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姓·隐私及其它

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名姓·隐私及其它
    
    木愉
    
    
    今天去更新驾照,在办事处接待台那里说了事由,排上队,离去坐着等候的当儿,看到了一条显眼的启示。启示说:“轮到你的时候,你的名字会被大声叫道。如果你不愿意,就叫你的排队号码。”这条启示的实质是保护隐私。如果你觉得你的名姓是隐私,那么,可以用一个代码来代替。最近,隐私好像得到了格外关照。到医院里看病,都要在签到簿上写上到达时间、地址、电话和名姓等等。不过,接待员把签到簿拿过去,很快在电脑里输入信息,然后,就立刻把病人填的那行信息用粗粗的黑笔涂掉。医院的这条新举措乃是全国通行的一条新法规,目的当然是为了保护隐私。看来,人们对自己的身份正越来越敏感。
    
    自己姓甚名谁本来上不了隐私的门槛,人们之所以在乎起来,肯定是因为名姓张扬可能会为自己惹来麻烦,很多情况下,这种麻烦其实是心理上的。也就是说,作为主体,人都不愿意成为他人注目的客体。存在主义就对现代社会里人被视为客体深为不满,并用了梅杜莎的眼光来说明人被视为客体的可悲。在神话中,梅杜莎目光所及的客体都会变成没有了主体感受的石头。照存在主义看来,人被他人看的时候,就成为了客体,从而就丧失了主体的尊严。真要从维护人的主体性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结论可以是互为抵触的。前面用代码来代替名姓的做法大约就会被现代派人物所诟病,因为那是把人等同于符号的做法。现代派认为人类住在雷同的一个个公寓里,用各种代码来代表自己都是异化现象,并对之大加鞭挞。那么,就干脆不提名姓,也不用代码来代替。那样更难。第一,如此做法不能把一个一个人区分开来。从而把个人淹没在群体之中,导致主体性的丧失。第二,不提就是一种漠视,所以也是对主体性的不尊重。说来说去,对名姓跟隐私的关联的理解,其实是一件私人的事情。
    
    只有一类人物,其名姓其私人信息是不可以隐讳的。这类人物就是政治公众人物。在现代社会里,并非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享受同样的隐私。作为公众人物跟作为普通公民在隐私的享受权限上大不一样;作为政治人物,其隐私领域也会大为狭窄。这是因为,成为公众人物或政治人物的前提就是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判。所以,其言其行都不再可以涂抹隐私的保护色,而只能在阳光下裸行。权利大了,名声大了,隐私就要被挤压,这正是一种社会公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