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评论: 中国外交紧随“内需”转变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外交紧随“内需”转变




● 杜平


  中国单方面取消原定于本周一举行的中国—欧盟年度峰会,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外交行动。此举虽然是针对法国总统萨科齐而来,旨在对其坚持会见达赖喇嘛表达强烈不满,但其力度之大,态度之果决,连欧盟其他26国都感到惊讶。

  在中欧交往史上,笔者只记得1989年欧盟凭借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强势地位,居高临下地单方面决定断绝与北京的高层政治接触。现在轮到了中国,北京领导人在感到愤怒的时候,也可拿高层政治接触做文章。时移势易,由此可见一斑。

  过去,中国曾对个别欧盟国家采取过强硬措施,但总体上很克制,影响范围止于双边经贸和外交领域。例如,为了报复法国向台湾出售“幻影”战斗机,中国关闭了法国驻广州领事馆,取消了法国参与广州地铁建设的计划;为了报复荷兰向台湾出售军舰,中国召回了驻荷兰大使,将双边关系降格为代办级。但除此之外,中国基本上都留有余地,控制损害范围,避免伤及高层政治关系,尤其是要避免伤到自身利益。

  相比之下,北京此次在盛怒之下取消与欧盟的首脑峰会,显然已经打破了过去的反应模式,因为它不仅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而且更上升到多边高层政治。

为何对法国重拳出击?

  再看一下中国历来重视欧盟的程度,就更能发现中国此次的外交决策为何显得非比寻常。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一直把自己与欧盟的关系视为外交战略的支撑点之一。在北京的战略视野里,欧盟不仅是其经济、贸易和投资的重要伙伴,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借鉴对象,而且更是世界格局中的一极,是制衡美国的战略伙伴。简言之,中国对欧盟的身份定性,更多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既然如此,中国为何一反常态,不留余地、不作妥协地报复法国?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盛怒之下”的举动,但实际上必定经过了一番审视和判断。笔者的感觉是,中国似乎并不担心中欧关系的可能恶化,并且似乎做好了在中短期之内与法国政府持续交恶的准备。我们不妨看一下此次外交出击的背后,可能有哪些现实的考量。

  其一,法国目前正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中国拒绝与会,显然是要羞辱萨科齐,警告法国将来继续带头对抗中国之前要三思而行。北京曾经以“枪打出头鸟”来警告欧洲国家,提醒它们不要在人权、西藏和台湾问题上刁难中国,但过去一直是言语多于行动,包括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对萨科齐的言行予以容忍。现在,这一枪终于打在了喜欢“出头”的法国身上,结果不只是中欧峰会受牵连,中国购买法国飞机的大笔订单大概也免不了会遇到波折。

  其二,对于某些外交事务,中国民间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满情绪,以至于外交部被形容为“软骨头”,因为很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在与西方国家交往中,显得过于迁就和软弱,包括对萨科齐忍让太多。在奥运会之前,萨科齐在西方领导人中,第一个把拉萨骚乱事件与自己是否出席奥运会挂钩,中国民众的愤怒情绪至今并未平息。现在奥运会已过,此时又出事端,如释重负的中国政府正好乘势把旧账新账一起算。

  其三,中国很清楚,法国和欧盟此时只关心自己在国际经济秩序重建中的角色,并且对中国有很多要求。至于中国最关心的问题,即欧盟何时取消对华军售禁令,萨科齐和其他国家领导人都表现得漠不关心。因此,对北京而言,此时不出席中欧峰会毫无损失,只会打击法国在欧盟中的威信和领导地位。同时,在未来国际经济秩序的重组中,中国依然掌握着主动权,欧盟还会主动要求中国支持。
以前从未有过的自信

  然而,以过去的一贯外交风格来看,中国尽管有上述多种考虑,但还是不大可能毫无顾忌地与整个欧盟翻脸,最多只会在双边关系上报复法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不再投鼠忌器,甚至豁出去也要让法国领教一下自己的愤怒?这一行动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考虑?是否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思考方向有所变化?在世界格局再次陷入动荡和重组之际,这一点也许更值得关注。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主要发展目标一直是与国际接轨或者“融入国际社会”,而其外交任务就是要为这一目标服务,为此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本这一目的,中国在外交上始终强调“维护大局”,主张合作,避免对抗,能忍就忍,能让则让,底线是“斗而不破”。中国民众一直批评中南海领导人“软弱”,甚至“怒其不争”,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特定发展阶段所难以避免的处境。

  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一切似乎都在悄悄地改变。首先必须指出,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不可能放弃开放政策,还会继续注重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但就趋势来看,中国将会从新的角度、以不同的心境,重新思考“融入国际社会”的方式和进程。

  具体地说,此次金融危机虽然使中国经济遭遇冲击,但同时也使中国决策者更清楚地认识了“国际社会”和中国自身的处境与利益需求,并且从中感受到了以前从没有体会过的自信。过去,中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越大,它在国际事务中就越是受制于人,在外交决策中瞻前顾后的心理也越是明显;现在,既然外部市场的萎缩已成为事实,中国不如索性放弃其他幻想,改而专注于经营内部市场。从过去低三下四地有求于人,并且急于得到西方人的认可,到现在不惧西方的施压和孤立,自信和自主地自救、自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外交更突出“以我为主”

  固然,中国离不开外部市场与外部合作,但在不能完全指望外部世界的情况下,其发展战略的重心正从“外向”转为“内需”。就如同过去任何一个时期一样,这个转变的过程,将必然导致外交决策者的思考角度和反应模式跟着转变。

  换言之,在国际事务中,其实也是“无欲则刚”。对外部市场依赖程度的减轻,加上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实力,有助于中国外交决策者放下很多包袱,从而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作出不同寻常的行动。中国此次对法国采取极其强硬的措施,也许就是一个标志。

  中国当前的国力说强不强,对外开放的程度说全面也非全面,国际地位说高也不是很高,总之是处于尚未完成的大国上升阶段。在外部市场利益减少、外部环境不够友善、外部局势不够稳定的形势下,处于这种历史阶段的中国,其战略视野的焦点很有可能由远而近地收缩,而自力更生、自主图强的信念,将重新回到战略决策过程的显著位置。

  最近,北京领导人多次强调,在世界经济动荡混乱的形势下,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既意味着中国将专注于内部发展,也意味着中国在外交上将更加突出“以我为主”的自我意识,其抗拒外部干扰的力度也会更加强烈。中国绝不可能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但其开放的步伐也许会变得更加沉稳和从容。中国大概不会照搬美国当年实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但在经济危机横扫全球的特殊时期,也许有必要把它拿来进行一番研究。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