始默认美元的继续贬值。实际上,对于国际收支平衡的发达国家而言,美元下跌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一方面,美元贬值带来了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力下降问题,另一方面,美元贬值缓解了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压力。而且,在中国成了世界工厂的前提下,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下降是必然的,这些国家通过产业与我国的融合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问题。
所以,在没有发达国家共同干预的前提下,美元下跌是无可挽回的。而所谓美国迫人民币升值只是美国的一个幌子,只是希望以空城计要胁我国,短期内如果人民币真的升值,将是美国的恶梦。但我们应该看到另一个危险,也就是如果我国如美国所期望的过早地放开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我国将很难避免1997亚洲金融危机在我国重演。所以,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目标是资本项目可兑换,而非货币升值。 因此,美元下跌并不取决于下跌的幅度,而是取决于下跌的时间,以及其他国家银行的态度。
美国的未来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美国过去二十多年的战略建立在三大力量上:美元、政治、军事。美国首先借助与政治力量把全球自由化强加于别的国家。如果不能奏效就动用航空母舰,验证了克劳塞维茨的名言:"军事是政治的延续"。然后再利用美国的金融力量对其他国家进行毁灭性打击,一举掌握其他国家经济命脉。实际上,这是二战以后的新殖民主义。
经过伊拉克一战,美国在政治上已经大大虚弱了,美国抛弃联合国的举动最终导致了领导权的逐步丧失,现在美元已经陷入危机,但美国的军事力量仍然强大,三大力量已失其二,对于许多事情美国已经力不从心。
未来美国将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改变原来的价值观,向欧洲的价值观靠拢。另外一种就是继续运用军事力量,赤裸裸地抢夺全球资源。五角大楼有一个报告,报告的结论是:"未来30年全球冲突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也是不宗教的冲突,而是资源冲突"。因此,笔者相信未来美国的国家战略将会走第二条路线。美国将会把一个个目标锁定在资源性国家,通过军事力量直接干预来重现昔日的辉煌。匹夫之罪,怀璧其罪,信然。 (作者沈思玮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