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的倒下与国学热的虚幻(图) 南方都市报
长平资深媒体人 阎崇年被掴掌,于丹受威胁,易中天再次上阵,这些利于炒作的题材,并没有给央视的《百家讲坛》带来生机。据媒体报道,这个曾经火爆异常的栏目颓势难挽,收视率大跌,已经进入死亡倒计时。 我不是央视领导,不大关心一个电视栏目的盛衰,但是在它弥留之际,禁不住要回想它在盛极之时都干了些什么。这是因为,《百家讲坛》的自我定位,是“一座让专家通向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这个美妙的定位并非画饼充饥。在讨论《百家讲坛》为什么盛极而衰时,和它关系密切的出版家顾青说:“作为一个栏目,《百家讲坛》讲了很多年,到了阎崇年、易中天、于丹,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大火。但国学热也是有起有落,如果很长时间的书在畅销前列,本身都不正常了。大众图书市场总是一波波的,大众的阅读趋向会有变化,观众的口味也会发生变化。” 我不相信顾先生言语中所暗示的国学热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是认同《百家讲坛》受惠于国学热的看法,甚至认为它本身就是国学热的一个成果。于是我就有了以下疑惑:国学热到底干了些什么?在一阵轰轰烈烈之后,它将留下些什么?如果在学术层面,留下的就是阎崇年、易中天、于丹等人的著作,在社会生活层面,留下的就是祭祖大典、古迹再造和抵制圣诞,在精神层面,留下的就是虚幻的民族主义情绪,那实在是令人悲哀的事情。 《百家讲坛》是国学热中投机取巧的一个典型。它在早期也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我听过的叶嘉莹讲王国维、戴锦华讲当代电影都很不错,既有学术底蕴,又通俗易懂。但是,更多的时候,它跟这股国学热的许多勾当一样,借学术之名行名利之实。说得严重一点,是打着学术的幌子糟蹋学术。也可以说,是打着学术通俗化的幌子歪曲学术的通俗化。《百家讲坛》摆出一副推介大家的姿态,而实际上又有文化垄断的霸权,因此像刘心武、于丹那样歪解经典的做法,就被包装成别无选择的正道,怎能不让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我并不认为刘心武和于丹有多大的问题。毕竟,从学术自由上说,谁都可以来讲,什么观点都可以讲出来。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在《百家讲坛》心术不正。 传统国学最讲究心术端正,所谓“做学问”之前先“做人”,唯有修身养性才能学有所成。孔子从世界观上要求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从方法论上强调说,“君子不器”。而《百家讲坛》不仅主讲权谋,而且进行过度化的市场包装,显然是重“利”轻“义”、重“器”轻“道”的典型。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学热产生的原因,很多学者从各个方面作了分析,大家的共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让国人找回了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造成道德滑坡,因此人们既有信心也有动力去重温传统文化。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有个说法是“思想淡出,学术凸显”,后来又变成了 “真学术淡出,假思想回归”。无论是新儒学者对专制主义的颂扬,还是电视屏幕对皇帝奴才戏的偏好,都是这种心术不正的根子上生出的枝叶。 在这轮国学热中,我的确不知道有多少机构和专家诚心诚意地传播了传统文化,又有多少学子兢兢业业地读了几部古代经典。当然,我知道也总是有一些人在努力。北京出版社出过一套《大家小书》丛书,翻印了不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学大家为普通读者写的通俗读物,就非常值得推广。我们从中可以知道,传统文化本来应该如何去普及;也可以看出,《百家讲坛》等强调的雅俗之争,其实是多么虚假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