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力拓矿业集团驻华代表胡士泰等人被北京当局逮捕,使本来就背负会“亲华”原罪的该国总理陆克文,连日来饱受反对党攻击,左右不是人。
澳大利亚主要报纸《世纪报》(The Age)7月17日发表该报政治版编辑格拉坦(Michelle Grattan)的评论说,陆克文犹如患了中国综合症。此案不仅严重考验陆克文与中国官场的关系,也把这种关系现存的紧张情况曝露出来。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该国智库“罗维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的防务问题专家怀特教授(Hugh White)引述中国学者的话说,中国当局坦白地“对陆克文感到失望”,认为“和前总理霍华德更容易打交道”。
陆克文能说中国话,熟悉中国历史和政治,并不足以使中国人忘记他去年在北京演讲中有关西藏的言论,以及现在国防白皮书所说的中国威胁论。如果说中铝公司在澳大利亚收购案受阻,尚且算是公司层级的冲突,那么中国可能借力拓案的黑幕,来谴责堪培拉政府。
所以陆克文处理力拓案时,本来已经背着沉重的包袱,现在还要面对种种建议、忠告,他自己情愿谨慎从事的考虑,反对党拼命煽起的民意压力。如果陆克文不采取行动,在国内难以过关。但同时中国人完全可以根据自认为可靠的资讯采取行动,他们显然不会退却。这样一来,陆克文的处境进退维谷。
一方面专家们谴责政府在搞应声虫外交,另一方面那些有外交经验的人,如前驻中国大使加诺特(Ross Garnaut)等,以及工商界领袖,却支持堪培拉放软身段解决问题。巨大的压力现在迫使陆克文向强硬路线靠拢。
罗维国际政策研究所主任麦德科夫(Rory Medcalf)认为,由于陆克文已经无法突围,现在通过第三方和中国沟通,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他需要从世界其他方面获得足以协商的资讯,那是澳大利亚保全颜面的唯一出路”。麦德科夫指出,陆克文今年以来,为了表白自己并不亲华,已经矫枉过正,对中国表现出过份的强硬姿态。
评论说,直到几天前,政府终于比较令人信服地反击了反对党,指他们要求陆克文就力拓案直接致电中国高层,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访华时关注美国投资者的言论,已及澳大利亚外长史密斯(Stephen Smith)表示将向中国外长提出力拓案,使陆克文所受的压力有所缓和。
一周来,陆克文政府已经把力拓案从领事层级的事务,适度地炒作放大,并且可能进一步把事情搞大。力拓案无论以什么方式收场,都将对陆克文和中国的关系留下伤疤。此案也将使澳大利亚公司在中国的操作更加小心。
但是,澳、中两国基本的经济纽带并不会因此案而动摇。因为这种纽带建立在两国利益互惠的基础上:澳大利亚需要中国市场,中国需要澳大利亚资源。力拓案固然造成了创伤,但昨天中国经济增长复苏的消息,或许是一种适当的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