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开论文里的星座方案,遥感九号主星和两颗副星确实分别位于两条不同轨道上,并且主、副星轨道存在高度差。现在应该处于星座队形调整阶段,大概为期一个月,还没最终成型。
我国此次遥感九号被动型监视星座的成功发射,将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海洋监视能力。如果未来继续发射,形成4组海洋电子侦察卫星星座的话,对中纬度任何地区重访问时间可以压缩到1小时,这对于大型舰艇目标的初步监测已经足够了。随着其他如海洋系列卫星,遥感系列成像侦察/SAR雷达侦察卫星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全方位海洋监视系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保障的需求。
就我国这次发射的遥感九号卫星而言,从轨道和空间目标参数看是仿效美国白云海洋监视星座体系的。美国的海军卫星监视系统(Naval Ocean Surveillance System,NOSS)又称白云系统,该计划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启动,发展了三代星座体系。第一代NOSS星座于1976至1987年间发射,分别编号为NOSS 1-1到NOSS1-8,其中NOSS 1-7在2005年进行了控制继续保持运行;第二代NOSS星座于1990年至1996年之间发射,编号NOSS 2-1到NOSS 2-3,其中NOSS 2-1仍然保持运行;第三代NOSS星座采用了新的双星体系,第三代NOSS星座目前包括NOSS 3-1到NOSS 3-4总计4组卫星,NOSS 3-1于2001年开始发射,由于作为军事卫星不会透露什么细节,首次发射时只发现两颗卫星,还曾被误认为是有一颗卫星未能分离的发射失败。更有戏剧性的是美国军方宣布NOSS 3只有一个有效载荷,所谓的第二颗卫星是发射产生的轨道碎片,不过4次发射都产生同样的碎片未免太过巧合,而且根据天文爱好者对轨道目标的观测,所谓的轨道碎片随后在轨道上进行了机动,这让美国海军的战略欺骗最后徒劳无功。从轨道数据上说,我国的遥感九号卫星和NOSS的三代星座的轨道都类似,3月7日人民网报道中提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通过一首短信诗,向在场的委员和记者们传达了我国 “一箭三星”发射成功的消息”,到此时可以非常肯定的判断遥感九号是类似NOSS 1和NOSS 2的三星星座。
从苏联到俄罗斯,都没有使用三星星座用于海洋监视定位,对外行来说似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会误认为三星星座监视定位是高不可攀的高技术,其实不然,苏联时代使用的单星定位从理论方法上说同样是时差法多基线定位,只不过采用单星体系,这提高了对单星姿态的控制要求,但是相对于多星体系少了控制位置误差的大麻烦。对我国来说,很早就有对三星时差定位星座的预研。根据国内的研究表明,三星时差定位为了获得最优的定位精度,应将三星布置为星间距限制所允许的最大边长等边三角形。卫星轨道高度越低,定位精度越高,当然覆盖面积自然也就越小。卫星位置误差对于定位精度影响也很大,我国在论证时就以白云星座为目标,设定轨道高度1000公里,3星间距100公里时,为满足地面4公里等精度曲线距离大于3000公里,卫星位置误差必须小于1公里。不过这仅仅是最低要求,3颗卫星的绝对位置误差会引起星座产生旋转误差,考虑旋转误差是定位精度曲线近十位四边正方形,为满足地面4公里等精度曲线所围面积边长大于3000公里,则要求引起旋转误差的相应单星位置误差至少小于50米,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轨道控制要求。美国的NOSS 2-2和2-3之所以被外界认为失去监视能力,就是其星座卫星间距2006年后异常,即使仍在使用定位精度也会大幅度下降。
就我国这次发射的遥感九号卫星而言,从轨道和空间目标参数看是仿效美国白云海洋监视星座体系的。美国的海军卫星监视系统(Naval Ocean Surveillance System,NOSS)又称白云系统,该计划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启动,发展了三代星座体系。第一代NOSS星座于1976至1987年间发射,分别编号为NOSS 1-1到NOSS1-8,其中NOSS 1-7在2005年进行了控制继续保持运行;第二代NOSS星座于1990年至1996年之间发射,编号NOSS 2-1到NOSS 2-3,其中NOSS 2-1仍然保持运行;第三代NOSS星座采用了新的双星体系,第三代NOSS星座目前包括NOSS 3-1到NOSS 3-4总计4组卫星,NOSS 3-1于2001年开始发射,由于作为军事卫星不会透露什么细节,首次发射时只发现两颗卫星,还曾被误认为是有一颗卫星未能分离的发射失败。更有戏剧性的是美国军方宣布NOSS 3只有一个有效载荷,所谓的第二颗卫星是发射产生的轨道碎片,不过4次发射都产生同样的碎片未免太过巧合,而且根据天文爱好者对轨道目标的观测,所谓的轨道碎片随后在轨道上进行了机动,这让美国海军的战略欺骗最后徒劳无功。从轨道数据上说,我国的遥感九号卫星和NOSS的三代星座的轨道都类似,3月7日人民网报道中提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通过一首短信诗,向在场的委员和记者们传达了我国 “一箭三星”发射成功的消息”,到此时可以非常肯定的判断遥感九号是类似NOSS 1和NOSS 2的三星星座。
从苏联到俄罗斯,都没有使用三星星座用于海洋监视定位,对外行来说似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会误认为三星星座监视定位是高不可攀的高技术,其实不然,苏联时代使用的单星定位从理论方法上说同样是时差法多基线定位,只不过采用单星体系,这提高了对单星姿态的控制要求,但是相对于多星体系少了控制位置误差的大麻烦。对我国来说,很早就有对三星时差定位星座的预研。根据国内的研究表明,三星时差定位为了获得最优的定位精度,应将三星布置为星间距限制所允许的最大边长等边三角形。卫星轨道高度越低,定位精度越高,当然覆盖面积自然也就越小。卫星位置误差对于定位精度影响也很大,我国在论证时就以白云星座为目标,设定轨道高度1000公里,3星间距100公里时,为满足地面4公里等精度曲线距离大于3000公里,卫星位置误差必须小于1公里。不过这仅仅是最低要求,3颗卫星的绝对位置误差会引起星座产生旋转误差,考虑旋转误差是定位精度曲线近十位四边正方形,为满足地面4公里等精度曲线所围面积边长大于3000公里,则要求引起旋转误差的相应单星位置误差至少小于50米,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轨道控制要求。美国的NOSS 2-2和2-3之所以被外界认为失去监视能力,就是其星座卫星间距2006年后异常,即使仍在使用定位精度也会大幅度下降。
  我国此次遥感九号被动型监视星座的成功发射,将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海洋监视能力。如果未来继续发射,形成4组海洋电子侦察卫星星座的话,对中纬度任何地区重访问时间可以压缩到1小时,这对于大型舰艇目标的初步监测已经足够了。随着其他如海洋系列卫星,遥感系列成像侦察/SAR雷达侦察卫星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全方位海洋监视系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保障的需求。
3月5日,地处西北大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万里无云,天蓝得就像用水刚洗过一样,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披着灿烂的阳光、刺破苍穹将遥感卫星九号平稳送入预定轨道。
这一天,恰好也是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的日子,遥感卫星九号火箭、卫星发射试验队用一次成功的发射为大会的召开增光添彩。
长四丙火箭的两个“第一”
担任长四丙火箭总指挥的翁伟樑是个大忙人,记者曾经多次向他提出采访,但均因他的工作过于繁忙而迟迟未能实现。
最终,翁伟樑还是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咱们到三层会议室去吧,那个地方没有人,清静一些。”翁伟樑在进行发射前最后一次星箭联合检查的间隙,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翁总身穿一件朴素的红色夹克,神态和蔼可亲。
“这是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第一次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发射环境是全新的,而‘长四’原来都是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当记者问及此次火箭发射与历次发射的区别以及面临的考验时,翁伟樑如是说。
“同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原来是为发射‘长二丙’和‘长二丁’而设计的,这两枚火箭都是两级火箭,而‘长四丙’是三级火箭,所以我们为了让火箭与塔架更好地对接,在接口和操作流程上做了很多改变。”翁伟樑介绍说。
据了解,此发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长达48.8米,是迄今为止“长四”系列运载火箭中长度最长的。同时,此次任务星箭分离过程复杂,这无疑又增加了发射的难度。
此外,该火箭第三级发动机的“二次启动”也是颇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而所谓“二次启动”,就是说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要在飞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第一次关机,滑行一段距离后再进行第二次启动,才能将卫星顺利推进到预定轨道。据翁伟樑介绍,只有“长三乙”和“长四丙”的第三级发动机是采用“二次启动”,前者采用的是液氢液氧推进剂,而后者采用的则是常温推进剂,两者各有特点。
这一天,恰好也是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的日子,遥感卫星九号火箭、卫星发射试验队用一次成功的发射为大会的召开增光添彩。
长四丙火箭的两个“第一”
担任长四丙火箭总指挥的翁伟樑是个大忙人,记者曾经多次向他提出采访,但均因他的工作过于繁忙而迟迟未能实现。
最终,翁伟樑还是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咱们到三层会议室去吧,那个地方没有人,清静一些。”翁伟樑在进行发射前最后一次星箭联合检查的间隙,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翁总身穿一件朴素的红色夹克,神态和蔼可亲。
“这是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第一次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发射环境是全新的,而‘长四’原来都是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当记者问及此次火箭发射与历次发射的区别以及面临的考验时,翁伟樑如是说。
“同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原来是为发射‘长二丙’和‘长二丁’而设计的,这两枚火箭都是两级火箭,而‘长四丙’是三级火箭,所以我们为了让火箭与塔架更好地对接,在接口和操作流程上做了很多改变。”翁伟樑介绍说。
据了解,此发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长达48.8米,是迄今为止“长四”系列运载火箭中长度最长的。同时,此次任务星箭分离过程复杂,这无疑又增加了发射的难度。
此外,该火箭第三级发动机的“二次启动”也是颇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而所谓“二次启动”,就是说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要在飞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第一次关机,滑行一段距离后再进行第二次启动,才能将卫星顺利推进到预定轨道。据翁伟樑介绍,只有“长三乙”和“长四丙”的第三级发动机是采用“二次启动”,前者采用的是液氢液氧推进剂,而后者采用的则是常温推进剂,两者各有特点。
往南海方向的发射轨迹
按照公开论文里的星座方案,主星和两颗副星确实分别位于两条不同轨道上,并且主、副星轨道存在高度差。现在应该处于星座队形调整阶段,大概为期一个月,还没最终成型。加名字了:
Name: YAOGAN 9A
Brightness: 5.0 mag (at 1000 km and 50% illuminated) 4.4 mag (at perigee and full illumination)
USSPACECOM Nr: 36413 International Designator: 2010-009A
Orbit:
1082.5 x 1098.9 km, 107.1min Inclination: 63.4°
Age Elements: 0.5 days
Name: YAOGAN 9B
Brightness: 5.0 mag (at 1000 km and 50% illuminated) 4.4 mag (at perigee and full illumination)
USSPACECOM Nr: 36414 International Designator: 2010-009B
Orbit: 1052.6 x 1068.7 km, 106.4min Inclination: 63.4°
Age Elements: 0.3 days
Name: YAOGAN 9C
Brightness: 5.0 mag (at 1000 km and 50% illuminated) 4.4 mag (at perigee and full illumination)
USSPACECOM Nr: 36415 International Designator:
2010-009C
Orbit: 1082.2 x 1099.2 km, 107.1min Inclination: 63.4°
Name: YAOGAN 9A
Brightness: 5.0 mag (at 1000 km and 50% illuminated) 4.4 mag (at perigee and full illumination)
USSPACECOM Nr: 36413 International Designator: 2010-009A
Orbit:
1082.5 x 1098.9 km, 107.1min Inclination: 63.4°
Age Elements: 0.5 days
Name: YAOGAN 9B
Brightness: 5.0 mag (at 1000 km and 50% illuminated) 4.4 mag (at perigee and full illumination)
USSPACECOM Nr: 36414 International Designator: 2010-009B
Orbit: 1052.6 x 1068.7 km, 106.4min Inclination: 63.4°
Age Elements: 0.3 days
Name: YAOGAN 9C
Brightness: 5.0 mag (at 1000 km and 50% illuminated) 4.4 mag (at perigee and full illumination)
USSPACECOM Nr: 36415 International Designator:
2010-009C
Orbit: 1082.2 x 1099.2 km, 107.1min Inclination: 63.4°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