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游轮自助游日记 (2) 初识伊斯坦布尔
下午两点,乘瑞士航空班机到伊斯坦布尔。出关手续很简单,只需要落地签证,每人收费20美元。在签证窗口,官员看钱不看人,只管收钱盖章。出关后,找到一个ATM机,取出两百里拉土币。银行和兑换所的外币兑换率都比较低,还要收手续费。所以我们这次旅行只用信用卡和从ATM机取外币,这样的兑换率最好。
网上介绍说,从机场到老城区,乘地铁和有轨电车很方便。机场大厅可直通地铁站。按照网上的指示,我们很快就到了地铁站,地铁票价1.25里拉。地铁上座无虚席,但也不很挤。看着满车的土耳其人我们真正感觉到身在异邦了。他们都用看异类的眼光默默地打量我们。当我们下车时,有人向我们示意车门的方向。伊斯坦布尔机场在市区的西边。乘地铁到ZEYTINBURNU站下车。
伊斯坦布尔机场地铁站,墙上装饰以伊斯兰瓷砖。
出地铁站,下楼梯即是有轨电车站台,是起点站。票价也是1.25里拉。电车上用土耳其语自动报站名。土耳其语是拼音文字,我们可以猜出前方车站。虽然不是高峰时间,但是车上人已非常多。到了站,由于车上人太多,我们下不去车。坐过了一站。还好相距不远。于是拿着地图向路人打听。路人尽管语言不通,但都热情指路。问了几次,我们在石块路上拖着行李找到旅馆。
伊斯坦布尔城市街景。这样的小木屋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皇宫附近的街道,轨道是有轨电车的,绕开了街道中的大树。
街道旁边常有这样的大理石砌成的水泉,是为了穆斯林祈祷前洗手脚用的。
旅馆前台说已经没有房间了,让我们到另一个旅馆去,保证房间质量是一样的。旅馆是我们在Orbitz.com订的,三星级。正好赶上Orbitz送50美元的折扣优惠,最后价格一天不到三十美元。在老城区住在这样的旅馆里,应该是相当划算了。我们猜想这些连锁旅馆用同一个旅馆做招牌,等客人到了后,再把他们送到其他旅馆去。我们虽然不太高兴,但在异国他乡,加上语言障碍,想去看看再说。第二个旅馆相距不远,侍者把我们的行李搬到新旅馆。把行李搬到房间后,发现屋子很小,厕所也远不如网上的照片干净。于是又下楼找值班经理,他马上给我们换了一间。这次我们有了经验,要求先看看房子。上去一看,是两个房子的一个套间,厕所也还干净。就同意了。侍者是一个瘦瘦的小伙子,很老实的样子,跑上跑下帮我们搬行李。我们给了他不少小费。
旅馆的电梯间很小,只能容两个人和一件行李。但是楼梯都是用很精致的大理石做的,有点儿文明古国的味道。
对伊斯坦布尔的第一印象:陌生而友善,欺生而老实。
建于公元325年的索非亚大教堂。
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就出去转转。旅馆在老城区,距离主要景点只需走路5分钟。老城区的建筑都不高,主要是小店铺,旅馆和民居。沿街有很多小铺,卖旅游纪念品,地毯。走到街头就看见老皇宫的城墙。再沿着城墙走就是索非亚大教堂。导游书说教堂4点半就关门。我们过去一问,答7点才关门。导游书的信息也不准确。门票10里拉,可付信用卡。土耳其的几乎所有的公园门票都可以用信用卡支付,而很多欧洲发达城市都不接受信用卡。
夕阳下的索非亚大教堂。
这时的游客已不多。圣索非亚在希腊语是智慧之意,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始建于公元325年。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建成以前,此教堂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教堂采用拜占庭式的建筑风格。其主要特色是用巨大高耸的圆顶表现天堂的神圣。外观壮观庄严,内瞻高大仰止。看见前代王朝留下的遗物,游人难免有江山代兴之叹。
教堂内的彩色玻璃
公元15世纪,奥斯曼攻陷君士坦丁堡。大批平民在索非亚大教堂避难,他们把青铜大门闩上,希望得到神的保护。土军打破大门后,按照奴隶市场的价格把人群分隔,没有价值的老人及一些婴孩被当场杀害。之后奥斯曼帝国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拆掉了所有基督教的雕像,把墙上的拜占庭壁画全部用灰浆遮盖住,粉刷以伊斯兰风格的装饰。并在周围修建了四座伊斯兰风格的拜望塔。当这里被开辟成博物馆后,部分拜占庭壁画被复原。但我们看见有些灰浆剥落的地方,底下的马赛克画也被破坏了,所以很多壁画已经无法复原了。教堂大厅里空空荡荡,因为伊斯兰文化反对任何偶像崇拜,所以这里没有任何塑像。只有几块牌子,用烫金的大字写上《古兰经》。教堂里的圆柱很粗大,据说这些柱子是从艾菲索斯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的阿米蒂思女神庙运来的。在这里,基督教文化建立在史前文化上,伊斯兰文化建立在基督文化上。在人们懂得宽容其他文明之前,新文化的建立都是以毁灭旧文化为代价的。
教堂内部, 可兰经的经牌。穆斯林反对偶像崇拜,教堂里没有任何塑像
教堂的穹顶。伊斯兰的经文和基督教的圣像共存。
教堂里的大理石柱子来自于艾菲索斯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的阿米蒂思女神庙, 远处有一个跪地祷告的穆斯林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