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mitbbs.com/news_wenzhang/Headline/31197858.html
来自我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最新提供的情况显示,北京时间11月11日4时33分,由我国研制并交付使用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因太阳翼故障,电能耗尽,卫星失效。今日惊闻“尼日利亚通讯卫星”因故障失效,感到有几句话不吐不快,乃作本文,发发牢骚,抛砖引玉。
常言道,“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本文不会耗费笔墨去为讲透吹烂的“神七”、第七届珠海航空航天展之类题材歌功颂德,着重谈谈航空航天的两大软肋:直升机和卫星。看看今日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到底海拔几何。(《垂直极限(Vertical Limit)》原是哥伦比亚影片公司(Columbia, USA)2000年出品的一部不错的登山题材灾难片;中国的直升机和卫星产业遭遇严重瓶颈,恐怕也如片中主人公,命悬一线)
先说直升机。
今年初的东南雪灾,加上五月的汶川大地震,极为突出地暴露了我国我军装备建设上的一个(或说两个)重大缺陷:缺乏高速高效的战略投送能力和克服地理、气候障碍的远距输送能力。前者的技术基础涉及“大飞机”(具体地说,还得是类似美军C-17那样战略战术运输通吃,有良好机场适应性的大飞机),具体论述可见拙作《大飞机工程-我们新的长征!》,在此不赘述;后者的技术基础主要指直升机。
直升机因其特殊的起降方式,在克服地形地物障碍上有独特优势,在军事应用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很大,灾难救助中更是不可替代的“神器”。
偏偏我国的直升机事业在羸弱的中国航空工业中,居然还是“弱中之弱”,以至于到今天都没有任何一种真正自主研制并批量装备,成功使用的型号(也许除了传说中的“武直10”自主成份稍高)。就算走“引进—仿制”路线的型号,也是困难重重,毫无创新进步。国际1980年代水平的“直九”(即法国“海豚”),直到今天都不敢说能够真正全面国产并达到原准机水平,尤其那个中国工业的“老大难”问题:发动机。
研制水平低下之外,就算上外购,直升机的保有量和应用水平的低下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相比同样主要依靠外购的民航业,改革开放30年来,直升机的发展也远不如固定翼飞机。我国恐怕是世界上少数固定翼干线民航机数量超过民用直升机数量的国家。除了军队,中国很少有其他单位拥有直升机,连带直升机的训练、修理、保障等等环节极不成熟,人才匮乏,形不成产业。
汶川大地震中,中央政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集中全国军民用、可以征调的运输型直升机,才堪堪凑到130架;就这130架,出动效率之低,受限制之多,都令人咋舌(就这样,还是我国破天荒、创纪录的出动密度);一不小心,还损失了一架。由于缺乏直升机,在道路阻隔的情况下,无论我军官兵如何吃苦耐劳、英勇顽强;人民如何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我们依然无可避免地错过了灾难发生初期的“黄金72小时”,错失了无数本来可以拯救的生命。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先进有效的装备,危急时刻,光靠精神和口号,难免会留下无数遗憾。
看看先进国家:美国早在三、四十年前的越南战争中,为适应越南地形特点,投入的陆军基本实现了以直升机为主要运输工具的空中机械化;整个战争中出动了3600多万次!!美国陆军在“冷战”中的顶峰时期,拥有9000多架直升机,且不论海空军,且不论民间拥有!!!目前,美国陆军现役直升机仍然有5000多架,其第101空降师拥有的394架直升机就接近我国全军直升机数量,且不谈技术水平、驾驶经验、保障水平和技术自给率。
注意,这个差距不能习惯性用两国经济数据简单解释:我国去年的24.6万亿RMB的GDP(合3.6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国1980年代初的量值近一倍,我国去年的财政收入(5.1万亿RMB,约合7460亿美元)已经是世界第二,高出日本和德国(各约5000亿美元)近50%,但如果读者找来美、日、德1980年代的科研、工业水平资料(简单点,就找直升机数量吧)对比,就会得知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质量差距远远大于数量差距。试问中国现在有几家世界知名的顶极领导企业?试问近30年(或者说,近1000年),中国诞生了几项世界级基础性原创科技成果?要论基础性原创科技成果,恐怕美国顶级科技公司中任何一家近50年的成就就比中国全国近1000年对人类的贡献更大(比如说,中国似乎就没有如晶体管、电话机发明这样级别、对人类生活方式带来根本影响的原创成果问世,而这简直就是美国无数科技成果中并不特别显眼的两项)。世界航空组织的成千上万项人类航空记录中,据我所知,就没有任何一项属于中国人。
我说这些,不是要大家妄自菲薄(因为若按以上标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同样无所作为,发达国家垄断了近500年的人类主要成就),而是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现代化”才刚刚入门。“三鹿”事件后,我们应该清醒,不能再满足于GDP数量的简单增长,不能再不求质量地容忍垃圾GDP。
回到直升机话题:美国是一个绝大部分疆域是平原的国家,中国的高原、山地倒要占国土约2/3,因此我国的直升机需求应该大于(相同经济水平的)美国标准才对,性能要求也应稍高。直升机没能象小轿车那样大范围快速普及,当然有许多原因(技术更复杂、价格更高、保养困难、乘坐不舒适、空域管制、相关人员培训困难、技术不能自给、对气象条件和基础设施要求高……),但我国对直升机的重视不足是毋庸置疑的。
但愿坏事能变好事,透过今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的直升机事业能够尽快得到充分重视,早日取得较快发展。
再谈我国的卫星事业。
众所周知,中国的运载火箭近几年的表现是相当让人满意的,可参阅拙作《写在“长征”火箭百次发射》。到今年11月5日,“创新一号”02星&“试验卫星三号”发射成功,“长征”火箭已发射111次,1996年10月以来连续成功69次,相当不容易(参照:美国两次航天飞机失事之间有连续17年70多次的成功飞行;当然,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比单纯的运载火箭复杂得多)。
然而,航天事业中,运载火箭只是天梯,我们真正应用的,其实是卫星为代表各类航天器。火箭再成功,发射上去一堆废品,也是白忙活。
而相比仅仅工作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火箭,需要常年运转并且无法维修的卫星,对工业能力的考验无疑要更上一层楼。果然,被美国人说成“能让卫星上天,不能解决马桶漏水”的中国工业,在可靠性、稳定性、成熟性上原形毕露,近年来屡屡马失前蹄,丢人丢得跨洲越洋:
2006.10.29,“鑫诺二号”卫星(“东方红四号”平台首发星),成功发射后太阳能帆板和通讯天线不能正常展开,变成太空垃圾;
2007.02.03,“北斗一号”04星发射成功而运行不正常,需要“抢救”,后来央视补发了关于“抢救”的新闻;
2007.05.14,“尼日利亚通讯卫星”(“东方红四号”平台)发射成功,为我国首次整星出口,在轨交付;2008年11月11日宣布因太阳能帆板故障失效。
以上是公开媒体上对外公布的部分案例。
近两年的中国卫星,让“中国制造”的声誉再度蒙羞受辱(今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对中国声誉的重创远远超出奶品产业本身;让抗震救灾和成功奥运积累起来的。“中国声誉”几乎荡然无存)。而此次“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失效,也让“神七”飞天的影响黯然失色。我国研制的卫星,尤其是首发(即某系列或某型号的第一颗)星,素有坎坷的“传统”,几乎可称为“魔咒”:
1970年,生于乱世的中国第一颗卫星,因发射日期情报泄密,被日本抢走第四个独立发射卫星国家的荣耀(他们赶制了个土豆大小的“卫星”送上去了);
1974.11.05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失败;
1984.01.29 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01星,发射失败;
1988.09.07 中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01星,发射成功,但仅仅工作39天,失效(第二颗也只工作了100天出头);
1994年,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01星,还未等到发射,测试厂房里爆炸,搭上人命一条;
但象“东方红四号”平台这样,接二连三出大问题,连战连败,从未成功(委内瑞拉通讯卫星也是这个平台,但参数保守了许多,功率不到8KW,运行效果还要等着瞧),丢脸丢到跨洲越洋的,却还没有过。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近年来相关单位的浮躁。原来的卫星研制,都能很快找到原因,进行改进完善,后继星往往越来越成熟可靠(典型如“风云一号”系列,其第三颗就实现超期服役);现在的“东方红四号”平台,从未成功过就敢大肆张扬并对外出售,不顾自身实力,急于捞钱;出了事就呼吁大家“理解、谅解”。
须知声誉无保险,就算广大中国纳税人出于爱国感情理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五院)拿数十亿的“鑫诺二号”当烟花(且不谈相关业务部门的经营损失),外国用户还敢买中国卫星吗?1992年到1996年间,中国火箭连续失败五、六次,其后果直到今天,直到我们连续成功近70次后也未能完全消除,中国事实上被逐出国际航天发射市场,这个教训让中国火箭人刻骨铭心,中国卫星人怎么就不汲取教训呢?难道要想当年运载火箭系统整顿(见央视纪录片《憾天记》)那样也对卫星系统“清洗”一番才行?不整不出成绩?
“东方红四号”平台相比“东方红三号”平台(“北斗一号”和“嫦娥一号”、“中星22”等所用平台,比较成熟),技术跨度过大(最大功率从3KW提高到15KW;寿命从8年提高到15年;携带转发器数量从20量级提高到50量级。之前中国任何卫星都没有全功能服役超八年的记录),未经充分验证,就敢沿街兜售,真不知其自信从何而来?
愿中国的卫星行业少吹牛,多做事,戒骄戒躁。期待中国卫星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