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事评论 2010年02月05日
奥巴马称美国暂不将朝鲜重新列为“支恐国家”
【华盛顿消息】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3日称,鉴于朝鲜的行为并未达到“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界定标准,美方决定暂不将朝鲜重新列入“支恐国家”名单。
奥巴马当天致信国会参众两院领导人,称这是美国政府对2008年6月26日至2009年11月16日期间朝鲜行为做评估后得出的结论。
【时事点评】我们注意到,2月3日(美国时间),美国总统奥巴马称,鉴于朝鲜的行为并未达到“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界定标准,美方决定暂不将朝鲜重新列入“支恐国家”名单。
我们知道,2008年10月,布什政府根据美朝双方就朝核设施验证问题达成的协议,才最终宣布将朝鲜从“支恐国家”名单中除名的。
●朝核问题上,美国政府曾经的“玩法”
显然,那份协议原本就事关“朝核”而无关“支恐”,也就是说,在决定是否将视作“支恐国家”名单的问题上,美国政府根本就是以朝核问题本身为出发点的。
另外,朝核问题原本就是在布什政府准备打伊拉克战争时突然激化的,当时,布什政府之所以坚决废掉克林顿政府与朝鲜签定的朝核问题框架协议,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了打伊拉克战争做准备:先在中国的家门口制造一个引发东北亚紧张局势的火山口,与陈水扁政权的“台独进程”遥相呼应,通过这些,一来诱使当时的日本小泉政府全面转入“对美一边倒”,二来全面激活“小泉路线”的政治野心,在此基础上,再联手当时还能蹦达几下的日本、通过“台独”这张牌从东亚方向来牵制中国,好让美国集中精力解决两伊问题。
●华盛顿在朝核问题上的“玩法”已然倒了个个
显然,在时过境迁的今天,在日本政府不仅已经不再“对美一边倒”、甚至哭着喊着(当然也是别有用心的)要“脱欧入亚”、到处“广告”要搞“东亚共同体”的今天,华盛顿在朝核问题上的“玩法”已然倒了个个--开始千方百计地在“两种局面”之间、也就是在“拒绝美朝关系正常化(这等同于默认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与“避免朝鲜半岛出现军事冲突(这将导致美国已经投向中东,或者准备投向中亚、南亚方向、包括南美州方向的战略力量被极大地牵制)”之间寻找平衡、生怕朝鲜半岛的局势不可收拾。
非常清楚, 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近来朝鲜一边通过媒体放话“(朝鲜与美国)需要尽早签署朝鲜半岛和平协定”,一边又在朝鲜半岛双方有争议的北海海面上“圈划”一块又一块的禁航区、并对之进行炮击,也就毫不奇怪了。
●从“老子世界第一”到“绝不接受世界老二”
到今天为止,奥巴马政府上台已经整整一年了。我们知道,与当时大玩单边主义的“小布什时代”相比,美国的处境已然大相径庭。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暂时不做展开,只想强调一点,即:就以上台执政“第一年”为时间段做同期比较的话,小布什时代与奥巴马时代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小布什当时“玩”的是“单边主义”,在国情咨文中“说”的是“不是美国的盟友、就是美国的敌人”的狠话,对“中欧俄”公开反对的伊拉克战争是说打就打,其 “老子世界第一”的攻击势头可谓是不可一世;
而到了奥巴马这儿,不仅“实质性大规模增兵阿富汗(与反对伊拉克战争相比,这次中欧俄可没有公开地‘集体反对’)”仍然在“磨磨蹭蹭”,甚至在国情咨文中“嚎”出了“美国绝不接受世界第二”的声音、活脱一副“誓死捍卫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防守架式。
●美国目前所遇到的麻烦似乎都“源于”伊拉克战争的“战而不胜”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目前而言,如果站在美国统治层的角度看问题,那么,美国目前所遇到的麻烦似乎都“源于”伊拉克战争的“战而不胜”,这不仅直接导致美国计划中的、旨在“顺次解决伊朗”的相关计划无法展开,还给了“未能阻止伊拉克战争”的“中欧俄”一个迅速启动伊核问题、并借伊核问题这个战略支点形成战略协调、最终“合力”迫使美国接受“伊核问题朝核化(伊核六方会谈框架)”的战略机会。
●美国仍然没有改变独霸世界的初衷,但似乎吸取了某种教训
对比美国当时迫不及待地要打伊拉克战争的战略意图(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已经给出了详细分析,在此不再重复),结合奥巴马政府近期的所做所为,我们不难看到,在之前没能实现通过伊拉克战争控制世界能源(能源走向及能源价格),一来继续打击欧元、二来继续削弱俄罗斯、三来将中国纳入美国轨道,并以“将中国纳入美国轨道的‘进程’(请注意我们的用词)”为“支点”,伺机瓦解欧盟、俄罗斯、中国之战略意图的美国,仍然没有改变独霸世界的初衷,但似乎吸取了某种教训。
●“美国没有改变初衷”表现在.......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没有改变初衷”表现在美国的战略注意力仍然在于“先行打垮已经长大的欧元、极力瓦解已经通过了《里斯本条约》的欧盟”;
●“美国似乎吸取了某种教训”则表现在
而“美国似乎吸取了某种教训”则表现在奥巴马政府在为了避免重蹈伊拉克战争、特别是“苏式阿富汗战争”的复辙、在“实质性大规模增兵阿富汗”的问题上仍然“磨磨蹭蹭”,以防其南亚政策一步走“实”、从而导致其全球战略一步走“死”(相关讨论详见之前的《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尽管“竭尽全力拼命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欧盟、在美国大规模增兵阿富汗的问题上“根本就没有反对”;尽管“反对”伊拉克战争的俄罗斯、在美国大规模增兵阿富汗的问题上、不仅不反对甚至还表现得“迫不及待”;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再去阅读下面几则新闻,也就有种“万变不离其宗”的感觉了。
欧盟各国讨论激烈 仍未就解除对华军售达成一致
【重庆消息】据中国日报报道,欧盟国家仍未就是否解除对华军售达成一致,匈牙利外交部长4日在重庆表示。
该国外长指出,是否解禁需要欧盟27个成员国协商决定,“而问题在于解除的条件是否满足”。
“确实,这个问题非常敏感,” 匈牙利外长告诉中国日报。“我们(成员国)需要进行讨论。看条件是否满足,在什么时机要满足什么条件,”他表示,但没有详细说明。
法德召开内阁联席会议 确定未来10年合作路线图
【巴黎消息】据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4日在爱丽舍宫共同主持召开第12届法德两国内阁联席会议,确立了两国在未来10年的合作方向。
双方在会后发表的《法德2020年合作日程》中公布了80项具体合作措施,内容涉及外交政策、国防安全、经济金融、能源气候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在2010年增设法德可再生能源署、在斯特拉斯堡和斯图加特等城建立跨境电动汽车示范点、两国共同发射嗅碳卫星和研制新一代阿丽亚娜火箭等。
双方认为,在新10年里,法德应该共同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经济失衡和安全问题等。同时,在新兴力量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两国的紧密合作不但有利于双方,也将造福欧盟。
萨科齐在会后与默克尔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加快了法德协调立场的速度,两国都希望通过发展双边关系,为欧盟造福,同时为实现世界新秩序做出贡献。
印部长将访巴基斯坦 或为印巴重启和谈带来契机
【新德里消息】据媒体报道,印度政府稍早宣布:印度国内部部长将于本月访问巴基斯坦。
另据外电猜测,2008年孟买特大恐怖爆炸袭击后中断的印巴对话将有可能由此重启。 2008年11月26日至29日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70多人死亡。印方指责巴基斯坦“虔诚军”是这起恐怖袭击事件的制造者,双方关系十分紧张。
印度随后中止了与巴基斯坦的和谈,声称在巴基斯坦将罪犯绳之于法之前,不会恢复印巴对话。
印度政府对切达穆巴拉姆的巴基斯坦之行保持低调,强调这次访问不是双边性质的访问,称切达穆巴拉姆去巴基斯坦,是为参加由8个国家组成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内政部部长会议。
土耳其呼吁伊斯兰国家承认科索沃
【综合消息】据报道,土耳其总统居尔说,土耳其将竭尽全力支持科索沃,伊斯兰国家也应该承认科索沃的独立。这是居尔与塞伊迪乌举行会谈后对记者发表讲话时表示这一立场的。
据来自土耳其的消息,科索沃总统塞伊迪乌3日抵达安卡拉,开始对土耳其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争取土耳其提供更多经济援助。土耳其总统居尔当天与塞伊迪乌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科索沃是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的国家,土耳其将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对科索沃提供支持,伊斯兰国家也应该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居尔表示,“土耳其与巴尔干地区有着相同的历史和价值观,这使我们与该地区国家关系更加紧密,比如科索沃。该地区每个国家的独立都应该在相互尊重和友好基础上得到必要的尊重。 ”
【时事点评】我们先来关注第一则新闻,即“欧盟各国讨论激烈 仍未就解除对华军售达成一致 ”。
●解禁与否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本质上讲,欧盟是否解禁对华军售,早已经成了一个“纯政治态度”问题,也就是说,解禁与否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甚至可以这样说:就“欧盟解禁对华军售”而言,与其说是“欧盟解禁对华军售”、还不如说是“欧盟解禁对华关系政治标准”来得合适。
如果更进一步,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欧盟对华军售解禁与否”其实标志的是这样一层意义,即:在经济层面上早已经公开要求进行 “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从而在“美国本位制”问题上公开站在美国对立面的欧盟,是否打算在政治、甚至军事层面上也要求进行“某种改革”?从而在诸如“中欧 ”关系“最终定位”的问题上、也公开地与美国撇开关系、单独行事?
●一旦........将极大地促进各个国家之间重新进行“排列与组合”
值得强调的是,一旦欧盟在“中欧”关系“最终定位”的问题公开地与美国撇开关系,那么,这种“撇开关系”也势必投射到“欧俄关系”的上面,这种“单独行事”也势必影响到北约组织的稳定,继而将极大地促进“中欧俄美”之间,甚至包括印度、日本等相关大国、更或者是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埃及、沙特阿拉伯、利比亚等地位非常特殊的国家之间,在围绕伊核问题而演绎的诸多重大问题上,围绕自己的核心国家利益、重新进行“排列与组合”。
●欧盟在这个时候“重新讨论”对华军售解禁问题的实质
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去观察问题,那么,我们也就不难明白,欧盟在这个时候“重新讨论(欧盟内部就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N次了)”对华军售解禁问题,即其实在于两点:
第一,即是对“美国没有改变初衷”的“严重不满”、也是对“美国似乎吸取了某种教训”的“高度警惕”。
第二,即是对“美国没有改变初衷”的“公开报复”,也是对“美国似乎吸取了某种教训”的“强烈敦促”。
如果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再去观察问题,那么,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市场对欧元的信心近期会因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债务问题而一再受到打击?答案是肯定的:那是因为“美国没有改变初衷”--继续完成“科索沃战争”未能完成的事业,将一度被“科索沃战争”打至极弱(最低至0.82美元)的、“迪拜世界倒债”时已走强至1.5100美元一线的欧元,彻底打垮、玩完,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欧洲问题。
●彻底打垮、玩完,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欧洲问题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欧盟已经通过了《里斯本条约》,正式开启了政治、甚至军事统一的进程,再加上制造了金融危机的“美国金融体制”根本不可能进行“ 实质性改革”,忽悠中国共同解决欧元的“G2模式”又彻底失败,此外,依靠变更“会计准则”才得以“暂时掩饰黑洞”的美国金融体系还担负着向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特别是“美国人不能下降的生活标准”提供“天量融资”的任务,因此,对“美元本位制”而言,对依赖于“美元本位制”的“华尔街金融永动机”而言,将眼下“看起来最强、实际却最弱”的竞争者--欧元,彻底打垮、玩完,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欧洲问题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从希拉里日前在巴黎访问期间公开威胁中国的事件中,至少可以看到三点
值得强调的是,现在“华尔街金融永动机”显然又被追加了一个“融资项目”,也就是所谓的“海地救援”,其实质是“美国后院的稳固工程”,美国决策者明白,“稳固”是需要巨额资金的,钱从哪来?当然是那架出了大问题、但仍在“美国军事的支撑下”勉强运行的“华尔街金融永动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从希拉里日前在巴黎访问期间公开威胁中国、如果不配合美国制裁伊朗、有可能隐入孤立、甚至海上油路不保的事件中,至少可以看到三点:
第一,在伊核问题的“巨大拖累(伊核问题僵持至今直接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对美国的巨大消耗)”下,华盛顿决策者已经感觉到吃不消了。
第二,在希拉里站在巴黎,公开威胁“断中国油路”的同时,也是在威胁欧盟,因为中国与欧盟的海上油路相当程度上是“重合”的,那就是美国准备反恐的“也门”旁边、海盗出没的亚丁湾海面。
●奥巴马冲冠一怒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破绽
第三,在第一与第二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已经感觉到吃不消了的美国、终于走到“狗急跳墙”的地步了,尽管美国仍然想将中国“逼”进“G2”,但是,由于中国在“G2”问题上应对基本正确,不仅令美国“逼”欧盟联手在经济、特别是金融上攻击中国,继而以此为“支点”、“逼”中国同意“G2”,再反手以此为“支点”、反手“无风险地”彻底打垮欧元、瓦解欧盟的图谋至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一怒之下露出了一个巨大的破绽,那就是同时树立了中国与欧盟这两个敌人,至少在“双边关系”的层面上是这样的。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再去观察“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正式决定将正式会见达赖”,“奥巴马政府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奥巴马以事务繁忙为由、公开拒绝出席此届欧美峰会”,以及“中国外交高官访问伊朗之后,伊朗立刻调整之前态度,重新考虑境外交换核燃料协议”,“中国外长访问巴黎,法国总统萨科齐正式表态不久将访华、并出席上海国际博览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也将访问法国”、特别是“法德召开内阁联席会议,确定未来10年合作路线图”, “萨科齐在会后与默克尔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并强调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加快了法德协调立场的速度,两国都希望通过发展双边关系,为欧盟造福,同时为实现世界新秩序做出贡献”,等等,我们也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中欧美”关系正在发生极其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然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甚至极力避免的。但结果却是,华盛顿却不得不目睹这一变化,也难怪一向将“倾听”持在嘴边、“微笑”贴在脸上的奥巴马先生,这次竟然冲冠一怒,采取了“拒绝出席欧美峰会、公开羞辱欧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似乎不以此不足以平息心中的怨气!
●再谈“伊朗核燃料交换协议”的背后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对那份美国主导、欧盟、俄罗斯积极参与的“伊朗核燃料交换协议”,一如之前点评中所说,该协议是美国精心设计的一个“局”,意在通过向法国、俄罗斯单独支付“伊核经济利益”的方式,削弱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作用,如果中国反对,就可顺势拆解中欧俄交织于伊核上的战略协调。
而在与美国达成该协议的过程中,显然,“欧俄”又是以默认伊朗建立“区域战略支点”的方式(典型的就是纳卡问题)说服伊朗的,而“美国南亚战略”又不得不向“欧俄(伊、甚至包括土难耳其)”弄出的“纳卡问题妥协”。
●在“伊核燃料协议”的相关问题上,欧盟与俄罗斯显然在“通吃”中美
显然,在美国为伊朗接受该协议“严正立下的”最后期限“早已于去年的年底到期”之后,在中国外交高官日前访伊之后,在伊朗接待了中国外交高官、才对该协议的态度由“拒绝”迅速调整为“同意”的背后,是支持伊朗、土耳其建立“区域战略支点”的中国,原则上“并不反对”伊朗与欧盟、俄罗斯之间达成的这份 “核燃料协议”,中国反对的只是“附加在该协议背后”的“美版对伊制裁案”,这也就为中国、欧盟、俄罗斯在“不推翻”该协议的基础上、继续“合力”强迫华盛顿“以外交手段谈判解决伊核问题”的“伊核合作”打开了空间。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伊核燃料协议”的相关问题上,欧盟与俄罗斯显然在“通吃”中美,伊朗也是获益不小。
●北京是极有可能依据“该协议”找回自己的那份“伊核燃料利益”的
但是,日后一旦“欧美”矛盾进一步激化,那么,只要对伊核问题进程稍加影响,“与华盛顿一道”被“欧俄”通吃的北京,是极有可能依据“该协议”找回自己的那份“伊核燃料利益”的,但这是后话,且要等待机会。
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虽然是后话,但我们也注意到,伊朗在“再次同意”进行“境外核燃料交换”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在什么地方、或者哪个国家进行核燃料交换,这就非常耐人寻味。
●土耳其获利颇丰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明确指出,日后最有可能加入“伊朗核燃料供应商、或者交换地点名单”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土耳其,再一个就是中国。
之所以要提及土耳其,在于“在中国努力将围绕伊核问题之大国战略利益主要交易平台推离南亚,推向地中海方向(中东、科索沃)”的过程中,地垮欧亚大陆桥,意欲充当地区大国、伊斯兰世界领袖的土耳其,通过与伊朗“合营、共建”区域性战略支点,在纳卡问题,中东、中亚能源管道问题,中东和平问题中,可谓获利颇丰。
值得强调的是,就在昨天,土耳其国务部长耶尔马兹说,“土耳其计划将伊朗的天然气经过土耳其输送到欧洲”,并强调“发展土伊双边关系有利于本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因此土耳其决心开创土耳其与伊朗关系的‘金色时代’”。
●局势正在向这一方向演绎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至于土耳其能否开创什么“金色时代”我们暂且不去管它,但是,土耳其所说的“......发展土伊双边关系有利于本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却是我们非常关心的。
显然,基于我们之前有关土耳其、伊朗等国意图“合建”区域性战略支点、并“运营”它们自己的区域性国家利益,而“中欧俄”也可在支持、至少是默认这些“合建”与“运营”的同时,也运营自己的全球性国家利益,并发掘“中欧俄”的“共同利益交集”,等一系列观点,我们不难看出,局势正在向这一方向演绎。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关注“土耳其呼吁伊斯兰国家承认科索沃”,我们也就不难看出,依托“土-伊合建的区域性战略支点”,土耳其的野心的确很大。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土耳其总统居尔当天与塞伊迪乌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科索沃是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的国家,土耳其将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对科索沃提供支持,伊斯兰国家也应该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居尔表示,“土耳其与巴尔干地区有着相同的历史和价值观,这使我们与该地区国家关系更加紧密,比如科索沃。该地区每个国家的独立都应该在相互尊重和友好基础上得到必要的尊重。
●在科索沃方向,土耳其开始干预“欧盟事务”、俄罗斯利益、并部分替代美国角色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土耳其总统居尔的这番讲话,显然在以伊斯兰世界领袖的地位自居,并开始以区域性大国的角色同时干预“欧盟事务”、俄罗斯利益、并部分替代美国角色了。
类似的问题还有中国,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所谓“金色时代”真的来临,“新疆问题”也会成为土耳其指手划脚的重要内容。土耳其对中亚国家、格鲁吉亚等的影响,也会令俄罗斯头疼。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在相关区域上,这种策略可以用四个了来形容,那就是“尊王攘夷”
然而,我们想强调的是,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对欧盟、还是对中国、俄罗斯,眼下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区域性战略支点,去逐渐挤压美国在相关区域内的影响力,从而慢慢挤掉“美元本位制”在相关区域内的基础。
在这个问题上,在相关区域上,这种策略可以用四个了来形容,那就是“尊王攘夷”:“尊”的是土耳其、伊朗这些个“地方王”,“攘”的是美国这个“外来夷”,从而为自己在该方向运营自己的全球利益“尊”、“攘”出战略空间来。
●土耳其还可能起到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强调的是,根据我们的评估,长远看,土耳其还可能起到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伊朗通向欧洲的管道外,土耳其还是“巴杰管道”经格鲁吉亚向欧洲输送里海能源的必经之地,因此,在“美国南亚政策”不得不用“纳卡问题”贿赂“俄罗斯通道”的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个“致命伤口”。
●一旦如此,在格鲁吉亚发生一场针对“美国控制”的颜色革命,将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旦土耳其借助“土耳其--伊朗”合建的战略支点,利用自己是两条管线的唯一通道的地理优势,在“中欧俄”的支持、至少是默认下,通过事关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国利益的“纳卡问题”,将美国对格鲁吉亚“绝对影响力”全面削弱,那么,在格鲁吉亚发生一场针对“美国控制”的颜色革命,将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一旦如此,由于俄罗斯、里海、伊朗通往的能源都可以绕开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乌克兰等国家,那么,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将受到极大的挤出效应。
至于伊朗借助“土耳其--伊朗”合建战略支点可以运营“何种国家利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对伊朗最现实的国家利益就是两点:一是拖延时间,二是打破封锁;
●在这些方向,“中欧俄”是能够像在伊核问题上那样,发掘出“共同利益”的
显然,由于“美帝国”的利益遍及全球,需要维护的、各个层面的核心利益也是无处不在,因此,放眼望去,类似土耳其、伊朗这样的“地方王”到处都是,比如,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埃及、叙利亚,再比如,非洲的利比亚、南美的巴西、古巴、墨西哥等,可谓到处都是。
在这些方向,“中欧俄”是能够像在伊核问题上那样,发掘出“共同利益”的。
●就如我们在之前点评中所讲的那样:南亚局势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至于中国能够从中找出何种国家利益?我们只要看看印度国内部部长将于本月访问巴基斯坦、并有可能重启自孟买恐怖袭击中断至今的印巴对话之变化,也就不难明白,在中国的重中之重的南亚方向,在中国中段反导试验从军事层面“彻底打碎了”印度在南亚方向进行军事冒险的“核资本”之后,特别是,在中国中段反导试验已经为土耳其-伊朗合建区域战略支点提供了“战略支撑(这种战略支撑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欧盟也失去了在南亚方向通吃中美的“经济资本”)”之后,就如我们在之前点评中所讲的那样:南亚局势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当然,这是美国极不愿意看到的变化。
值得强调的是,在中欧重新开始接近的背后,是美国极可能单独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中国,或者转身在科索沃去“单独”找欧盟的麻烦。
在这一变化下,欧盟才又开始提及“对华军售解禁”的老话题,欧盟甚至表现得愿意与中国一道在亚丁湾分区护航,并对奥巴马接连对华打出的“谷哥牌”、“对台军售牌”、“达赖牌”等视而不见;也是在这一变化下,奥巴马才会对欧盟冲冠一怒,并拒绝出席欧美峰会;
●在这一变化下,欧盟倒是对美国打出的“汇率牌”有点儿兴趣
同样是在这一变化下,欧盟倒是对美国打出的“汇率牌”有点儿兴趣,因为美国此举、等同于逼人民币表态,而在这一变化下,人民币的倾向性是显然的。倒是美国人敢将“汇率牌”玩实、直至玩“死”、玩到“美元提前死”吗?
也是在这一可能性下,针对“美国对台军售(中段反导的战略意义过于重大,远非对台军售所能承担的)”,北京终于进行第一次“针对性的实质反击(制裁波音公司,由于合同太远,短期内起不到直立杆见影的打击效果)”,那就是中国商务部周五(2月5日)宣布,初步裁定美国进口肉鸡产品存在倾销,倾销幅度为 43.1%至105.4%。
我们注意到,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宣布,美国进口白羽肉鸡产品自2月13日起,进口经营者需要按照倾销幅度缴纳保证金。
●鸡肉已经开始了,大豆还会远吗?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只是第一步,在美国失业率已然超过10%,且奥巴马在第一份国情咨文中誓言“提高就业率”的背景下,北京瞄准美国农产品进行打击,不过是“正式警告”华盛顿:一旦美国单独对中国进行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或者如果华盛顿决策者不撤销“军售台湾爱国者3”、“重新定性”中美关系,并单独从经济层面针对欧元发动“第二次科索沃战争”,中国就从鸡肉开始,一点点儿地砸死美元,即便付出惨重代价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是美国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中国无从回避。
当然,中国经济的问题是挺多,但美国经济的问题更严重。如果美国人一定要玩,那中国就只能奉陪到底。显然,鸡肉已经开始了,大豆还会远吗?
另外,如果华盛顿狗急跳墙,在南亚方向、或者伊朗方向亲自上阵,企图军事翻盘,那就是另一种玩法了。其成功率恐怕更低!
有意思的是,近来在经济层面,对日本丰田公司猛打的美国,似乎也受到日本的“经济反击”,就在美国对中国打出“汇率牌”之后,日本金融高官公开表示 “在G7会议上讨论人民币汇率不公平”的,显然,奥巴马政府打击丰田当然有助于提高美国汽车行业的就业率,但是,这甚至解决不了美国经济的任何问题,更别说根本问题了。因此,美国此举更多的意图恐怖在于迫使日本配合自己。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日本是否像当年克林顿时代那样再次屈服于美国的高压、还须观察,但是,美国这种“四面树敌”、全面出击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历经两届政府的长期准备之后,南亚始终无法破局,美国决策者已经手足无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