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成立过程

联动,名词。“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的简称。

“联动”是北京中学红卫兵后期产生的。起初的目的是为了纠正红卫兵破四旧中的混乱现象,希望成立一个“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1966年11月27日筹备、推选联络员,12月5日正式宣告成立。以西城区纠察队、东城区纠察队、海淀区纠察队为骨干,联合了部分“保皇派”红卫兵,总部设在北大附中。“联动”的组织者是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石油学院附中、八一学校、101中学等海淀区十几所中学红卫兵的负责人;总部设在北大附中。代表人物有牛皖平、于增寿(总联络员)、李单纲、项东平(京工附中)、彭小蒙、周春英、宫小吉(北大附中)、卜大华、马晓军(北京石油学院附中)、张路宁(人大附中)、任志明、邹平、赵战平、董良翮、孔丹等。

这是一批十六、七岁的青年人,多为烈士子女和高干、军干子弟,曾受到毛泽东肯定的最早的老红卫兵。他们发现自己烧起来的“天下大乱”之火,烧着了自己的父辈,连自己也成了“黑帮”、“走资派”的“狗崽子”;由于长期自命为“天然接班人”,于是把出身不好的红卫兵的造反行动看成“狗崽子翻天”,他们只能利用“血统论”组织起来自救。其政治纲领,是反对中央文革和“反对乱揪革命老前辈”。
他们一方面与首都“三司”蒯大富等进行辩论,一方面骑着自行车穿越北京大街,呼口号、散传单、贴标语,“拥护中央军委四位副主席的讲话(叶剑英、陈毅、徐向前、聂荣臻批评当前运动过火)”,“中央文革某些人不要太狂”。但他们也是采取武斗的方式来制止打砸抢行为的。12月中旬到1967年1月上旬6次冲击公安部,要求释放联动被抓人员,抗议“公安部下放专政权力”,要“火烧谢富治”。他们联合了全国遍布上海、沈阳、武汉、长沙各地、上百所学校的红卫兵,共同用“四大”武器反对中央文革。他们虽然拥有较多的消息来源,丰富的政治经验,却囿于保父并自保的个人立场,只能逆潮流而动。他们的行动因此受到绝望情绪的支配,知其不可为而为,难免有些显得过火。

由于联动的活动干扰了毛泽东打倒走资派的战略部署,1967年1月17日公安部长谢富治说:“ \'联动’是反动组织,头头是反革命。”《红旗》杂志同年3期社论《论无产阶级的夺权斗争》也断定联动是“反革命组织”。清华大学、北航等校红卫兵在授意下捣毁联动的“据点”,举办“联动罪行展览”,抓捕139人。4月22日得到毛泽东下令后释放了联动成员。5月29日以联动为核心,在天安门广场召开了“红卫兵万岁”的红卫兵一周年纪念会。作为组织的联动从此结束了活动。而个别成员的活动则维持到了1968年春夏间。

在各地,都有类似联动的组织:沈阳“红后代”、武汉“三字兵”、济南“黑字兵”等。他们也先后遭到了镇压。当年,笔者曾亲眼看到失意的联动成员怒气冲天,把其父的呢料将军装、佩戴的刺刀,裹在大衣里,在同伴面前示威、泄愤的情景。

他们分配工作、上山下乡时,档案里都被注明“联动分子”、攻击“中央文革”。参军、入党和文革后清理“三种人”都受到阻碍。其中一些人为了避免麻烦,改名换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