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亚洲地区房价看涨
买进亚洲地区的写字楼和住宅地产目前看上去充满诱惑。分析师预计,在明年年底前,亚洲地区房价将上涨20%。
今年1月份以来,在香港、悉尼、上海和吉隆坡有大量房产成交。自有记录以来,该地区商业地产销量首次超过了欧洲、中东和美洲地区。
美国市场研究集团Real Data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今年头6个月,亚洲地区商业地产的交易额为484亿美元,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交易总额为405亿美元,美洲仅为164亿美元。
上述数据表明,亚洲地产行业在广泛的经济低迷中表现得较为抗跌。随着西方经济体努力抵御信贷危机的影响,亚洲各地的出口滑坡正在减速,其财政收支状况看起来强于西方国家,各银行受到的来自放贷危机的冲击也相对较轻。
对地产投资者而言,香港仍是比较容易进入的市场。要想在中国大陆直接投资,必须在那里居住至少1年;而新加坡的地产市场则受制于较高的供应水平,以及该城市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相比之下,香港的房租价格正接近底部,随着经济提速,以及在港上市的中国企业纷纷赴港开设办事处,租金可能上升。
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增强,以及中国政府把GDP增长目标大胆地设定为8%,也同样鼓舞人心。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的亚洲研究主管西蒙•史密斯(Simon Smith)表示:“对于有意涉足内地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香港仍然是最佳代理。”
私人投资者很难直接进入除澳大利亚和香港之外的亚洲地产市场。那些寻求间接涉足于此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卢森堡、英国和爱尔兰上市的一些基金,以及中国房地产机会公司(CREO)、Asian Growth Properties和Macau PropertiesOpportunities等投资公司。不过,许多此类基金的交易价格较其净值有大幅折让,且往往流动性不强,所持有的地产很少。
自今年1月以来,实现强劲回报的两只上市基金是亨德森远见(Henderson Horizon)旗下的亚洲地产投资基金(Asianproperty investment fund),和首域投资(First StateInvestments)旗下的亚洲房地产基金(Asian propertyfund),期间的涨幅分别为26%和17%。还有少数地产公司也在另类投资市场(Alternative InvestmentMarket)上市,但往往只有冒险家才会关注。
虽然寻求多元化的私人投资者对亚洲地区的兴趣日渐浓厚,但亚洲地产市场的走向,仍然由机构投资者左右。大型地产企业和私人股本公司已经掀起了一波融资浪潮,希望借此实现相对于西方国家仍不乏吸引力的回报。
近期进军市场的公司,包括美国私人股本集团凯雷(Carlyle)以及欧洲地产基金管理公司AXA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AxaREIM)。前者正在为旗下第二支亚洲地产基金募资,后者则有意投资于上海和北京的中高档住宅地产。此前,多家公司曾在去年进行融资,其中包括美林(Merrill Lynch)、拉塞尔投资管理公司(LaSalle Investment Management)、Invista RealEstate,以及威斯特敏斯特公爵(Duke of Westminster)名下的地产公司格罗夫纳(Grosvenor)。
不过,虽然中国政府发布的经济报告比西方乐观,但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是丝毫未受经济低迷的影响。
地产集团世邦魏理仕(CB RichardEllis)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今年头3个月,北京写字楼的空置率仍高达21%,尽管这已低于去年的水平。广州的市场情况也同样不尽人意,而香港写字楼租金不断下跌,则可以归咎为:为削减开支而重新谈判租金、或迁至更廉价地段的公司数量激增。
然而,伴随中国发展而出现的酒店建造热潮成为了一个亮点。今年在中国开业的酒店数量,预计将超过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