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所谓“孔子遗言”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有人问我,是否知道国内考古的最新重大发现?我一向糊里糊涂,蜗居陋室,在网上三天打,两天晒的,耳目不聪明,真不晓得考古界的动向,忙问有什么新闻。人道是找到了168片春秋时期记载完整的孔子临终遗言的竹简。我一惊,光孔子大名已足以震憾半个地球,更何况还是“临终遗言”,而且“完整”!诚如是,确为极重大发现。就算和老百姓的生活远了点,却是学术界盛事。赶快上网一查,还真有一篇《让人大彻大悟的孔子临终遗言》。昏花老眼一扫,我笑了。原来是一篇“望之不似人君”的托名戏作。作者虽有一定古文功底,但行文遣词与春秋战国相去较远,不难分辨。作者自己也没想骗人,借发掘地点“牛王堆”,著名学者“昊复古”表明了游戏态度,摆出了太公钓鱼的架势,有人当真,怪不得作者。这大概和用文言文、甲骨文写高考试题,喜欢填写格律诗词一样,都是私人癖好,发思古之幽情,抒个人之感慨,既用不着大惊,也无需小怪。

寻幽探秘,能够使人获得满足的快感。人们渴望看到伟人名人的临终遗言,往往怀揣着发现历史、政治、私人机密的幻想,所以热衷于“康熙遗诏”“列宁遗书”“总理遗言”“主席遗嘱”。其实大凡伟人名人生前都已表演充分,临死能说什么,“温故”即知。临死前留下“锦囊”,或幡然悔悟,或“再看一眼红旗”,那是小说戏剧的虚构。

孔子临死前,还真留下了几句话,详细记载于司马迁的《孔子世家》。

任何一部史书,都少不了编造的成分,春秋以后,尤其如此。所以,孔子说“文胜质则史”。翻成现代话意为:史书就是梳妆打扮盖住了原始面目的把戏。春秋笔法,绕弯子说,即其中一种。《史记》文学化倾向较浓,不乏修饰,但还是学术界公认的信史。它所记载的孔子临终前的表现,跟一般老头无大差别。

首先是念旧。73岁那年,先是听到子路死于卫国的噩耗,大为伤感,随即病倒。子贡闻讯赶来探望,只见夫子早就望眼欲穿,强撑病躯,拄着拐杖蹒跚门口。看到子贡,情不自禁地嘟囔埋怨,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呐!这么熟悉的口气,相信每个做儿女的一定都不陌生。孔子与子贡几十年的师生关系,自然生出父子般的真情与期盼。抱怨晚的原因是孔子自觉不久于人世,再迟几天,师生就见不到了。子贡后来也许就是深感这份师生厚谊,才主动于孔子墓旁守孝六年吧。

其次是易伤感。看到子贡来探,师生相见,激动得不能自持,情绪失控,抽泣着唱道:大山塌啦,梁柱垮啦,充满精神力量的人也蔫啦!这不是老年人常见的老小孩情绪吗?真实的不加掩饰的老人更让人觉得亲切。

最后是迷信。孔子对子贡说,夏人停尸于东阶,周人停尸于西阶,殷人放在屋内中央两柱之间。昨晚我梦见坐在两柱之间,我是殷人的后代,这可不是吉兆。孔子本来不怎么谈论生死鬼神奇怪之事,然而临死前突然向学生透露了心底的恐惧,这也是许多老年人常有的现象,虽圣人不能免俗。

果然,七天后,孔子去世了。这期间再说过什么,就没有记载了。如果前面列出的几句话,算是他的遗言,那不过是位古稀老人情绪的宣泄,毫无深奥隐秘,根本不值得兴师动众穷尽国力人力长年研究。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