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十年的西化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文章提交者:游_龙 加贴在 学生时代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
/list_214_0_0_0_1.html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如今每年六百多万大学毕业生,大部分不好找工作,找到了也未必如意。2009年的高考生源有一千多万,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可是,大学无用论也在抬头,重庆等地出现的拒考大学现象值得深思。为什么说中国是西化教育呢?中国各类小学、中学、大中专院校的各学级和专业都要强迫学习外语,而中文在大学却只有很少的专业涉及。无论你考中学、大学还是研究生,外语必不可少,中文派不上多大用场。而实际上绝大部分人根本用不上外语,用的全是中文,拿着等级很高的外语证书,见了老外却说不上话的人占大多数。不学外语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一刀切似乎更不妥。很多教材重要的经济和人文理论源自西方的翻版,本国的大多只是个介绍。当然,还有很多可参考的指标,相信大家各有体会。
中国人的汉语水平在大幅下降,古汉语能读懂者越来越少,能在国际上说句话的作家更是凤毛麟角,思想家多年不见了,人们对成语和典故的意义曲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历史模糊感强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夸夸其谈的人数不胜数,而言之有物的人凤毛麟角。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认知发生了转变,没有了明确的价值观,中华文化一次次的断代发展的悲剧似乎宿命式的正在重复上演。一次次的国学热都持续不了多久便烟消云散,崇洋媚外情绪根深蒂固在某些人的心中。
人们在购物时,往往自然而然地认为国外的产品质量肯定比国产的要好,贵也有贵的理由,殊不知纵使到国外购物也会经常买回“中国制造”来,让外国人白白多赚了一把。广告语上也经常有德国品质、法国品质、美国品质等等不入流的话,竟然堂而皇之地大言不惭,也竟然能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欧典地板就是靠宣扬外国品质而成名的,也是因为假外国品质而败落的,可是,如果真是外国技术就会没有任何问题了,不管这技术是好是坏。人们并没有关心这地板的质量如何,而却很在意它的产地和技术,这是为什么?大家想象一下,比如,“德国品质”是个什么概念?空概念,德国是个国家,有何品质可言?可是搭上我们西化教育的班车,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当然了。江苏仪征的两个超级污染企业面对调查者说:“我们拿水样到国外化验了,排放没有问题。”这话让人听来义愤填膺,你是哪国企业?奉行哪国标准?言必称国外如何如之何,外国的技术高于中国的潜在心理溢于言表,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自信心不足的悲哀,而且往往是中国足球式的。
洋为中用、拿来主义是我们的原则之一,但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可以抛弃吗?绝对不能。有8000年文字记载和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深刻最博大的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别的文化没有达到的。中华文化是兼容并蓄的,海纳百川,不拒外来文化,但绝对不是可以乱画的白纸。最起码的是中华民族必须有自己的自信心,这是民族尊严的基础。比如: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曾经拿自己的很多技术去国外鉴定,以日本居多,计算机技术,高精焊接技术,导航技术等等,得到的都是类似垃圾一样的评级,最后回来红着脸放弃了,可是人家却拿着偷学我们的技术赚了大钱,为什么会这样?中国人的自信心不够!这是铁的事实。还有,友好的旗号是很唬人的,但是绝对不能轻信。打着友好的旗号,我们的很多技术都曾拿给日本人鉴定,可是无一例外地被偷窃了去,在日本的“高度审视”下,上海某厂曾无偿地出卖自己的集约化数字焊接技术给日本,并自己废弃该技术,可是到后来花高价进口日本技术时,发现竟然是自己原来的技术!东北某自动化研究所和景德镇某陶瓷厂都曾“大大方方”地接受日本人“参观考察”并“友好交流”,结果是技术外泄,吃了大亏。可能这些当事人还抱着跟外国人多接触、真诚相待来学点什么呢,可惜忘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屡中外国人圈套的血淋淋的事实,一是出于我们对自己的不自信,而是出于崇洋媚外心理和大环境在作怪。
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在强调速度,这是西方大国之路的关键词。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深刻问题。比如,城市人大部分都习惯于使用抽水马桶了,可是,大城市的供水已经面临了越来越严峻的局面,人们浪费水已经成了习惯;农民种田都习惯于大水漫灌来达到高产增收,可是,地下水面临枯竭的地方一个接着一个,有很多地方地下水被抽到了200米以下,可这种高产模式依然如旧,将来怎么办?后代怎么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天人合一的理念,知足常乐的心境,才是健康和长远的。而中华文化强调的恰恰如此。人们不能见利忘义,道,德,仁,义,礼,智,信,是阶梯性的,也是境界性的,比如,义尽则仁至。强调大块头、高速度、重此生享受的美国文化之所以开始败落,正是它过分放大了人的欲望的原因。我们不能学习不值得学习的东西,尽管有时会有快感吸引,但毒品文化就是这样的,眩目,美妙,诱惑,迷茫,毁灭。中国有自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不能不好好珍惜,努力发扬光大,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舍本逐末将只能做学徒工,永远不会有超越。
再来说教育,现在盛行的教育是错位的“本本主义”教育,拿着毕业证的光鲜亮丽的大学生没有工作,不全是就业机会少的问题。真才实学是不靠“本本”的,企业要的是能用有用的人才,并不是“本本”,替考现象屡禁不止就是这种本本主义的必然。大学不少,实用的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少,学科很多,真正以实践为基础的不多。教材里面讲的都是已经过去的经验总结,满脑子空洞的理论、没有实践经验而又夸夸其谈的大学生们,如果没有好老子,如何能有好工作?考研和出国留学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什么?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要在竞争中扩大优势?其实,本质上讲,这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之处,就像我们的足球一样,17岁的没准儿能踢得过巴西,而27岁的就自己都不知道踢得过谁了。中国的高等教育总在给外国大学培养生源,为什么自己不及时提高呢?美国吸纳全世界的精尖人才去研究去讲学,我们却一直输送人才去给人家挑选。曾给多名硕士博士部分撰写论文提供帮助,实在不敢恭维某些学位的评定,简直就是个过场,对真才实学的考察还真是不好说。报纸上快速花钱拿学历的豆腐块广告一个又一个,“本本主义”代表了教育产业的形式主义发展,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有害的。靠考试层层选拔学生的科举制度,严进宽出的学校规则,很多教材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不出世界顶尖的学者,是中国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严重畸形化发展的奥数产业就是极端害人的,让全国的中小学生趋之若鹜,然而这种比赛只能拿回几块牌子,而付出的确是全体学生和家长的时间和金钱,而奥数本身的知识却毫无用处,只适合不到5%的学生参与。
有此,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全民大发展就需要全民大教育,学校需要打开门开放式办学,要摒弃“自古华山一条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模式,发展社会办学,编写更实用的教材,组织结合实践的教育和考试面向全民,让专家教授走向实际面向全社会,利用场所或媒体到社会上讲学,梯次配置并均化同级教育资源,培养各类各行业人才,提倡全民自学,自发思辨,让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的发展就会更好。一句话:教育和学习是为了知识的传播和使用,而不是为了本本的发放和获得。时间仓促,不妥之处,欢迎网友斧正或拍砖!
本文内容于 6/4/2009 12:22:59 AM 被游_龙编辑
#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3607277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