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催生高科技:“太空梦”源于美苏军备竞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谁先到月球,谁就能在洲际导弹上超过对方

作者 [美] 迈克尔·怀特 译者 卢欣渝

航天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浓厚的军事背景。它不仅催生了商用火箭和卫星产业,与之配套的各种高科技副产品也为社会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不仅如此,在移民宇宙的设想日益获得追捧的今天,植根于战争和冲突的宇航技术,被视为延续人类文明的希望。

商业航天源于军备竞赛

军队掌控了火箭,并且非常严肃地对待它。火箭造价昂贵,它们在战略战术方面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火箭提供了一种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方法,自己人却没有性命之虞。军方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科研,社会从中受益匪浅。

太空探索给民用领域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能满足科幻狂热分子们的所有期待。其主要原因在于,启动太空探索计划必须涉猎广泛的创新领域,这必然会带来丰厚的技术回报。

卫星是太空探索带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也可以说是一大生财之道。2001年进行的调研显示,美国航天产业每年的产值为613亿美元,其中仅15%与火箭有关,超过半数产值来自与卫星有关的间接收入。在上述领域,最值得注意的是通讯卫星产业,它涉及绝大部分国内国际电话业务、手机业务、因特网业务。这个收入丰厚的产业创造了5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90%(45万个职位)涉及卫星制造和服务。

所有这些都起源于美国和苏联的竞赛——谁能够首先抵达月球,谁能够在洲际导弹领域超过对方。事实上,卫星以及它所提供的服务,仅仅是冷战在商业方面带给人类的众多好处之一。

太空探索的副产品走俏

太空探索的副产品不一而足,其形式数不胜数,深入到人类活动的各个层面。我们不妨看看为建造太空船而开发的先进材料,例如,“阿波罗”号登月飞船指令舱隔热层和航天飞机机头部位使用的防护材料。太空工程师们开发的产品还包括超轻太空服纤维、引擎材料、火箭喷口衬里等。所有这些“智能材料”当初都是为专门用途设计的,而今,每种材料都在建筑、纺织、医药、电子等商业领域得到了应用。

诸多原因促使航天技术在商业领域获得成功。其中之一是,在太空探索中,活动空间的限制和失重的环境必须加以考虑,工程师们经常需要重新设计传统机器和设备。遥控器、无绳家电、设备小型化技术,就全都出自太空研究项目。这些改进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将传统的机器设备应用到陌生的太空环境中,必须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

人类的未来在宇宙深处

说到人类的收获,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它与技术或具体设备几乎没有关系,却有关人类文明的进一步演进。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写道:“人类文明仅有两条出路,要么进军太空,要么灭亡。……终会有那么一天,人类将散居到整个太阳系,然后将目光投向系外恒星,向那些星球进军。对所有人来说,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战争利益、各个国家的自我保护,将人类带入了太空时代,赋予我们探索外太空的动力。尽管如此,太空探索对军方来说仍显得过于庞大和代价高昂。未来,探索太阳系和系外空间的经费仅有一部分来自军方,其他资金将由工业、商业、旅游业提供。

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资金终会帮助人类前往其他星系。如果不这样做,作为物种,人类就会自取灭亡。有朝一日,当我们的后代回首那段穿越星空的旅程时,他们决不应当忘记,正是借助复杂的航天技术,人类才有了今天;这一切都植根于战争和冲突中产生的诸多设想,以及在和平利用中实现的突破。

节选自《战争的果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