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称中国变得越来越强硬 违背韬光养晦传统


资料图:国庆阅兵中亮相的各式武器装备


主持人:何亮亮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新闻背景】温家宝总理在3月14日答记者问时的表态引发全球对中国外交方针的关注,崛起的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强硬”吗?中国外交是否过度自信?这个话题成为海外舆论争论的焦点。


中国正在越变越强硬
美国《新闻周刊》 3月22日(提前出版)

这个中原帝国正在重写国际贸易、技术、货币和气候的规则。中国现在拥有了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而国内舆论日趋好战,因此开始采取强硬的立场,以图改变国际体系,重写国际规则,争取建立对中国更加友好的环境。

如果中国有一天真的富裕了,它会像美国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人们早就从中国对待外资态度方面看到令人担忧的迹象:过去中国千方百计吸引外资,而现在将外企排除在政府采购计划之外。中国年轻一代变得更民族主义化,中国政府在安全、贸易和外交方面采取的一些新的强硬做法与此相关。中国的强硬态度在2013年前还会增强。

【点评】“我们”不是生活在中国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中国是其中一部分而且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我们不是生活在美国的世界里,虽然美国是超级大国,但美国不是世界的全部。



不要以为能和美国抗衡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 3月10日 约瑟夫·奈

许多中国人认为,世界格局的力量正在发生转移,中国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软弱,特别是对美国问题上。如果真是如此,那中国就太失策了。首先,美国不会就此衰落。第二,中国持有如此大量的美元不能看做一种真正制约力,如果中国抛售美元,美中都将受损。第三,尽管中国有着不满,但美元很可能依旧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美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是中国无法与之抗衡的。最后,中国违背了邓小平当年的“韬光养晦”的政治智慧。

【点评】约瑟夫·奈以提出“软实力”概念而出名。但他也无法避免美国人特有的傲慢与偏见。奈先生其实也应该重温邓小平智慧以及勇气的各个方面。


资料图:国庆阅兵中亮相的各式武器装备




失落心态导致西方人误判
美国《侨 报》 3月15日

约瑟夫·奈在批评中国之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严谨与说服力:首先,奈颠倒了当前中美关系恶化责任的因果。其次,奈忘记了美国实力的强弱并不是中国对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国际关系领域中大师级的学者,他在批评中国时所表现出的种种逻辑混乱又该如何解释呢?笔者以为,这与思维惯性有关。

近两年来,在西方学界、政界和媒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矛盾的情绪,那就是既无法回避中国崛起的事实,又不愿相信中国真的崛起了。

他们在思想上依然固守西方中心意识和美国至上意识,可是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格局变化的现实却与他们的想像越来越远。这种思维惯性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西方依然视自己为世界的中心,傲慢地指点着其它国家,可他们经常痛苦地发现,西方不仅无法帮助解决迫切的全球性问题,反倒自身总是麻烦缠身,为世界添乱。

在这种时候,逃避现实的人总爱迁怒于人,将自己的不幸归罪于其他看起来幸福的人。而崛起中的中国,不管如何努力证明自己对世界是机遇而不是威胁,还是难免成为西方迁怒的目标。

奈教授们应该拿出智慧,不要再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中国,而应正视中国的发展壮大。

【点评】确实,当偏见成为潮流,成为决策依据,中国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将是空前的。泰山压顶,中国会弯腰吗?



资料图:国庆阅兵中亮相的各式武器装备



中国仍将韬光养晦
新加坡《联合早报》 3月16日 社论

由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的正式场合公开回应西方媒体“中国傲慢说”的指控,显示中国非常在意事件对其国际形象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如果配合北京近日的一些外交举措,或许也暗示了中国外交策略非但没有转变为主动进取,反而因为内部因素的考虑而将维持现状。

外部的挑战固然不小,内部的威胁其实更为严峻。中国政府需要一个相对平和的外部环境,以便集中精力化解内部累积的社会经济矛盾,放弃韬光养晦的外交指导方针,目前并非最佳的时机。

【点评】中国并没有放弃韬光养晦,问题是,当各种压力扑面而来的时候,特别是中国认为自己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没有反应,这是韬光养晦还是鸵鸟政策?


资料图:国庆阅兵中亮相的各式武器装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