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15 一过,维正就正式到二叔的“永昌裁缝店”当学徒。二叔已收了三名学徒,维正是第四名。虽然永昌是自己的亲叔叔,但一切还是按老规矩办。最后一个进门的学徒是地位最低的一个。
每天天还没大亮,维正得第一个到店里,扫地,抹桌椅,烧水,煮米糊做浆糊,起火烧炭,然后把烧红的炭快一块一块夹到铁熨斗里,以备师傅和师兄们一进门就能开始工作。
才过 12 岁的维正,人还没铺面高,他得站在椅子上给师兄们当帮手,常常因为反应不快或没做对事而受到师兄的训斥,手常常被炭烫到,手上不时有新泡旧泡轮番出现。
学徒第一年做杂活及略作观摩,第二年学车缝,第三年正式上铺面学剪裁。第四年维正师满出徒,成了永昌裁缝店的一名正式裁缝师傅。
一晃 4 年光阴滑过,维正心中虽有万千不甘和苦痛,仍得面对现实,看着母亲每日早出晚归,匆匆来去的背影,维正每天都让自己那颗骚动的心逐渐安静在永昌成衣店里,把头埋在成堆的布料里,尽量不去注意外面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同龄孩子,也故意不去听他们那欢快无忧的谈笑声。每次看到远处有学生朝裁缝店的方向走来,维正总是下意识地转身折回店里,在远离街面的店角落忙一些并不需要他马上做的事。二叔永昌看出维正心里的痛,在那样的时刻,也不唤他到铺面上来,由他在角落里磨蹭着。。。
头三年的学徒生涯,永昌裁缝店只管伙食不发工钱。维正虽然整整三年没有从二叔永昌那里得到一分钱,但起码不用母亲再操心他的肚子了。母亲只需要把她自己喂饱了就行。这算是给母亲减轻了一个很大的负担。
维正16 岁出师那年,时逢 1949 年解放初期,成批穿着淡黄色制服的南下干部涌进P 城,人来人往,随处可见那一片黄,整个城突然热闹起来。永昌裁缝店每天都有穿制服的人来做衣服或改衣服。他们都说普通话, P 城在历史上虽也是读书人云集之地,有“文献之邦”之称,但都是讲方言,会讲普通话的人寥寥无几。就像现在在小地方会讲英语的人属凤毛麟角一样。维正上过5 年学,在学校期间,多多少少学了一些普通话,虽然不怎么灵光,但从理论上来看,他会讲普通话的‘一技之长’在当时应该是类似于现在会讲英语之人的大专水平,口语方面,应该在雅思4级和5级之间,对付那些来成衣店做衣服的‘制服们’还是够使的。
二叔永昌没想到维正那几年读的书,居然在这里派上用场。从此,维正一下就从另外三个不会讲半句普通话的师兄那里脱颖而出,摇身一变,成了 P 城永昌裁缝店的正式公关人物。
维正不再需要整天低头弓背地伏在铺面上或缝纫机上操作,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用他那带有浓郁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在和‘制服们’热情地商讨比划,然后再把信息用方言‘翻译’给师傅永昌和师兄们。
由于维正会讲普通话,永昌裁缝店几乎揽下 P 城所有‘制服们’的生意,永昌裁缝店从此在 P 城名声大噪,该店成了城里唯一一家会用普通话服务的裁缝店。
在众多‘制服’里,有一个稍年长的和蔼干部,名贾彬峰。是P县总工会主席,属于南下干部中官比较大的一位。他对维正那忙上忙下的积极性和机灵性印象深刻。一日,他对正在店里叽里呱啦做‘翻译’的维正说,小鬼,我看你挺能说,人也机灵,想不想干革命?
干革命?哇,这可是谁都想干的事啊!维正半信半疑地望着贾彬峰那身淡黄色制服,稚气地问:干革命我当然想啊,可怎么干呀?干什么?
(待续)
文:土笋冻 相片:土笋冻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未经许可,请勿转用及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