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糖”主义的婚姻这个新名词,吸引了我的眼球,查看了诠释,原来即使选择一个不是十分爱,但各方面都适合的丈夫结婚,婚后各自各精彩,让婚姻保持淡淡的“半糖”状态。我来谈谈自己看法,当然纯属是个人意见。
在我看来,选择一个不十分爱的人结婚,首先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人为什么要结婚?看看跨坛的姐妹,那些单身的 MM 潇洒得很,今天跟相爱的男友去瑞士滑雪,明天去泰国潜水,后天去学攀岩,开滑翔机,又甜蜜又刺激,羡煞旁人。选择了结婚的人,大概是经过了爱情长跑,而且 both on the same page, 于是乎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和所爱的人长相厮守,生儿育女,掀开人生的新一页。
我认为,两个相爱的人,一开始浓情似火,如胶似漆,应该是百分百的甜蜜,然后跨入婚姻的殿堂,所谓“全糖”是也。结婚之后,也应该过几年“全糖”的甜蜜生活,尽情享受二人世界,因为当爱情的结晶——小宝宝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之后,婚姻将进入完全不同的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小宝宝的成长,那份激情会自然而然升华,在甜蜜的爱情基础上,又增加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当然,我说的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也有些夫妇虽然结婚时爱得死去活来,婚后却不懂得呵护和维系,动辄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最终使感情消失殆尽。因为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再美丽的爱情,如果不去维护,也会消逝于柴米油盐之中。
“全糖”婚姻尚且如此,一开始就是“半糖”的婚姻,同样要面对现实的考验,没了那份“全糖”的爱情垫底儿,怎么可以度过一个又一个人生关坎,最终完成婚姻的马拉松?不因半道“低血糖”而退出赛跑才怪。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选择的所谓“半糖”的婚姻,她本是很优秀的人,因为读博士,成了所谓“大龄女青年”,在家庭的压力下,和一个家里人撮合,大家认为“各方面都合适”的男士结了婚。本来以为聪慧的她可以成为“半糖”婚姻的典范,因为她本人多才多艺,生活丰富多彩,大体可以弥补“半糖”供给不足的养分。孰不知,几年之后传来她离婚的消息,原因是丈夫到国内公干,染了性病回来。
当然,这可以归咎为朋友遇人不淑,外加运气不好(不少男人干了同样的事,却没有留下首尾),可我却觉得“半糖”婚姻,本身就是一个外遇的温床:两个人一开始结合,就是百分百理性的选择,双方都缺乏激情,如果在外面遇到诱惑难以抵制,加上“半糖”主义的 arrangement 就是各自各精彩,似乎也不需要抵制诱惑,所以往往会出事儿。真出了事情,看你怎么去处理,按照“半糖”主义的理论,你 suppose 是要睁一眼闭一眼的,可是,正常的人,谁会享受那种整天打断了牙齿往肚子里咽的痛苦?所以看到很多“半糖”婚姻最后还是以失败收场。
反观在西人的婚姻中,“半糖”主义者极少。很多西人男士(或女士)结婚很晚,尽量享受单身的乐趣,经历多多,使他们更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旦众里寻他千百度,找到了自己爱,也适合自己的人,决定 take the plunge ,从此开始循规蹈矩的生活,婚戒一带,做住家好男(女)人。当然也有一辈子做花花公子的,那种人知道自己确实不适和结婚,所以也不勉强,一样过得潇洒。非此即彼,好像很少有为了“凑合”而凑合的“半糖”婚姻。国人中所谓的“半糖”婚姻确实不少,也许是东方的中庸文化使然,也可能有“成功”的范例( depends how you define “成功的婚姻”) , 特别是双方都无大过,又为了孩子的幸福而维系的婚姻。
然而,我奉劝那些未婚的女性,特别是所谓的“剩女”,对“半糖”婚姻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生活在北美的很多“大龄”的女性,读书多,见识广,都是非常出色的,就算单身都可以活得很精彩,可千万别为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凑合”。国男中没有合适的,不如放宽眼界,各个族裔中都可能找到归宿,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也。
希望大家都拥有“全糖”的甜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