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选择职业(不光是写给孩子)

写点儿小东西,既存下生活点滴,又抒发人生感悟,还为读者提供娱乐和启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家儿子目前确定的发展方向是学医。看到同学们围绕将来的收入高低,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否值得,几年之后是否容易找到工作而讨论学医的利弊,感觉过于狭隘,忍不住想晾晾自己的看法。

先说我们对当医生的考量。除了收入和求职以外,还有如下的理由:

1、我太太家是医生世家,她的父母和爷爷,都在国内是有名望的西医。现在,不但我太太在做医生,连我自己也跑到医院所属的研究所混饭吃。家庭的传统和熏陶,引导了他对兴趣的取向,目前,当医生还是他的唯一目标。

2、鉴于家庭教育环境和孩子的性格特点(Too Nice),我们认为,儿子做医生比当律师、从政和经商要更合适。也许我对这些职业有偏见,但至少医生可以不必做很多违心的,且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的事,来达到自己或工作的目的。记得曾有网友贴过一件事,并引起讨论。一个很成功的年轻小中律师,名校毕业,已经做到法官了。可是思想产生突变,突然辞掉了法官职位,说要去非洲扶贫,同时要好好想一想今后的路。家长感到万分苦恼,亲朋好友无法理解。我当时跟贴表示理解,认为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理由,就是指的这层意思。个人认为,律师、从政和经商,会面临很多违心、无奈,甚至过不去的良心责备。如果孩子不是特硬的性格,又接受了太多的传统道德理念,要进这些行当,还要慎重。

3、排除个别现象,医生就是治病救人,是一个帮助人的职业,奉献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个相对高尚的职业。通过耳濡目染,孩子的外公、外婆和母亲,不论是医术还是医德,都给了他很好的榜样。他对医生职业的追求,其实也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这也符和我们平时教育孩子的理念。人活着不光是为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和帮助,才能体现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哪怕只是一件事,只为了帮一个人。

4、儿子学习很好,成绩全A。但相比之下,生物和化学更强,最大的特点是细心,对学医再适合不过。

其实理由还不止这些,就不在这里赘述。给出这些理由,并不是要说明医生是最好的职业。而是想说明,在相对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下,聪明的孩子,细心的家长,绝不会只把生存的需要作为择业的唯一考量。

孩子们对某一职业的喜爱和向往,是通过接触和实践逐渐产生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家长如果有意引导他们向某一方面发展,就应从小多创造这方面的环境和条件,或多方面的环境和条件。长大之后,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而绝不是到了报考大学时才来横加干涉。

我认识两个很优秀的大学女孩。一个从小在国内就学钢琴,来美国时刚上初中,已过钢琴九级。不但父母全力以赴地投入,孩子自己也把钢琴当做最爱。高中就选了音乐AP,得了5分,据说很不容易。高中毕业时,不但钢琴硕果累累,大奖无数,在学习上也是全校排名第一。在选学校时,父母感到吃音乐这碗饭没有出路,学费上也得不到资助,给家庭造成太大压力。千方百计做工作,最终说服了女儿,放弃报考音乐专业。虽然是女儿自己做的最后决定,但女儿说:“放弃学音乐,就象自杀了一回一样。”我对父母很理解,但更替孩子惋惜。虽然惋惜,可她还是进了藤校,相信她在别的行当也能干好。

另一个女孩,天生就有艺术细胞。很小就显示出绘画才能。九年级时,就被我聘来当中文学校的绘画教师,比以前所有专业出身的老师都干得好。因为她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以前的绘画课堂是最乱的,总能看到有孩子钻在桌子底下。从她担任教师后,每到她的班里,孩子们都在专心安静地画画。后来她家搬到了加州。报考大学时,她坚持要报艺术学院。她爸爸是学工的,认为学艺术没有出路,学费又那么贵,持反对态度。她妈妈很开明,也疼爱女儿,持支持态度。最终女儿如愿以偿,进了一所有名的艺术学校。据说那个学校很难进,只招收不到20%的应届高中生。其他都是有艺术背景的成人。很多艺术届的名人都出自那个学校。现在她在那里如鱼得水。到目前,成绩全A,还时不时有作品得奖。我真的很为她高兴。

其实,家长对于孩子选择专业,不需过多操心。更应多考虑的,是在培养孩子的实际能力上多下工夫。关于培养能力,有时间再另侃。只说我认识的两个朋友。一个是北京名校毕业,学物理的。据说出国前是中科院四大才女之一。来美国后改学计算机,被我们老板雇来做计算机生物模型,是当时给钱最多的博士后。但干了一阵子,觉得没意思,带着两个孩子去上了医学院。现在在做专科医生。另一个也是女孩儿,来美国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林学院。为了陪老公读博士,在我们系搞生物,混了两年,觉得没劲儿,就去读了MBA。毕业后在芝家哥一家大银行工作两年,转到花街到现在。金融危机,花街下来那么多人,她还一直稳坐着。可见,有能力才是硬道理。

前几天大家在讨论Dream JobDream Job只是梦想。梦醒之后,还要回到现实中来。人们是否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某一职业上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不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之外,最终是社会和环境塑造了人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每一代人的成长,都脱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我们那个时代,没有选择职业的权力,真的是“党让干啥就干啥,就得干好啥”。向我这样更倒霉的主儿,连参加高考的权利都被单位领导剥夺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干一行就爱一行”。但当今中国各个行业的中流砥柱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现代的孩子们,比我们的条件好多了。有了比我们太多的自由、资源和发展空间,基本可以自由翱翔了。但细想想,他们所面临的制约、坎坷,或者说得科学一点,是挑战,一点也不比我们当年容易。有多少孩子被自己理想的学校拒之门外?有多少人在求职的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特别是现在,又有多少人,干得好好的,工作一下子就没了?我要说的是,现实当中的选择职业,如果没有充分的能力和本领,也绝不是喜欢干啥就能干上啥。我到现在仍然推崇“干一行就爱一行”这个理念。因为只有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能够干好一行,才能证明自己,才能去争取新的机会。不记投机取巧的偶然成功,这在现代美国社会也同样适用。

十分不幸的是,在现实当中,阴差阳错的事情太多了。特别是在来美国闯荡的人群中,身在异国他乡,语言和文化等客观环境制约主观愿望的情况太多了。我敢打赌,如果做一个调查:您的理想职业是什么?一半以上的人,都不会说是他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说,我要做一名外科医生,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但这只是我的一个梦。

如果您已经闯荡过了,您也已经一把年纪了。不管您现在做的是什么,如果您能为自己工作上的一个小小成就而感到高兴和自豪;不管您现在的职位有多低,甚至低得都羞于向别人提起,只要您不是经常地被别人帮助,而是经常在帮助别人;不管您的工作有多枯燥,每天早晨起来,您都有一种开启新的一天工作的冲动;不管您的单位有多小,您的工作严谨、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使您得到周围人群的尊重和爱戴;不管您工作有多忙,您都能照顾好您的家,从容地安排与家人和孩子的游玩;不管您的责任有多重,您都有心情、时间和精力去实践自己喜欢的,工作以外的兴趣和爱好;不管您有没有很多亲朋好友,您的亲朋好友都因为有您在周围,而感到轻松愉快。突然有一天,您终于明白了,您正在享受您现在的职业和生活,这不正是您的Dream Job吗。它也许比您的Dream Job更让您美满幸福。我真的要向您贺喜了!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姜还是老的辣 发表评论于
非常感谢您的评论。很高兴看到您的共鸣,证明了我不是在无的放矢。
三脚梅 发表评论于
写得真好,让人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虽然本人干的是让您有‘偏见‘的行业之一,您说的关于择业的话却句句让我赞同。谢了。正因为没有‘特硬的性格,又接受了太多的传统道德理念',每天day in, day out 做起来常有辛酸的感觉,而不是enjoy. 更缺乏‘开启新的一天工作的冲动’。 希望你的话能让更多‘围城’外的dreamers对自己能有更清醒的认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