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军事历史的沿革 / 林祥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广东军事历史的沿革

林祥


  清末,广东二标三营开驻香山县之前山,于宣统三年九月中旬,在前山起义。由该营队长任鹤年(别字介眉)领导,排长何振(字仲达)、排长黄祺祯(字爱棠)辅之,其中有许多革命分子,因之推动广东燕塘新军反正。姚雨平所组织广东北伐军,姚为总司令,任鹤年当协统长,何振当第三标标统,黄祺祯当第四标标统,任鹤年与何振随姚雨平北伐,莫擎宇任第一标统亦归任节制,黄祺祯任第四标留驻广州,即现称旧四标营盘地址是也。姚雨平到南京后情况不知,北伐后任鹤年离职,以魏邦平承之。之名称改,何振亦离职,以萧祖康继任,第二次革命龙济光入粤,只剩莫擎宇第一团驻潮汕,此由新军而陆军硕果仅存之军队,民国五年莫擎宇在汕头独立。

  粤军之名称始于民国六年尾,陈炯明接受朱庆澜所拨20营,而成立援闽粤军总司令部于惠州会馆。

  19257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之军队名称改为国民革命军

一、民国14年(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二次东征安定东、韩江及光复琼崖

  主要内容:1、国民政府成立改为委员制;2、廖仲恺被刺毙命;3、梁鸿楷等企图倾覆政府被扣留;4、许崇智下野;5、编定国民革命军六个军;6、二次东征;7、光复高雷;8、光复琼崖,广东统一。

  民国13年冬,孙中山先生北上,大元帅职务由胡汉民代理。143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广东革命政府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国共合作。1471日成立国民政府于广州,改大元帅制为委员制。以胡汉民等17人为委员,820日廖仲凯、陈秋霖在惠州会馆门口石级被暴徒用手枪狙击毙命,卫士向凶手还击,凶手受伤被捕。凶手名陈顺,浑名斗零,是广州市公安局的侦缉,当时公安局长为吴铁城。法院研诘凶手,供出主凶者朱卓文,浑名巴闭佬在逃(后来民24年间陈济棠授意驻防中山之团长梁公福杀之)。9月初,政府据李福林告密:梁鸿楷等将领10余人,在广州河南大塘乡会议,企图反共及倾覆国民政府,将有所行动。政府根据此项消息即将梁鸿楷、招桂章(海军)、杨锦龙、梁士锋、张国桢、梅光培、林直勉扣留。吴铁城因廖案嫌疑亦被扣留于虎门,除梁士锋、杨锦龙、张国桢处以极刑外,余皆经过数月释放。自经此次发觉反革命活动,国民政府首先锐意彻底肃清反动军队。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卓仁机,脱离第一师长李济深节制、直接靠拢军长梁鸿楷,进驻台山,乘机以旅长兼任台山县长。迨后政府任命刘栽甫接台山县篆,卓仁机抗不交代,把持地盘,蔑视国府。适梁鸿楷因案被扣,梁之亲信,误以为因卓抗命所牵累,于是梁鸿楷嫡系军队梁鸿林、周明星等,率兵向卓攻击缴械,卓仅以身出逃。政府即以陈铭枢任第一师第一旅旅长,以承其乏,重新组织。第三师师长郑润琦,出身前清防营,政府拟以该师旅长何彤升充,何格于郑所提拔之情感,力辞不受,政府正在革命热潮蓬勃之际,不能姑息苟容,于是将第三师缴械。第二师师长原为张民达,在第一次东征光复潮汕后,张民达在潮安湘子桥船覆溺毙,所遗队伍亦受缴械,驻石龙之第三旅部分逃入惠州投陈炯明,后来二次东征归于消灭。

  民国14919日,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被迫下野,参谋长蒋中正代之(按许崇智不是辞职,不是免职,于九月十八晚参谋长蒋中正以兵团总司令部名义抵许之住宅,要求许赴上海,翌日即19日,由陈铭枢陪同许崇智下船赴申,许从此政治生命告终,许下野时才38岁,蒋与许是拜把兄弟)。

  国民政府重新颁布军队改组令、新编军队序列如下:

  黄埔军校教导队第一团何应钦,第二团钱大钧,编为第一军,蒋中正任军长。

  湘军改为第二军,谭延闿任军长。

  建国第一军改为第三军,朱培德任军长。

  粤军陆军第一师改为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

  建国第三军改为第五军,李福林任军长。

  程潜所部改为第六军,程潜任军长。

二、二次东征

  陈炯明自被第一次东征军打败后,退驻邻省。当时许崇智因杨、刘滇桂军叛迹已露,回师肃反。是以将潮汕交还陈军之洪兆麟,免受蹑后,亦是使其感悟自新。但陈炯明自反叛孙中山先生之后,成为不可调和之矛盾,杨坤如拥其残余,盘踞惠州时怀反侧。陈炯明得英国及吴佩孚、孙传芳接济,死灰复燃,又图再犯。149月上旬入据潮梅各属,杨坤如复反,陈军节节西进,国民政府为肃清残敌巩固革命基地,统一广东,扩展革命事业,故有必然性东征之举。

  10月,任命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蒋中正为东征军总指挥,率三个纵队向东进发。

  第一纵队长何应钦;

  第二纵队长李济深;

  第三纵队长程潜。

  分三路进发,第一纵队右路攻惠州城,攻势激烈,团长刘尧臣身先士卒,奋勇争先登梯攻城,中数十枪阵亡,官兵死伤极大,前仆后继,于1014日攻入惠州城。惠州城本为陈军历年抗拒之重要据点(第一次东征用兵遮住惠州城而通过,只占飞鹅岭),惠州光复,余则迎刃而解。第二纵队为中路李济深,出三多祝,第三纵队程潜为左路,出河源,三路并进,会师潮汕,肃清陈炯明残余,东、韩江军事遂告结束,地方归于宁谧。东征胜利回师广州。梁鸿楷所属之34团团长周明星是梁之死党,因是将该团移至石围塘船上缴械,将军械全部交给叶挺(叶由苏联刚回),成立新34团(属第412师)。

三、绥靖南路光复琼崖统一广东

  粤军第一师东征胜利,回驻肇城。于1121日正式成立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第10师师长陈铭枢,11师师长陈济棠,12师师长由副军长陈可钰兼,以副师长张发奎代行12师职权。第四军成立后,政府随即赋予向南路战斗安抚任务,溯本(14)年10月间,国民政府下令东征鏖战时期,陈炯明所属之邓本殷盘跨琼崖,伺隙出扰南路两阳,祸延五邑(恩平、开平、新会、台山、赤溪)。政府初以第四军之第10师陈铭枢御之,单水口之役破敌主力,敌势已衰,迨东江之敌肃清。政府将东征军第二纵队李济深部调回南路增援,并以第三军朱培德为总指挥,令二、三两军加入作战,先将骚扰罗定之陈军徐汉臣部缴械,迭战皆捷。先后克复两阳、高州、钦廉等地,邓本殷残部退守雷州及琼崖,仍图最后挣扎。政府令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继朱培德为总指挥,率第10、第11、第12等师及其他部队负责肃清雷、琼残敌。1412月初,到达雷州,围攻据守雷州之敌,克之,将敌大部缴械,漏网残敌逃窜琼崖。雷州自民元反正以来,匪祸最烈,闾舍为墟,尸骨遍野,广州湾租界(今之湛江市)藏垢纳污,为匪徒之逋逃薮。政府为安抚地方,解除人民痛苦,将匪肃清,捕匪首陈定邦(浑名石蛤三),杀之,地方为之宁静。克复雷州后,邓本殷仍据琼负隅,自以琼州海峡为天险,时邓本殷之兵力尚有二万余众,兵力分布于琼西之临高、儋县一带,据险设防,且有兵舰十余艘游弋沿海,以防革命军南渡。12月下旬,攻琼计划已定,编为两个纵队,张发奎为第一纵队,陈济棠为第二纵队,15年(1926年)1月开始攻击,第一纵队以别动队陈慎荣渡海向临高之敌攻击,先遣队王鸿饶部向儋县之敌攻击,以牵制敌方主力。李济深及纵队长乘南丰兵舰,率第一纵队乘帆船二百余艘,由雷州之外罗港渡海,向琼州之新埠港进发。于惊涛骇浪中,到达新埠港口。纵队长张某指挥大队向盘踞海口之敌攻击,11日将新埠港完全占领,斜出铺前掩护第二纵队陈济棠登陆。经三江市之线,敌邓部扼守三江,凭河据险以抗,战斗约一小时,击溃之,向琼州府城追击前进。13日凌晨,克复琼州府城,以何春帆随军南征活动,将琼山县县长委之治理,先遣队别动队相继攻克临高、儋县。邓本殷自知势穷,仓惶遁走安南(越南)。陈炯明军队武力悉已肃清,琼州人民重见朝曦,广东统一。

四、记民国14年(1925年)广东革命第一次东征概况

  主要内容:1、苏联代表军事顾问加仑将军亲自参加前线,指导作战;2、光复潮汕;3、孙中山先生逝世,星期一纪念周由汕头粤军总司令部开始,成为民国时期的制度,回师肃清杨希闵滇军、刘震寰桂军。

  孙中山先生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之三大政策,扩展革命事业,为国人谋幸福,而革命力量只及广州一隅。陈炯明与孙中山先生思想矛盾,乃于民国11年以兵叛,退占东江,盘踞东江各属以及南路琼崖(邓本殷部),胁迫革命政府。13年冬,北方直系军阀曹、吴倒台,孙中山先生离粤北上,大元帅职由胡汉民代理,陈炯明乘孙中山先生离粤,举众来犯,自称救粤军总司令,进占宝安、东莞石龙等处,窥伺广州。其时广州革命政府是国共合作之政府,为巩固革命根据地,非将广东统一,则革命力量无以伸张,人民之痛苦无由得解,是以大张挞伐,举师东征。

  民国14115日,革命政府以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为征东军总指挥,苏联代表军事顾问加仑将军热心帮助中国革命战斗,与许崇智同行,亲临前线指导作战。当时军事上之部署命令大致是:以杨希闵之滇军为左翼,由河源老隆趋五华兴宁,以当陈军林虎部。桂军刘震寰为中路,进攻惠州之飞鹅岭。右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生队及教导团,粤军第二师、第三师之第六旅由海陆丰趋潮汕,以当陈军之洪兆麟部,归许崇智指挥,此当时军事部署之大概情形也。

  滇、桂军阴蓄异谋,按兵不动,竟作壁上观。征东右翼军已占石龙,肃清广九沿线之敌,但担任左翼之滇军,仍称尚未完全集中,中路桂军亦不积极前进,革命政府知滇桂军实不可恃,特加防范其在后方有不利大局之企图。右翼恐孤军深入,为敌所乘,故檄调粤军第一师第一旅及警卫团吴铁城部前往东江增援,幸而各路能速战速决,不一月而光复潮汕,陈炯明军退窜于邻封。但滇桂军按兵不动,并望革命军与陈军持久胶着之际,即在革命军后方袭击,使革命军前后受敌,归于消灭,滇桂、陈炯明之密谋电报,悉为我右翼军所获。幸而革命军胜利甚速,不一月而抵定潮汕,陈军已败。滇桂军企图倾覆之阴谋,虽不得逞,实成心腹之患。于是革命军队有回师肃清反侧之举,回师亦虑陈军蹑后,于是与退出潮汕之洪兆麟予以妥胁。陈军派代表陆学文、谢文炳亲到汕头粤军总司令部,谒许崇智,表示服从,并影相留念,在筹划回师中,313日接北京来电说,孙中山先生312日在北京逝世之噩耗,许崇智不食数日。军民悲悼异常,在汕头开追悼会并搭一灵台,每周星期一,庄严肃穆致祭,称为纪念周(由312日第一个星期一开始,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全国成为一种制度,此纪念周之历史实开端于汕头粤军总司令部也。 

五、肃清杨刘滇桂军(朱培德之滇军不在内)

  在革命军东征陈炯明时期,滇桂军与陈炯明勾结,企图倾覆革命政府之密电,迭为右翼军许崇智所收获,反迹已露,证据显然,革命军故有回师肃反之举。为一鼓荡平布署周密计,使滇桂军队不能越围,先速密令北江湘军谭延闿、豫军樊锺秀,由粤汉铁路南下;西江郑润琦(粤军第三师第五旅)沿广三铁路东进,会合广州河南李福林以攻广州。并鼓动各铁路工人罢工,以使滇桂军陷于运输困难。一面令东征军向广州前进,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指挥。作战中,滇军师长赵成梁被炮轰毙。广州市社会一般劳动者,愤滇军平日横行无理,压迫人民,全市起来徒手殴打滇军,谓之打田鸡66日,各部队会师于广州。滇军号称五六万人,不崇朝而归于消灭。桂军亦缴械,杨、刘肃清后,广州革命政权得以巩固,此第一次东征,革命军之成果也。潮汕之残敌,在第二次东征平之。

《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五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