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妹来东京的时候,带了一本书来,名叫《窗边的小豆豆》,是黑柳彻子写的。我时常在电视上见到黑柳女士,却不知道她在 80 年代初期竟然还出过书,而且是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书。
妹带这本书来,原想给念给小麑子听的,没想到看似闲暇的每天却并不是那么闲暇,一直没有去念它。妹走了,留下了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我也一直没有去读,直到近来翻到这本书。
翻开第一页,读完第一章,一章接一章地读了下去,包括后记。读完,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妹,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对孩子教育会有启发和帮助,下次回去,我一定带给你,你应该好好读一下。
黑柳说,书中所写的事情,没有一件 是 编造的,它们都是真实发生的事。读着这些在二战结束前发生在东京巴学园里的故事,不管现在的日本教育有着怎样的问题,我还是不得不感叹中国和日本的差距,巴学园是当时的日本学校中的异类,上世纪 30 、 40 年代就在巴学园里实践的那些教育理念,在今天的中国也未必能够好好地被实践吧,更何况中国还有那么多穷乡僻壤,还有那么多没法上学的孩子了。
退了学的小豆豆,第一次见校长小林先生,“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听。”这一说,先生整整听了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无论是之前,还是这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说话了。小豆豆朦朦胧胧中感受到的被排斥感,在这儿消失了。
巴学园的教室是废弃的电车,孩子们坐在电车教室上课,就宛如旅行的感觉,而且座位是自由的。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按时段、按序上课,在电车教室里上课,老师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让小学生们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这样,老师可以知道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而学生呢,则能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会觉得很开心。
家长大多会教导孩子“吃饭时不许说话”,可小林校长却觉得孩子们能够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绝对必要的,所以午餐时间就成了学生们边慢慢地尝着 海的味道、海的味道(盒饭名称),边心情愉快地说着各种话题的时候。
为了让孩子们接触自然接触生活,老师会带他们出去散步,让他们在玩耍中学到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还会安排野炊,让孩子们体会到做饭的乐趣,也看到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还有, 运动会的项目由校长先生自己设计,而且奖品是蔬菜。 假期里,则会安排学生们在礼堂里露营,也会带着他们坐着电车去温泉旅行。
孩子们在巴学园里做了出格的事儿,小林校长绝对不会把孩子们的家长叫来,而是在他和学生之间解决。当的确是“孩子做错了”,而且,“孩子自己也知道错了的时候”,先生会说:“请为这件事道歉”。
小林先生有机会就会对孩子们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孩子们因着这句话,而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自然而然就会为着成为好孩子而努力……
读着《窗边的小豆豆》,读着苏甜的云南支教日记( http://wangxin000.spaces.live.com/ ),感受着当今中国与当时日本的差距,由衷地佩服巴学园创办人小林先生的教育实践,佩服苏甜的挑战自我勇赴乡村。小林先生对孩子的用心与付出,在巴学园被烧毁 40 年后,有了这本《窗边的小豆豆》,让更多的人(无论是日本国内,还是日本国外)关注了教育;苏甜们对乡村教育的付出,相信若干年后也会以不同形式的果子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