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独有的天真和温柔的天分 - 读《哑丫》

一个懒人,喜欢胡思乱想,擅长胡言乱语,生平最怕严谨,得过且过就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分两天读完了《哑丫》。因为是原创首帖写实,又有了“新一代黄脸婆”的介绍,分外地用了心。背景是我生长的上海,除了“求是哥哥”的称呼和偶尔的措辞,海派的痕迹并不重。我被故事吸引,我为角色流泪,我也想起了我的外婆,妈妈和我们家上下几代的起起落落。

这是一个经历人生后,一个智慧女人的童话故事。 作者把她的感悟和愿望一一落实在角色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中,人物个性鲜明,串起了我童年弄堂生活中的街坊邻居。真实的生活不会有那么多集中的段落,也不可能详尽的了解每一家每一个成员的细节变化。读着故事,沉默在记忆角落里的许多身影渐渐活了,有了色彩,有了深度。乡愁徘徊在感动中,怀念渗透在阅读里。

我体会作者的天真。哑丫三姐妹,小捣一家,山子和奶奶,大鹏的妻 ,每一个精心刻画的人都没有品性上的污点。市井小民的丑恶只体现在无名无姓的背景人物昙花一现,而小人物的精明却技巧地点缀在充满爱意和人生挣扎的行动中。整篇读下来,印象中都是一个个的闪光点,参杂在那个悲剧的时代,让人在伤感中感受到层层的温暖而去感谢真实生活中对自己爱护有加的亲朋好友。

我体会作者的温柔。 唯有女人才会这样细细描写家庭的琐琐碎碎,把夫妻,朋友,手足,几代同堂和舔犊之情串联在浓浓的爱意中。事业的发展是为了对家庭的支持。对内只有互相的扶持,来对抗时代环境的不公平。 每一代女人都是为了爱而活,为家贡献。

这是一个成人童话,因为只有人性的美好,给人以想往和激励。其实真实的人生复杂得多,也并非总能画出亮丽的色彩。《哑丫》是紧接着《穿越新月格格》后看的,后者对琼瑶的批驳和作者本身的局限,有和《哑丫》在人生格局层面上的类似。故事是好的,人物也是好的,每个人物有不一样的背景文化,但是言辞却是一个模式,仿佛是同一个人转换场景角色后说的话,作者本人的烙印太深了,直接影响了整体作品的艺术性。作为写实小说,也相对弱化了人物的可信度。

琼瑶可以一辈子把少女情怀的童话炒得那么流行,反琼瑶也能招揽很多读者,因为她们的故事说得好,她们的细节处理也有独到之处。《哑丫》在故事人物上绝对不输琼瑶。特别是作者厚积薄发,在老年时写出这么一篇积累一生的故事,其内涵和独特不是琼瑶类可以相比。琼瑶的作品包装太过,又是供过于求,所以大家心理疲劳而特别反感。《哑丫》缺的倒是包装和后期处理,作为网络小说也许打不太响,做个电视剧一定会有市场,让我想起来《渴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