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事解读 2009年06月19日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历史,人生天天新开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员,导演还是观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海军正追踪朝鲜货轮 为安理会决议实施后首次
  
  
  【综合消息】据美联社等媒体报道,美国海军正在追踪一艘朝鲜货轮。两名匿名官员18日透露了此事的细节,并称该船可能载有武器。这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制裁决议后美国首次实施此类行动。
    专家分析说,朝鲜已经宣称如果拦截在海上的朝鲜船只,将被视为一种战争行为,因此美国方面这次对该可疑船只的追踪,也是对朝鲜态度的一个试金石。
    匿名官员说,美国海军正在监控这一艘船名为“江南”的朝鲜货船,这艘船只于17日离开朝鲜港口。
    至于该船只所载货物是什么,美方还不清楚,但是美国一名官员说,该船一直在参与武器扩散的运输活动。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匿名官员说,美国海军正在监控这一艘船名为“江南”的朝鲜货船,这艘船只于17日离开朝鲜港口。至于该船只所载货物是什么,美方还不清楚,但是美国一名官员说,该船一直在参与武器扩散的运输活动。
  
  
  ●朝鲜货轮到底装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美国信用”早已如草绳穿豆腐-实在是提不起来,因此,这只“于17日离开朝鲜港口”的朝鲜货轮到底装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美国官员说“该船一直在参与武器扩散的运输活动”,因此,对照美国人好不容易才拿到手的联合国1874号决议案,美国人是可以根据决议案中的一大堆“呼吁”,对该船进行发出“呼吁”、要求进行检查,而一旦该船所“悬挂国旗国”同意、便可“强行”登船进行“海检”。
  
  ●“呼吁”的弹性与“强行”的刚性很不匹配
  
  
  显然,这段描述很复杂:由于“呼吁”的弹性与“强行”的刚性很不匹配,因此,不论怎么看,其“操作性”都会因“呼吁”与“强制”之间的“现实矛盾”而成为问题。
  
  
  ●决议案的操作性一早就注入了“某种玄机”
  
  
  但是,没有办法,在“非常非常难产”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份1874号决议案,由于揉进了、也必须揉进各方“不可调和的意见(注,包括朝鲜方面的意见,这点请读者自己体味)”,因此,不仅令决议案通过过程非常漫长与复杂,也令决议案的“核心宗旨(制裁朝鲜)”与“核心内容(如何制裁)”之间充满了矛盾,自然而然,决议案的操作性也“注定”会因这种矛盾而很成问题,并一早就注入了“某种玄机”。
  
  
  ●两个决议案之间的升级关系与两次核试验之间的升级关系非常类似
  
  
  事实上,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说过:针对第二次朝鲜核试验的1874号决议案与针对第一次朝核试验的1718号决议案,两相比较之后,给人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三点:
  
  第一,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1874号决议案较1718号决议案的某些谴责用词更加强硬、某些制裁内容更加广泛,但是,两个决议案之间的升级关系与朝鲜两次核试验之间的升级关系非常类似:显然,朝鲜第二次核试验是第一次核试验的“形式上升级(核爆炸当量上)”与“实质上的拷贝(爆炸对国际政治的冲击力)”,而1874号决议案也是1718号决议案“形式上的升级(内容上要坚决制裁朝鲜)”与“实质上的拷贝(执行上无法落实制裁)”。
  
  
  ●即便是出于过往经验,人们也有理由这样认为
  
  
  第二,基于“第一”的认识,我们不难明白,除了别有用心的日本之外,由于1718号决议案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相关各方的认真执行(包括美国人自己、更别提中国、俄罗斯、韩国了),因此,在1718号决议案随着第二次核试验而“形式上升级”至1874号决议案之后,即便是出于过往经验,人们也有理由这样认为:下一步自然就属于毫无悬念的“实质上拷贝”阶段了。
  
  
  ●由于事关全局、“有人”这次似乎想有所突破
  
  
  显然,如果我们从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人要急急忙忙地跟踪“江南号”了:非常清楚,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事关全局、“有人”这次似乎想有所突破。起码这个姿态是摆出来了!难
  
  
  ●最重要、也“充满玄机”的是第三点
  
  
  第三,即最重要、也“充满玄机”的是:在“有人”因南亚方向的需要而“不再力阻”朝鲜第二次核试验之后,在方方面面套用“处理朝鲜第一次核试验的即有游戏规则”去处理问题、而“有人”也再次拿到“升级版的1874号决议案”之后,是否“有人”敢于突破“即有游戏规则”、避免落入“实质上拷贝”之俗套、而转而寻求“实质上的突破”?
  
  
  ●所谓的“实质上的突破”,其实有三层意思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个所谓的“实质上的突破”,其实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在于“是否有人”敢于将1874号决议案中的一大堆“呼吁性条款”硬性解读成“强制性条款”,从而强制执行“升级版的”相关制裁内容,比如海上强制检查朝鲜船只;
  
  我们知道,朝核问题的“斗争史”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对美国而言,从本质上讲,朝核试验、或者承认朝鲜成为拥核国家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即要控制日本又要迫使日本让步,曾经强硬无比的布什政府,最后不是差一点儿就“准备承认”朝鲜是拥核国家吗?),最大的问题是无法面对“由此而开始”的核扩散,即无法承受一个核武装的日本、更无法承受一个核武装的伊朗。
  
  
  ●核扩散可能导致一次海啸式的地缘政治风暴
  
  
  在这里,我们再次强调两个观点,那就是:一个核武装的日本,所带来的核冲击波,足以将美国即有的、立足于东亚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彻底摧毁;而一个核武装的伊朗,足以将以色列这枚“美国中东钢钉”立刻撞离美国的全球布局,并立刻导致“整个地中海区域(欧洲、中东、非洲)上空出现一次海啸式的地缘政治风暴,并导致中东的埃及、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等中东国家“集体申请核执照”,这还不算,由于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必然伴随着经济利益的重新划分,资金流向的重新定向,而之后的美洲大陆必将是美国最后一个“排它性战略据点”,因此,这股海啸最后必然经太平洋、或大西洋,在加勒比海上空交汇成一股强大的政治、经济气旋,强烈冲击、并撕扯“门罗主义”的底裤,而气旋下的美洲大陆,即便出于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的考虑,突然出现一个、或者两个核武国家、以“另立”一个政治、或者经济“中央”,并在“中欧俄”的策应下,在南美凝结成一个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集团,与美国分庭抗礼都是很有可能的。
  
  
  ●中国绝不容忍的事情
  
  
  而对中国而言,从中国“始终用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用语言”为朝鲜提供了一个“非常安全的核试验环境”之事实去看,从北京在伊核问题中所秉持的原则态度去看,不论是朝核试验、承认朝鲜成为核国家,还是“目睹着”日本、或者伊朗跨入核门槛,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绝不容忍美国不择手段地、继续其“旨在继续掐住”中国、以至世界咽喉的全球战略。
  
  
  
  ●所谓的“不择手段”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的“不择手段”,指的是华盛顿正在南亚方向挑唆并支持印度、在南海方向挑唆并支持东南亚部分国家全面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
  
  显然,作为亚洲开发银行的第二大股东(第一是日本),美国伙同日本主导、并让总部位于“菲律宾”的亚洲开发银行批准了一份向印度提供29亿美元的贷款项目,并将其中6000万美元用于中印争议地区“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水利工程的文件,正是这种“不择手段”在南亚方向的又一具体表现形式而已。
  
  至于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外海炮制所谓“中国潜艇与美国军舰声纳阵列相撞”事件,不过是这种“不择手段”在南海方向的又一具体表现形式而已。
  
  
  ●对上述与“菲律宾”相关联的一类“不择手段”,北京的处理原则应该是
  
  在我们看来,这两件事情尽管相对独立,属性上甚至是“一文一武”,但都非常巧合地与“菲律宾”这个国家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而“朝小野大”的菲律宾恰恰是在美国“操纵民主”的娴熟手段之下,在南海方向、在领土争端层面率先挑衅中国的国家。
  
  值得强调的是,只要华盛顿没有将“肢解巴基斯坦”、“挑起克什米尔战争”这类的“不择手段”由“准备实施”阶段 上升至“具体实施”阶段,那么,东方评论员认为,对上述与“菲律宾”相关联的一类“不择手段”,北京始终把持的处理原则应该是:
  
  首先,在观察问题时“眼睛”要死盯背后的黑手,而以“余光”威慑台前跳动的小鬼;
  
  
  其次,在动手时一定要“擒贼擒王”在先,将板子直接打在美国人的身上,这既是抓住南海矛盾的根本,又是缓解南海矛盾的根本,更是威慑诸如越南、菲律宾之类“前台小鬼”的最高效手段。
  
  
  ●中国要务必避免陷入与台前小鬼先行交手、却令背后黑手掌握战略主动的被动局面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将背后的黑手“拖上前台、公开爆光、与之贴身扭打”之前,中国要务必避免陷入与台前小鬼先行交手、却令背后黑手掌握战略主动的被动局面。
  
  不难想像,一旦如此,美国就可以从政治、经济、与军事方面着手,尽情地利用这一局面,在政治上、制造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对立;在经济上,极大地破坏中国正在力推的“东盟10+1”,极大地破坏中国正在力推的“湄公河、北部湾等区域合作”;在军事上,让中国威胁论“在南海方向”彻底坐实。
  
  
  ●美国的真正目的
  
  
  值得强调的是,在美国经济“急需时间”、以继续把持世界金融霸权、从而可以继续依靠金融霸权、继续推行美国既定全球战略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南海方向的政治与军事层面的东西都是手段,而破坏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之间的“有机合作”、实质性地削弱中国的综合实力,令巴基斯坦、缅甸之类友好的、愿意以中国经济“某种走廊”的形式实现共同发展的国家,在“认清现实”中不再将自已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与中国拴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切断中国的对外通道,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值得警惕的局面
  
  
  同样不难想像的是,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的,美国可以趁中国对“南海小鬼”直接动手之际,在中国即便重拳打趴了越南、菲律宾等小鬼、但“短期内也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南海方向“脱先”、而在中国眼下必须稳住的“重中之重”南亚方向“最终落子”、从而将中国一把推入两面、三面、甚至四面作战(南亚、南海、东北亚、台湾(要特别警惕出现“局部台独”的情况))的境地。
  
  
  ●北京既有必要也有能力让越南、菲律宾等前台小鬼明白一个道理
  
  
  
  最后,北京既有必要也有能力让越南、菲律宾等前台小鬼明白:既便有着“首先”与“其次”的战略顾虑,也绝不意味着它们可以“利用中美矛盾(注意这一实质问题)”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无边际地进行挑衅。
  
  
  
  ●无论如何,中国都不能给美国从“南海脱先”轻松转身至“南亚落子”的战略机会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相关警告的“最高效形式”就是以可以动用的一切手段“将背后的黑手拖上前台”,并迫使其在相关问题上“提前端出”自己的“底线”,否则,随着南海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中美”之间在南海方向的任何军事意外“都是可能的”,至于“军事意外”的时间与方式我们并不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南海方向,如果一定要发生某种“实质性军事意外”的话,那么,中美之间的“实质性军事意外”一定会在中国与“南海小鬼”之间发生“实质性军事意外”之“前”发生。起码在南海方向,无论如何,中国都不能给美国从“南海脱先”轻松转身至“南亚落子”的战略机会。
  
  
  ●一个没有“东盟经济”做战略缓冲的中国经济,“抗金融危机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否则,一个成功破坏了东盟10+1、成功在东盟与中国之间制造敌对状态、最终却又能置身南海之外的美国,只需利用“私利”这块砝码、外加那条大多数国家笃信的“丛林法则”,将可以“非常高效地居中鼓动”欧盟、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甚至台独势力等,从各个层面一同撕扯陷入战略被动的中国之利益,挤压中国之战略空间,并寻求“重新安排”中国在两核问题中的角色。
  
  
  值得强调的是,在欧美金融危机仍然有待深化的背景下,一个没有“东盟经济”做战略缓冲的中国经济,其在时间与结构上的“抗金融危机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是否出现“将背后的黑手拖上前台”的动作,其实可以视作两层信号
  
  
  如果我们从这一战略层面就观察问题,那么,我们认为,在某个特定方向,是否出现“将背后的黑手拖上前台”的动作,可以视为中国可能与美国发生“南海实质性军事意外”的警告信号。
  
  
  
  经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欧美”、“俄美”、“日美”都有着不可调和的战略矛盾,因此,一个与中国发生“南海实质性军事意外”的美国,由于靠近中国大陆,其面临的局面必然是:针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其军事没有胜算;针对欧日的经济力量,其经济上无法喘息;针对俄罗斯的顺势反击,其在前苏联加盟国、甚至东欧取得的利益必须回吐;
  
  
  ●对美国而言,与直接引发“南亚中美实质性军事意外”的局面非常类似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层面,在欧盟、俄罗斯、日本等的战略撕扯下,美国必然进行战略收缩。
  
  
  值得强调的是,“中美”之间在“南海发生实质性军事意外”的情况,与美国在南亚方向将“准备实施”上升至“实际实施”、从而直接引发“中美在南亚发生实质性军事意外”的局面将非常类似。
  
  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既不认为”美国决策层认为与中国在南海方向发生军事意外符合美国全球战略,我们“也不认为”中国决策层认为与美国在南海方向与美国发生军事意外符合中国的全球战略,但我们“认为”这起码比“中国同时陷入四面作战的局面”要更加符合中国的全球战略。
  
  
  ●为什么“北京既有必要也有能力让越南、菲律宾等前台小鬼明白管委会道理”
  
  
  显然,在搞清楚这些之后,也就不难明白,我们为什么认为:北京既有必要也有能力让越南、菲律宾等前台小鬼明白:既便有着“首先”与“其次”的战略顾虑,也绝不意味着它们可以“利用中美矛盾(注意这一实质问题)”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无边际地进行挑衅了。
  
  
  根据我们的观察,从中国“主要冲着越南”在南海强势禁渔、而越南也更多是口头上抗议、并无实质性动作“冲撞禁渔令”的事实来看,越南决策者应该也明白:出于战略全局考虑,虽然中国此时不愿意同时重击东盟6国以陷自己于全局被动,但在“中国不怕与背后黑手贴身肉搏,反倒是背后黑手随时准备、也必须脱先”的大背景下,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可以“专挑一个、且只挑一个跳得最高、既非常依赖中国经济、且国内对外政策又有激烈纷争的南海小鬼”予以重击,以达到“杀一儆5五”、并迫使背后黑手“提前漏底”:是公开与中国为敌以至于发生“中美南海实质性军事意外”而“无法脱先”也在所不惜?还是立刻抛弃被重击的“南海小鬼”,以局外人的身份避免发生“中美南海实质性军事意外”?
  
  
  
  ●“不敢下决心与中国在南海率先发生实质性军事意外”的美国是“很难两妥”的!
  
  
  在这个问题上,在中国要么“要打就只打一个、且只打出头小鬼的军事准备”下,在中国要么就直接找幕后黑手“说事儿”的军事准备下(比如,中美在南海多次出现间谍船事件,特别是,中国海空军近期在南海方向组织了综合军事演习,数十艘舰船、数百架军机的军事打击能力,结合大陆的陆基军事支撑,其“作战目标定位”远远超越了东盟6国,足以打击美国太平洋军事力量),我们认为,一个有着广泛全球利益需要维护,而“不敢下决心与中国在南海率先发生实质性军事意外”的美国是“很难两妥”的!
  
  
  ●美国人想在南海另找一个格鲁吉亚、在东盟6国中再寻一个萨卡什维利,还真不容易
  
  
  显然,跳得很高,但在对华、对美关系上内部争吵不断的越南就是一个“非常合乎条件的”标的物,而一度非常亲华(菲律宾曾不顾越南的反对,率先与中国签定“南海协议”)、现又因“朝小野大”而率先在南海挑衅中国的菲律宾,也算得上一个。
  
  然而,这年头,特别是,在俄罗斯在格鲁吉亚上演了一次“温酒斩华雄”之后、在事前口口声声为格鲁吉亚提供军事保护华盛顿、却至今也不能帮格鲁吉亚讨回两块领地、甚至还得为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的总统职位苦苦周旋的实例下,真到了关键时刻,美国人想在南海另找一个格鲁吉亚、在东盟6国中再寻一个萨卡什维利,还真不容易。更别提在南亚方向了。
  
  
  ●相互间利用所谓的“深海一撞”测试着“彼此的准备与决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美军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外海“炮制”所谓“中国潜艇与美国军舰声纳阵列相撞”事件,而中国外交部事后也公开承认“中国有潜艇在南海进行正常的训练活动,目前没有接到发生所述情况的报告”之“你来我往”来看,在南海方向,面对美国一手挑动的南海之争,中国正是以“这一原则”行事的,美国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从而相互间利用所谓的“深海一撞”测试着“彼此的准备与决心”。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观察点
  
  
  如果从这一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围绕这起所谓的“深海相撞事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观察点:
  
  第一,美军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外海主动“炮制”(注,中国外交部并没有明确承认是中国潜艇,但却明确表示中国潜艇在那个方向有正常训练)所谓“中国潜艇与美国军舰声纳阵列相撞”事件,表面上看,其意图在于激化南海争端,强调中国对“参与联合军演东南亚6国”的军事威胁,但真实目的在于“暗中测试”中国对南海方向的“军事准备与决心”与“东南亚6国内部”对“中国军事准备与决心”的真实态度;
  
  
  第二,美国公然组织东南亚6国进行以中国为假想敌联合军事演习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公开“确认有中国潜艇在那一方向正常训练”意在公开强调“这一原则”;
  
  
  第三,中国外交部声称“目前没有接到发生所述情况的报告”则在于暗示“即便这次没有发生,但也不排除今后不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中国外交部的“方向性确认”与“暗示性确认”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中国外交部的“方向性确认”与“暗示性确认”,方方面面(美国、包括日本、韩国、欧盟、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特别是“南海小鬼”应该已经明白:在南海方向,必要时,中国准备按自己的方式去“玩真的”,“某些人”就不要指望“南海脱先、南亚落子”了,“某些人”也不要指望在各个层面去敲中国的竹杠了。
  
  
  可以想像的是,真到了那个时候,狠敲美国人的竹杠自然有着更大的诱惑力。特别是对与美国有着不可调和战略矛盾的欧盟、俄罗斯而言。对急于摆脱美国控制的日本而言,恐怕更是如此。
  
  
  
  ●“南海小鬼”也是深谙其中的利害
  
  
  另外,东方评论员注意到,由于事发时包括“约翰8226;麦凯恩”号在内的美国海军刚刚和东南亚6国举行了联合海上演习,这条“炮制”出来的“深海撞击新闻”不可避免地与“东南亚6国,特别是菲律宾”的安全利益扯上了关系。
  
  而非常有意思的是,从菲律宾军方在第一时间内就以“菲律宾不具备反潜能力,事发海域并非菲律宾领海,不清楚事实为何”的“明确态度”、将自己与“撞击事件”完全撇清、从而保持一种超然立场的事实来看,除了“中美”之外,菲律宾之类的、本就打算“两边渔利”的“南海小鬼”也是深谙其中的利害。
  
  
  
  ●让东盟6国觉得“是时候、有本钱进行两边渔利”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今天之所以将南海问题放在朝核话题中进行展开讨论,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既:让东盟6国觉得“是时候、有本钱进行两边渔利”的原因中,除了主权、利益之争外,还恰恰与韩国政府对外政策的急转相关。
  
  
  显然,由于李明博上台后,一改卢武铉政府借助中国以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的朝核政策,一改卢武铉政府在中美之间大体保持平衡的外交政策,再加上“朝鲜民族主义”对“没有建立东北亚集体安全机制(由中美俄日共同提供)”就立刻进行经济改革的后果有着某种担心,在缺乏平衡力量下,或担心朝鲜经济运行日后完全依赖中国、或者担心经改后的朝鲜政治也完全受到中国的完全支配,因此,中国寄予厚望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是迟迟无法“实质性地启动”,而中亚经济一体化(上合框架内)又因俄罗斯的因素也迟迟无法“实质性的启动”,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因素,如此一来,“东盟10+1”、及东盟10+1框架内的湄公河区域合作、北部湾经济合作,在中国抗金融危机的经济布局中就显得更加吃重,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除了美国的挑唆之外,这是东盟6国敢于在这个时候拿领土问题公开挑衅中国的重要原因。
  
  
  
  ●在李明博政府决心充当“亚洲领导者”战略构想的背后
  
  
  另外,在李明博政府决心充当“亚洲领导者”战略构想的背后,是继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失败之后,第四个出头协助美国组织“亚洲版北约”的一整套计划,其战略矛头直指中国,意在借美国之力遏制中国、又借组织之力限制日本、并寄希望于这种模式维护韩国的利益、支持韩国的野心,充当所谓的“亚洲领导者”。
  
  
  
  ●南海方向突然间“风起云涌”的“理论基础”
  
  
  值得强调的是,“李明博版的小泉路线(在经济上借重中国之需,在政治与军事上配合美国遏制中国)”也为东盟中的某些国家(比如越南)提供了一个战略思路,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恐怕才是南海方向突然间“风起云涌”的“理论基础”。
  
  
  
  ●从朝鲜半岛着手,从打击韩国李明博政府“现行政治与经济政策”的层次着手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除了“直接呼应”南亚方向的战略需要之外,北京眼下要想缓和南海方向的局势,恐怕也得从朝鲜半岛着手,从打击韩国李明博政府“现行政治与经济政策”的层次着手。
  
  
  ●朝鲜“及时进行二次核试”及“二次核试后续发展”的“玄机”之所在!
  
  
  值得强调的是,站在北京的立场上看,这种综合性战略需要,相当程度上与朝鲜的战略需要重合(朝鲜既想获得核武国家地位以保持政治上的相对独立,又想将“对朝鲜经济相对独立”最为有利的阳光政策挤回来),恐怕就是朝鲜“及时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及“朝鲜第二次核试验后续发展”的“玄机”之所在!
  
  至于朝鲜何以“及时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给出了大量讨论纪要,在此不再重复!至于“朝鲜第二次核试验后续发展”的“玄机”之所在,我们只想强调两点:
  
  
  第一,也就是在之前点评中,我们曾经强调一种可能性,既:如果华盛顿在朝鲜第二次核试验的冲击下,在南亚方向即不将所谓的“准备实施”提升为“具体实施”,但又不肯中止所谓的“准备实施”,从而即不进行战略冒险但又不肯对巴基斯坦撤去全部的压力,那么,顺着“朝鲜民族主义”的情绪,为了尽快打破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僵局,在取得第二次核试验的数据,拥有对韩核威慑之后,在三八线附近制造“擦枪走火”、从而强烈冲击韩国那并不强壮、且正受到“两岸三通”全面冲击的经济,强烈撕扯韩版“小泉路线”的可能性就会大增,直到李明博政府彻底低头为止;
  
  
  第二,事实上,从朝鲜11日要求韩方将开城工业园朝鲜工人的工资和土地租金分别上调至300美元和5亿美元,从而分别将“当前的工资标准和已缴纳的土地租金提高4倍和31倍”,而韩国在第一时间里并不敢就此全面退出开城工业区的情况来看,李明博政府恐怕已经感觉到了这一威胁。 尽管韩国军方表现得极其强硬,说是面对朝鲜的军事挑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回击!可问题是,一个靠别人提供军事保护、甚至不敢自己指挥自己军队的政府,真有什么风吹草动,有什么值得强硬的?别人信吗?别的不说,看看嘴硬的李明博政府,在开城工业区的工资现租金问题上,这顿竹杠让人敲得,那真叫个惨!事实上,在朝核第二次核试验“后续发展”的问题上,李明博的“底”已经泄了!
  
  
  继续这个讨论之前,我们再来阅读一则新闻。

美称巴基斯坦打击塔利班或无益美在阿行动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官员和专家6月18日表示,虽然巴基斯坦政府军近期对其境内塔利班的围剿赢得了美国政府的称赞,不过这一清剿行动可能不会为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带来任何益处。
  据法国媒体报道,美国官员和分析人士认为,巴基斯坦没有把目标锁定在美国主要敌人即在巴阿边境的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领导人,而是将打击目标仅限定于巴境内的塔利班武装。美国官员指出,近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针对塔利班的军事打击行动,并没有阻止塔利班武装分子从巴基斯坦逃入到阿富汗境内。
  美方分析人士认为,巴基斯坦并不愿打击阿富汗塔利班,因为在巴基斯坦看来,在阿富汗的塔利班可以遏制其主要对手印度在阿富汗的影响。
  据悉,巴基斯坦军方目前集中打击巴境内塔利班头目马苏德及其组织成员。据悉,在近两年里,马苏德领导的塔利班武装分子已经不断发动袭击,导致近2000人死亡。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巴基斯坦没有把目标锁定在美国主要敌人即在巴阿边境的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领导人,而是将打击目标仅限定于巴境内的塔利班武装。美国官员指出,近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针对塔利班的军事打击行动,并没有阻止塔利班武装分子从巴基斯坦逃入到阿富汗境内。
  
  
  ●巴基斯坦已初步实现了我们之前一再强调的一个设想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这段文字,我们不难感觉到,巴基斯坦已初步实现了我们之前一再强调的一个设想: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与阿富汗之间建立一条军事隔离带,并将“军事隔离带”内的为数众多“背景复杂”的极端组织“赶进特定方向(阿富汗方向,及印控克什米尔方向”,让其主人“分头认领”。
  
  
  ●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与阿富汗之间的“军事隔离带”已接近于完工
  
  
  显然,在中国的坚决支持、大力援助下(大家不要将眼光仅盯在两批、分别为100万美元、6000万人民币的有限经济援助上),通过巴基斯坦军队的持续打击,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与阿富汗之间的“军事隔离带”已接近于完工。
  
  
  这样,我们再去观察,美国在日本、韩国、及东盟部分国家的配合下,操纵亚洲开发银行“恶心中国”的举动,也就有种“会心一笑”的冲动。
  
  非常清楚,在朝鲜二次核试的冲击下,尽管美国人在那里大声嚷嚷,但南亚局势大体平稳;尽管美国人在那里公布了“深海一撞”,但南海方向也是波澜不惊,这样一来,就近期而言,朝核二次核试的后续发展就剩下了两个观察方向。
  
  一个是因选举问题而出现混乱的伊朗方向,再一个,就是38线以南方向。
  
  
  ●内贾德为了迅速摆脱危机,很可能采用“跨进核门槛”的方式来立刻达到目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伊核方向的所谓“实质性突破”,在于“是否有人”将“朝核试验最新数据”向中东方向进行“输送”,不要忘记了,就如我们之前所说,在伊朗国内政治局势因选举结果而出现混乱的时候,在“欧美”中“有人(主要是欧盟)”觉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的时候,也“有人(主要是美国)”觉得这个机会中也隐藏有巨大的风险,那就是:假如伊朗国内乱局进一步恶化,任何人都能想得到的是,明确得到伊朗最高精神领袖支持的内贾德政府,为了迅速摆脱危机,很可能采用“跨进核门槛”的方式来立刻达到目的。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内贾德政府在“中欧俄”中“任意两家”的默认下决定这样做,那么,对美国人而言,麻烦在于:美国所做出的、也必须做出的任何强硬反应--不论是全面制裁、还是军事威胁、甚至是军事打击,都将立刻成为内贾德政府迅速团结伊朗各个派别、迅速平息伊朗国内政治纷争的最好工具。
  
  
  ●在我们针对伊朗选举而进行的一系列讨论中,有一种可能性我们一直没有排除
  
  
  真实的情况是,由于巴基斯坦安全问题激化在先、朝核问题激化在后,而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本可以独立发展的伊核问题与朝核问题,近期明显纽结于巴基斯坦核问题(美国公开威胁要接管巴基斯坦核武器)“这个战略要点”上了,因此,基于上述原理,在我们针对伊朗选举而进行的一系列讨论中,有一种可能性我们一直没有排除,那就是:“伊朗选举乱局”在某种角度上,可能是一“程序式的局面”。当然,是否如此,还须继续观察。而一旦如此,尽管是招险棋,但对伊朗国家利益而言,一旦走成功,其收益将极其巨大,将立刻扭转伊朗所面对的国际处境。
  
  因此,站在伊朗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有条件许可,又有精密的计划,这种风险是值得冒的。
  
  
  ●奥巴马政府,明显处于两难的境地
  
  
  
  只是值得强调的是,从“欧美”对伊朗国内混乱局势所采公开态度的“微妙区别(对伊朗乱局,欧盟明显较美国强硬、且高调得多)”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来,即想利用伊朗国内乱局渔利、又害怕内贾德政府以“核”为手段迅速摆脱危机、而显然保持低调的奥巴马政府,明显处于两难的境地。
  
  
  ●我们不难看清,在朝鲜核试验冲击波的巨大冲击下,到底是谁在那儿瑟瑟发抖!
  
  
  事实上,从奥巴马政府对待伊朗政治乱局所持有的“总体低调”,特别是,在希拉里的“不论是谁当选,美国都准备与伊朗继续打交道”的政策声明中,我们也不难看清,在朝鲜核试验冲击波的巨大冲击下,到底是谁在那儿瑟瑟发抖!
  
  
  根据我们的观察,欧盟对伊朗选举乱局所持的高调与强硬,一方面是欧盟彻底看清楚了华盛顿的两难,另一方面,是准备利用华盛顿的两难心态、一方面用自己的高调与强硬迫使美国人不能过于低调,一方面,还要利用伊朗政府将矛头直指华盛顿的有利形势,不论是真还是假,都得让华盛顿将“伊朗乱局推波助澜者”的帽子“戴实”,利用伊朗内部政治局势可能失控、朝核问题正在如火如荼、导致内贾德政府极可能进行“核冒险”以迅速摆脱危机的可能性,顺势在“金融话语权”的问题拿奥巴马政府一把。
  
  
  我们注意到,最新消息是,欧盟中的三架马车,已经就建立一个“跨欧洲区域的国际金融监管架构”达成了共识,毫无疑问,这个架构的重点监管对象就是美国资本。这个架构的重要使命就是争夺国际金融监督权。
  
  
  
  ●鉴别“两份决议案”是否有本质区别的“标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从美国军舰(该军舰正是美军声称发生“深海一撞”的那艘)不顾伤损、从日本基地出发,亲自跟踪自朝鲜港口出发的“江南号”的情况来看,已经以报复心态强硬参加美国主导之“防扩散体系”的韩国,尽管自己靠得最近,但终究没敢立刻履行“义务”,日本人也没敢轻举妄动,而是由“正忙着在南海挑事的美国军舰”一手代劳了。
  
  这样,由于朝鲜与美国实际上已经回到“朝鲜战争状态”,因此,美国人“是否敢违背联合国相关决议案”、在取得船只“所挂国旗国”充许之前(这是不太可能的),就以“掌门”的身份强行登船海检,这必将给自己带来极大的被动,作为报复,朝鲜很可能应“日本之需”向日本方向进行“弹弹结合”的试验,并立刻掀起日本社会对核武器的大讨论。
  因此,好不容易拿到了决议案的华盛顿,能否有本事让韩国、特别是日本担任“海检”工作,并“成功做成先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鉴别“两份决议案”是否有本质区别的“唯一标准”。
  但在我们看来,这种可能性不大。
  
  
  ●李明博政府没有信心在朝鲜“极可能进行的军事骚扰下”继续强硬下去
  
  从韩国总统李明博急忙访问美国、索要核保护伞,既要求美国尽快批准“韩美自由贸易法案”、还要求美国向韩国汽车业更大限度开放市场,未了,面对朝鲜方面的狠敲竹杠,仍然愿意“再谈开城工业区”的情况来看,如果奥巴马政府不能在经济上完全弥补关闭开城工业区对韩国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损失,那么,即便是美国提供了一顶核保护伞,李明博政府也没有信心在朝鲜“极可能进行的军事骚扰下”继续强硬下去,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是,目前美国汽车业整体上已正处于破产保护期,而李明博的要求,特别是有关汽车业的要求,自然受到了美国内部的强烈不满;
  
  第二点是,即便奥巴马政府顶住国内压力,更在限度地向韩国开放汽车市场,可是,作为韩国汽车业的另一大市场,中国却可能随时动用经济政策、立刻抵消掉韩国汽车业从美国争取的经济好处。
  
  
  显然,汽车业不过是韩国经济困难的一个方面,因此,作为朝核试验第二个后续发展方向,核冲击之下的李明博,即便能够做到小心翼翼、尽量不去刺激已经核武在手的朝鲜,尽量全力避免投资资金与商业机会在军事威胁下大量流出,但是,如果朝鲜的目的没有达到(重走阳光路线),其日子一样会很难熬。而一旦如此,不仅朝鲜的目的达到了,中国的“东北亚目的(相对南亚目的而言)”也就达到了。
  
  
  ●在南亚破局问题上,华盛顿的总体表现似乎“只有决心而没有信心”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朝鲜双方而言,这是一场“棋还未下、胜负已判”的棋局。而一旦李明博在重压之下彻底低头,起码在南海方向,也就到了风平浪静的时候了。
  
  而从美国在伊朗乱局之时所表现出的“非常谨慎”来看,华盛顿在南亚破局问题上的总体表现,给人的感觉就是:似乎“只有决心而没有信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