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对历史的反省 --- 影片《朗读者》观后感
对历史的反省 --- 影片《朗读者》观后感
2009-02-27 23:23:17
秋风起深壑,秋叶舞商弦。 我在山头坐,静观秋月圆。
对历史的反省 --- 影片《朗读者》观后感 来源: 夕阳红红 于 09-02-27 17:04:36 [档案 ] [博客 ] [旧帖 ]
《朗读者》(The reader) 是今年五部获奥斯卡最佳故事片提名的影片之一。扮演汉娜的影星凯特8226;温斯莱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奖。它是一部多层面的, 内涵丰富的影片。多数人认为它是一部关于爱情的故事。但我觉得它是用两个隐喻来表达德意志民族(两代人)对二战历史的反省的主题, 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故事。表面上影片描述了麦克和汉娜的 “畸恋”,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爱上了比他年龄大一倍还多的妇女。实际上这是一个隐喻,一种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 二战以后的德意志民族两代人的关系就象是 “畸恋”一样。一方面, 二战后一代人在他们父母辈的爱抚下成长起来了,对上一代有爱的情结。另一方面, 二战后的一代, 对他们的父辈在二战时期直接或间接地犯下的法西斯罪行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有些人为他们父辈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和痛恨,有些人为他们父辈的行为感到委屈和痛惜,觉得父辈们愚昧无知, 盲目跟随, 才犯下了纳粹罪行。正是这种矛盾心理, 对他们父辈有着一种既爱又恨又痛惜的情感。而麦克对汉娜的“畸恋”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汉娜的 “不识字, 是文盲”, 也是一个隐喻, 正是当时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愚昧无知, 盲目跟随, 才迷途走失于纳粹法西斯之中。 影片中与其说汉娜是麦克的情人,不如说她更象麦克的母亲。影片开始, 麦克由于生病在半路上呕吐起来,汉娜看到后, 照料麦克并送他回家。汉娜老是称呼麦克, “孩子,孩子” 的。影片中有一段汉娜为麦克洗澡的镜头,汉娜上上下下地为麦克擦身,充分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而不是情人间的爱。这里不能不感叹扮演汉娜的影星凯特8226;温斯莱特的精湛的演技。一方面她把二战一代美好的人性展示给我们:作为情人,有情欲,有热情;作为女人,有母爱,有同情心;作为一个人,有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憧憬。另一方面她又把二战一代盲目追随纳粹的一面展示给我们:她在回答检察官的问题时,操着一付公事公办腔调: “一直有新人进来,老的必须为新来的人腾地方。我们关不了那么多人,地方不够了。” 口气冷漠,不象是在谈论人命悠关的事情,而象是谈论一批货进进出出的事情。甚至挑战检察官, “我们是管理人,我们的责任是监管他们,换了你会怎么做?” 把二战一代对他们的罪责表现出的固执,愚昧演绎得淋漓尽致。 作为二战后一代的麦克对父辈罪责的矛盾心理,影片用一种汉姆雷特方式( to be or not to be )展示给我们:一方面麦克想告诉人们,他的父辈不识字, 是文盲,愚昧无知, 才做错事, 以减轻他们的罪责;另一方面他面对现实,认识到父辈们犯下的罪行, 和他们必须承担罪责。麦克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 最后他选择了后者。用教他们识字的方式, 帮助父辈们认清他们的罪责。汉娜和麦克在监狱中的最后一场戏很有意思,麦克问她是否反省自己在战争中的行为, “我不知道你学到了什么?” 她回答,“我学会了阅读” 。尽管二战一代很固执, 嘴上不说, 心里还是深深的自责和后悔的。 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反省不能靠一二代人来完成,要有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正如影片结尾所描述:麦克带着他女儿来到了汉娜的墓地,告诉了她这个故事,用意就在这里。 《朗读者》(The Reader)涉及了爱情,人性,法律,道德, 战争等多个方面, 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好片子。影片通过两个隐喻,表达了德意志民族(两代人)对二战历史的反省的主题。影片中女主角凯特8226;温斯莱特的出色表演更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值得一看。
风若九如: 也说《朗读者》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3&postID=24 《朗读者》成功了-------以它几乎令人窒息的冷峻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无疑,作品的内涵是如此丰富,它覆盖了受众对爱情,人性,法律,道德, 战争诸多层面的经验。感谢博学的影评人为我们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二次解读。譬如,指明它显然不是爱情片,指明它暗含了许多隐喻,指明它隐喻一个宏大的主题 ------“表达了德意志民族(两代人)对二战历史的反省(网友影评)”。 但这样的解读是导演心中最终的期待吗?如果说哈姆雷特是“说不尽的那么《朗读者》也应该没那么简单。那么可否允许我们询问:如果不是爱情那么它一定是关于“德意志民族对二战历史的反省”吗?如果说麦克和汉娜的畸恋是一个隐喻,是对二战后德意志民族两代人关系的隐喻;如果说汉娜的 “不识字, 是文盲”, 也是一个隐喻, "是对当时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愚昧无知盲目跟随的隐喻",那么麦克与汉娜在法庭上同时逃避真相,选择沉默又是在“隐喻”什么?汉娜怀着支撑了一生的信念渴望再见麦克,麦克的询问又“隐喻”了什么?甚或有影评人做出了“麦克想告诉人们他的父辈不识字, 是文盲,愚昧无知, 才做错事”的解读,这就更容易让我们染上低估创作者的嫌疑。 如果愿意,当你在回顾影片时必然存有类似导演心中的追问:影片中我是因为感受到了“什么”而感受到窒息?是影片刻意营造的那种不动声色的冷峻手法还是贯穿始终的二战背景?一次次撞动我们心扉的是知道汉娜曾为法西斯服务还是会为麦克不能勇敢地站出来而揪心;面对汉娜的愚味汉娜的虚荣你更多地感受着痛恨抑或是不能自制的怜悯?麦克终其一生苦苦念着汉娜但他分不清那究竟是一种虚伪的自我救赎抑或是一场感天动地的爱恋?看着麦克,看着这颗复杂的灵魂,你无论选择鄙视或者原囿,是那段特定的历史令你震荡抑或是你突然看到了在麦克那张毫无表情的面孔后掩藏着一颗孤独但被撕扯的心? 汉娜终于死了,这个世界对汉娜是冷漠的,一如汉娜对世界的无知,是文学巨著打开的美好画面更是麦克的真实存在让她延续了自己的生命,漫长的岁月里麦克为汉娜建造了希望的天堂但在汉娜即要到达的一刻却将大门轰然关上。 死亡的本质意义即是“否定”。 汉娜的死否定了长久的希冀也否定了对自已,对麦克的假想,进一步更是对虚伪人性的否定。愚味与懦弱,它们的来源与归宿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人性。我想对人性的揭示与批判或者更接近导演的内心。因此与其说影片是通过对道德的拷问来鞭打二战那段历史毋宁说它更愿意借助二战背景让赤裸裸的人性变得更加晦涩 -------从而让你荷重而不那么漂浮。 战后及两德统一后,德国"向何处去"从来都是敏感而广受热议的话题,沉重的罪恶感与强烈的表现欲令他们痛苦不堪。毫无疑问,《朗读者》表现了对二战历史的反省,毫无疑问,影片对人性的沉重开掘无法脱开二战这一特定背景,但今天的那些知识精英显然早已走出了对二战历史的简单反省,他们的追问更抽象也就更加深远......
还没有看过的朋友,这个连接还不错:
朗读者 movie link: http://hd.openv.com/mov_play-hdmovie_20090202_6991464.html
山菊花 发表评论于
2009-03-13 06:09:31
抱抱闹宝~~~很久没见了呢:))
naoercn 发表评论于
2009-03-11 22:34:33
我跟米麦介绍此片,她就从姐姐你这儿找到链接了。哈哈。。。这里的影评更详细。我也是看完影片久久不能平静。不知道为什么不参加最佳影片评选?!
山菊花 发表评论于
2009-03-07 20:26:35
回复小米和小麦的评论:
米麦MM,很高兴你喜欢!
儿子回家过春假,今天跟他一起又看了一遍。看完他也说这部更该是最佳影片。
偶最近也在看‘人间正道是沧桑’~~~已经看了30多集了呢:)
小米和小麦 发表评论于
2009-03-06 15:53:03
山菊姐,谢谢你的链接,我把这部电影看完了,分两次看的。很棒的一部,跟以往反映那段历史的表现手法,着力点都不同!
周末愉快!
山菊花 发表评论于
2009-03-06 06:42:42
回复mizi的评论:
握手! 是我要谢谢mizi分享你的读后感!
我也是‘觉得太沉重而无从写起’,加上最近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所以转贴了偶然读到的这两篇评论。
汉娜的结局,让人叹息确又合情合理。文字的钥匙为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如何,她是回不去监狱外面那个世界了~~~
可见,从爱心出发的安排,未见得就是妥善的。
mizi 发表评论于
2009-03-04 17:41:21
上个周末读到你的这篇观后感时,正好刚看了这部电影;想写几句,可又觉得太沉重而无从写起。这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与以往有关二战、有关犹太人受迫害的题材相比,这部影片完全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表达人性。汉娜,可以说是纳粹的帮凶,可她机械式的思维和行为是由她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人性一点说,她何尝不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战后50年,犹太人得到了物质上、精神上的致歉和赔偿(当然,再多的补偿都无法弥补这种历史的创伤);可象汉娜这样的“受害者”,永远不可能再有新生。所以,她真的就是没有打算过要走出监狱。麦克,二战后的一代,因为上一辈的罪孽而活得愧疚、羞耻,所以无法不懦弱、不苟且。某种程度上讲,他也是战争后遗症的受害者。而贯穿整个影片的主题“reading”,是所有灰暗、沉重中唯一的光明和美。谢谢你的博文,让我有“一抒胸臆”的机会。
山菊花 发表评论于
2009-03-02 16:24:44
wtwyc:你多虑了~~~真正有思想的人不会害怕被‘洗脑’。电影首先是艺术作品。虽然所有的艺术创作都难免打上时代的烙印,毕竟‘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恐怕不会真有人把电影里的观点言行当作政府的政策吧?
至于‘受害者’~~~我认为战争中的所有人都是受害者。人有别于动物,最要紧的就是这部电影试图探讨的‘人性’。而发动战争的人,都是由他们的‘动物性’所统治着而不自知。
谢谢来访并留言!
wtwyc 发表评论于
2009-03-01 22:29:27
好莱坞早已被犹太人控制,这种洗脑片年年都有,看看就好,别把真把犹太人当受害者了。只是白人内部的斗争而已。
山菊花 发表评论于
2009-03-01 10:32:52
回复轰隆隆的评论:
谢谢留言!
我觉得反省是人类完善自身的一个重要历程,似乎不该用‘完成’来限制。我们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回顾同一个历史事件,应该都会有不同层次的领悟或启发。
能让人思考~~~的确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
轰隆隆 发表评论于
2009-02-28 10:32:13
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反省不能靠一二代人来完成,要有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这是要有条件的。
如果没有一次外来的力量对社会体制的大颠覆,不要说一两代,十代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