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杂谈

西 风: 多伦多华人作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雷锋》杂谈

作者:西风

中国影视界最近要推出一部道德性电视剧《雷锋》。其实早在 30 多年前,八一电影制片厂曾拍过电影《雷锋》。那部电影拍得很不错。尽管当时的电影制作还是黑白胶片,但制片者很讲究艺术性,从演员表演、音乐渲染、视觉布景、情节客窜等方面都把握的很好。总之,能把一个没打过仗、没爵位、甚至没谈过恋爱的普通人塑造成感染力很强的英雄形象,这叫水平,好比考厨师考题是炒白菜,在清淡中显出技术,体现的是深厚功力。

不过时代不同了,现代青年观众被商业影视的纯娱乐诱导,感动一词已很难在电影院外被谈及。影视的“载道”义务越来越淡。对于 80 和 90 后,雷锋已经有些遥远,。今年中央电视台要重拍雷锋,笔者持赞赏态度,因为雷锋展现的是平凡背后的感恩精神。从 80 年代把金庸、梁羽生武侠小说搬上银幕开始,中国掀起了持久不息的武侠热,武侠具有“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的正义精神,得到了民众和社会首肯。渴望诚信仗义,是对制造泡沫、缺乏诚信的一种反叛,或者说是一种追求人性崇高的自然回归。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在探讨当代侠义精神时说:“侠离我们很近,雷锋就是当代最大的侠。”

在和平年代,雷锋身上体现了“千古文人侠客梦”的企盼。雷锋不会武功,但他所做的一切,其出发原动力不是升官、发财,也没有欺骗,而是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尽己所能帮助周围更普通的民众,这不是侠是什么?

笔者在此插一段关于雷锋角色的热议。很多民众不喜欢田亮扮演雷锋。他们认为雷锋代表一种精神,一个丰碑,田亮不具有和雷锋相似的价值取向,不适合这个角色。他们还比喻这个道理说,好比臭名昭著的陈冠希,虽然演技不错,但饰演一个道德形象,谁能看得下去,这不是号召大众的人格分裂么?田亮不是陈冠希,但也绯闻不断。雷锋本身是一个具有侠义精神的普通人,最好还是找一个普通人演。

笔者以为,公众如此地期盼演戏和做人统一化,真正值得演艺圈艺人反思。

本文刊于现代日报 2009-04-19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