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不如享受》:棋童李昌镐的人生传奇

     一头闯碎玻璃门

  李昌镐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16岁就能超越天才中的天才曹薰铉的棋手,如果说没有任何过人之处,那不是太奇怪了吗?

  李昌镐1975年7月29日出生在韩国全州,是中央洞(注:“洞”相当于街区)“李氏钟表店”李在龙和蔡寿姬夫妇的第二个儿子。

  李昌镐在上小学的时候,智商测试IQ达到了139。虽然这个数值与天才们的数值相距甚远,但足以算得上是头脑聪明的孩子。他的计算速度非常快。在围棋的世界里,比对方快得越多,就越能占领有利的位置。因此,“计算速度快”对围棋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才华。

  平时的他是个很听话的乖孩子,可是只要流露出想做什么的意思,轻易就不肯放弃了。如果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会放声大哭,结果,要么是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要么是挨打。

  李昌镐上幼儿园之前,有一天,他想到外面去玩,可是家人说天太晚了,外面危险,不让他出去。李昌镐又纠缠了一会儿,见父母还是不允许,就不顾一切地朝着钟表店的玻璃门跑去。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打碎了玻璃门,去了“外面的世界”。当然会受伤了,而且伤得很严重,玻璃碎片扎进了手腕,伤到了动脉。直到现在,那个光荣的伤疤仍然留在他的左臂,成为“执著”的标志。

  李昌镐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表现出摔跤的天分,成为摔跤王。三年级时,有一天,低一年级的弟弟英镐哭着回家了。问他为什么哭,他说调皮的六年级学生打了他。对于小学时代的孩子们来说,三年的差距是很难跨越的。大多数孩子都会去找父母,或者找老师告状,可是李昌镐却马上找到那几个六年级的学生。他脑子里只有父母“好好照顾弟弟”的教诲。

  他问那些淘气的六年级学生:“谁打了我的弟弟?”难道这些六年级的学生会乖乖地向比自己低三个年级的孩子道歉吗?一场打斗开始,李昌镐带着轻伤回了家。不过,从那以后,六年级的学生们再也没欺负过英镐。

  注意观察李昌镐童年时代的照片,还能发现他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他过生日和小朋友们坐在一起吃饭的照片里,还有夏天在避暑胜地玩水的照片里,别的孩子嬉笑打闹,玩得兴高采烈,惟独这个孩子却总是在独自思考着。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李昌镐从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多思的孩子”。

  爷爷带来的快乐

  一天,平凡的日常生活突然发生了变化。李昌镐进入了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新世界。

  当时李昌镐的爷爷每天都和朋友们一块下围棋。那天他又在下围棋,这时,在外面玩的李昌镐突然进来,看到了他们下棋的情景。人们在四方形的棋盘上轮流放黑色和白色的棋子,表情也随之千变万化。在年幼的李昌镐眼里,这是截然不同于弹玻璃球、摔纸片、摔跤的新世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自学习围棋之后,其他的游戏都变得索然无味。

  从此以后,爷爷每天都带着昌镐去附近的棋院。爷爷本来只满足于可爱的孙子有点儿小才华,后来发现孙子的棋艺转眼之间就超过了自己,他意识到昌镐的才华非同寻常,于是开始给昌镐请老师。

  李昌镐开始跟随爷爷去李氏钟表店附近的雪棋院。爷爷并没有让他向职业棋手或业余高手学习,却让他和任何一个懂围棋的人比试。

  李昌镐不管和谁下棋,只要坐下,就像粘上了棋盘,纹丝不动地沉浸其中。人们望着这个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棋盘的孩子,都觉得很欣慰。这种毫不动摇的投入精神是值得关注的另一种天赋。“少年道人”、“姜太公”、“冷面杀手”、“石佛”,这些绰号的来历绝非偶然。

  李昌镐受到了雪棋院柳亨玉院长以及李光弼先生等全州业余高手们的指导,也和许多棋术不高的人交过手。不论棋术高低,只要是和孙子下过棋的人,爷爷都会请他们吃炸酱面。不管和谁对阵,都不轻视对方,不失慎重,也许李昌镐的这些习惯从小就开始养成了。

  1983年夏天,李昌镐从全州业余高手李贞玉门下转到职业棋手田永善七段门下,第一次与职业世界的人结下缘分。田永善是具有独特的“田流”特色的一流职业棋手。如果不是沉醉于酒和自由奔放的行为,他恐怕会在一流职业棋手的位置上停留更久。

  拜在曹薰铉门下

  1984年春天,田永善把李昌镐推荐给曹薰铉,想让曹薰铉收李昌镐做内弟子。当时曹薰铉已经三次成为“全冠王”,承受着没有对手,“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棋士们通常在自己退役的时候才会收内弟子。曹薰铉身为韩国围棋第一人,无论是年龄、气质,还是体力,都刚刚达到巅峰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收内弟子是史无前例的事。

  出于田永善的恳切要求和茫然的好奇心,曹薰铉以授三子的方式对李昌镐进行了测试。这个曾经在“竹马围棋王战”中获得冠军的全州小学三年级少年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强烈的印象。

  大多数的天才虽锥处囊中,不管怎样掩饰,才华都会暴露出来。可李昌镐眼神朦胧,胖乎乎的身体给人的感觉有些笨拙,而且在表达上也不是很熟练。曹薰铉3岁就开始独自住在离家1.5公里远的地方,少年时代就创下了三场职业围棋对局的记录,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当然不可能对这个平凡的少年满意,气质也与他截然相反。

  但是,命运的锁链又让他们再次见面了。在田永善的请求之下,曹薰铉一个月之后又到了全州,对李昌镐进行第二次测试,还是让三子,但测试内容和前次不同。用当时与曹同行的《中央日报》专门委员朴治文的话说,曹薰铉在这场对局中“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强大力量”。

  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这个少年的棋虽然下得很好,却明显不是天才的类型,可是他的棋风中又有着某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东西”。

  第一次测试之后的一个月里,少年悟出了克服曹薰铉的方法,赢得了第二次测试。曹薰铉被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吸引,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结下了师徒之缘。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人预料得到,这个伟大的决断最终揭开了韩国职业围棋最灿烂的篇章。

  李昌镐的胆子很小,从小就害怕一个人留在家里。晚上睡觉之前,家里总要有个人陪在他的身边,他才能安心地睡觉。这个极度恐惧独处的孩子下定决心离开家人,独自前往首尔拜师,家人只能理解为这是因为他对围棋的强烈热爱。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也是一次渴望多于未知恐惧的出发。

  为了迎接李昌镐的到来,曹薰铉一家需要更宽敞的环境,而且妻子郑美和的分娩日期也临近了,所以他匆忙做出决定,由原来的禾谷洞搬到了莲熙洞。搬家两周以后,郑美和顺产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女儿。三天以后,李昌镐来到了首尔,他称呼郑美和为“婶婶”。

  来到首尔后,李昌镐转学到了梨花女子大学附属小学,在曹薰铉家里生活了七年。李昌镐的房间在二楼。他害怕“一个人的房间”的问题,通过和曹薰铉的老父母同住得到了解决。曹薰铉夫妇考虑得很周到。

  每一天都很幸福,他在纯真的渴望中睡去,又在纯真的渴望中醒来。七年里,李昌镐从来没惹过任何是非。“像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孩子”,郑美和女士说,“七年来,我从来没听见昌镐上楼时发出太大的声音。”

  11岁,新星升空

  当曹薰铉第一次收内弟子的消息在贯铁洞传开的时候,很多同事都开玩笑说,“不会是养虎为患吧?”每当这时,曹薰铉总会慢条斯理地笑着说:“输给弟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过,怎么也得十年以后吧?”

  可是,不过五年,这对师徒之间的对话战就开始了。不但曹薰铉没想到,任何人都想象不到。

  李昌镐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围棋上面,对其余一切好像都不感兴趣,甚至连运动鞋的鞋带松了,他也想不起来重新系好。

  李昌镐进入韩国棋院,成为了五级研究生。放学后,他要坐30分钟左右的公共汽车去位于贯铁洞的韩国棋院。下午四点开始和其他研究生对局,七点钟回家,这就是李昌镐一天的生活。曹九段偶尔回家早的时候,会把昌镐叫到跟前,跟他复盘当天的对局。

  曹薰铉的指导方法并不是1比1的对局。李昌镐复盘自己在韩国棋院的对局以后,曹薰铉从中指出重要的步骤,为他指点方向,使他自己转变思路或者想出新的办法,也就是指导他的思维。

  如果说1比1的对局是一起捕鱼,那么曹薰铉的教育方式就是让李昌镐自己在各种地方捕捉各种各样的鱼,等到李昌镐捕鱼结束以后,曹薰铉再和他一起回顾捕鱼的过程,让他思考哪里鱼最多,应该在什么时候撒网等重要问题。

  那年7月,韩国棋院入段大赛引入了新制度。以前,入段大赛允许普通业余高手参加比赛,现在却把参加人员限制在韩国棋院研究生范围之内。在舆论压力下这个制度只坚持了三年。

  这个时期,李昌镐成为研究生中水平最高的人。可是研究生胜负本来就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随着入段大赛日期的临近,不安的影子在李昌镐的心里摇曳。

  第五十四届入段大赛从7月23日持续到8月1日,一直在研究生中名列前茅的李昌镐直接进军本选,共有9名研究生进行角逐。出人意料的是,李昌镐输掉了第一天的两番棋。本来应该绽放笑容的脸上布满了阴云。那时候,如果没有父亲的安慰……小时候在房间里铺上被子和他一起摔跤,陪他去游戏厅的父亲,总是默默地像影子似的守护在他身边的父亲向他靠近过来:“昌镐呀,输了也没关系,以后还会有机会的。”

  听了父亲的安慰,陷入了困顿的李昌镐心里总算舒服了些。他的能力已经足以通过入段大赛。每到关键时刻就束缚他手脚的强迫意识再次把魔爪伸向他,父亲的安慰和鼓励帮助他摆脱了那双黑暗的魔爪。

  最后,他以6胜2负的战绩取得第一名,和以5胜3负战绩获得第二名的金原并肩通过了职业围棋的关门。也就是说,他以满11岁零2天的年龄创造了仅次于曹薰铉的入段记录。

  韩国棋院发行的月刊杂志《围棋》刊登了这样一则报道:

  可怕的十几岁一代出现了。在兴奋的漩涡之后,第五十四届入段大会选出了18岁的金原和11岁的李昌镐为职业一段,比赛顺利落下了帷幕。今年首次尝试把入段人选限制在韩国棋院研究生范围之内,所以选拔出的这两棵梦想之树背负着沉重的嘱托和希望,以天才的脚步走进了职业围棋界。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们都相信他们是有希望的栋梁之才。

  摘自《逃避不如享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