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中国发展之大变局之三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中国古代,救世为怀的良医,通常是采取价格双轨制,就是对穷人,付不起诊费和药费的病人,就赠医施药,而对于有钱的达官贵人,就收取高额的酬谢金。而这种方法,在美国这样的商业社会,就变成了非法行为,因为你不能将同样的服务和产品,根据人的不同收入来收费。不过同样的法律体系,却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来定价。总之,如何有利于富人,法律是可以随便扭曲的。

而中国要防止同样的情况出现,可以通过以私补公的方法。就是在国家主导的医疗保险的廉价体系上,同时让医疗系统可以开设高价服务的私人付费医院,来为国家医疗系统增加收入。

另一个办法,就是利用欧美的“医疗旅游”,以外补内。美国的医疗费用高企,逼得医疗保险公司将病人送到外国,用同样的医疗服务质量,但就可以节省80-85%的费用。而欧洲人则是无法容忍长时间的等待,也跑到费用低的外国接受手术。

现在大概光美国一年就有2百万病人跑出去,预计在2011年会增加到1千万人,大概是1600亿美元的生意。目前主要跑的国家是印度的孟买和泰国的曼谷。而中国的上海,北京和广州,在城市建设和各个方面都要比这些地方强。尤其是安全上,不会在上海见到孟买街头上的恐怖分子城市巷战,请你吃飞弹。也不会在广州街头被曼谷街上的红杉军或者黄衫军围困,让你在酒店里做坐牢几个星期。如果好好经营,中国这方面,应该有非常大的商机。而这些外国人的医疗收费,也可以用来弥补中国国民的医疗支出。

谈完了看病难而贵这个大山,下一个就是城市里的买房难问题。

在谈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和房价问题,先要说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历史上各国现代化的规律,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城市化和中产化。就是说中国还有差不多4亿农村人口要迁移进入扩展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

 无论这个过程,是采用现有城市继续扩张的“集中增长模式”,还是走积极发展中小城镇的“就地城市化”模式,城市化是不可回避的道路。而可持续的城市化所需要的全民普遍中产,必然是沿着“农民->城市低收入中产阶层->城市中收入中产阶层->城市高收入中产阶层”这样一个逐级上升的梯队迁移。换句话说,农民变成城市的低中产阶级,“低中产”再上升到“中中产”,中中产人群中的一部分再上升到“高中产”。最后“中中产”日益庞大成为主流,形成一个稳定的“枣核型”社会结构。

这个人口有多大呢?就是每年中国就要搞一个纽约市,或者是半个重庆市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讲,为这些进入城市的人口提供住房,是中国社会的一大任务,也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支柱行业。而中国人历来以念家为要事,所以这些人的确存在着定居安家购房的需要。

不过这个行业和现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没有啥关系。因为现在的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是为这个阶层的人民提供服务的,而是为少量的高收入中产阶层和富有阶层服务的。按照大家的常识,一个房屋的价格,差不多是你家庭年收入的5年总和。

而中国现在的情况,则是不可理喻。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社科院最近完成的调查,北京平均房价为15300多元/平方米,以90平方米计算,超过北京家庭平均年可支配收入的23倍。国际被认为可接受的房价/家庭收入比,为3-8倍,一般为5倍。美国2006年底该比例达到8倍,英国、西班牙等部分西欧国家达到10倍,澳大利亚达到7倍,已经被认为是大泡沫,“超过正常水平一倍”。

如果像北京那样,是你23年的总和,那这个房子和你这些想买房子的家庭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因此这些房子,像某些大嘴巴地产商说的那样,老子只是为有钱人盖房子的。有钱人要么自己住,要么买来出租的。和你们这帮低收入和中收入的中产阶级是没有关系的。这两个层级即使有生活实际需要,也无力购买。

现在这种矛盾的结果,就是想买房子的人,买不起。而房子盖出来了,又卖不出去,导致各种相关的产业链开工不足,导致就业压力。而各个地方政府,尤其是大城市政府,又过多依赖土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主力,还在想方设法,如何保住房市。而各个利益团体,则会利用房地产相关的上游产业开工不足,向中央政府逼宫,逼迫把这个以残民害国为己任的房地产业,搞成国家支持的相关行业。

图一  北京市崇文区北部的一个楼盘的夜晚景象,已建成三年多

 

图二  沈阳铁西区2006-2007年修好的楼盘,无人入住

这两个想买房而不得的阶层,其总人口经过数年的累积,已经达到上亿,是高中产人群的十余倍。而在未来的5-10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等机构里的各级毕业生陆续毕业,这一人群的人数,还将快速上升。这批人群,相比于目前尚无定居城市“奢望”的农民工群体,具有更强的社会口号创造力和思考力,如果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未来数年,中国的城市不稳定因素,将主要来源于这两个层级。

考虑到目前房价和当地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已经蔓延到全国一二三线各类城市。这个潜在问题,是中国各级政府官员无论身处何级,迟早必须解决的问题。谁能够较为妥当的尽早化解潜在矛盾,谁就能得到社会主流群体、民间舆论的广泛支持,作为全国的表率,获得有力的支持,提供成功经验给其他地区参考。

而俺的一帮兄弟们,以九公子为领头,发展出了一个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的方案,叫做“人民之家”,用的口号叫做“人人有房住(Everybody HaS a Home)。就是用商业运作,和政府支持的办法来解决中国未来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问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