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国文、国学的教育是国本,不可动摇。
中国大陆地区的各层次教育中,忽视母语的教育,忽视本土历史文化ABC的教育,把英语、西方文化教育看得比母语、本土文化的教育更为重要,完全是不应该的!
看一看法国及欧洲一些国家,他们严格限制大众媒体把英语节目或所谓美国大片肆无忌惮地播放,他们是有限制的。法国知识界不断批评、指导法国的传媒与文化界,法国政府也十分自觉地捍卫法兰西语言的纯洁性与法兰西文化的尊严。相反,我们都失职了!我不是反对学习西方,相反,我是积极主张拥抱西方文明的。但我认为,这一定得有一个界限,即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博士生),宪法与法律允许的中国教育,一定以母语与本土文化为主导和主要内容。我们现在讲自主创新,讲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首先振兴的应是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人靠什么走向世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中当然包含着几千年来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当然是变动着的文化。但中国之为中国,中国文化之为中国文化,一定有自己内在性的东西,有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常道。这是不可动摇的。因此,我反对所谓“双语教学”的提法,甚至有的大学提倡“全英语教学”,那是应当禁止的,是违法的。在大学里,适度有点汉英双语教学是可以的,但大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盲目提倡全英语教学,却值得警惕,如同美国所谓大片在我国电影市场横行无忌一样,长此下去,我国会丧失民族文化与教育的主体性,变成美国或西方的文化与教育的殖民地。
这种不健康教育的结果,很容易使我们的下一代,闹出邯郸学步的笑话。对于西方文明一知半解,对于自己的文明半解一知。 既不知道什么是国语、国文、国学, 又质疑hotdog为什么叫hotdog。
这种咬文嚼字的现象,是对教育的大挑战。
某钦差奉旨来某县巡视,县官登门参见。
钦差问:“贵县风土如何?”
县官答:“本县托大人的福。并无大风,亦无尘土。”
钦差又问:“绅粮怎样?”
县官道:“下官身量能穿三尺六。”
钦差再问:“百姓如何?”
县官紧答:“白杏两棵,都种在后院,别处红杏倒有不少。”
钦差又气又急,拍案喝道:“我问的是黎蔗!”
县官吓得一哆嗦,忙说:“梨树比白杏多,只是今年结果不多。”
钦差火冒三丈,厉声喝道:“我哪是问你杏和梨,我是问你的小民!”
县官赶紧跪下磕头:“卑职小名叫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