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庸的形而上学根据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开篇就出现众多的“大词”或者关键词:“天命之谓性”中的“天”与“性”、“率性之谓道”中的关键词“道”、“修道之谓教”的关键词“教”。中国哲学语言的凝练和深邃于此显示出来。“天”有自然的天,有宗教伦理的天,还有情绪化的天。这里所说的天,既带有形而下自然的含义,也带有形而上的思想、哲学、理念的含义。天命赋予人的一种人性,它就是自自然然的,这一点强调了儒家的“性本善”。“天命之谓性”,按照这种自然规律去发展自由生动的人性。“率性之谓道”,就是依据生命宇宙的规律,按照人性自然去延伸。不能反生命宇宙规律,反规律的人最终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因为规律大于个体。
“修道之谓教”,这里的“修”不是刻意去修道,“道”蓬勃于天地之间,浩然之大气也,何以可修“道”呢?修什么呢?修为自己——用外在之道改造人先天的本性,不断地去修养、提升、陶冶自己,然后和大道合二为一,跟随着大道,与大道相通、相合、相正、相荡。这就是教化,这就是教育。遵循自然,获得道行,最后得到教化和提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这个规律,这个宇宙间的道,还有包括人本身要遵从要相激相荡的和谐之道是一刻都不能离开的。很多人内心阴暗有一些私心杂念,离道很远,当然会受到道德的惩罚。“可离非道也”,能够离开的那个东西,就不是大道。有些人一辈子是与道无缘的。所以要回归到大道,不可离道。
这一部分主要阐释了儒家学派对道的理解,认为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就叫做教化。道是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
(二)中庸的自我性情修养实践
接下来,进入更为人性的或者心理的分析:“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有教养的君子要谨慎。谨慎什么呢?“其所不睹”,就是在别人看不到时要注意并戒备——慎独。“恐惧乎其所不闻”,在人们听不到你的地方也一定要注意,要有一种自我戒备、恐惧。这两句话还有一种解释:要警戒那些自己看不见的东西,要恐惧那种自己听不到的事情,也能讲得通。这个世界由道、理、义在规范制约着,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启发人们,超越于人之上还有人看不见听不到的维度。归根结底,“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什么东西比隐讳的东西更容易被呈现出来被人看见,有些人将自己的凶悍愚蠢藏起来,以为别人看不见,其实是藏不住的,反而因为隐藏而更加显示出来。“莫见乎隐”,没有什么比所隐藏起来的那些东西更能够显现出来,有人认为很多事情很小,见小利去拿小利,那你今后可能见大利去拿大利,最后可能窃国。“莫显乎微”意思就是说,极其细微的东西,都会呈现出来,逃不过众人的眼睛。
“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恐惧自己单独的时刻不做坏事,能严于律己,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庸》讲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心灵之“诚”。“诚”的对立面就是本能之“欲”。一个人的私心太多私欲太大,就会处处为了自己去贪婪争斗,就会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中庸》告诫人们,要放弃一些东西,不要做加法,而要做减法。减法就是把自己心中想得到的一切物质的、欲望的、权利名誉的东西放开去掉,这样才会成为一个诚实规矩内心坦荡的人。这就叫做“修道之谓教”。《中庸》开篇论述了人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反省的要点,指出有道德的君子要慎重对待自己的独处,让大家所看不到的美好品德充实起来。
《中庸》里的“慎独”则侧重于“戒慎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里的几个“其”指代的都是“君子”,自己的个性常常藏于自己不睹不闻的地方,习惯成自然而浑然不知,但“莫见乎隐,莫显手微”,在下意识的言行之中,自我个性暴露无遗。这样一来,不是“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而是“人虽知之而己独不知”,甚至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努力将自我意识控制住,发扬善的方面抵制恶的念头。这些都要认真对待。如果说“已知”、“已觉”之“独”是指个体意识的话,那么“不知”、“不觉”之“独”就是“个体潜意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所谓的“不偏不倚”,也就是所谓的“中行”。“慎其身”、“慎求之于己”,“慎其独”的本意。
(三)中和的精神意义
中和的精神意义在于心怀谨慎,对他人所听不到的也心存畏惧,只有这样才能摒弃外部诱惑和私欲,使其心自然中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在论述了天、道、教、慎独之后,进入人的心理部分,即从天、地、人、神的物理、命理进入心理部分。喜、怒、哀、乐凡人必有,关键是有了喜怒哀乐该通过什么途径去表达呢?这个问题的解决涉及到性情本体和深层心理。“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说喜怒哀乐在内心还没有产生,还没发展的时候要控制到一定的度,使其安然于感情未发的状态。朱熹注:“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中庸》强调的是心意,在没发的时候达到中和之度,“中”的含义就是指合度。孔颖达《中庸》疏曰:“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于理,故‘谓之中’。”“发而皆中节”,意味着情绪可以发泄表现出来,但是要有一个度。不能够激烈冲撞,不能够尽性而为,不能够自己独乐。这种有控制的状态就是“和”,“和”就是和谐,达到和谐既不伤人又不伤己更不去伤社会。这就是中庸性情思想的核心性表述。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一句总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大本”是根本的含义。中是天下的根本,“喜怒哀乐之未发”这就是中,不是说不发,而是形成之后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发而有节制、合度,这就是和。和是天下最通达的道路,是天下最能够团结大家共同和谐前行之通达之路。“致中和”的“致”是说应该去努力做到,做到了中与和就“天地位焉”——天和地都各得其所,乾坤朗朗,不会颠倒。“万物育焉”,万事万物按照自己本来的状态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此可谓“生生之谓易”。
《中庸》这一部分点明了“中和”的功效和极致,认为“中”是天下的本原,“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只有做到“中和”才能使天地安处其位、万物生生不息。
在我看来《中庸》开篇第一章在全书中有特殊地位,是后面的32章的纲领和关键,就是从天、道、教、慎独,最后谈到了致中和,努力去达到这个中和,最后整个社会才各安其位,人们安居乐业,万物蓬蓬勃勃地发展。而不是说以邻为壑,不是说自我的发展要遏制他人的发展,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天,这个原则已经被国际社会认可。说明中国思想在当代没有过时,仍然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伦理,是社会交往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准则。
《中庸》的第一章是子思立言,表明传述孔子中庸之道的意图。从第二章开始的10章内容,则是大量引用孔子言论对第一章内容进行具体阐释、申述。第二章以下多章,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前面部分是子思将《论语》中的阙文和孔子行状、言说收集整理编于此,而后边是子思及其弟子对孔子思想加以总结、升华而成的理论。
(四)中庸之路的正与反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点明了小人与君子的对比关系。孔子在许多言论中都是用君子和小人作为一种例证。做小人易,但君子很难,而做比君子更高的圣人,更是难上加难。“君子中庸”,君子采纳的方法、遵循的规律即中庸之道是不偏不倚的,不偏不倚就是坚持走正道。人生的道路有多条,人们最喜欢走的是捷径,但是捷径面临很多歧途,可能是断路、绝路、死路、末路。断路没有希望,绝路铤而走险,死路执迷不悟,末路无可挽回,所有捷径的投机取巧,都是不归路! 还有一条路,尽管艰难,但对人生来说非常关键,就是“正路”。正路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对待道路的人生态度。正路就是不偏不倚之路——中庸之路——一条非常难但是唯一能成功的路。“君子中庸”,意味着君子要遵循中庸之道。反过来说,正因为遵循了中庸之道,君子才成为君子。“小人反中庸”,点明小人专门走侧峰,走偏峰,走捷径,违反了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他一意孤行地去剑走偏锋,太倚而“过”,当然会因为反中庸而受到事物发展规律的惩罚。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之所以能够中庸,因为君子实实在在、时时刻刻地按照中庸去做,无时无刻不处在中庸的状态。“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规律是存在的,如水100度就要开,如果把手放进去,不管谁的手都会被烫伤。而小人不按照这个规律办事,他肆无忌惮,怎么想就怎么放,去逞能冒险,无知者无畏,当他把手放进开水中,就会被规律烫了手。所以为人行事应依中庸之规守中庸之道。
《中庸》第二章阐明君子和小人对待中庸的态度是不同的,君子时刻用中庸之道约束自己,而小人则肆无忌惮,视大道为无物。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规律,最重要的不是外部的形式、程序、等级,最可怕的是内心不正自心不诚,那么在生活中对中庸的坚守也不可能。儒家最大的敌人不是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障碍,而在于去除内心的欲望恶念和肆无忌惮。人心的规律与大道的规律相生相契。正唯此,心不诚使人们离开真理大道非常远。君子不是一个高不可及的人格境界,不是一生都达不到的目标,孔子和《中庸》其实告诉我们,回到平常心就有可能走向君子。
孔子强调做君子不做小人。小人有两大缺点:第一“反中庸”,第二,肆无忌惮,就是完全不按照规律办事,把贪欲发展到极点。其实,小人离我们并不远,甚至就在我们心中。鲁迅曾说,他从一个黄包车的车夫身上,看到了自己皮袍下榨出的一个小来、每个人不是天生的君子,每个人都离小人不远。每天的“三省吾身”,防止贪、欲,戒除一味求大、损人利己的贪念,这才有可能使自己远离小人,而逐渐修成君子。事实上《中庸》强调了自我修为的功能,强调在君子和小人中选择君子的精神意向。选择君子就是选择自觉,选择做事发自本心恒常坚持,主动地而非被动。因为主动是按照内心的善良的愿望自然去做,而被动做事往往是迫于外在的压力外在的律令,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中庸》开篇两章非常关键,第一章讨论是大词、圣词,境界高远内容阔大——天、性、道、教、中、和、慎等。第二章内容比较具体集中,讨论君子和小人对中庸的不同态度及其不同结果。今天是一个信仰失落的时代,在西方还可以说人们信仰上帝,但如今很多人开始信仰钱包。《圣经》上有一句话:当你获得整个世界,而丧失了灵魂,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对中国人而言,由于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信仰,它是一种日常人伦中的平常心修为,在娓娓道来的心灵对话中的自我启蒙,所以,一些人认为儒家思想的力量太弱。在我看来,一些乐于在日常生活中沉沦的人,开始在无信仰时代找到一个世俗的信仰,这个信仰就是孔方兄。但是当人们信仰钱时,人生问题多多而灾难重重。因此,回到本性,让自己的本性发出光辉,这才是中庸之道的精神指向和价值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