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与黄永胜:太多理不清剪不断的历史恩怨zt

聂荣臻与黄永胜:太多理不清剪不断的历史恩怨

中共老军头聂荣臻不管打仗本领如何,但凭其黄埔军校教员、红军时期红一军团政委、抗日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首任政委及晋察冀军区最高首脑,解放战争时期五大野战军之一的华北野战军司令员,是足够有资格位列于中国十大元帅的第九位。授衔后,本人倒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不像其他一些元帅比如贺龙,就对林彪排名在自己之前一直耿耿于怀。据说1925年冬天,林彪在黄埔军校第一堂政治课就是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兼教官聂荣臻给上的。

聂荣臻是一位非纯粹的政治主管出身的元帅,指挥作战的能力极其一般。所谓非纯粹之意,就是不完全的意思,因为他也担任过军事主管,如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以及华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他一生之中几乎没有指挥过什么像样的战斗,但爱摆老资格是出了名的。早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时期,他看见林彪总爱在一本小笔记本上写上什么,觉得非常好奇,便问:“军团长,你在本子上都写些什么啊?”林彪不无得意地晃了晃小本子,只见上面写满了只有林彪自己才看得懂的一些数字。见聂荣臻非常不解,林彪就解释说这是历次战役中歼灭敌军的数字。聂荣臻于是就不高兴了,觉得林彪是独吞战功。他认为战斗的胜利并不能归功于某个指挥员,这应该是全体指战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林彪本身或许没有这方面的意思。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聂荣臻对于某些指挥员的个人英雄主义总有些看不惯,认为他们打了几个胜仗就尾巴翘上了天。开国上将黄永胜个性突出,打仗勇敢,同时有时嗓门大,好显摆,因此他是被聂荣臻批评得最多的一位部下。

黄永胜从1927年9月起就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不折不扣的三湾嫡系。1937年在延安,毛泽东曾和幸存下来的三湾派干部合过影,总共才二十多个,其中就有黄永胜。黄永胜打仗机智勇敢,深受毛泽东的器重,屡屡委予重任。

在漫长的战争年代中,黄永胜最主要的上司有三个,罗荣桓和林彪,还有就是聂荣臻了。罗荣桓可以说是黄永胜革命道路上的领路人,黄永胜一胜都十分尊敬他。1927年6月,黄永胜参加崇阳农民自卫军时,罗荣桓就是中共湖北省委的特派员,来湖北领导崇通秋收起义,起义领导人还有叶重开等人。可是当时的黄永胜还是个小兵拉子,农民自卫军有好几千人,身为起义领导人的罗荣桓自然也不认识黄永胜。后来,起义失败后,崇通农民自卫军残军约一百来人来到江西修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部队在向井冈山进军的途中,经过著名的“三湾改编”,黄永胜因为战斗勇敢,被提升为班长,而罗荣桓就是黄永胜所在连队的党代表。在以后的岁月里,罗荣桓长期以来就是黄永胜的上司,主要是红军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时期,罗荣桓主要是山东军政最高长官,而黄永胜在晋察冀军区。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广州军区司令员的黄永胜曾写了不少早年追随罗荣桓参加革命的文章,真可谓是情真意切。

林彪更是黄永胜敬佩的人,没有谁更能在指挥作战方面让黄永胜如此佩服的了。1929年前的黄永胜还是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九支队的一位副中队长,相当于副排长级别,而这时的林彪是红一纵队司令,有的资料称纵队长。这时的林彪不可能认识黄永胜,而作为基层干部的黄永胜对林彪也只有仰慕的份了。1933年5月,红军在江西藤田整编,红六十六师整编为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三团,师长黄永胜担任整编后的团长,邓华担任政委。红一军团军团长就是林彪,政委聂荣臻。解放战争时期,林彪任东北野战军野司令员,而黄永胜则担任东野八纵司令员。解放后,曾有人问黄永胜一生中最佩服谁?黄永胜想都不想,随口就说:“林总,跟他打仗最爽。”

聂荣臻是黄永胜多年的老领导,甚至比林彪和罗荣桓的时间更长。早在1932年聂荣臻来到中央苏区,担任红一军团政委,这时的黄永胜是该军团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师长。1933年江西藤田整编时,黄永胜担任红一军团一师三团团长,聂荣臻是该军团政委。红军长征到达陕西后,黄永胜担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第三大队大队长,聂荣臻依然是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政委,林彪是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1936年6月,黄永胜在红军大学学习半年后,于1937年7年1月,接替去红军大学学习的杨得志,担任红一军团红二师师长,聂荣臻还是红一军团政委。

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黄永胜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聂荣臻则是师政委。不久,根据中央指示,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和教导队共三千多人东进,成立华北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担任司令员兼政委,黄永胜是三分区副司令员。直到1940年,黄永胜担任才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司令员。

1944年初,黄永胜率晋察冀军区六个主力团,奔赴延安,担任保卫延安的任务,同时,出席中共七大。这六个团就是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也叫做“延安教二旅”。抗日胜利后,奉中央指示,黄永胜于1945年9月率延安教导二旅和干部团奔赴东北,驻扎在热河。12月底,黄永胜率延安教导二旅与文年生部,以及冀东地方部队,共同组建热辽纵队,黄永胜担任司令员,这支部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永胜纵队”。1946年,热河纵队被编入晋察冀军区第二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是罗瑞卿,而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就是聂荣臻。1947年4月,冀察热辽军区全部共把八万多人转入东北野战军指挥,归林彪和罗荣桓指挥,其中就有八纵黄永胜部和九纵詹才芳部。直到这时,黄永胜和聂荣臻的合作才真正结束。从1932年至1947年,黄永胜一直就是聂荣臻的部下,长达十数年。

中共军队系统一直存在着山头主义,连毛泽东对此也是直言不讳的。除了林彪和罗荣桓的东野、陈毅和粟裕的华野、刘伯承和邓小平的中野、彭德怀的西野等四大解放军主力外,还有就是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老底子就是抗日时期的晋察冀边区部队。黄永胜从红军时期的团长、抗日战争时期分区司令,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纵队司令,一直是聂荣臻老部下,十数年来追随聂荣臻出生入死,应该不是其他将领所能比的。

黄永胜的上司当然也不止这罗荣桓、林彪和聂荣臻这三位了,还有比如长征时期李聚奎曾担任过红一军团一师师长,是红三团团长黄永胜的顶头上司。再比如抗日时期肖克曾任晋察冀军区代司令员,也可以说是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司令员黄永胜的顶头上司,更何况解放战争时期肖克曾担任晋察冀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同样是热辽纵队黄永胜的顶头上司。

陕北红二十五军军创始人之一程子华,解放战争时期冀察热辽军区政委,1947年4月划归东北军区时是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黄永胜正是其麾下东野八纵司令员。还有罗瑞卿等,不能一一列举。李聚奎和肖克等人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黄永胜差不多。而且战争年代黄永胜对于肖克有救命之恩,肖克一生对黄永胜都感恩不尽。

而身为东野第二兵团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最高首脑的程子华却经常指挥不动黄永胜,使其大为光火。比如1946年5月,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政委程子华命令黄永胜带领部队参加五月热河保卫战。可是黄永胜公然抗命,带领部队跑到赤峰去了。敌军长驱直入,热河、承德失守。李、程等人非常生气,由此上告中央军委,黄永胜也不买帐。后来,肖克将军责怪黄永胜,说:你为什么挡都不挡一下敌人,怎么就跑了呢?黄永胜回答说:“敌人力量那么强大,我拿蛋去挡啊?”事实上,黄永胜是正确的,可是却得罪了冀热辽的人,以至程子华一度建议林彪将黄永胜的八纵司令员换掉,用段苏权来替代,就是这段历史。由于本文重点说的是黄永胜与聂荣臻的关系,说到这里可能有点跑题了。

话归正题,研究党史军史的人会发现,黄永胜虽然长久战斗生活在晋察冀边区,可从来就不曾属于聂荣臻派系。无论战争时期还是解放后,不曾发现黄永胜对聂荣臻有任何片言只语的颂扬文章或讲话,相反,在1968年年初“杨傅余事件”中,黄永胜曾批判聂荣臻是华北山头主义的总后台。这里面固然有林彪的因素,但黄永胜本身与聂荣臻有太多的历史恩怨。客观地讲,战争年代,黄永胜与聂荣臻的合作关系是主流,但在合作中也有过许多不愉快。就是这些不愉快,导致黄永胜和聂荣臻之间有非常大的隔阂。就像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和华野九纵司令员许世友一样,两人的合作是主流,但许世友仗着毛泽东的宠爱,不服粟裕,打仗时时常抗命,最后导致许世友离开华野。

黄永胜打仗异常剽悍,而且出了名的狡猾和灵活,这是战争这所特殊学校成就了黄永胜的军事天才。早在1929年年初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时被国民党刘士毅部苦苦追赶时,红军饥寒交迫。时任班长的黄永胜和战士们不愿走了,向部队领导建议,应该同敌人打上一仗。于是,就有了红军设伏大柏地,并取得大捷,缴获了敌人许多过年的物资,红军过了一个肥年。没有黄永胜等士兵委员会的功劳,哪里还有毛泽东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诗句呢?

黄永胜身材高大威猛,性格鲜明,个人英雄主义的毛病非常突出,在部队常常独断专行,大骂士兵在他看来是常事。早在当班长时,因为寒冷某个新战士擅自拿了百姓的茅草抵寒被黄永胜扇了两耳光,为此受到连党代表罗荣桓的批判。熟知罗荣桓的人都知道,他非常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批评人是非常讲究策略,严厉而不失关怀,使得受批评的人心服口服。还有一次,大约是1928年年初,红军打下了遂川,黄永胜率部担任筹款任务,由于宣传不到位,土豪纷纷躲起来。黄永胜大怒,将该地主的房子烧了一大半。罗荣桓得知后,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黄永胜,这就是典型的黄永胜特点。另外,黄永胜打了胜仗往往不懂得谦虚,好显摆,常常看不起同级政治主管,这点尤其为重视政治工作的聂荣臻看不惯。

众所周知,1932年底,邓华担任红十二军三十六师政治委员,而师长就是不久前从中央特务营营长(据考证,中央警卫营的一个士兵待遇就抵的上普通连队的排长)的任上调来的黄永胜。1933年6月,藤田整编时,红二十二军六十六师改编为红一军团一师三团,师长黄永胜任团长,邓华当政委。可是,两人个性都太强,都喜欢指挥军事,邓华经常越权指挥部队,还动不动抬出“党指挥枪”那一套,所以黄永胜得听邓华的。就这样,两人就尿不到一个壶里,结果事情反映到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那里,经过和林彪协商后,邓华调往红二团当政委,林龙发给黄永胜搭档,担任红三团政委,一直到长征以后,可惜林龙发后来死了。

1937年8月,八路军三原改编,黄永胜当六八五团团长,又是这个邓华当政委。黄永胜和他狠狠地吵了一架,原因就是政委喜欢什么都管。黄永胜气得拍桌子狂吼:“操!什么事都由你政委说了算,还要我这个团长有卵用。”结果是黄永胜去独立团当副团长,这是聂荣臻作用的结果。当初来到侯马六八五团驻地宣布撤消黄永胜该团团长命令的是罗荣桓和萧华,同时,由聂荣臻向杨得志宣布任命。

平型关战斗一结束,黄永胜出于对聂荣臻派他到独立团担任副团长不满,再加上他也不是很服气独立团团长杨成武, 在和团长杨成武、参谋长罗元发等商量后,由黄永胜带领两个连去晋东南打游击,杨成武也乐得耳根清净,便同意了。关于黄永胜和杨成武之间在战争年代互不服气,陶汉章少将在解放后曾和不少人说过。

不久,聂荣臻知道黄永胜率领两个连在晋东打游击后,马上派人找到他,命令他将部队带回来。平时比较好脾气的聂荣臻这一次忍不住劈头盖脸地大骂了黄永胜一顿,说黄永胜不该无组织无纪律,擅自带部队去打游击。而应该听从统一指挥,创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这是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鉴于黄永胜打了两个胜仗,原先部队只有两个连300多人,在短短地不到一个月,比以前更加得到了发展到600多人,足足翻了一倍,而且部队装备也大大地改进,就没有深究他的过错。

开国上将王平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和黄永胜搭档,1937年低,王平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黄永胜担任副司令员,而司令员则是陈漫远。黄永胜有一个特点,就是总以为自己打仗行,别人不行,个人英雄主义习气非常严重。以前有杨成武,邓华等人,后来有程子华、段苏权等人。这会子,黄永胜又看不起陈漫远,说陈漫远不会打仗,军事训练也不行,经常在作战方案上给陈漫远出难题。往往陈漫远被气得脸上发绿时,总是王政委经常出来调和两人的关系。

陈漫远有一次居然气得口不择言,说要去大司令聂荣臻处告黄永胜。黄永胜轻蔑地看着陈漫远,说:“呀,老子被你吓出尿来。”黄永胜40年初,上级考虑陈漫远政治主管出身,担任三分区司令员的确不太合适,就由黄永胜接替陈漫远任司令员,陈漫远调肖克挺进军任参谋长,后任十八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后,陈漫远转业到地方任广西自治区书记,没有参与开国授衔。否则,中国又将多一位开国上将了。当初的对日斗争非常残酷,聂荣臻曾专门征询过政委王平的意见,王平其实也是很欣赏黄永胜的指挥才能的。就这样,三分区政委王平和司令员黄永胜就一直搭档到1944年年初。

聂荣臻是个老资格共产党人,就连会打仗的林彪都不放在眼里,你黄永胜算个球?龙书金曾经说:“聂荣臻老谋深算。”与军事主管相比,聂荣臻更加重视政治主管。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黄永胜发现三分区所属骑兵团在马上行动越来越困难,而骑兵团团长刘云彪身体也越来越差,黄永胜于是和王平政委商量,两人一致同意骑兵团下马。可是,这样的行动必须要经过晋察冀军区总部批准才行。黄永胜借一次去军区总部开会之际,向聂荣臻建议三分区骑兵团下马。对于黄永胜的建议,聂荣臻未可置否,只答应研究研究。可是,过了几天,政委王平来到总部汇报工作,也提到骑兵团下马一事,聂荣臻满口答应。结果,黄永胜气得鼻子冒烟,觉得聂荣臻不重视自己,好一段时间情绪低落。

许多资料都曾记载,在抗日战争后期,黄永胜曾和一个漂亮的地主女儿热恋过,爱得天昏地暗,但是黄永胜注定不会和这位地主的女儿结婚的。因为这时黄永胜不但已经同项辉芳结了婚,而且组织上也绝不会允许。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黄永胜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因此受到过聂荣臻的严厉批评。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断,这件事应该发生在1944年以前,因为1943年夏秋时节,聂荣臻离开晋察冀军区去了延安,肖克代司令员。有些资料称,“黄永胜和一个地主的女人发生不正当第关系,受到聂荣臻的批评,他感到没脸见人,想调到别处,正好第二野战军成立,黄永胜担任热辽纵队司令员。”

和地主的女儿发生关系而受到聂荣臻严厉批判,并公开检讨。这件事经过本人考证,是确有其事。但是,这个时候不是第二野战军成立,因为黄永胜担任热辽纵队司令员是1945年12月,这时抗日战争早就结束了。总而言之,黄永胜为了此事,确实感到脸上无光,可以想见,黄永胜是深深怨恨上了聂荣臻。后来,聂荣臻犯了两大错误,身为下属的黄永胜丝毫没有给聂荣臻面子。一是聂荣臻盲目相信中美军调小组签订的和平协议,认为未来不会发生战争,硬是在晋察冀军区大裁军,使晋察冀部队由原先的20多万裁减到不足10万,其中就有不少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部队。二是大同集宁之战,聂荣臻率领拥有优势兵力华北军区部队同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展开反抢占的战斗,结果被兵力少的傅作义部队打得溃不成军,部队怨声载道,都说聂荣臻不会打仗。聂荣臻一时感到很茫然,曾发电报给中央军委,请求处分。

总之,一战失大同集宁,二战失张家口,这在聂荣臻晚年的回忆录中也有很悲痛的描述,聂本人也总结说战术上犯了很多错误。此战过后,晋察冀军区受到了中央的严厉批评。聂荣臻也一度被彭真所替带而被变向夺了权。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曾历任北京市长、政府副主席、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务院负责国防科技的副总理、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委员、人大副委员长等职。而黄永胜则依靠林彪,先后出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政治局委员,权倾一时。有一个歪曲黄永胜的未经证实的小笑话:“九8226;一三”事件后的第一天,三座门会议室里充满了严肃的气氛。工作人员听说很久没有露面的老帅们都要来开会,觉得这个会非同寻常。黄永胜一反常态,早早地站在门口迎候老帅。徐向前走进来,黄永胜迎上去问好。徐向前面无表情,不予理睬。聂荣臻来了,黄永胜急忙迎上去,并解释说在北戴河为什么没有去看望。聂帅说:“划清界限嘛!”黄永胜十分尴尬、狼狈。我认为,以聂荣臻的个性,这话像是他说的。

1971年冬天,在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上,聂荣臻发言说:“林彪为了抓军权,培养他的死党。总参是黄永胜,这个人历史上打仗就不行,他根本没有能力当总参谋长,但林彪认为只要忠于他就行。”

事实上,黄永胜不但能打仗,会打仗,而且能打巧仗,打勇仗。多次在重大的历史关头都有他的身影,比如长征途中血战湘江,黄永胜同国民党湘军血战脚山铺和美女梳头岭一线。激战了两昼夜,全团2800多人在掩护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只剩下1400多人。随后,黄永胜率领英勇的红三团担任全军的开路先锋,抢占遵义,逼近贵阳,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稍后,更是强渡大渡河,配合红四团抢夺泸定桥。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参加平型关腰站阻击战以及后来的百团大战,率领晋察冀三分区部队同日本鬼子浴血混战八年。抗日期间,日本视晋察冀军区为华北地区的毒瘤,在全中国抗日进入相持阶段时,日军更是抽调大量军队疯狂进行大扫荡。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大小扫荡不计其数,比如著名大扫荡就有“八面围攻”、“五一大扫荡”及“神仙山保卫战”,黄永胜率三分区指战员立下赫赫战功,哪里还是聂荣臻嘴里的“历史上打仗就不行”呢?更不用说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率领东野八纵在辽西三战三捷,威风无限。

总之,聂荣臻和黄永胜之间有太多的历史恩怨,理不清,剪不断,千古功罪留给后人评说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