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提上来回辣掌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上大学在广州,那时候深圳广州被称为“文化沙漠”。我们学校除了外语,没有其他专业,大家平常都忙着背单词,看外语电影,周末跳跳舞,谈论的是谁有了男朋友,哪个校花的裙子穿得漂亮,哪家外企招暑期工,不记得有文学青年一起交流看文艺杂志的感想。跟艺术有关的事情,大概最多就是一年一次卡拉OK大赛,几个男女牛人在台子上抱着吉他蹦蹦跳跳。

看见别人怀念大学时代的时候,我总是有点羡慕,又有点不明白。我的大学生涯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周末下午校门外排队来接不知道哪朵花的各色轿车,摩托车,就是我自己怎么也睡不完的觉:能翘的课,我都翘了;不能翘的,我也尽量地翘。同宿舍的同学最后都不愿意替我撒谎请假。

翘课除了睡懒觉,就是躺在床上看闲书。但是闲书看来看去,不过几本:沈从文,张爱玲,一本“百年孤独”也许还有三毛,亦舒,或者从同学床头顺来的不论什么杂志。可以说:从上大学到离开广州,我没有正经读过什么小说。以前豆秸跟我推荐马原的时候,我还以为马原是个很新的二十一世纪的作家,原来群众在八十年代就崇拜过他,可见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了解是多么肤浅。上中学的时候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文学少年,而且对自己文学少年的身份心甘情愿,逼着自己读了很多外国名著,不论看懂没有,总之是看了。到高考前夕,宿舍里传琼瑶,梁羽生和金庸,我也“仅供研究”(菊子语)地跟着看了个不亦乐乎。工作后,因为酸文假醋的文艺青年在广州毫无地位可言,所以我痛下决心,要和过去一刀两断,十几年的时间里,蹦蹦跳跳只读过几本王朔,除了好玩,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撤离中国之前,朋友送了我一本“王小波杂文集”,从此迷上王小波,迷得昏头转向。

到德国来以后,更加没有机会接触中国现代文学,但是倒了异国他乡,身上文学少年的秉性竟然死灰复燃,千方百计地找中文书看,每次回国,必定去书摊上买“小说月报”一类的杂志。看过贾平凹,余华,阿来的“尘埃落定”很好看,有一次无意间看了须一瓜的小说,当时很惊艳,后来也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话扯远了,转过头来回辣掌柜的话:我并不是轻视农村题材的小说,同是农村题材的小说,余华写得很精彩,毕飞宇的“玉米”也非常好看。可是普通的农村题材,基本上就是以某个大叔摸黑起身开头,以大叔一家被村里的权贵欺负为发展,再以大叔长叹一声,叫大婶“睡吧”为结局。看多了人会发昏。我不明白中国这么多农村人口,为什么人人都要这样生活,真是匪夷所思。我更加不明白的是那些作家明明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为什么偏偏要去写这些他们除了在菜市上买鸡的时候讨价还价,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农民。难道每年作协都有指标,规定按照中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作家们一定要写出同样比例的农村题材小说?

我一直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或者说文学是有群体性的。比方我就更喜欢看一些比较“小资”的,跟我的生活比较接近的小说。因此我喜欢王安忆的小说,尤其喜欢“我爱比尔”。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海华生活的小说,我看过几本,没看见特别好的,严多岑最近有一组短篇还有些看头,但是总觉得她没有写透。我发现,一个人写一种生活出名以后,他笔下的生活就会成为一种模式,被后来的作者不停地模仿,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我愿意纠正我的这个印象,希望辣掌柜给多推荐几本好看的小说。

说到毕飞宇的“了解”,我当时想的是,作者不一定要了解女人才可以写女人。回头看看,辣掌柜是对的,如果不了解,不可能写得精彩。但是不一定非要了解女人才可以写女人,女人和男人的思想其实是很相近的,只不过表达方式有差异。关于毕飞宇的讨论在这里http://groups.wenxuecity.com/discussion.php?gid=651&pid=10529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