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华韻社》在上周日(4/26/09) 成功的主办了一场《中国影视音乐会》. 上至高手李玉新, 曾燕琴下至无名小卒唱起那美丽动人的歌谣, 欢声笑语定格在灯光闪烁的麦克风前, 那些伴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岁月的老歌尤如一根根银丝穿梭出历史的轨迹, 重现往事, 那么熟悉. 那么亲切. 可谓余音绕梁三天不绝. 坐无虚席, 一票未剩.
姐妹我也被组织者木森忽悠上台为《天路》伴跳. 一是友情出场. 今年初时, 华韻团员参与支持我们小乐队的十周年庆祝音乐会, .现在轮到我们的支持. 当然要够哥们的; 二: 西藏那片土地.是我们N次想去的地方. 只要《天路》音乐一响起, 眼前再黑也是兰天白云. 台下观众再多也不如草原的羊儿多.心里 只差说: 人头好比羊头, 我又回到了西藏.找到了感觉。我想婷, 吴丽和木森一定也有同感。 去年我们一起去的西藏。 离开拉萨的哪天夜晚, 我们在布达拉宫前狂欢。每每提起西藏, 尤如走在《天路》上。
第三,喜欢舞蹈。那就跳吧!
临时凑在一起的女士们, 六人是北京人.婷, 丽, 屏, 川, 木森和我, 只要碰到一起, 一个比一个嗓门高. 另俩位江南秀女: 芬和婴 ;思文典雅 , 和声细气。您说南北反差怎么就这么大呢?第一次预排我就给川泼一头凉水. 屏和芬领唱是没说的. 两人的金嗓子都曾得过波城社区竞赛奖. 我们的任务是用面部表情托出舞台效应. 就好像火车开进了西藏,姑娘们激动跳跃 ,欢聚一堂。 我这嗓子若放出声来唱, 能吓走观众.可 跳; 又不能大跳, 动作是有限, 可谓表演型. 重点突出两只眼睛乱幌..。唉, 那种感觉叫:有劲没处使.
川, 真是不错, 预排后带着我们的意见和一盘《天路》DVD回家开始全面构思 重新整理, 加重了舞蹈分量及队型变化. 第二次排练时感觉效果见好.
没有服装,东拼西凑。 头饰用自己的三条彩色方巾编成长辮状, 上身从学校妈妈舞蹈队借来小马夹, 下身配上合唱团的裙子, 右臂缝上一条白色长纱, 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虽然只有8个人, 凑集在一起也真不容易. 一会校长屏要去开什么董事会, 一会婴要给学生上钢琴课, 一会木森去加拿大开会, 难得人都到齐. 演出这天, 在后台待命, 从6:30PM忙起, 到9:00PM 上场. 就一直没静不下来过. 交际舞蹈班的专业化妆师,Ginne特地来为我们服务, 忙得饭都吃不上. 快上场了, 川还在辅导动作, 吴丽恨不能急来抱佛脚. 口一边念叨, 手 一边比划, 够认真的. 晓婴, 木森台前台后上串下跳,.. 换服装时我发现自己下午缝在白上衣的长纱袖忘带了. 回家去取来回两小时. 若不上场对不起同台姐妹. 我这样丢三拉四己不是第一次了. 绝望的心情让我无奈的向川导稟报. 等着挨骂吧, … 没想到川不慌不忙取出备用袖子, 又借来一件上衣把两者用别针相连, , 问题顺利解决了. 有惊无险. 我大松了一口气. 谢天谢地, 总有细心人.
终于轮到《天路》上台了, 灯光由暗渐眀, 背景音乐响起…我们向着绚丽的昡光奔去…
我们用长袖拉成铁轨横梁, 红绸连成两条主轨, 在掌声中谢幕。。。
俗话说:五十不学艺. 甭说, 这些人十个有九都过五十. 但跳得很开心. 学得认真, 唱的好听. 到这个份上也不容易了. 婷说: “我们都是喜气人”. 屏说: “这舞跳完, 我们不能就这么分手…”. 言下之意, 好戏在后头. 果然, 己闻到知音者推荐, 《天路》应该作为保留节目参加5月30日牛顿中文学校50周年校庆. 我又泼凉水了: “见好就收. ”。 “收什么收, 还没过够瘾呢”话一出口,就有人反对, 还是那个北京人。 不过, 人生很短, 戏如人生, 能跳的时侯赶快跳, 跳岀青春, 跳出活力. 只是别在后台等侯的时间大长, 还有许多亊要做的.
/>/>
1
谢谢Suping (素不相识) 和Ginne提供的现场照片. ( 4月26日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