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唐人街

  
                走过唐人街

   
最近得知,中萨研究將以伦敦唐人街为命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伦敦华埠的形成史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听到这个消息我頗有感触随之又想起难忘的往事。第一次到唐人街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记得刚到伦敦那天,正深秋时节;乘车希斯露机场进城沿途只见风萧, 处处垂地。从繁闹的香港一夜之间来到冷清陌生的世界里头不免有点孤独失落。兩天隔壁有一位西堤越裔妇见我沒精打采的子,滿怀好意地给我打气说:年人,別这样。 苏豪区个“中国”。商店林立,人来人往。你不是懂广东话吗,到那边走走转转,包你闷气全消… …

     听这么真有点儿迫不及待,巴不得立置身她所描绘的这个灯红酒绿的境界。次日,独自神推鬼使似地來到皮卡迪利地站,按地指引找到了唐人街的位置。正闷着是不是找方向,迎面來了一位大生模的黑姑娘。她往我手堵了一张传单我在一本冊上簽名。原來一份抗议政府限制劳工入境的请愿书;因时候中餐饮食业短缺,本地厨师供不求。在请愿书自己的名字后,我向她打听去唐人街的路线。“这儿就是唐人街啦!”黑发大学生轻快地回答。“什!?… …”我简直相信自己的耳朵。放眼四周,整个范围除了三、四间杂货店和几家裝潢简陋广饭馆外,看不的商超市,更不用说那熙熙攘攘的市。到底是原先的期望过高还是定义上的误解,一时间说不清楚,反正眼前的景象令我有点失望。

    这就是许多年前我初抵伦敦唐人街的感受。当时的唐人街真有名不副紐約旧金山等老牌唐人街相比谓望尘莫及当然,那时候欧华人还不多,能在这个拥有数人之的大都市的樞地帶,有這中式店铺较为集中的街道,算是很不的了更何況伦敦唐人街的規模一直是欧同类项之冠即使是面积正在不断扩展的巴黎十三区华埠,其名气也只能算是伯仲之比。

    自那以,我曾有一经常到唐人街去。那时候半工,白天上晚上到饭馆打工。由於住得较远,深夜下班后公班次稀疏独自行走怕不安全,许多时候我索性不回家,饭馆地下杂货仓里打地铺过夜。同仓“住客”还有数人,其中有像我這穷学生,有无家可归“铜牌黃老五还有别的來首都谋生的打工仔。早期唐人街的主要街道爵祿街是可以通和停放车辆街道。人行道上排立着饭馆伙计们习惯称为“老虎”的停车计时器。每天入夜以,街道兩旁停滿车辆;有食客开进来的,伙计们自己的駕座。虽然阵子霓虹沒有现在麽明亮,但唐人街在地的“俱乐部处处林立而且经常通宵灯火些“俱乐部专门提供麻雀、牌九等娛记得有位同打工的老,周六領薪后总喜欢“里边去,一番巫山云雨之后又垂地走出來到杂货仓后一,呼嚕呼嚕的便大睡。

    正为这样我们这些打工仔玩笑,俱乐部”並非逢事”。的确,八十年代初有一家“俱乐部”还因一起纵火事件夺过好几条无辜的人命零星的帮派斗时有出现。但來,唐人街还算是伦敦城里治安不错的街。也是因大家的防盜意识较强,扒手小偷很在此施展身手。作为首都的主要旅遊景之一,唐人街的治安远比西班牙的巴薩罗纳、意大利的罗马、法國的马赛等地。这里给人一种较为安全舒適的感觉而且还颇有人情味。

    苏豪区本來就是伦敦夜生活的心地帶,各色彩的娱乐层出不穷直至九十年代初政府扫黄之前,成人小电影院见,色情场所穿插其中。唐人街还经常放映港台产的华语影片,为华裔观众提供视觉娱乐如今爵祿街头的那家饭馆的底,以前就曾经人们场所后来于观众渐多小影场容量爆满,放映单位干脆租用斯特广场旁的“帝“奧迪安”这两家大影院。每逢周末晚上十二后,只要是新片猛片,广场一带便。除了下班的饭馆职工外,午夜观众通常包括他的家和居住在城内城外各华裔人士。一些饭馆老闆为“奖赏”自己的员工常常赠票看。那时候在看不到华语电视间或看一次华语电影算是得的“文化大”。夏天时节,即便是老片、残片,人们还愿意出去走走、湊湊热闹。約朋友熟人碰碰头,喝杯咖啡啤酒,或来个夜宵小点什么的,都是能够使人开心快乐的事。

    除了商店饭馆外,过去唐人街有好几处拳道武術之的健身所。在的“六角亭”地帶以前是一空地,墻着几个特大的铁皮垃圾桶。成衣的小贩就在前边摆卖做生意。周末来这里逛街的人特別多,洋华人士皆有。早年搞节联欢时舞台设在空地中央。场地虽然不大,但气势不凡,人涌涌的十分热闹后来于观众一年比一年多,新蓋的商用了部分地面,空地已经容納不下滾滾的人流,醒獅只好“”出去,干脆舞台搭在特法拉嘎广场然,那已是八十年代后期的事

    有趣的是,尽管当时的商店零落色彩单薄但从饭馆伙计家庭主妇华人一直都管这里叫“唐人街”。这个叫法听有“城中城”的意思。可大家口上的“唐人街”,並非純一兩街道的地理概念。它里面有更深一的含意,給人一种亲切,甚至一种文化归属看得唐人街在人同胞心目中的地位。事实正是如此不管购物也好会友也好,只要置身此地,你都能自然地体会到种无形亲切和温暖对于乍到的华人这里沒有其他偏远区所有的那种陌生和清冷。而对于那些不諳英年生活在孤独个人圈子的华裔老者弱者这里甚至是一个精神的家园,茫茫漠中的一处小绿洲

    这些伦敦唐人街就是这样不停地变化着。如今的唐人街,与我初次看到的已大大不同。爵祿街的路面先多次翻新,昔日的停车计时器早已不见踪影。原先的洗衣店、成衣店和南亚人经营的馆亦已外。代之而來的是更多規模更大的华人超市、饭馆和各号;附近不少街道还出现中药店、华文书和旅行社等。整唐人街范围比前更宽阔。餐也不再純粹是早期的“杂碎”或清一色的岭南食肆。中大地的各种菜系各派料理已在这里生根芽。例如像兰州等先前罕見的地方小吃、精,如今同可以在此地信手而求。

    最近年,随着国华裔人口的增加,伦敦唐人街变化的步伐更加快速。最明显变化过于人。如今步入此,你会看见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听见中国方言一年四季遊人络绎不絕。从许多來自英以外的遊的表情中,你能看得们对眼前一切的那种惊讶和欽佩。的旅遊局也不得不承,唐人街早已成首都的招牌景之一。但唐人街发展的步伐並非到此止。新的华人业区早已在伦敦其它区域形成。除了海德公园北面的貝斯沃特以及坐落在西北小区科陵迪尔的“东方城”外,听说市政府还计划在泰晤士河口打造一座新的华埠,作二零一二年伦敦运设施的一附帶项目。姑且不讨论这样的计划能否最终实现或如期这样的消息不能不令人鼓舞“唐人街”這字眼今后可能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的,百年眸,从久远东区港口码头早期的华人落脚点,到现在的苏豪区再到二十一世紀的现代卫星城伦敦唐人街的成長和发展的是一而又曲折的道路。这条路正好记载着华人伦敦代代生息的历史;记载着许许多多平凡而又趣味动人的故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