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一 个 罪 人 , 能 败 坏 许 多 善 事 。

9:13 我 见 日 光 之 下 有 一 样 智 慧 , 据 我 看 乃 是 广 大 ,
9:14 就 是 有 一 小 城 , 其 中 的 人 数 稀 少 , 有 大 君 王 来 攻 击 , 修 筑 营 垒 , 将 城 围 困 。
9:15 城 中 有 一 个 贫 穷 的 智 慧 人 , 他 用 智 慧 救 了 那 城 , 却 没 有 人 记 念 那 穷 人 。
9:16 我 就 说 , 智 慧 胜 过 勇 力 。 然 而 那 贫 穷 人 的 智 慧 , 被 人 藐 视 , 他 的 话 也 无 人 听 从 。
9:17 宁 可 在 安 静 之 中 听 智 慧 人 的 言 语 , 不 听 掌 管 愚 昧 人 的 喊 声 。
9:18 智 慧 胜 过 打 仗 的 兵 器 。 但 一 个 罪 人 , 能 败 坏 许 多 善 事 。




Wisdom Better Than Folly

13I also saw under the sun this example of wisdom that greatly impressed me:

14There was once a small city with only a few people in it.
And a powerful king came against it, surrounded it and built huge siegeworks against it.

15Now there lived in that city a man poor but wise, and he saved the city by his wisdom.
But nobody remembered that poor man.

16So I said, “Wisdom is better than strength.” But the poor man’s wisdom is despised, and his words are no longer heeded.

17The quiet words of the wise are more to be heeded than the shouts of a ruler of fools.

18Wisdom is better than weapons of war, but one sinner destroys much good.




分享:

今天的经文,传道者给我们举了一个实例:有一个小城,被大城围困,而一位贫穷人,虽然贫穷,但很有智慧,没有动一兵一卒,也就是说没有使小城和大城之间发生战事,也就是说,没有小城的百姓和使大城的兵有伤亡。这等智慧,使很多人得生,这智慧是从神来的。可是我们读了15,16节就会心生疑惑,这里我们大可不必有什么疑惑,如果小城的王身边的军师,有贫穷人的智慧,也做了这位贫穷人的事,即用智慧为小城解困,那我不用说,大家就会明白,小城的王一定会给军师奖赏,这是立了大功的。贫穷人是如何用的智慧,救的过程如何,圣经没有具体说,我们可以因为这两句“他 用 智 慧 救 了 那 城 , 却 没 有 人 记 念 那 穷 人 。”“贫 穷 人 的 智 慧 , 被 人 藐 视 , 他 的 话 也 无 人 听 从 。”了解到,贫穷人做了大事,却不被人知,显然贫穷人做这样的大事,完全不是为了“被人所知”,即被人关注,成为人之“焦点”而做的,就是说不是为了贪图“虚名”而做的。贫穷人因着从神来的智慧在解困自己的国家的关键时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会被王知道的,也不会被百姓知道的。但是我们清楚的明白,从神来的智慧神一定知道。所以,我们读17-18节就一目了然了。神的声音一定要静中听从,而知道自己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问问神此事当行与不当行,话当说不当说,事情做了是不是得罪了神,这样的话说了是不是得罪了

从神来的圣灵,尽量避免以口舌犯罪,这里转任先生的一番话给大家:

“所以先知说:“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以赛亚书6:5)。注意以赛亚这句话的顺序,他不是先指控别人嘴唇不洁;他在神面前首先看见了自己的污秽。于是基督来,将圣灵浇灌在保罗身上,要保罗从以赛亚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活出基督的样式。从加拉太书1章我们知道,那些搅扰加拉太教会的人攻击保罗,是背后说的。于是保罗面临一种试探,就是以牙还牙,也背后攻击那些攻击他的人。这一幕我们在教会和社会里都司空见惯了。但是,保罗靠神胜过了这种试探,他要当面抵挡彼得。人能这样作是很不容易的;必是出于神的。不仅如此,下面我们也会看见,保罗没有费尽心机作什么铺垫,而是开门见山地批评彼得。诡诈不属于基督的门徒,诡诈是世界的信仰。”ZT

任先生的这段话,是针对这段经文讲的:

11 后来矶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
12 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
13 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
14 但我一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矶法说,
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



下面,关于加2:13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任先生是如何论述的。转贴如下:

“我们接下来看看彼得这个有名望的人对其他人的影响。“装假”这个字让我们看见罪的典型特征——人一旦犯罪,由于律法写在心里,由于圣灵的责备,于是开始害怕。这是人犯罪的第一步反应。接下来,由于害怕就开始说谎和装假,开始掩饰和伪装自己,为要逃避审判。一切谎言都是因为罪和恐惧而刻意制造出来的。第三步,为了转移这种恐惧,就开始编造谎言控告别人,千方百计找借口制造事端,小题大做、假题真做,在真理上上纲上线,通过论断以期把自己的罪和恐惧掩盖在“别人事件”的烟幕之下。创世纪第三章亚当夏娃犯罪之后就是如此,先是犯罪,然后是害怕,最后就是遮盖和控告。不仅如此,一个人的罪不是孤立的,罪有传染性,会影响到别人。注意这里反复使用的介词加动词的合成词(指希伯来原文),这些合成词是帮助保罗辩护,显示保罗如此“激进反应”的属天理由——罪正在伤害彼得,同时正跌倒很多人,危及神的教会。

所以出于爱神和爱人的两方面的缘由,真正的基督徒必须“一刻的功夫也不要容让顺服罪”。中国的智慧有所谓“急事缓做”、“事缓则圆”之说,这种智慧与真理无干。基督教的真理是:急事急做,缓事缓做。什么是“急事”呢?看见罪必须立即做出反应。什么是缓事呢?就是你反应之后,把结果全然交给神——我们不是上帝,不能审判和拯救任何人;我们奉差遣说了当说的话,就可以自由了,就可以离开了(以西结书3)。摩西只能把神的话告诉法老,他无权与法老开战。对付法老及其军队的乃是神。摩西的使命是宣告之后离开埃及。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彼得软弱怎样发酵了,将更多人跌倒。“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这句话至少让我们有三方面的领受。

第一是彼得的责任。动词συνυπεκρ8055;θησαν是被动语态,这显出了彼得以及“从雅各那里来的人”在这一事件上应付的责任。这些犹太人是受彼得和“从雅各那里来的人”的影响。圣灵在这里清晰地将罪责区分出来,这显出神的公义来。一个教会的领袖对其他人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必须加倍警醒自己的言行,否则将跌倒很多人。这样的败坏,“要受更重的判断”(雅各书3:1);因为神赐予的多,要的也多。这一点不仅适用于教会里有名望的人,也适用于整个教会本身。当基督徒在世界里的言行让主的名在世界受辱,也当受更重的判断。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作门徒的责任”。与此相关的,教会必须承担起管理教会的责任,及时对教会领袖和平信徒的偏离作出反应;既不能熟视无睹、明哲保身,更不能同流合污,也被诱惑,一同跌倒;甚至助纣为虐。

第二是这些犹太人的责任。这些人“随着他装假”很生动地展示了“乌合之众”的心理。1、盲从,就是对有名望的人进行无原则的模仿。也许其中有人觉得彼得代表真理,彼得怎样做,他们就怎样做。这是人的迷信和偶像还残留在生命里的证明。2、狡诈。就是搭便车的心理,既然彼得已经不坚持真理的,而且“大家都这样”,每个人就心安理得地弯曲真理。一方面,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另一方面,法不责众。从这里我们也看见,“大家”和“多数”未必代表真理,最后的真理根据只能是神的话语。3、属灵的骄傲。这些犹太人之所以敢于如此明目张胆地违背“耶路撒冷大会”制定的教义,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自持自己是“大儿子”、是犹太人,因此比安提阿的外邦人信徒更有特权不顾及真理。事实上,在教会里越是自以为属灵和老资格的人,就越可能明目张胆地践踏真理。这一点正如马太福音23:23所说的:“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第三是神的爱。神兴起保罗在这里抵挡彼得,乃是神对彼得的爱,对这些犹太信徒的爱。那些扎心的话语绝不是“没有说造就人的话”,没有“用爱心说诚实话”,乃是为阻止彼得和这些犹太人继续偏离,甚至最终因自己的罪被弃绝。

令我们吃惊的是,在这场“大跌倒”中,连巴拿巴也不能幸免。小品词8037;στε把圣灵的忧伤和我们的震惊都表达出来了。“巴拿巴也随伙装假”,按原文,这句翻译需要推敲,更准确的译法应该是“巴拿巴也被他们的装假给带走了”;或者,“巴拿巴也被他们给带走了,归于他们的装假”。这句最后一个字“装假”或“伪善”是名词,τ8135; 8017;ποκρ8055;σει(8017;π8057;κρισι962;);软弱已经生出罪来了,罪已经有了“位格”。συναπ8053;χθη(συναπ8049;γω)

也是被动语态,原意是to lead away with or together;to be carried away with。这个字的含义大约相当于今天教会常用的“某某被异端掳掠了”之意。我们藉着这个字看见罪发动的规律:首先罪具有传染性,彼得的软弱象一张多米诺骨牌,跌倒了一大片;如果不急事急做;连属灵者如巴拿巴也最后一同倒下。其次,罪具有侵略性,它要把你抓去,如同绑架,把你从基督的国度里归给魔鬼。


巴拿巴的软弱和其他犹太人有同样的性质,就是从众心理,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他们”(α8016;τ8182;ν)已经发展为复数。当多数人已经软弱之后,巴拿巴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就显得更为容易。换言之,巴拿巴面对更大的诱惑,这诱惑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更大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是更大的恐惧——巴拿巴看见众人站在那里,他如果“哗众取宠”一定会被众人怨恨。我们当知道,多数人往往并不喜悦真理,特别是当众人都陷入罪的状态之中,他们将视那单独坚持真理的人为仇敌。他们因自己里面的羞愧不去悔改,反过来去攻击坚持真理,与他们不一样的人,因为后者对他们的不义形成挑战和指控。这种罪性实际上统治着今天的世界,使人们更容易容忍和欢迎罪;却绝对不能容忍义。这种罪性起初钉死了基督,然后一直捆绑基督的教会。这种罪性的旗帜就是“属灵谦卑”、“彼此顺服”、“和睦美善”、“爱心诚实”、“要造就人”……我很诧异,迄今为止,这些“假扮成天使的符号”仍然没有让教会出现审美疲劳。我想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些符号可以保护每个人将“装假”的事业进行到底;让他们心安理得地与魔鬼和谐至死。

巴拿巴软弱给出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1、教会不要把任何人看的过于当看的,仿佛谁特别属灵,特别是合格的基督徒。换言之,基督徒不用使用这种语言:“我对XXX有信心”,因为他是个好人。注意使徒行传11:24 ,“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我们当知道,尽管从世界的角度看,这巴拿巴是个好人;但是,如果没有圣灵的工作,后面的果子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圣灵的工作,这个好人也会轻易跌倒在世界里。2、我们也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当看的,好像谁都可以软弱和跌倒,我自己却不会。没有人可以靠自己胜过试探(马太福音6:13)。在这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可能是此时此刻的巴拿巴。3、由于上面两点,我们要学会在主里的宽容,有软弱的彼此但当。至于那些要因弟兄一句口误都要上升为真理问题,或者,有弟兄因持守真理而得罪于人,反过来,把被得罪的人的无知、盲从以及因福音扎心而产生的怨恨编造成“会众意见”起来控告弟兄的,则是属魔鬼的了。”


感谢任先生这位神仆,以他的智慧传讲和解释神的话语,如此清楚明白,我们要听那从神来的声音。

任先生的讲道,正好印证了最后一节经文:智 慧 胜 过 打 仗 的 兵 器 。 但 一 个 罪 人 , 能 败 坏 许 多 善 事 。Wisdom is better than weapons of war, but one sinner destroys much good.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