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人杰地灵,可谓人才辈出的摇篮,略举一二:艾思奇,哲学家,毛主席的马列主义老师;李根源,国民党元老,朱德的老师;产生过翡翠大 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贾。我们住的宾馆床头柜上备有两本书,其中厚厚的一本是腾冲与和顺的名人传。
和顺,著名侨乡,目前居住在腾冲和顺乡的人口 约6000人,而侨居国外的和顺人却达万人之多,华侨分布在缅甸、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十三个国家。“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仪。南州冠霓古名乡” 李根源所作的这首小诗可以说是腾冲的写照。厚重的文化积淀得益于它的经济基础。一代代在外致富的和顺人,用他们在国外赚到的钱在自己的故土兴建住宅,寺观庙宇,宗祠,牌坊,图书馆,博物馆等,营造村寨优美的环境,令家园美不胜收。
刘氏宗祠
水礁村元龙潭边的元龙古阁,真羡慕悠闲自得于如此美景里的那些人们。
位于腾冲和顺水碓村的艾思奇纪念馆,是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建筑上,可以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身 影,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腾冲和顺寸氏宗祠的南亚风格大门、艾思奇故居的欧式窗户、“弯楼子”民居的英国铁艺,都与“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 井”这样的云南古民居恰到好处地融为了—体。
腾冲和顺17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深厚的文化渊源,从腾冲和顺图书馆每一本泛黄的古籍中 就能嗅得出来,该馆为腾冲和顺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于1928年集资创办。馆内藏书7000余册,不少书是善本、孤本。70多年来,它像一盏明灯,照 亮了乡人心扉。国学大师胡适先生给图书馆题字。图书馆很奢侈,大铁门是从英国专门定做的,现在还在用着,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腾冲和顺有一句顺口溜叫:罗马的钟,捷克的灯罩,英国的花窗,德国的盆。这里的文化兼具包容性和多元性。
总兵府,原系清朝从一品大员振威将军腾越总兵张松林老宅,建于光绪末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和顺共有牌坊9座,可惜均毁于“文革”。改革开放后,新建、恢复了和顺顺和、文治光昌、冰清玉洁、盛媺幽光四座牌坊。百岁坊是和顺人家长寿的象征,和顺百岁坊有三座,水碓李德贵妻百岁石牌坊、贾家坝贾李氏百岁木牌坊,东山脚许廷龙百岁木牌坊。水碓李氏石牌坊上有云南省主席唐继尧题写的“天姥峰高”。
在腾冲城里从上上个世纪就开始流传的歌谣:“和顺男儿走夷方”,“有女莫嫁和顺乡,嫁去和顺守空房”。男人结婚后三天离家经商,有的到老还乡,有的一去不复返,活守寡一辈子的女人们最终得到的是一座贞洁牌坊。
因为史迪威公路穿镇而过,和顺成为抗战名镇。60多年前发生在滇缅地区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辉煌篇章。腾冲县的段生馗用20年精力收集了7000多件滇缅抗战的文 物,开发腾冲和顺的柏联集团与段生馗签订了协议,投资建立滇缅抗战博物馆,聘任段生馗先生为馆长。2005年7月7日,博物馆在腾冲和顺建成,尘封了60 多年的6000件文物、1000幅老照片面世。其中许多文物是珍品绝品。这是我国第一个民间出资建设、民间收藏、以滇缅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
一路上先生没少和他们谈论这个话题,可惜啊,我们那非专业的导游没带我们去还是来不及去,稀里糊涂转了半天反正就是没去。值得注意的经验就是腾冲有不少值得细看的东西,时间要计划宽裕。