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面对英美发出的声音!
转自中华网
中国有一位伟人说:“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面对英美发出的声音!
在事情发生十多年后,我在大学图书馆的一份香港杂志上看见了这张图片。它清晰地向我证明,那个传说了多年的故事竟然是真实的。这张图片描述了一个静态的画面,但却又把人引向一系列充满动感的遐想之中,使它几乎变成了一部电影;而这部电影充满了如此巨量的历史意蕴,我认为它本身就可以映证一百多年的中西关系史。
在这张图片上,撒切尔夫人低着头,以一种奇怪的前倾屈膝姿式“站”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两名助手紧紧地搀住她。很显然,严重前倾的重心使她根本不可能继续保持平衡,如果不是身后如影随行的助手及时拉住她,她将向世人呈现出一系列剧烈的?动作:先是一个下跪,然后双手前伸,似乎要做一个虔诚教徒的“五体投地”礼,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前空翻或者侧。翻,最后,她将血淋淋地躺在人民大会堂庞大的台阶阵列之下,从而结束这一事实上幸而没有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如果我没有搞错,那天应该是公元1982年9月24日。在她走出人民大会堂之前,她刚刚结束与邓公关于香港的前途问题的会谈。这次会议据说为中英日后旷日持久的香港问题谈判定了基调,这就是:中国无论如何将在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
上面这段充满外交部发言人风格的四平八稳的陈述,并不能说明撒切尔失足的原因。要知道,她这辈子爬过的台阶比我等凡人走过的街道都多;而且,在众目睽睽之下从高高的人民大会堂走下来,如果不是由于丢魂落魄,那么她就会非常注意自己的每一步,使得每一步都显得充满信心、富于风度,从而充分展现一个世界大国的不凡气魄。
但事实却是:她竟然失足了,竟然在全世界的面前那么狼狈地跌倒了。这一爆炸性的事件,使得政治嗅觉极度灵敏人士马上意识到:在几分钟前结束的会谈中,一定发生了什么足以令她心神迷乱的事情;她的脑袋充满了那么多奇异的念头,以至于无法腾出那么一小点注意力,去照看自己脚下的路。
随后传出了那个著名的标准答案:把踏着舰空母舰而来的撒切尔夫人绊倒在地的,是邓公在会谈中似若不经意地说出的一句话。我没有在《邓小平文选》中找到这句话,但是它在中国的知名度也许却比《文选》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名。我知道的版本就是:“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
我能够想象邓公是如何用一口经典的四川方音说出这句话的;我还能想象出的是,邓公伸出手来掸掸烟头,随后再次把那支“熊猫”烟举到嘴边,深深地吸上一口,细细地品味着淡淡的烟味,眯起眼睛瞧着半空中尚未散开的烟雾,仿佛不是谈的战争,而是谈论着周末郊游之类的轻松话题。
会场的气氛一定顿时凝重起来。当然,我宁死也要相信撒切尔的政治经验和外交风度,但是,我宁死也不相信她此时此刻竟然不露出一丝错愕的表情。
跟大海相反,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即使是内心刮起了二十多级风暴,也会竭力保持表情的平静。因此,我们绝对不能低估那一丝一闪而过的错愕表情,因为它足以反应出首相的巨大内心震撼。
就这样,心事重重的撒切尔夫人踏上了人民大会堂的石级。她将在半途上把自己绊倒,而且她摔倒的姿式,令人不自觉地想起了中国传统的跪拜礼。这就是说,她似乎是向着中国力量的象征??天安门下跪。而且如果不是她有两个反应速度奇快的助手,那么她将向中国力量致以人类历史上最夸张的跪拜礼。有趣的是,恰好是 189年前,亦即1793年的9月,第一支英国使团在马戛尔尼的率领下,在北京朝觐了年迈的乾隆皇帝。然而,在这个伟大帝国的领袖面前,马戛尔尼拒绝了跪拜,从而解决了英国朝野关于对华礼仪问题的严重纷争,顺从了强大的反对意见,为英国使华人员不行跪拜礼开创了先例。
康乾盛世被证明是中华帝国的最后一线阳光。乾隆死后50年,中国在英国炮舰面前无可救药地沦为失败者,这最终结束了英国人关于是否该对中国行跪拜礼的争论。从那时起,没有一个英国人再想过是否需要向天安门下跪。在他们看来,向落后的中国下跪是一种耻辱。为此,英国人甚至惟妙惟肖地音译了一个中国词汇,叫做 “Kowtow”(磕头),并使这个词演变成为对一种屈辱的尊从状态的描述。
2 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面对英美发出的声音这个音译词是中国文化影响英语的不多几个例证之一,另一个著名例证将是毛泽东创造的“PaperTiger”(纸老虎)。
矜持的撒切尔夫人当然也没有想过要向天安门下跪。然而,事实上她不仅差点下跪,而且差点kowtow!固然,她的所作所为都是无意识的,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弗洛伊德,那么就得相信:无意识的言行往往最能够揭示一个人的真实内心活动。如果我们沿着这条思路去寻找撒切尔下跪的原因,那么答案将是两个字:“恐惧”。
她恐惧的是什么?是邓公或者他所推行的改革开放吗?那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到了第四个年头。但我想不是,因为此时改革开放的全部成果还只存在于农村,政治体制、国有企业和军队等领域的改革步骤仍然是远不明朗的,更无法说产生了什么重大成果;与1976年相比,此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并没有发生什么质的变化。一个例证就是,中国军队刚刚在越南打了一场并不漂亮的低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其苦涩滋味跟马岛战争中英军的体验毫无一致之处。如果仅仅依靠这些东西的支撑,邓公的那一句话并不足以使当时民望和自信均达于顶点的撒切尔夫人屈膝。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使得撒切尔夫人如此情不自禁地卑躬屈膝?
我还是重新回到那张图片上来,这张图片应该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点线索。正如前面所说,撒切尔夫人很可能咀嚼着邓公的那句话,心事重重地走在长长的石阶上。如果照片是正确的,那么可以推断,撒切尔夫人正好是沿着人民大会堂的正面台阶北侧往下走的。这样事情就很简单了:如果她偶尔抬起头来,眼光扫向三点钟方向,那么她将立即被勾出一段心病,于是两腿一软,不由自主地跪将下去。
她看见了什么?
***的地图解释了这一切:在人民大会堂正面的东北方向,是一幅巨大的画像;那幅画像所表现的人物,其实也就长眠在人民大会堂后面的一座中欧结合的建筑里。虽然撒切尔当时无法看见那座建筑,但她肯定应该知道它的存在,也知道它的名字。
早在撒切尔夫人来访之前十年,世界头号强国的总统曾经这样恭维画像上的主人公:主席的著作改变了世界。这句话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它证明,在长达一百年充满痛苦和灾难的中西互动历史中,中国不仅最终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而且反过来影响了世界。正是由于这位画中人,或者说,正是由于邓公的历史紧紧连接在他的历史之后,才使得邓公那句话具有了如此强烈的威慑意义。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中国的一切威胁性语言都只得引起大英帝国首相的不屑一笑而已。
从1840年直到1949年,作为第一个强迫中国“门户开放”的列强,英国在这一百多年中听过来自中国的无数口头威胁,但是,真正有效的有几次呢?自从鸦片战争向英国人全面展示了中国衰朽无能的政府和军队形象之后,中英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战争非但没有改变这一形象,反而反复固化了它,使之保留了整整109 年。其间,1911年的辛亥革命并没有能够诞生一个强大的国家,也没有能够催生一支全新的军队。面对中国柔弱无能的军政体系,英国人很有把握地相信,它没有必要放弃其一贯的帝国主义行事风格,因此仍然把在华驻军、杀人当作自己似乎与生俱来的权利。
1922年3月4日,英国军警在九龙沙田向香港罢工海员开枪射击,打死六人,伤数百人,是为“沙田惨案”。
1925年6月23日,英法等军警在沙面租界向声援香港工人罢工的广州***人群(其中包括黄埔军校学生)射击,造成五十二人死亡,一百七十余人重伤,是为“沙基惨案”。
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援助吴佩孚,炮击汉口北伐军;9月5日,又寻衅炮击四川万县县城,炸死炸伤中国军民五、六千人,是为“万县惨案”。
1927年3月24日,英国以“保护侨民”为由,炮轰占领南京的北伐军,中国军民二千余人死伤,是为“南京惨案”。
在英国人眼里,这一连串根本就不用担心受到惩罚的暴行,似乎正能映证鸦片战争以来的世界秩序仍然在赓续,从而继续证明“弱肉强食”法则的正当性。看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在现代枪炮的狂射滥轰中四散而逃,英国人也许会感到一丝掩饰不住的快乐:呵呵,可怜的中国人哟。
3 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面对英美发出的声音然而,在这片似乎不变的风景中,事情却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确实,中国人的确在无奈地逃避英国炮火,这一点看起来跟八十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和二十多年前的义和团战争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英国人足够细心的话,他们将意识到一点很重要的不同,那就是他们现在面对的是一群正在觉醒的民众。所谓“觉醒”,就是说有一群有着巨大决心和牺牲精神的中国人,正在为达到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前仆后继地奋斗着。英国人不会理解这些中国人的理想,也不愿意理解这一理想,以免徒生无数烦恼,新增无数白发。但是,历史将向他们证明,这些中国人赢得中国的后果,将远比当年中国人赢得鸦片战争更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历史以自己的逻辑演进着,随后揭开了欧洲危机,使得英国军事力量一度离开了中国。二战的战火几乎摧毁了英国,然而可笑的是,好不容易熬过战争炼狱的英国人在战后要做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重拾大英帝国的旧梦。于是,大英帝国的炮舰又一次回到了长江口。
他们单纯地相信,1940年代末的中国,与1920年代末并没有什么不同,炮舰的逻辑仍然在中国行之有效。
傲慢并不是罪过,但如果加上无知,傲慢就成了自杀的利器。英国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在他们离开中国的那几年里,一些东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彻底颠覆殖民主义的政治秩??要为自己的傲慢付出惨重的代价。
1949年的中国,又一次??江上郁积的战云,跟22年前的北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当年他们可以不受惩罚地干涉中国革命的话,现在他们似乎也可以照此办理。
于是,“紫石英”号事件应运而生。这一事件以解放军开炮重创四艘英军军舰而告终,从而一举改写了中国军队“逢洋必败”的历史。但这还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此举象征着列强在华利益保障体制的彻底破产。它明示着中国已经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敢于威胁列强,也能够有效地威胁列强。中国的威胁言辞,将不复是一些不具有实际意义的空话!
也就是在“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后第四天,英国保守党首领丘吉尔在下院发言,把此事件说成是解放军的“暴行”,甚至要求英国政府“派一两艘航空母舰到中国海上去……实行武力的报复”。
好一个“武力的报复”,这个字眼让我们立即想起了英帝国为了保护邪恶的鸦片交易而进行的“武力报复”。事实上,我们对于丘吉尔给予了太多的赞美,错误地把他列入了救世主的行列,因此错误地忘记了:他骨子是一个老套的帝国主义者,他迷恋旧的世界秩序,他看不起从蒋介石和王二麻子等一干中国人。因此,在中国人公然向英国军舰开炮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必然是:天哪,中国人竟然要毁灭如此可爱的世界秩序!
无怪乎他作出如此过激的反应。时任英国首相的艾德礼居然也声称:英国军舰有权进入长江。
对此,毛泽东的回答是冷冰冰的:丘吉尔先生,你“报复”什么?你们今后应当做只有一件事,就是道歉和赔偿。艾德礼先生,长江是中国的内河,你们英国人有什么权利将军舰开进来?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
在掂量出毛泽东的实力和意图之后,英国人冷静下来了。他们在一百年后第一次正视中国人的警告,于是非但没有派出航母,而且很快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老列强。中国申明主权的声音得到列强的尊重,这是1840年来的第一次。
“紫石英”事件具有强烈的隐喻意义,因为它几乎在同一个地点为英帝国的对华政策划上了句号。它使英国人初步认识了毛泽东,不过,要说到毛泽东的厉害,英国人到目前还只是浅尝即止。
真正的交锋是在朝鲜严冬肆虐的云山和长津湖。此时距离庚子事变恰好五十年,双方在五十年后再一次交手。
4 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面对英美发出的声音毫不夸张地说,1900年庚子事变的实质,是2万多名八国联军羞辱了4亿中国人;而1950年的朝鲜战争,则是一个国家成功地对抗了几乎整整一个地球。没错,我说的就是“几乎整整一个地球”。因为“联合国军”这个旗号至少就是希望向中国人表明:我们代表着这个星球,前来跟你们这帮“侵略者”作战。朝鲜战争是新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野外生存考试,其结果是,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军队骄傲地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军队中的精英,有着跻身世界顶尖军队的当然实力。
英国人记住了这个教训,因为它在战争中的伤亡高达13043人,与其作战人员在“联合国军”中的比重极不相称。英国军队与美国军队一道,在朝鲜的冰雪山谷中见识了凶悍有如虎狼却又文明有如天使的中国士兵。
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表现,给英国的首席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年后,他来到北京,两次同毛泽东会谈,数次参观中国军队。在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历史上,大概没有一个外军元帅会抱着如此强烈的好奇心,如此贴近地观察过中国军队。据报道,蒙哥马利元帅曾经亲自跟杨勇将军比试枪法;他在看完射击表演后,走出贵宾席,揭下中国士兵的帽子,以判断对方的真实年龄……因此,蒙哥马利元帅与其说是访问中国,不如说是来考察那支凶悍而神秘的锐利之师,以揭开困惑他多年的“解放军之谜”。他最后的答案就是:“不要试图进攻中国!谁进攻中国谁就会倒楣。”
这应该不是蒙哥马利元帅一个人的想法,更代表着英国军事决策层的普遍观点。英国人终于坦然接受了事实,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从而使中国无力进行有效威胁的境况成为历史。蒙哥马利元帅的感慨,无疑是为英国对华炮舰外交时代钉上了最后一个棺材钉。
撒切尔夫人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政治大师,当然深知蒙哥马利元帅这番话的深刻含义。因此,她绝对不会自不量力地对中国威胁使用武力。但是,她却又是挟着马岛大捷的威势而来的,自然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军事强权的自信气概,于是不小心之间就在谈吐中露出了一点“强硬”的姿态。
是什么后果使她感到如此震撼呢?对此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参考来自于此次会谈中某次宴会的一个小插曲。在那次宴会上,一位随访的英国军方人物跟作陪的中国军官闲聊,从香港信口胡扯到马岛,不禁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中国军官随即应道:哈哈,那么你们也派航母到香港来吧。据当时的目击者说,那位英国军官的脸色顿变,沉吟片刻,才讷然说道:我们当然不能这样对待你们,因为中国是有核武器的大国。
据说,六十年代划分英国乐观派和悲观派的主要标准就是:悲观派认为五枚核弹摧毁英伦三岛已属有余,而乐观派则坚持认为至少要十枚。
一支拥有核力量和强大战斗潜能的军队,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留下来的一项重要遗产。这项遗产的份量是如此之重,以至于在经历了拖泥带水的中越战争以后,仍然使得中国军队在世界军队排行榜上占据着重要位置。这项遗产的存在,使得英国不敢再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因为这是经典的自杀行为;相反,中国却拥有了对英国这样的老牌列强进行武力威胁的资本。
不用多说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使得撒切尔夫人打破百年不跪传统,向着天安门卑躬屈膝的根本原因,正是毛泽东时代未泯的余威!真是斯人虽去,震撼仍在。因此并非巧合的是,撒切尔夫人那个令人不解的下跪动作,所礼拜的对象就是那幅巨大画像的主人公。
尼克松在其可读性颇强的回忆录中说,那幅巨像的主人公在跟他谈话时,脸上不时露出“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嘲讽”的笑容。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当撒切尔夫人猝然下跪时,那幅画像是否竟然也露出了一丝稍纵即逝的嘲讽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